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个月左右,沐洋开始出现爱发脾气、一有不顺就哭闹,并且每天发脾气的频率会很高,这个时间大概持续了10天。</p><p><br></p><p>一方面,他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需求和想法也日渐丰富。但另一方面,身体的发展还跟不上心理需求(认知)啊,于是冲突就来了:想要的拿不到,想做的又做不了。即使是一个成年人,遇到这种情形恐怕也会比较上火,更何况是一个大脑情绪功能还未发育完善的孩子呢?</p><p><br></p><p>我可以做的:</p><p>1.及时了解(猜)他的需求,及时回应。</p><p><br></p><p>2.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违反原则或现实情况而无法满足时,尽量保持耐心安抚情绪。</p><p><br></p><p>(你可以拒绝孩子,但一定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前提是,你能很好区分孩子的情绪和情绪行为,情绪≠情绪行为)</p><p><br></p><p>比如,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小孩抢走了,孩子一生气打了对方。这时,“生气”就是情绪,“打人”就是情绪行为。</p><p><br></p><p>无论多大的孩子,我们都需要让他明白:你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但并不代表所有的行为都被允许。</p><p><br></p><p><br></p><p>3.孩子发脾气时,陪在孩子身边</p><p><br></p><p>比如,沐洋生气时会狠狠的把玩具往地上一砸,摔得稀巴烂。简单的语言安抚后,我会主动寻求拥抱,他有时会停下来,过来抱抱;有时还会继续摔(发泄),我尽量一直安静的呆在旁边,等他发完脾气,冷静下来,转头一看,妈妈还在原地等待他、拥抱他。这一刻,孩子即使经历了负面情绪,但心灵是被治愈的,而不会像那些“不许哭”、“不可以生气”等抑制情绪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创伤。</p><p><br></p><p>尽量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爸爸)一直都在,不会因此而抛弃或拒绝这个“发脾气”的小孩。我们给孩子内在最好的滋养,就是确认和接纳孩子的感受。</p><p><br></p><p>未完待续</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