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1白鹇</u></b></p><p class="ql-block">1月10日</p><p class="ql-block">红外相机拍摄</p><p class="ql-block">旗康野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u>2蓝绿鹊</u></i></b></p><p class="ql-block">2020、7、31</p><p class="ql-block">摄影者:飘海</p><p class="ql-block">旗康野鸟</p> <p class="ql-block">3蓝须夜蜂虎 </p><p class="ql-block">2020.5.7</p><p class="ql-block">摄影者:飘海</p><p class="ql-block">旗康野鸟</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u>4红寿带</u></i></b></p><p>2020、5、8</p><p>摄影者:飘海</p><p>寿带鸟属(学名:Terpsiphone):共有17个物种。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它的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每一种的雄鸟都有着非常长的两条中央尾羽,像绶带一样。它们的体色带有金属闪光的蓝黑色,头顶伸出一簇冠羽;鸣叫时可耸起,体羽为背栗腹白,翅亦为栗色。非常漂亮。</p><p>性格比较活泼,喜欢在林间穿梭飞行,以昆虫和蜘蛛为主食,主要空中捕食正在飞行的昆虫,也食用少量植物质。巢筑于树杈间,以树皮和禾本科草叶为巢材,巢形为杯状。食物中几乎全为昆虫,而且以鳞翅目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虫及其幼虫和卵等,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灭害虫的能手。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多国。</p><p>拉丁学名 Terpsiphone</p><p>界 动物界</p><p>门 脊索动物门</p><p>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u>6长尾阔嘴鸟</u></i></b></p><p>2020、7、31</p><p>摄影者:飘海</p><p>长尾阔嘴鸟(学名:Psarisomus dalhousiae)是雀形目阔嘴鸟科的鸟类,体长约25厘米,是绿色阔嘴鸟。形长的楔形尾蓝色,喉及脸黄色,顶冠及颈背黑色。两翼黑并具显著的蓝色斑块。头顶具蓝色小点斑,眼后有一黄色点斑。亚成鸟多为绿色。结群活动于森林中层,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多静栖于林下荫湿处的灌木或小树上,不善喉鸣和跳跃。食性以昆虫和其它节肢动物为主,也吃小型脊推动物和果实。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地带、中国南方、东南亚、苏门答腊及婆罗洲。</p><p>中文学名 长尾阔嘴鸟</p><p>拉丁学名 Psarisomus dalhousiae</p><p>界 动物界</p><p>门 脊索动物门</p><p>纲 鸟纲</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繁殖方式</b></p><p>繁殖期长尾阔嘴鸟筑巢于海拔650米处的沟谷热带雨林中、溪流边的灌丛和矮树上。巢都是由山茅草、草根和藤蔓编织而成。巢形成梨状,系于枝条上,单个垂吊在水面,离水1.2-1.8米,每个巢之间约相距6-12米。巢长32厘米,底宽13厘米,口径6厘米。巢中有卵4-5枚。卵为壳白色,无斑点</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保护现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保护级别</b></p><p>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1]</p><p>列入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u>7银胸丝冠鸟</u></i></b></p><p>2020、5、6</p><p>摄影者:飘海</p><p>银胸丝冠鸟(学名:Serilophus lunatus)是雀形目阔嘴鸟科的鸟类,在全世界共分化为10个亚种。体长16-18厘米。嘴宽阔、天蓝色,基部橙色。鼻孔圆形具宽阔的黑色眉纹。上背烟灰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栗色,两翅的翼缘白色,翼角羽缘缀浅灰蓝色,覆羽和羽端均为亮黑色,翅膀表面具有显著的亮蓝色和白色翼镜。尾羽黑色,中央两对纯黑,第三对多少沾一些白色,其余尾羽均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呈凸尾型。跗蹠和趾蓝绿色。属热带森林鸟类,栖息于海拔90-1400米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各种类型的树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p><p>中文学名 银胸丝冠鸟</p><p>拉丁学名 Serilophus lunatus</p><p>别称 海南宽嘴、银胸丝阔嘴鸟</p><p>界 动物界</p><p>门 脊索动物门</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生活习性</u></i></b></p><p>常成小群活动,尤以10-20余只的结群较常见。多活动在树冠层下。喜静栖,不善跳跃和鸣叫,鸣声低弱,似“唧...唧...”声。不甚怕人,对枪声反应亦较迟钝,有时多次鸣枪采集标本仍不飞走。留鸟,不迁徙。[2]</p><p>主要以昆虫为食的热带森林鸟类,尤以蝽象、甲虫、蝗虫、象甲、天牛等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较喜食,出现率也高。