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巡 塘 古 镇</b></p><p> 巡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这里大的河道有梁塘、巡塘、元塘。“塘”在无锡方言中就是人工修整过的河道,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p> <p> 元朝前,巡塘河上就建桥,为巡塘桥。单孔石拱桥是清光绪年间(1888年)重建的,南北跨向,用金山石材砌成,长17.2米,跨径5米,有桥耳4个,桥面用踏步石,引桥呈“八字”形,桥上龙门石刻有“如意水波纹”。桥洞内壁上刻有两块碑石,碑文上记载着重建巡塘桥的名称和捐资者的姓名。拱系纵联分节并列结构,桥拱刻有桥联:“终古临流赋卧虹,至今题柱怀司马”。桥上两梁上刻有“重建古巡塘桥”六个字,至今已有120年。</p> <p> 古镇给人的感觉小而静谧,没有过度开发,商业气息很淡,很少几家小吃茶饮店,在此喝茶聊天,慵懒地过一下午也是极好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 长 街 步 行 街</b></p><p> 南长街是无锡的著名古街,位于京杭古运河无锡段与伯渎港交汇处,以古运河为中轴、清名桥为中心,北起跨塘桥,南到南水仙庙,东起王元吉锅厂旧址,西到定胜河沿线,包括有南长街、南下塘、阳春巷、大窑路等区域组成,占地0.44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面积18.78公顷。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畔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 林 书 院</b></p><p> 东林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来书院逐渐荒废,抗战胜利后重修。</p> <p> 石碑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为书院的标志和象征。明天启六年,阉党毁书院,石坊同时被毁。清乾隆五年,恢复石坊。此坊为三间四柱五楼构架,通高7.24米,雕饰图案精美,通体设计合理,结构严谨。</p> <p> 泮池始凿于明万历三十二年,时称月河,东西横贯道南祠与东林精舍门前,呈半圆形,黄石驳岸,上架桥,其来历与古代学宫前所凿泮池含义相同。明代泮池现仍深埋地下,1994年在发掘明代泮池的基础上,改砌方池与拱形小桥,现今泮池仅为原月河的六分之一,深与原河保持一致。</p> <p> 东林书院建筑布局采用“左庙右学”形制,即左为祭祀建筑道南祠堂等;右为讲学建筑,此外还有藏书及生活用房等。学院分左、中、右三路,中路是主题建筑,大门开在中路的最南端,中轴线以石牌坊、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等讲学建筑为主。</p><p> 东林精舍,此处原为东林书院内大门,又称为“仪门”,明历三十二年建,明崇祯二年,无锡吴桂森重建此门。</p> <p> 精舍北门的洛闽中枢,是指东林书院为洛学闽学的中心部分。洛学,北宋二程为洛阳人,洛学主要指二程的学说。闽学,朱熹是福建人,朱子是闽学代表。杨时为二程高足,朱熹是他三传弟子,洛闽中枢说明他对宋代理学南传作出的重大贡献。</p> <p> 丽泽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堂名由东林首领顾宪成亲自拟取,旨在希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丽泽堂是东林书院与众讲学的重要场所,当时,吴越江南士友及全国各地学人同志联翩来集,会聚此堂讨论,经常师众盈庭,盛况空前。</p> <p> 主厅依庸堂就是那幅传世名联所挂之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作家廖沫沙于1982年手书。是东林学派学术领地的象征,被一代学人尊为“南国杏坛”。</p> <p> 燕居庙位于依庸堂后,是祭祀孔子的专祠,但又有别于府县学宫孔子的大成殿,有燕闲居息之意,故取“燕居”之名。</p> <p> 接着来到西北角,是顾允成读书讲学处小辫斋,向南依次有高攀龙门人周彦文的心鉴斋,临着一方水池供学者休息用的寻乐处,明代吴桂森的书斋来复斋,书院讲学书斋之一晚翠山房。</p> <p> 最后来到东路,再得草庐是高攀龙的侄子高世泰——清初东林书院的主持人所建,东边紧挨着的东林报功祠纪念对书院有过帮助的人,北边是时雨斋。</p> <p> 再东边一点的道南祠是东路的重要建筑,明末阉党毁东林书院,道南祠却幸存,祠内祭祀书院创始人杨时及其弟子门人。二程送别杨时之际,说吾道南矣,就是说杨时会将他们的道向南传播。</p> <p> 东林庵旧址为元代东林庵废址,东林书院重建后仍留存,后成为观赏桃花的名胜,明清以来无锡城中一直有“东林庵里看桃花”的说法。现此处为雅致的茶室。</p> <p> 南边的正心亭顶悬挂“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等牌匾,彰显无锡在科举道路上的辉煌成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荡 口 古 镇</b></p><p> 荡口古镇占地面积20.68公顷,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地处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享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p> <p> 关帝庙座原名义盛庵,由举人华祖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随后更名为汉寿亭侯庙(即关帝庙)。上世纪八十年代毁于火,本次修复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庙内设珈蓝殿和三圣殿。珈蓝殿内供奉关公,关平与周仓为其左右胁侍。三圣殿内供奉的是药师佛、日光和月光菩萨。</p> <p> 现今疫情常态化时期,寺庙都不对外开放,我们小心翼翼地推开虚掩的庙门,看见一和尚坐在门边,问能否进香,然后整个寺庙只有我们二个香客,一下子感觉像是在烧头香😁</p> <p> 华氏家族居荡口,名人代代有,远有华蘅芳近有华君武。