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520了。五十年前的520,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一九七O年5月20日,记得在老中山路金运公司的大门内,在母亲(当时母亲供职的横街小学归属金运公司工宣队接管)的护送下,我爬上了欢送我们这批社会青年下乡的大卡车。记得当时社会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记得当时自己两手各提一个铺盖卷一个网兜袋(脸盆等生活用品),在热闹的敲锣打鼓声中,不满十七岁的我从此踏上人生旅程要去自立奋斗的第一站……。</p><p><br></p><p>大卡车慢慢开出金运公司的大门,同车的都是和我大致同龄的小青年,在家人的送别声中,一片哭声和泪水,可能唯独我,没有一滴眼泪……用现代人的话来说,竟然有点小确幸的感觉。是啊,自从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我被挡在初中的大门外已近四年了(其中有一年复课闹革命,回校继续读了小学七年级)。其间,父亲为了不让我以后走向社会不会一无所能,教育我必须要学会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所以,失学的我,学会挑黄沙(婺江边挑沙子,半分钱至一分半钱一担),春天在父亲上班的农场里采茶叶(论斤给钱)……。看着昔日的小学同学们都高高兴兴背着书包走进中学大门的背影,这时的我多次流下了眼泪……。在父亲的督促教诲下,也曾有过抵触情绪,不过现在想来,应该感谢父亲,有了那段灰暗的经历,才有了后来不怕艰苦曲折努力奋斗的人生轨迹,使自己能冷静处事,直面人生,锻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这就是我上了大卡车没有流泪的原因之一。之二是:能摆脱一个在家慵懒无为靠卖点体力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觉得不是我辈之路,无论到哪里,应该走向社会走向远方。原来我准备去边疆,那里更吸引着我,记得可以去居委会报名去内蒙古,但年迈的爷爷奶奶心疼我不让我去(我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所以只能跟着母亲的单位去了本地农村。</p><p><br></p><p>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公社所在地,在公社大院里,管知青的公社干部(我们这批虽然是社会青年,不属于初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但后来一直归属于“知青”管理)叫着名字分配每个人应该去的村子,我和另外三个女孩子分配去了陈坞大队。</p><p><br></p><p>去大队的路是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村里派了两个小伙子推着独轮车载着我们的行李,翻过一个山岭,走了大约半小时,才到了被三面青山包围着的陈坞村。</p><p><br></p><p>由于当时没有用相机随时拍摄的习惯,就是有相机,因为要节约胶卷,也不能随意咔嚓,所以很多重要场合没有留下记录,甚为遗憾。下图这张全村俯视图摄于十多年前。看得出,这是个建在群山环抱的山坞中的小山村,不大,当时只有四十来户人家,陈姓居多,陈坞村名名符其实。</p> <p>我这人,天生就喜欢纯美的大自然,喜欢绿水青山的山野!就在这下乡的第一天,第一次走进村里暂住的农户家(知青屋正在计划开始动工中),放下行李的一瞬间,就冲出屋子,独自爬上村口水塘边的下塘山顶。记得当时还触景生情地写下一篇充满豪言壮语和爱国情怀的自由体诗。可惜后来这诗稿在屡次搬家中弄丢了……</p> <p>这张照片是下乡两年后父亲来看望我时给我在进村口的上坡路上拍的,后面远远的是当年的小山村,黑瓦房土坯墙,七十年代农村的真实写照。我的穿着是补丁摞补丁的裤子,上衣也是父亲给我劳动穿的旧男式衬衫。这身打扮,多少留下了那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艰辛和简朴节约,也多少留给现代的年青人一种缅怀前辈的缩影和教诲。</p> <p>下面这张照片和上一张照片的情景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同一地点,泥土石子小路已经变成可行汽车的水泥大道,远处村里矗立着的是一栋栋新楼房。五十年的变迁,无处不体现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p> <p>十多年前,村口立了座牌坊,从牌坊上端的碑文来看,陈坞村的陈姓村民的祖先源自永康,归属陈亮后裔。</p><p><br></p><p>陈亮(1143一1194),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是婺州第一位考中状元的人。</p> <p>上山下乡的日子确实很艰苦,365天几乎天天要上工,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雨天穿上蓑衣仍然要下地下田干活,农闲时也不休息,集体上山砍柴,解决每户村民常年的烧饭用燃料问题,挑下山的柴禾也是用大称称过按人口分配到每家每户。于是,那时每家门口都堆积着满满的高高的湿柴垛,等稍晒干点再搬进厨房。这些柴禾垛,已经成为村里旧时的一道风景线,并且,每到烧饭时刻,每家屋顶的烟囱炊烟升起的情景,都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p> <p>青春年华之际,没有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每天汗流夹背,面对黄土背朝天,虽然苦点累点,但是还是很开心的,青春嘛,应该充满活力和快乐!这两张照片,都是平时的劳动装,巧的是,裤子都打了补丁,一张的上衣是父亲的衬衫,一张的上衣是母亲的灯芯绒春秋外套。那个年代,子女穿父母的衣服是常事,现如今,父母穿子女的衣服才正常。