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

修德轩兰斋李光兵

<p>《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内容为记述曹全(字景完)的功业。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曹全碑明万历初年(1573年)出土于陕西郃阳县,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断裂缺字,于1956年移立西安碑林博物馆。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在汉隶碑刻中属尚阴柔一类的代表作品,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1956年移立陕西博物馆碑林。</p><p>《曹全碑》系晋王敞等纪念曹全功绩而立。王敏、王毕等立石。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碑文主叙曹全为弟分忧,弃官还乡,又遇禁纲,于家隐居,光和七年再任郎中拜酒泉禄福长等身世,从侧面反映了以张角为首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声势浩荡。碑文铭辞三行,三字为句,空三行书年月一行,在碑阳正文末。碑阴刻立碑题名者的题名,有处士、县三老、乡三老、门下祭酒、门下议掾、督邮、将军令史等。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p><p>碑阳铭文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建宁二年 (169)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率兵征讨疏勒国,杀其王和德,迁右扶风槐里令,后任郃阳令。此碑是其下属群僚集资刻石以颂其功之作。碑阴刻门下故吏姓名及捐资数目。碑文中所记平疏勒事,与《后汉书·疏勒传》颇有出入,因碑为当时所立,故其记事为史家所重视。碑中记载了光和七年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p><p>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泽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p><p>《曹全碑》书法秀润典丽,字形飘逸多变,是著名的汉隶之一。但有人嫌它圆匀柔美有余而朴素雄健不足。其实《曹全》隶法,遒丽紧密,虚和雍雅,笔意飞动,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柔中带刚,细筋入骨。在汉隶的碑刻中,《曹全碑》堪称字迹最为清晰的一种。运笔以"圆笔"为主,波画行笔的提按极为分明。笔画的粗细基本属于"二分笔",初学者笔力不够,如果一味追求它秀美的外形表象,行笔时揿得过细,往往容易失之于纤弱。它的波画"燕尾"处也极为圆润精到,临习时如呈"方形",亦易失去原迹的风神。捺笔的波磔忌过于轻飘浮滑。</p><p>《曹全碑》在隶书的诸多风格品类中,是典雅秀美一路者,在技法上以精到整饬胜。对于学习隶书的朋友来讲,选该碑作为范本应该是正确的。</p><p><br></p><p><br></p><p><br></p><p> 1. 此碑的艺术风格以秀为主,同时又极具骨力,在临习时,就应表现其挺拔的一面。点画宜写得丰润,避免枯瘠。行笔多提按顿挫,笔势圆熟潇洒,用笔不宜过于涩滞,用墨不宜太干。结构方面应注意其重心变化规律,疏朗和紧密相映成趣,结构变化力求丰富。在笔的选择上,宜采用羊毫笔,这样可较好地表现出其线条刚柔相济、圆润丰腴的特点。</p><p>2.临习时不宜一味求快,每一笔画都应快慢有致。比如,起收笔要慢一些,中段要快一些,然后再追疾、涩的结合。</p><p><br></p><p><br></p><p><br></p><p>3.临习初期以忠实于原作的特点为主,要对原帖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认真的体会,重点放在用笔中的"藏锋虚势入纸"和"藏锋实势入纸"的比较训练上。训练时要求笔法精到,一丝不苟,认真揣摩结构,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训练要正确地把握其特征,不可马虎了事。</p><p>4.在临摹时必须有钻探精神和攻坚毅力,先约后博,再由博返约,才可获得成功。