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疫情期间一名班主任工作感悟<br></font><font color="#ed2308">古城初中 李艳</font></h1><br><h5><font color="#167efb">一、开学准备<br>1、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在家的作息、体温状况、家庭成员状况;<br>2、班主任要详细准确的了解各个流程;提前安排好消毒人员、体温检测人员、卫生打扫人员(餐厅、宿舍、教室);<br>3、学生的座位、餐桌位置、宿舍状况及时早做安排;<br>4、提前开班会强调所带物品,重点突出必须带的物品,最好开完班会后再列个清单;<br>5、提前做好预防,给家长和学生以心理准备。<br>6、提前了解学生的“个别要求”。例如我们班一位同学需要在复学第三天打疫苗,由于提前了解了这一情况,我们真的创造了“无缝衔接”疫苗传递。<br>二、开学期间<br>1、开学第一天(酸爽)<br>(1)提前准备好防疫视频,做好防疫要求;<br>(2)做好学生的安心准备;<br>(3)第一天各项流程班主任要挨个跟进,及时反馈;<br>(4)班内学生座位分散,难免显得拥挤和乱,学生会不自觉地说话,老师会感到烦躁,需稳定心情,眼到、腿到、心到。<br>(5)开学第一天我的微信运动前四名第一名王学亮校长31812步,刘凤田校长29081步,李宏伟校长27700步,王云龙校长26208步,以后的每一天步数无数。看步数觉得天天走路无所谓,但是换算成公里,10000步相当于6公里多,这么小的学校转了多少圈才能出这些步数,让人惊讶。<br>2、复学日常<br>(1)当晨、午、晚体温检测,日常消毒,学生错时就餐,错位就座,保持1米间距成为日常;<br>(2)同事之间相互督促、相互调侃、相互鼓劲成为日常;<br>(3)当通过墙头给学生拿东西成为日常。<br>3、生活教育<br> 学生自己洗头发、自己洗衣服,相互合作接热水,彼此帮忙吹头发,增强了同学的团结友爱精神。<br>4、感恩教育<br>(1)5月12日是护士节,我没有想到要给来学校医护人员送礼物表达感激之情,但是王校长想到了,及时提醒我,要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礼物也是王校给的,找了班里两个同学给护士姐姐送去,虽然礼物不多,但是护士姐姐还是朝着学生鞠躬表达了谢意。<br>5、榜样的作用<br>(1)班主任的杰出代表江萍老师和韩伟老师,他们两位是临时抓来的“壮丁”,韩老师接手的是三班,江萍老师接手的是六班,其实三班对于韩老师和六班对于江萍老师来说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是不认识的,而他们不知道用的什么秘籍,几天内把班里学生的情况摸得门清,并且把那些“个性”学生全部扎扎实实的“安顿”好了。江萍老师不仅每餐每天一定是先拍学生相片,随后自己才吃饭,而且她把学生的笑容,学生好的表现都发朋友圈,既让学生家长看到心里暖暖的,也传播了学校的声誉;以前我总是不好意思,现在看到身边的榜样,不自己的学习起来,收获的都是家长的感谢之情。<br>(2)任课教师的杰出代表<br>刘玉婷老师,复学的这12天,几乎每隔一天就要下雨,并且电闪雷鸣,而刘玉婷老师为了备课、准备课几乎每晚都是十一二点才回宿舍,刚开始没经验楼门都锁了,后来经验丰富了就提前通知楼管;<br>刘晓琳老师是教英语的,原本两个班现在改为三个班,还要做班主任,工作量可想而知,几乎每次下课都是“惨不忍睹”,喉咙沙哑,特别生气学生的不自觉;但每次有事继续做,毫无抱怨。<br>(3)长征精神的传承者<br>我们是全天在这,住宿条件可想而知,其实我们女教师的住宿条件没有学生好,我们都被安排在宿舍的边缘靠近厕所的位置,先不说要宿舍没法关门,要忍受学生随时进去的尴尬劲(学生都知道老师住哪个宿舍,方便学生有事直接找老师),最主要的是要忍受厕所的味道熏陶,我们相互开玩笑说是直接住在了“茅子”里,但就是这样的环境我们硬是坚持下来啦,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听从上级的安排。<br>(4)抛家创业的教育者<br>我们是伟大的,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小家,思娃心情可想而知,好几个老师发了我家两个孩子从围墙地下看我的相片,心里都不是滋味,江萍姐甚至哭了好久,我觉得我还算好的,可以天天看看两个孩子,摸摸他们的小手,而他们都捞不着。李晓敏、刘玉婷、王振玲、刘学莹家都有小宝宝,却没法看;王晓静家的大儿子问了妈妈无数次啥时回家,武老师家的小儿子考研面试有些紧张想让父母陪着,也无法达成心愿;大儿子坐车去学校,面对这么紧张的局势,武老师和李老师也没法帮其收拾一下东西,送一下孩子。刘同军主任的两个宝宝天天都在研究怎么把爸爸解救出去。<br>还有学亮校长、凤田校长、景亭主任、胡老师及餐厅的老师和伙房人员、还有门卫值班的“搬运工”都在默默的守护我们,我们的学生何其幸运,有这么多为他们护航的“蜡烛”们。还有那个五十多岁的“胖子”几乎每天都走两万多步。<br>6、收心工程<br>学生在家过了一个“超长的假期”,来学校后难免不适应,及时做好收心工作包括学习、就餐、住宿等方方面面的收心、安心;家长别看在家“烦”学生,盼着他们开学,但长期待了后难免心里空,因此需要多发图片或者视频给家长,多夸奖,让家长安心。<br>总之,稳得住,熟流程,按照政策走,多像榜样学习,可保一切平安。<br>谨以此杂乱不堪的文字送给所有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