走进华君武故居,一楼介绍了华君武在上海、延安、东北以及新中国各个时期的经历,展陈了华君武漫画一生的代表作品。二楼设有阅览室,收藏与漫画相关的书籍供游客阅读。二楼的东厢房为工作室,西厢房为起居室。</p> <p> 华蘅芳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数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故居占地面积3485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p> <p> 钱穆(1894——1990),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自幼因求学,其父母以孟母择邻的方式,慕名而来荡口读书。现将他们当年租住王家祖宅(1903——1906)作为旧居,修复后的旧居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展陈钱穆生平事迹和他在荡口童年生活、学习和成年后在荡口教书工作经历。</p> <p> 王莘(1918——2007),人民音乐家、作曲家、《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他是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09年修建王莘故居、仿制天津小洋楼和修复老屋2间,场馆建筑面积1670㎡。馆内分“歌起荡口”、“歌声引路”、“歌者不息”三个部分,向游客全面展陈王莘生平事迹和展示《歌唱祖国》动人旋律之魅力。</p> <p> 华氏义庄,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之一。清乾隆七年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创建,受到乾隆皇帝嘉奖,华氏子孙陆续修建。现存房屋四进,占地面积约2500㎡。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隔河照壁、码头及场地、八字照墙、门厅、轿厅、正厅(诒谷堂)和后厅。西路由北往南是仓廒、西花园和典当行。</p> <p> 会通馆是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鼻祖华燧的读书室及印刷工场,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现在会通馆旧址上改建成民宿,三进院落式格局,前后院子错落有致,非常有感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宜 兴</b></p><p> 说起宜兴,第一印象便是宜兴的洞,宜兴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之称。1985年6月,学校组织的毕业旅行,便是游玩宜兴的三个洞。那时的我们还是很时尚的,脱掉臃肿的校服,穿着超短裙在宜兴街头招摇过市,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 塔 村</b></p><p> 白塔村因座落于宜兴白塔山下而得名,白塔村的横塘自然村,是藏着半山、隐在竹林的美丽山村。导航定位在横塘村,主要的景点都在那里。</p> <p> 沿着公路一直往山上开,从山顶处的观景台往下看,白塔天池猝不及防地出现在眼前,刹那的感觉是震撼!极目远眺,山峦起伏,青山绿水,整个村庄尽收眼底,不愧是中国最美乡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 十 三 湾</b></p><p> 二十三湾是个地名,登顶需要拐二十三道弯而得名,原是浙江通往宜兴的必经之路,类似于徽杭古道,现已成为驴友的磨蹄穿越的理想路线。很可惜我们没登顶,也算是打过卡了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油 车 水 库</b></p><p><b> </b>阳羡湖又名“油车水库”,是一座人工修建的山区蓄水、防洪和饮用型水库。水的颜色是渐变的,淡淡的湖蓝色,像是在水面上飘了层轻薄的纱。<b> </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玉 女 潭</b></p><p> 玉女潭建园于唐,盛于明,有江南园林源头之说。其中,潭的绝妙、石的神怪、洞的奇趣、竹的幽香、水的甘甜、被唐代礼部尚书权德与称之为“阳羡佳山水,以此为首”。景区主要分“玉阳洞天”和“玉潭凝碧”两大部分,前者以山石洞穴取胜,后者以碧水深潭见长。</p> <p> 园中一棵千年紫藤,依然枝繁叶茂。紫藤根深蒂固,宛若龙蟠虬结。主干高约3米,藤冠枝节交错。紫藤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依然苍老遒劲,令人称奇。</p> <p> 紫光亭建于明代,毁于明末清初战乱,于2009年重建。阁内藏有一碑,立于清光绪年间。</p> <p> 玉女潭在半山绝弯中,广8米、深64米,旱不竭、雨不盈,水色莹洁,光可照人,故有郭沫若留下了“天下第一潭”的感慨吧。传说玉女潭中的水和太湖相连,曾经也有潜水员潜到底去探测,没能到达底部。</p> <p> 碑亭内有吴中才子文征明为此写下文采飞扬的《玉潭仙居记》。</p> <p> “玉阳洞天”是地表石灰岩风化形成地质景观。山洞虽小却气势非凡,怪石嶙峋,盘旋而下,最狭窄的地方只可容纳一个人穿过;曲折而上,光线倾斜而至行程“一线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 汕 坞</b></p><p> 红汕坞风景区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景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景区按功能可分为红领巾国防园、时代农耕园、群众健身园、宗教禅修园、百姓娱乐园五大板块。景区内众多大型湖库分布在山林之间,可谓一步一景。景区中心的西园原为明代进士、兵部右侍郎何士晋的别馆,毁于太平天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横 山 水 库</b></p><p> 横山水库由茅山东侧边缘山脉形成,总面积达1070多公顷,导航定位在大觉寺,停车场马路对面就是水库。想找网红枯树和沼泽地,兜了一圈也没找到,所幸夕阳仍是无限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