千万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根基未固,却忙于创造,此乃学书之大忌。</p><p>《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曹全碑》结体之舒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体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定,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该碑飘逸风格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在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色之前,我们先谈谈临习该碑结构应注意的问题。写好《曹全碑》的结构应做到"纵横占位力求准,呼应笔势应分明"。"纵横占位"是指每一笔画所处位置</p><p>以及纵向和横向各占多少位置。笔画所处位置不同,则纵横各占的位置也不同。吃准纵横占位和写好结构有直接的关系。然后再理清各个笔画或部位之间的呼应关系,同时还必须看清笔势,并能在笔下表现出来。依照此法来临《曹全碑》可以很快掌握多种用笔之方法,临习效果十分显著。但此前首先要认真读帖,即观察字帖一定要细致,从每一笔到整个字的面貌都要熟记于心。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字帖中的点画结构安排,行笔提按、转折或方圆一一默记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体的风格,提高欣赏能力。这是临帖的第一步。</p><p>其次,观察字要准。正如王羲之所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而下笔前要动脑子,用心思揣摩所写字的长短、斜正、粗细、转折、提按及其间架结构的安排,并牢记于心,下笔才能准确无误。第三,运笔要稳。即书写过程中行笔要稳当,力送笔端,下笔要做到胸有成竹。这就要求临习者要下真功夫,有真本事。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运用自如。</p><p>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点。</p><p><br></p><p><br></p><p>1.扁平舒展。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共"字,两横上束下展,左右逸荡,上两竖与下两点紧束对应,更显中宫紧结,与中部一大波画造成对比。"直"、"登"二字的横画如体操运动员拉开一字腿,上身匀称而收紧。"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伞,将中间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竖弯钩则极力右伸,使整个字势飘逸舒展。</p><p>2.大小相间。这也是《曹全碑》的结构特点。大者如"学"字,小者如"冈"字,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于此碑的字距宽、行间疏,因此结字的大与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显得参差错落,富有变化而萧散自适,故大者不见其大,小者也不显其小,达到了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由此也可见作者很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字的大小扁长的结构来丰富此碑的章法。</p><p><br></p><p>3.布白匀称。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字中点画之间互相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密匀称。如"朝"字左半横画多的密排,右半横画少的疏排,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左右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点画回环反复者,如"幽"字内的两个"幺",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类似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p><p>4.