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系列——关于幼小衔接我们该准备什么

Selina

<p>亲爱的大班家长朋友:您好!</p><p><br></p><p> 大班幼儿还有几个月就要升入小学了,家长如何帮助居家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前期幼儿园推送了10期幼小衔接系列——家教讲堂。今天我们再次通过云传递,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孩子们在家可以准备些什么~</p> <p>幼小衔接是什么?</p><p><br></p><p>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p><p><br></p><p>当然不是。</p><p>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p><p>家长们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及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吧,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br></p><p><br></p><p><br></p><p><br></p> <p>幼小衔接——幼儿篇</p> <p>  幼小衔接在家中怎样做?</p> <p>生活习惯培养</p> <p>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可以在家这样做:</p><p><br></p><p>(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p><p>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p><p>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p><p><br></p><p>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p><p>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p><p><br></p><p><br></p><p>(4)合理安排一日生活。</p><p><br></p><p> 例如:进入小学后,就没有午睡时间了,在这个学期中幼儿园及家庭都应适当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以此来适应小学的节奏。</p> <p>行为习惯培养</p><p>学习习惯</p><p>心理准备及相应内容</p> <p>幼小衔接——家长篇</p> <p>一、幼小衔接,家长应持什么态度?</p><p><br></p><p><br></p><p>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讲究策略。</p><p><br></p><p>一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p><p><br></p><p>二是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p><p><br></p><p>二、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p><p><br></p><p><br></p><p>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况时作参考。</p><p><br></p><p>(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p><p>(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p><p>(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p><p>(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p><p>(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p><p>(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p><p>(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p><p>(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p><p>(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p><p>(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p><p>(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p><p>(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p><p><br></p><p>家长要踏好准备节奏“学习准备期”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过程。按一般而言,可分为学前、学中和学后,应抓紧学前、关注学中、延伸学后。</p> <p>四、家长应培养孩子哪些自理能力?</p><p><br></p><p><br></p><p><br></p><p><br></p><p>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p><p><br></p><p>(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p><p>(2)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p><p>(3)能正确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p><p>(4)能帮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p><p>(5)比较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p> <p>、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p><p><br></p><p><br></p><p>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创造条件。</p><p><br></p><p>首先,您不要乱作比较,尤其不要把您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较。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因为他们世界才丰富多彩。</p><p><br></p><p>其次,您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大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长处,您不妨从日常生活中,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寻找,并要直率地告诉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p><p><br></p><p>第三,创造机会,积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设计并进行孩子擅长的游戏活动,如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设置一些能够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在完成任务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p><p><br></p><p>八、家长要培养孩子哪些学习习惯?</p><p><br></p><p><br></p><p>学习习惯一般是指和学习有关的、由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下的行为和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规范开始。</p><p><br></p><p>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您特别要关心他一些有利于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习惯,如:</p><p><br></p><p>(1)倾听和提问的习惯;</p><p>(2)表达和发言的习惯;</p><p>(3)阅读和书写的习惯;</p><p>(4)记忆和思考的习惯;</p><p>(5)遵纪和守时的习惯;</p><p>(6)合作和分享的习惯。</p><p><br></p> <p>幼小衔接我们一直秉承长程衔接,贯穿于幼儿园小、中、大班各个年龄阶段。希望这些小策略对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能有所帮助, 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共育,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基础。让我们同孩子们一起加油!</p>

孩子

学习

幼小

衔接

习惯

是否

小学

家长

培养

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