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高原》新疆篇——硫磺沟~雀儿沟

江胜

<p>《硫磺沟 之一》</p> <p>  我第一次去新疆是2004年8月底。当时我从北京飞到兰州,先期开车到达的助理唐洪温和丹保生在兰州机场接上我之后就直奔青海湖,然后沿着柴达木盆地一直向西经敦煌进新疆。到了乌鲁木齐之后先打电话联系了新疆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学亮先生(新疆著名的摄影家,曾任新疆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约第二天去其家里登门拜访。之前听朋友介绍说,去新疆见李学亮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胶卷和胶片。第二天我带着从北京出发时备好的100卷胶卷和十盒4×5胶片去文化厅家属院拜会了李学亮先生,向他请教新疆的拍摄路线和季节。李学亮先生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讲新疆的拍摄路线和拍摄点以及季节。他说:这个时候来新疆拍天山有点晩了,拍喀纳斯还有点早!同时给我介绍了一位新疆影友黄建国先生。巧的是黄建国先生祖籍河南(他父亲是河南南阳人,母亲是维吾尔族人),算是我们的老乡,再者我两个助理是回民,吃饭的问题我也不用担心。我和黄建国先生由此一见如故,谈的非常投缘。黄建国先生自告奋勇愿意给我们当几天摄影向导,更让我喜出望外。</p> <p>《硫磺沟 之二》</p> <p>  次日我们来到位于新疆昌吉的硫磺沟时已经中午了。硫磺沟前后延绵百余里,那里独特的风蚀地貌如诗般镌刻在卡拉扎祖山,是我国最长的侏罗系山脉。这里集雅丹地貌、石林地貌于一体,色彩斑斓丰富,美轮美奂,气势连绵浩荡,瑰丽壮阔。 我们先在硫磺沟水库附近选了一个点,然后打开折叠桌椅,切开一个在乌鲁木齐买的西瓜,一只从老家带来的烧鸡,大家一边吃西瓜和烧鸡一边等光线。当天的天气格外好,阳光灿烂而且没有一丝风,气势非凡的山脉倒映在波澜不惊的水面,正好适合用617相机(250mm镜头)来表现硫磺沟特有的石壁色彩和倒影,这幅作品就像是一个剑把上镶着心形宝石的出鞘宝剑横卧于天地之间,气势非凡,非常难得。</p> <p>《雀儿沟 之一》</p> <p>  拍完《硫磺沟水库倒影》之后,我们一路向西来到第二个目的地——位于呼图壁县境内南部的雀儿沟。雀儿沟的哈萨克语地名是Torghayti ——麻雀生息之地的译名,这里也是百里丹霞地貌,看上去十分雄奇壮观。由于到达时天色尚早,停好车后我们很从容地扛着相机和三脚架往半山坡上寻找最佳机位。雀儿沟的山坡比较缓,爬起来相对容易。等我们爬到一定高度光线已经差不多了。山坡上的土质比较松软,不太好支三脚架。雀儿沟的画面适合617相机拍,助理丹保生架好相机、上好胶卷后,我先用180mm镜头拍了一卷,又换250mm镜头拍,雀儿沟的风光片顺利入袋。</p> <p>《雀儿沟 之二》</p> <p>  一天两沟拍得相当完美如意!收拾好相机回乌鲁木齐时,黄建国提议由他亲自开车绕近道走。结果是我们在戈壁滩里转了两个多小时才出去,回到乌鲁木齐已经11点多了,这顿饭变成了晚餐和宵夜一起吃,吃得好香!</p> <p>《硫磺沟 之三》</p> <p>《雀儿沟 之三》</p> <p>《雀儿沟 之四》</p> <p>《雀儿沟 之五》</p> <p>《雀儿沟 之六》</p> <p>《雀儿沟 之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