收放自如。结构的收放是汉隶各碑共同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在《曹全碑》中尤显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过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如"刊"字左放松,右收紧,"揖"字则相反,是左收右放,"荆"字上放下收,"忍"字上收下放。这样收放之间,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是此碑成熟的标志。这一类字大多笔势流畅,静中有动,燕尾翩翩,体态舒徐,疏密纵敛的对比格外强烈。《曹全碑》飘逸秀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里。</p><p><br></p><p>5.笔断意连。如"国"字上部左右转角处的笔画都断开来写,使充实又不迫塞,中"或"上引虚下,更显空灵。又如"禄"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横和下部的竖与撇本该是相连的,现在却脱开了,同右边相合成字,左断右连,反而相映成趣。</p><p><br></p><p>6.上紧下松。《曹全碑》字势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它除了较一般汉碑扁平外,又与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关系密切。如"夷"字,上面短画收腰,下部笔画颀长,或直立或分展。再如"李"字全字都上敛,紧密纠结在中宫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强烈对比中更显节奏明快。这种上紧下松的结构是形成妍媚秀丽艺术风格的要素之一,它与质朴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p><p><br></p><p>曹全碑的竖画在字中起着稳定重心、支撑骨架的作用。因此竖画要写得挺拔,以使其在字中起到承重、支柱的作用。《曹全碑》中的竖画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p><p><br></p><p>(1)尖尾竖。《曹全碑》中的竖画多用圆笔尖收,逆锋起笔,逆势铺毫下行,使笔毫与纸摩擦,用力要均匀,收笔时笔锋渐提微尖,于空中虚势收锋,线形呈锥状。这种竖画不同于楷书中的悬针竖,它是在书写熟练后,空中回锋、虚势收笔的结果,要比悬针竖饱满,有含蓄蕴藉之意。如"秉"、"绅"等字。这种竖的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右下驻,回中后直下,在出锋前再稍向下按,然后轻起,使竖画的两头稍粗,中间略细,线条圆浑饱满。如"殷"、叶"、"年"等字竖画,它们的具体写法是逆势藏锋入纸后下行,至尽处轻起,笔画形态由粗渐细,线质丰润舒展。</p><p><br></p><p>(2)圆尾竖。这种竖法与尖尾竖不同的是其收笔的地方。它收笔时笔锋实回,笔画末端浑圆,有点类似于垂露竖,但又不是像楷书的垂露竖的写法,它比尖尾竖更浑厚有力。如"平"、"枝"字中的竖画。</p><p><br></p><p>3)短竖,如"除"、"陆"等字中的竖。它藏头、护尼、盈中,点画粗细一致,头尾显圆,线条更为温润含蓄。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右驻,回中直下,注意匀速行笔,最后至收笔处收笔上回。</p><p><br></p><p>(4)并列竖。当一字之中有多竖出现时,则应注意其有相向和相背的差别,以及长短参差和粗细、直斜与收笔的变化。如"国"字的两竖呈相向的姿态,"商"字的两竖呈相背的姿势,"前"字的两竖一长一短、一正一欹,于平整之中显现灵秀、生动之态,让人回味无穷。</p><p>《曹全碑》的笔法变化丰富多样,近代姚华先生以为"其用笔多圆劲如篆势,所以虽瘦而腴,且如锥画石,此中锋之最显著也。转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后按者,有迤而下行者,有略断而续行者相参。皆因势而宽严为之,至纯用转笔者,殆极罕见,故能遒丽独出也。又,结体有与寻常相反而见美者,如'月'字左撇势促,而又直竖行而下,行若悬针,偏旁亦往用之,舒敛皆与常相忤,而势能相救,由此可悟其变"。这就要求临习者仔细体会笔法的变化,即或起笔形态,或收笔形态,或长短、粗细,或走向中的一种在变,也可能几种都在变。