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风采 <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盛载着一个家族的辉煌与传说,记录着家族的血脉延续,凝结着无数族人的深深眷恋。</p> <p class="ql-block"> 李氏光裕堂 位于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霄县和平乡莆顶村,始建于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光裕堂出处:《国语·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释义:光,光前;裕,裕后;意为光大前业,遗惠后代。为祖先增光,为后代造福,形容人功业伟大。本族<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祖德福荫,秉勤劳耕读、乐善好施、诗礼传家的良好家风,</span>人丁兴旺,现已传衍裔孙七百余人,各行各业贤能辈出,皆有建树。</p><p class="ql-block"> 新建宗祠坐西北向东南,背倚高峻挺拔的青山。旁有一棵四百多年苍劲挺拨的古榕树,枝繁叶茂,映衬了古老的宗祠,更添了几分浓墨重彩。堂前千亩良田,果树成林,郁郁葱葱,一片碧绿;近临溪流,波光粼粼;近处,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远眺云霄将军山,大臣山二座名山主峰尽收眼底。宗祠可谓纳天地之万象,承日月之精华,览春秋四季之色,含阴阳两仪之蕴。 凸显李氏家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此乃闽南地区极为珍贵的古宗祠之建筑。</p><p class="ql-block"> 宗祠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6平方米。为二进五开间一天井,五门二十四柱悬山顶的砖木结构。大门正上方悬挂“李氏宗祠”,字体苍劲雄健,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有意思的是这个“氏”字写出了头,让人意味深长,这正是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的智慧,寓意李氏族人出人头地。此墨宝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李家原先生题赠的手书真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门两侧有一对青石抱鼓,墙体两边</span>镶嵌“二十四孝<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石影雕及″福""禄"镂空石刻。宗祠有大理石铺砌前埕、照壁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两侧及背后有卵石铺就的抄手护坡包围。步入</span>祠内,见有石刻柱联二幅,其一:“光祖德于千秋祇愿蒸尝勿替,裕孙谋於奕世不辞创造维艰”。其二:“自建宗祠经营十载供子职,时陈俎豆一心孝幸报亲恩”。主堂正中悬匾木刻“光裕堂”三个镏金大字。正厅后面神龛、供奉着李氏第十三至十七世祖公神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供桌精致美观。</span>祠里悬挂漳州市李氏理事会贺匾“源远流长”、云霄县李氏文化研究会贺匾“光宗耀祖”、福广堂李氏宗亲理事会贺匾“宗谊同辉”丶诏安县黄茶李氏宗亲会贺匾“根深叶茂”等牌匾,交相辉映。祠里还悬挂光裕堂理事会为本族十九世优秀裔孙李信扬所立的红色荣耀牌匾。宗祠雕梁画栋,造型气宇轩昂,堂而皇之。</p><p class="ql-block"><br></p> 宗祠旧貌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光裕堂由莆顶第十四世族人国学生李嘉平(曾用名:李乌)历时十二年建成,祖先建祠的艰辛和执着可见一斑,据传该祠是清代云霄西路最为豪华的一座宗祠。因历史缘故,此祠堂解放后被县政府改为粮食收购站仓库,八十年代初又充当戏班曲馆在使用。历经百年沧桑,加上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宗祠只留存残垣断壁,大部墙体倒塌,实为婉惜。</p> <p class="ql-block"> 今欣逢盛世,国泰民安,百废俱兴。由族人倡议重建,众裔孙一呼百应,同心同德,积极献资,慷慨解囊,很快筹资近百万工程款。宗祠于已亥年八月廿七日择吉日良时在宗祠遗址动工重建,庚子年四月十八曰上梁,辛丑年十一月十六日竣成,历时三年,总投资100余万元。采用宗祠传统建筑之风格,尽量体现淳厚、古朴之特色,以呼应莆顶村悠久之历史,以此作为李氏族人祭奠先祖和乡土文化教育之基地。其心至诚,其旨宏远,乃漳州李氏宗族史上一大幸事也。</p> 会议研究 重建纪实 吉日上梁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9日宗祠举行落成庆典,族人欢欣鼓舞,河南固始,广东汕头,漳州各县区李氏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同见证宗祠庆典激动人心那一刻。族众团结向上,奋发图强,光宗耀祖,继往开来,造福后昆。上慰先祖在天之灵,下表子孙感念之意。秉承“敬祖祠当首,行孝义为先”的古训,弘扬优良家风,复兴宗祠文化,守护宗祠,守望我们共同的家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