此外吃蜘蛛、小螺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果实等植物性食物。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一鸟被网捕获,其余的鸟会在附近徘徊盘旋,企图搭救同伴,结果往往是整群鸟都被捕捉</p><p><br></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8绿翅金鸠</u></i></b></p><p>2020、3、16</p><p>摄影者:飘海</p><p>绿翅金鸠,鸟名,为鸠鸽科金鸠属的鸟类,俗名绿背金鸠。分布于自印度、斯里兰卡、经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东达菲律宾群岛、向南经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伊里安岛以至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中国极南部、包括台湾、海南等地,一般栖息于山地及山沟等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安波那。</p><p>中文学名 绿翅金鸠</p><p>拉丁学名 Chalcophaps indica</p><p>二名法 Chalcophaps indica</p><p>界 动物界</p><p>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p><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u>生活习性</u></i></p><p>通常单个或成对活动于森林下层植被浓密处。极快速地低飞,穿林而过,起飞时振翅有声。饮水于溪流及池塘。</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u>9蓝翅叶鹎</u></i></b></p><p><b style="font-size: 15px;"><i>2020、3、16</i></b></p><p>摄影者:飘海</p><p>蓝翅叶鹎(学名:Chloropsis moluccensis):小型鸟类,体长15-18厘米。雄鸟通体草绿色,尾蓝绿色,肩和翅亮蓝 色,胸缀有黄色,颏、喉黑色。雌鸟颏,喉蓝绿色。</p><p>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疏林灌丛中。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树栖性,主要在乔木树冠层和灌木上活动,晚上也栖于树上。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p><p>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p><p>中文学名 蓝翅叶鹎</p><p>拉丁学名 Chloropsis moluccensis</p><p>界 动物界</p><p>门 脊索动物门</p><p>亚门 脊椎动物亚 </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生活习性</u></i></b></p><p>迁徙:留鸟。</p><p>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树栖性,主要在乔木树冠层和灌木上活动,晚上也栖于树上。</p><p>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种子和花等植物性食物。[2]</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u>繁殖方式</u></i></b></p><p>繁殖期4-6月。营巢于树上,巢呈杯状,主要用细而柔软的枯草茎编织而成,巢外壁网有蛛网。巢的大小直径为6-7厘米,深6-6.5厘米,距地高5-9米,每窝产卵通常2-3枚。卵乳白色或粉白色,被有不规则的发丝状的灰色、黑色、紫色或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1 × 15毫米。</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u>10橙腹叶鹎</u></i></b></p><p>2020、6、2</p><p>摄影者:飘海</p><p>橙腹叶鹎(学名:Chloropsis hardwickii)体形大小和金额叶鹎相似,体长16~20厘米。额至后颈黄绿色,其余上体绿色,小覆羽亮钴蓝色,形成明显的肩斑。颏、喉、上胸黑色具钴蓝色髭纹,其余下体橙色。飞羽和尾羽雄鸟黑色、雌鸟绿色。</p><p>相似种蓝翅叶鹎额黄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翈蓝色,腹部为橙色,明显可与之区别;金额叶鹎额橙色,腹部为橙色而为草绿色,也明显与之不同。</p><p>中文学名 橙腹叶鹎</p><p>拉丁学名 Chloropsis hardwickii</p><p>界 动物界</p><p>门 脊索动物门</p><p>纲 鸟纲</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u>生活习性</u></i></b></p><p>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多在乔木冠层间活动,尤其在溪流附近和林间空地等开阔地区的高大乔木上出入频繁,偶尔也到林下灌木和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活泼,常不停地在枝叶间跳上跳下,或在林木间飞来飞去,并不断发出悦耳的叫声。</p><p>迁徙:留鸟。</p><p>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和种子。</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u>11白腰鹊鸲</u></i></b></p><p>2020、3、19</p><p>摄影者:飘海</p><p>白腰鹊鸲(学名:Kittacincla malabarica):共有11个亚种,体长20-28厘米。雄鸟整个头、颈、背、胸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呈凸状、黑色、甚长,约为体长的一倍,外侧尾羽具宽的白色端斑。