笔画组合而能变化,表现在笔画上,显得多姿多态;而在书写的人,则说明已掌握了多种不同的用笔方法,才能写出千姿百态的笔画。能有意识地写出千姿百态的笔画是我们临习的目的之一。否则,如果笔画写不准,则无法进入结构临习,就无法把笔势在笔下表现出来。</p><p><br></p><p> 点是笔画的基础,其他笔画都是点的延伸。在隶书中,点又是其他笔画的短缩《曹全碑》的点多变化,笔笔劲健而不含糊。其用笔是逆入平出,略露锋,然后提笔收出。人们认为此碑中的点是字之眉目,全藉它们以显顾盼精神,故其点虽属平画,但均有向背,随字异形。</p> <p>此碑中的点画主要有以下几种:</p><p>1.竖点。竖向的点,宛如竖画的头部,实际上它就是竖画的短缩。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稍驻,再提回中直下。如"乾'字的竖点。</p><p><br></p><p>2.垂点。该点是上尖下圆,势态由上而下,收笔处形似垂露,故称垂点。写法是向上轻微逆入,然后下驻,笔腹着纸后向右上边行边提,挑起轻收。如"寺"字的点。</p><p>3.撇点。其形态与平撇类似,故称撇点。实际上它也是平撇的短缩。其写法是逆锋起笔,向右下稍驻,向左下行,兼行兼提笔出锋,注意出锋不宜太直率,宜含蓄。如"从"字左上的撇点。</p><p><br></p><p>4.捺点。其形似捺画的短缩,故称为捺点。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行,至将尽处轻驻再右上轻提,边提边收。如"分"字的捺点。</p><p><br></p><p>5.挑点。该点画是向右上挑起,故称挑点。其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一驻即起,回中后向右上兼行兼提,轻挑后缓缓收起。如"北字左边的下点。</p><p><br></p><p>6.横点。该点画形似短横。其写法是轻轻一驻入纸,即向右平行,至收束处又轻驻。书写该点时宜求精巧。如"商"字的上点。</p><p><br></p><p>7.曲头点。该点画形似横折的短缩,写法是先藏锋起笔写短横,至折处稍驻,接着向下行笔。如"郎"字左部的上点。</p><p>挑画是从左下向右上挑起的笔画,用力由重而轻,力贯始终。在隶书中挑画较短,起笔向左下逆入,略顿,随即转锋向右上行.缓行缓提,行笔不宜快,收笔敛锋提起,要有险劲之势。如"政"字的挑画。应注意的是,挑画形态单一,其变化主要在粗细、弧直、平斜之中,但要有短箭上弩、千钧待发之姿。折画是两种笔画交接的拐角,是两种笔画的组合。它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p><p><br></p><p>1.横折。如"石"字的横折笔画,是横与竖的拼接,分两笔完成。先藏锋逆入写横画,再向右缓行,至转折处笔画另起,藏锋逆入,向下写竖,最后缓缓提锋收笔。写这类折画时手腕翻转要活,衔接宜自然,写竖画时抬笔不能过高,以免出现"耸肩"的败笔。再有一种横折是在折处不重新起笔,而是提笔顺势向上再向下行笔。这种折画的横画上弧,竖画或外弧或内弧,自然而有生态。如"竟"字的横折。</p><p>2.椭圆折。这种折必须注意在由横画折向竖画时,采用转法,转折处圆匀不留折痕,一笔而成。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实在转弯处仍有微小的提按调锋动作,如"朐"字的第二笔折画。对此,临习时千万要仔细分析、观察。</p><p><br></p><p>3.竖折。如"世"字的竖折,是由竖画和横画组成的折画。具体写法是,先藏锋起笔写竖画,至转折处略提锋换向,笔锋稍驻再问右行,在转折处要写得方峻利落。这种折画在此碑中的穿插运用,使《曹全碑》在秀丽之中增添了几分遒劲。</p><p><br></p><p>4.横折撇。这是横画与撇画组合而成的,如"反"字的横折撇。具体写法是,先藏锋逆入写横画,至换向处稍驻,然后向左下写撇。但在写"服"字的这一笔画时应注意是先驻落笔后向左挑行,离纸重入换向,顺势横入再换向左下送去。写此折回时务求点画轻盈灵动。</p><p>5.横折折撇,如"乃"字的横折折撇。先藏锋逆入起笔后即作上弧缓行,至换向处右下驻,顺势左下行,再换向,硬转后作有弧,再圆转向左下缓缓写出,注意要写得厚重圆润,不能轻滑。在作此画时须留意方圆变化,行笔缓缓送去。</p><p><br></p><p>6.撇捺折。它是由撇画与反捺组成的折画,如"女"字撇捺折。具体写法是,先起笔写斜撇,但不出锋收笔,在撇尾调转方向,向右下写反捺。</p><p>《曹全碑》中的钩画,各有其独特的形态。有的钩画类似撇画,有的钩画近似捺画,有的钩画宛如点,有的则省略其钩头,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具体的钩画主要有以下几种:</p><p><br></p><p>1.