我们这一辈呀……</p> <p>经常是喜欢穿着父亲的劳动布工作服,背上那个时代年轻人几乎每人都有的军绿色挎包,喜欢骑着父亲的28寸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回村,沿着尘土飞扬的沙石公路,再骑一段穿过田野的乡间泥土小道,大约要骑30公里左右。那时的自行车,还是几大件里的奢侈品,当时骑过田野时,在田间干活的各村农民,都用羡慕的眼光停下手中的农活看着我潇洒自如的飞逝在广阔田野间,那时的我,别提有多神气了!</p><p><br></p> <p>当个陈坞村的新农民,有点像样了吧。因为下乡在小山村,知青少,而且下乡两年后只剩下两个女知青(两个嫁人去了),没有象边疆农场和有大批老三届的知青点,有报社记者采访报道摄影,我们地处穷乡僻壤小山沟里,没有人会给我们拍下参加劳动的场景,蛮遗憾的。</p><p><br></p><p>作为一个50后人,一生历经坎坷,风雨沧桑,各种错过各种悲情,都在网上众多作者的文章中有所描述,在此也不再重述。只是觉得,虽然我们这代人命里注定要负重前行,但是真正有怨言的并不多,任何事物都有得失,都应该以大局为重,失去的多也同样能得到不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是如此。总之,“知青”这个名字,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功过与否,历史自有正确的评说。能与“知青”共甘苦,我引以为荣。</p> <p>这是我们村和隔壁村的一位女知青在陈坞村照的仅有的两张知青合影</p> <p>和村里的女青年合影</p> <p>青春无悔,青春万岁!</p> <p>下乡后的第五个年头,一九七五年,公社派我去参加了澧浦区知青清补小组的工作(清理上调回城知青留下的生活用家俱和生产用农具),处理后的费用上交县知青办。这张照片是从澧浦区七个公社抽调上来临时去知青办帮忙的知青,后面一排其中有三位是杭州知青。我们在金华的有时仍可碰到,杭州的知青们,时光匆匆走过了四十多年,你们现在可安好?</p><p><br></p><p>在县知青办帮忙一段时间完成本区清补工作后,我还被派往其他区的公社参加清补工作,因此也走过金华县农村不少地方,算是开阔了点眼界,增长了点知识……</p><p><br></p><p>再后来的三年中,农忙时节在本村参加双抢(抢收抢种)农活,农闲时就在县知青办帮忙工作:送书下乡、整理全县知青花名册、为历次知青积代会做筹备工作等等,直至抽调回城进厂当上了工人。</p> <p>昔日的知青办的知青们,当年来自不同公社大队的青春年少的我们,如今再聚首,都已头顶染霜,岁月不饶人啊!但是,我们永远有颗年轻的心!</p> <p>很荣幸的当上过地区知青积代会澧浦区知青的代表</p> <p>去年的一次回村,去看了下历经近五十年风雨沧桑的我的知青屋(听说已被一农户买去堆放杂物),虽已破败不堪,但仍倍感亲切,毕竟我在这儿生活了八年啊!难以置信,这小屋竟然陪伴我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p> <p>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多数地处山区的农村都没有通上水电,当年我在这屋子里度过八年,用的是煤油灯,喝的是井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到底年轻,也没觉得有啥不方便和艰苦的。</p> <p>这间是我的</p> <p>门锁还是用的半个世纪前我用过的门锁铁搭链,我曾经留下的指印还在吗……?</p> <p>当年全村的饮用水都来自这口水井,现在村里已经用上了自来水。</p> <p>在知青屋前留个影纪念。不知在何时,知青屋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消失的无影无踪飘入历史的长河……</p> <p>前几年春天也回村过一次,村里大变样了!土坯房换成了别墅楼,荒草岭变成了花果山。站在开满桃花的山坡上,遥望着被青山环抱、楼房林立的陈坞村,耳边响起一首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p> <p>惊奇怎么在这儿看见了北方的骡队?原来它们是爬山的能手,给山顶在建的高压线铁塔运送水泥砂石呢,因为有些建铁塔的地方设在山顶和树林中,根本没有汽车路哦。</p> <p>春天里的一道风景:家家户户门口都晒着笋干,一排排,一匾匾,煞是好看。</p> <p>上个月,村里九十多岁的老支书仙逝,我们去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因此,又回了一次陈坞村。这次去,变化更大了,新楼房又盖了好几栋,而且越盖越气派,就象到了城市里的别墅区,确实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了。</p> <p>原先这里叫“大路头”,是当年生产队出工集中的地方,路旁的老房子也已被新楼房所替代,变了模样……回想着当年高个子生产队长那布满皱纹黑呦呦笑哈哈的脸庞,回想着他肩背锄头一声令下:“走!”那不可一世的雄风,我们屁颠屁颠跟着他后面下地去的简单快乐……呵呵,五十年,弹指一挥间!</p> <p>村里剩下的几栋老房子,倒觉得乡土气息浓厚。说心里话,我还是喜欢这种土味原味。</p> <p>这栋老房子是村里的祠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小学校舍,七十年代做过生产队仓库,很庆幸还保留着。</p> <p>又去看了一眼知青屋,但愿能永久保留……</p> <p>今天是520,想起50年前的520,在这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日之时,有感而发。不知不觉中,唠唠叨叨写了不少,想哪写哪,完全脱离了主题,权当写下乡回忆录吧。其实,八年的农村插队生活片段,岂止这些,以后再慢慢写吧。</p><p><br></p><p>青春年华的520这天来到陈坞村,是注定要爱上什么吗?是爱上了这个小山村?还是小山村里曾经的青春?也许,这就是我的知青情怀吧。</p> <p><br></p><p> 谢谢朋友们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