胸以下栗黄色或棕色。雌鸟头颈沾棕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胸以下栗黄色。嘴形粗健而直;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同,但雄鸟的黑色部分在雌鸟则替代以灰色或褐色。</p><p>栖于热带林及竹林内。鸣叫时尾直竖,鸣声清脆、悦耳。以蜻蜒、甲虫、蚂蚁等昆虫及其幼虫为食。</p><p>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u>生活习性</u></i></b></p><p>迁徙: 留鸟。</p><p>习性:多单独活动,性胆怯,常隐藏在林下灌木丛中活动。善鸣叫,鸣叫时尾直竖,鸣声清脆婉转,悦耳多变,特别是繁殖期间雄鸟鸣叫甚为动听,其他季节多在早晚鸣叫。觅食在林下地上或灌木低枝上。</p><p>食性:主要以甲虫、蜻蜓、蚂蚁等昆虫为食,大都不食植物。人类住所附近一般不见。[3]</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u>繁殖方式</u></i></b></p><p>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巢主要由纤细、柔软的草茎、草根、竹叶等材料构成。每窝产卵4-5枚。卵平均为21毫米×16.5毫米。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2-13天。</p> <p>12蓝歌鸲</p><p>2020、4、7</p><p>摄影者:飘海</p><p><br></p> <p>13蛇雕</p><p>2020、4、27</p><p>摄影者:飘海</p> <p>15班头鸺鹠</p><p>2020、4、21</p><p>摄影者:飘海</p> <p>17褐脸雀鹛</p><p>2020、4、18</p><p>摄影者:飘海</p> <p>18纹胸巨鹛</p><p>2020、4、12</p><p>摄影者:飘海</p> <p>19白尾地鸲</p><p>2020、4、13</p><p>摄影者:飘海</p> <p>20棕腹蓝仙鹟</p><p>2020、4、6</p><p>摄影者:飘海</p> <p>21山蓝仙鹟</p><p>2020、4、7</p><p>摄影者:飘海</p> <p>22山蓝仙鹟</p><p>2020、5、5</p><p>摄影者:飘海</p> <p>24红原鸡</p><p>2020、4、5</p><p>摄影者:飘海</p> <p>23黑枕王鹟</p><p>2020、5、9</p><p>摄影者:飘海</p> <p>25灰卷尾</p><p>2020、4、14</p><p>摄影者:飘海</p> <p class="ql-block">26发冠卷尾</p><p class="ql-block">2020、4、16</p><p class="ql-block">摄影者:飘海</p> <p>27绿嘴地鹃</p><p>2020.5.6</p><p>拍摄者:飘海</p> <p>28白喉冠鹎</p><p>2020、7、17</p><p>摄影者:飘海</p> <p>29灰眼短脚鹎</p><p>2020、5、8</p><p>摄影者:飘海</p> <p>30黑冠黄鹎</p><p>2020、7、17</p><p>摄影者:飘海</p> <p>31棕胸雅鹛</p><p>2020、6、7</p><p>摄影者:飘海</p> <p>32棕头幽鹛</p><p>2020、5、9</p><p>摄影者:飘海</p> <p>33纹背捕蛛鸟</p><p>2020、4、4</p><p>摄影者:飘海</p> <p>34蓝枕花蜜鸟</p><p>2020、4、2</p><p>摄影者:飘海</p> <p>35黄腰太阳鸟</p><p>2020、4、5</p><p>摄影者:飘海</p> <p>36长嘴捕蛛鸟</p><p>2020、3、25</p><p>摄影者:飘海</p> <p>37蓝喉拟啄木鸟</p><p>2020、7、31</p><p>摄影者:飘海</p> <p>39灰冠鹟莺</p><p>2020、5、7</p><p>摄影者:飘海</p> <p>40黄腹鹟莺</p><p>2020、6、10</p><p>摄影者:飘海</p> <p>41方尾鹟</p><p>2020、6、9</p><p>摄影者:飘海</p> <p>42白腹凤鹛</p><p>2020、4、5</p><p>摄影者:飘海</p> <p>43红颊长吻松鼠</p><p>2020、3、24</p><p>摄影者:飘海</p> <p>44老鼠</p><p>2020、6、20</p><p>摄影者:飘海</p><p><br></p> <p>45金花松鼠</p><p>2020、4、1</p><p>摄影者:飘海</p> <p>46鼬獾</p><p>2 020、4、15</p><p>摄影者:飘海</p> <p>47摄影者:飘海</p><p>2020、7、7</p><p>圆鼻巨蜥最大的体长可达 3 米,体重75千克,是我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以鱼、蛙、虾、鼠和其他爬行动物等为食,也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么等新寨旗康鸟塘多次观察到圆鼻巨蜥</p> <p>50黑胸鸫</p><p>2020、1、14</p><p>摄影者:飘海</p> <p>60绣眼鸟</p><p>2020、7、17</p><p>摄影者:飘海</p> <p>61</p><p>2020、6、22</p><p>摄影者:飘海</p> <p>62鹰鹃</p><p>2020、7、31</p><p>摄影者:飘海</p> <p>67小盘尾</p><p>2020、12、2</p><p>摄影者:飘海</p> <p>68黑头惠鹛</p><p>2020、10、10</p><p>摄影者:飘海</p> <p>69白喉扇尾鹟</p><p>2020、10、14</p><p>摄影者:飘海</p> <p>70乌鹃</p><p>2020、10、16</p><p>摄影者:飘海</p> <p>71黄腰柳莺</p><p>2020、10、18</p><p>摄影者:飘海</p> <p>72黄眉柳莺</p><p>2020、10、18</p><p>摄影者:飘海</p> <p>73灰山椒</p><p>2020、10、22</p><p>摄影者:飘海</p> <p>75绒额䴓</p><p>2020、10、26</p><p>摄影者:飘海</p> <p>76铜蓝鹟</p><p>2020、10、26</p><p>摄影者:飘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