竖钩,如"扶"字左部的竖钩。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直下,过半后渐向左送,至将尽处上引,回锋收束。</p><p><br></p><p>2.撇钩。隶书的钩总的来看,其钩形向左,类似于隶书中撇的写法,如"宁"字的撇钩。其写法是,起笔藏锋写竖,转弯处提笔,稍顿后折锋略方,笔锋向左铺毫,逆势向下稍弧,收笔方切,宜写得粗壮结实。</p><p><br></p><p>3.横钩。其写法是,先写横画,至末端提笔离纸,顺势向上回锋入纸,转锋略向左下行,最后提锋收笔,形微尖。《曹全碑》中这一钩画的写法一般分为两笔完成,但宜写得形断意连,如"宗"。"室"等字。</p><p>4.捺钩。楷书中的戈钩、竖弯钩、背抛钩、心钩等在隶书中向右弯,形状、用笔形同捺挑,故也叫捺钩。如"民"字,长钩开张,统领全字。其写法是,逆锋向上稍驻入纸后向右下行,过半后渐按,至下三分之一处重卧后平拖,露锋送出。"完"字的竖弯钩,起笔方折,行笔兼行兼提,至换向处笔已离纸,再轻驻轻入,向右下渐按,至收笔处渐重,平拖右上出锋,使之意态悠远。再如"风"字的背抛钩。其横画略弧,至尽头渐提,转折稍顿,随即斜向下行,行笔至中稍提,再转向右下铺毫,由按渐提,收笔含蓄。</p><p><br></p><p>总之,隶书中的钩画有两类,即左向钩和右向钩。左向钩尽管有长短变化,尚有钩的意味。而右向钩则形似捺画,两者常混淆,不易辨识。在《曹全碑》中,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右向钩在运笔的过程中还有明显的变化:要么在笔画中部略有凹陷,宛如一叶扁舟;要么中部较平直或微上拱,有一波三折之态,这样,就变成了楷书中的捺画或心钩等笔画。</p><p>《曹全碑》典雅逸静的审美特征,用笔方圆并用。因为镌刻的原因,其笔画起笔处有些呈方形,后人写字则有以刀痕的方角为美者,就是追求因之而成的坚劲刚狠的审美效果。汉碑中如《张迁碑》多为方笔。圆笔笔画起收都呈圆势,行笔以中锋为主。历代多数作品中的笔法以方圆并用居多:有的以方圆为主,辅以圆笔;有的以圆笔为主,兼有方笔。《曹全碑》的用笔从完整的拓本看,则基本为圆笔。圆笔较为温和含蓄,这是此碑之所以能够取得静雅的艺术效果的关键所在。</p><p>历代多数作品中的笔法以方圆并用居多:有的以方圆为主,辅以圆笔;有的以圆笔为主,兼有方笔。《曹全碑》的用笔从完整的拓本看,则基本为圆笔。圆笔较为温和含蓄,这是此碑之所以能够取得静雅的艺术效果的关键所在。二、运笔平实柔顺。由于隶书基本结构的规定性,其线条绝对不能如行草书一样跌宕起伏,这就造成了隶书主静的天性。但同是主静的隶书,由于运笔方法不尽一致,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也就不同,波磔起伏明显的,如《石门颂》等,则有奔放飘逸之致;而《曹全碑》的运笔平稳徐行,一丝不苟,笔锋始终在笔道中行,笔画平实不滑,没有过度的起伏,使其线条更趋于内敛。而其所具有的动感,多半是因为有一些弧形长线造成的,如撇、捺、钩及横挑的弧势等,故有形意翩翩之趣。平顺柔实的线条,是构成《曹全碑》典雅逸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p><p>《曹全碑》则为凝练简省。观其碑中字,线条没有装饰的迹象,往往一笔出去,至意想不到的位置便嘎然止住。许多点、短横尽量浓缩,多数字在上、下笔的承接处断开,留出较多空白。而其笔意丝毫不因笔画简缩而出现阻隔,反而显得更协调自然,空间更圆融、静和,使其卓然独立于其他汉碑之外。四、结构稳定调匀。《曹全碑》形体多呈扁形,少数有方或长方形。由于形扁,其势必呈横向,故而有稳的感觉。扁、横的形体主要由字的主横画拉长或撇捺开展造成的。与《礼器碑》相比,《曹全碑》的结构显得更调匀。这倒不是因为《曹全碑》比《礼器碑》规范或布置均等的缘故(其实,从结字的均匀程度看,可能《礼器碑》比《曹全碑》还要规整些),而是由于《曹全碑》的扁平及其结构中,上下左右的关系处理得更加自然合理的缘故。也正因此,《曹全碑》比《礼器碑》、《张景碑》等显得更加素静雅致,格调上高出一筹。其字形扁平,造成左右舒展,舒展的结构加之以圆笔的收敛,于是出现典雅的品格。</p><p>《曹全碑》无疑是汉隶中的名碑,但历来就有争议。美之者誉之为"隶书之《兰亭》",说它如《兰亭》,是誉之过当;说它如女郎所书,是诋之过甚。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此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目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中除了记述曹全的生平和世系外,还记载了汉代重大的历史事件。