<p> 春四月,大山里,花满地,树葳蕤。阳光温和的抚摸着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南营乡银洞村。我们一行五个大人一个孩子在大山里搜寻历史的遗迹和现代文明的落款,想找出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p> <p> 2018年,我第一次来银洞村,采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写了篇稿子《“朝阳沟”里四时暖 凝心聚力谋脱贫 喜看灵寿县银洞村的美丽变迁》在《中国县域经济报》、《河北经济日报》、长城网等多家媒体刊发。那时候的银洞村正在建设中,路修了一部分,300亩樱桃园、200亩核桃采摘基地初具规模。采访那天正赶上银洞村土地流转签订协议领钱的现场,有个笑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大爷接过钱的时候笑的十分透彻,他说年纪大了,流转了土地好,自己不用种,还有保底收入,他再种些花椒果树,还可增加不少收入。根据新闻稿件的需要,我了解了银洞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些信息,却没来得及挖掘其历史文化渊源,但是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就是有机会再来,细品这个小山村的历史文化、人情风貌、发展变化。</p> <p> 听人讲,银洞村自古山中多银。明初,官府雇人在山中开采银矿(至今深山谷中还有不少开矿留下来的矿洞),渐渐有人居住,当地人以银矿开采的洞穴取村名曰——银洞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坐北朝南,光照充足,植被茂密的小山村就水落石出了。又因其温暖舒适,被周边的乡亲称为“朝阳沟”。118户村民沿着蜿蜒的银洞河散落在绿树环绕的大山里,春天百花盛开,香气迷人;夏天植被葱茏,鸟虫争鸣;秋天百果飘香,漫山浸染;冬天白雪落英,寂静无声。不禁感叹,此“朝阳沟”果真独特,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乃一赏心悦目、闲情逸致的好去处。 </p> <p> 穿村的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篱笆墙里水灵灵的蔬菜茁壮生长;梯田上各种果树开花的、挂果的热闹非凡;小河边上笔直的杨树坚定挺拔,柿子树虬枝苍劲,自然和艺术结合的恰到好处,随便一棵树就是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偶尔有两三人背着篓、扛着锹走过,去田里、到山上,经营他们的生活和幸福。真好!这样的安静和淡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真切的生发出来。</p> <p> 村委会在路的右侧,大院里保留着明代栽植的两棵蒙古栎树,据说有600余年。其主干粗壮,长势繁茂,两人不能合抱,巨大的树冠笼罩着整个院子,既是风景,也是历史;既可乘凉,也可观赏。我们小坐片刻,便出发上山了。半路遇到一个老大爷,主动提出带我们上山走走。这更好,有了向导,便不会走冤枉路。</p> <p> 进山的水泥路,两边长满了成片的米米罐,学名地黄,紫红色的花像一个个小喇叭。这种植物好久不曾见到了,更不曾见过这么大片生长的。靳老师顾不得沙土石块,直接爬在地上给这些毛茸茸的小可爱特写,而我,赶紧举起相机记录这个近七十岁的老艺术家忘我又敬业的摄影境界。小时候总是掐了米米罐的花朵吸吮丝丝的甜味,却不知道它竟然是珍贵药材。老大爷介绍,地黄根茎是中药材,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又指着绿生生的打碗花(老大爷纠正叫猫眼草)说此植物全草可入药,有拔毒止痒之效。还有车前草、鬼针草、龙葵、苍耳子、马齿苋……都是野生药材,都是当地群众致富的宝贝。老大爷又指着一道山沟介绍,“这条沟都是我的,这沟里的杏树、桃树、板栗树、核桃树都是我栽的,等到了秋天,漫山是果子,可带劲了。”老大爷有两个儿子,都在城里成家立业,有自己的事业和前程。老大爷守着他经营了一辈子的山不离不弃,他说,他相信,山里以后比城里要好。他信,我们也信。这绿水青山,就是乡村发展振兴的底气和理由。</p> <p> 站在山顶,连绵起伏的太行山层叠有序,浓淡相宜,一个个小山村散落在崇山峻岭中,西阜高速穿越而过,链接了外面的世界,也敞开了大山的怀抱。老大爷指向一个山头介绍,那是灵寿县唯一的山寨遗迹马家寨,山体似巨龙,龙头部位,异峰凸起,四面临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小路,沿着悬崖缝隙能够登顶。峰顶,地势开阔,植被茂密,一汪清泉汩汩流淌。明末清初,一支起义军为躲避灾祸,在马姓头领带领下,登上峰顶,安营扎寨,并起名为马家寨。至今尚有不少碎瓦、筑石遗存。奥!银洞村还有如此故事藏在深山密林中。走,去探寻!</p> <p> 老大爷带着我们几个一路攀爬而上。没有路,满山都是荆棘和灌木,我们各自找个树枝,边走边开路。4月,中午的太阳已有些毒辣,每个人的脸都被晒的通红,我胳膊上被扎了好几次,生生的疼,但心里一直鼓劲,要上去看看马家寨遗址。等我们爬到次锋,一下子变得平坦多了。远远的能看到车谷砣、寨头、团泊口、陈庄、五岳寨……果真,登高才能望远。盘山公路像一条长蛇在山间游动,梯田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薄云缭绕,气势恢宏。第一次见到北方的梯田,我被它的美震撼。不管南方北方,人民群众永远是最美的,是他们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世界,改造了世界,美好了世界。</p> <p> 由于体力问题,我们差一点点没爬到马家寨最高处。也好,留下再次探望的理由。</p> <p> 返回县城的路上过银洞桥。银洞桥是慈河上第一座大石桥,桥长83.3米,高17米,宽5.5米,建成后全县在此召开现场会。据说,当年为修建大石桥,全体村民一致推选时年29岁党员冯占胜为负责人,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银洞桥于1979年10月1日竣工通行,献礼新中国30华诞。算来,这座桥建成也40多年了,它见证了银洞村从贫穷、闭塞、落后到发展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石家庄市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银洞村种种变化,是灵寿县山区乡村发展振兴的缩影,是千千万万干部群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展示。</p> <p> 美丽银洞,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民风淳朴。</p><p> 美丽灵寿、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人杰地灵。</p><p> 依托绿水青山,打造全域旅游,围绕资源优势,建设幸福灵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