如文中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和德面缚而死"等语,与文献记载不同。可作为订正历史的参考。另外还记载了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当时已波及到陕西,郃阳县民郭家为之响应,遂成"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里不安,之郡告急"的局面。对研究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p><p>为什么很多人都建议说,学汉隶可以从《曹全》入手?包括我自己本人也是。第一个原因是《曹全碑》的字很多,将近有一千个字,那就是说,你把《曹全》写透了,理论上讲,写五六百个不重复的汉字是没有问题的,很多汉碑的文字就很少。还有一点就是《曹全》的笔法相对来说很“干净”,作为入门是比较适合的。其他的比如像《礼器碑》,我觉得好难,也许有人觉得上手很容易,我个人在学《礼器》的过程中,是通临了三遍才感觉到入了一点门。又比如《张迁》,是比较拙朴的,就像小孩儿,头大,腿短。还有一些胆子更大一点的,从很豪放的《西狭颂》啊、《石门颂》啊这些入手,没有问题,你照着写的时候,你一定能写像个七七八八,但是像《石门颂》这种帖子,如果你前期没有任何汉隶底子,等你临完之后把帖子丢掉,你再去写,完全不成样子,因为它太“散”了,写起来很爽,但其实你的那些规矩和章法,包括一些非常细腻的笔法问题,都没有掌握。</p><p>临写曹全碑第一要练眼。在临帖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要来练就别人不能察的本领。</p><p><br></p><p> 第二要把握节奏。虽然《曹全碑》秀美,是隶书的代表,但也要注重节奏的变化,在书写时,要变速行笔,找准发力点,隶书的发力点多在于波画中,这就要求行笔过程中有提按变化,充分表现隶书的“八分”之美。</p><p><br></p><p> 第三做到“极像”。既然是临帖,一定要做到像,这时重点在找规律、特质的东西。</p><p>学习书法重要的是掌握笔法。笔法即使用毛笔的方法和技巧,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关键。书法之难难在笔法。笔法中的提、按、顿、挫是书法艺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笔法中的生命律动,同时也将书写者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临贴需掌握笔法要领。如何在经典碑帖中寻找典型笔画特征进行归类总结,让初学者用正确的方法对该碑帖进行临学,从而较快提高曹全碑书写水平,是我在编写过程中与同学们一起思考实践的目标。在这过程中经历了质疑、解疑的困惑与快乐。经典碑帖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曹全碑最重要显著的特征是飘逸秀气。飘逸秀气从何而来,从笔划中来,从结构、章法中来。我反复读帖、临帖、背帖,对碑帖笔画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和认真地体会。从中寻找曹全碑笔划的典型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从用笔、结字、章法进行揣摩,用心领悟,寻找规律特点。</p><p>隶书的学习和创作中,特别是学《曹全碑》一路书风的,如果写得像原碑一样,即会出现整齐划一、板滞等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隶书的实用目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装饰性,像今天的美术字一样,它要求的就是整齐、规范。隶书发展到东汉末期,因过分强调整饬,出现了严重的程式化现象,已没有了西汉时期隶书雄强宽博的气象,这说明隶书的发展已经到末期,影响了后世对隶书的继承和发展。唐时的隶书大家韩择木、李隆基、蔡有邻等人,也是严整规矩有余而活泼不足。学习《曹全碑》,应该看到其工整之中有飞动之势,秀丽之中又筋力内含。我们看《曹全碑》拓片,严整中又很舒展,笔画虽细,然如绵里裹铁,骨力内含。其结体虽中宫紧结,而又舒朗雍容。而看唐代隶书,虽书刻精良,要么失之于紧结,要么失之于油滑,没有古气可寻。</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