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寺”与“南本南信茶”的传奇

李绍兴

<p> 远眺的临沧城</p> <p class="ql-block">  南本南信,傣语“南为水,本:冒水的意思,信:水清的寨子,总体意为:一个青山绿水,到处冒着清水、充满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临翔民间代代相互传说着一个故事:说“很早很早以前的勐缅土司时代,有一个从外地来的僧人,据说,僧人是诸葛亮南征部队到云南征战时留下的后裔人,云游来到这块风水宝地后,在寨子的最高顶,远眺能观看到勐缅(勐缅:临沧的旧称)全城,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于是决定在此地选址建盖一座寺院留居,便呼风唤云运来楠木,几夜间,建起了一座寺庙,从此长期居住在庙里,念佛吃斋,普渡众生,同时,倡导当地居民种茶为生,造福百姓”。</p><p class="ql-block">  当时,寺院的建成,为茶马古道上往来的行人和赶马帮人多了一个借宿点。建寺庙的地方,被后人称为“和尚寺”沿名至今(1922年,寺院被乱兵焚烧毁坏)。 </p> <p>“和尚寺”正左侧上方“茶马古道”遗址</p> <p> “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印</p> <p> “和尚寺”遗址</p> <p> “和尚寺”遗物“石柱脚”</p> <p> “和尚寺”遗物“青砖”</p> <p> “和尚寺”遗址遗物</p> <p>  当地人称为和尚“石饭盒”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  南本南信,位处临沧城东南方向,现隶属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下的俩个行政村,居住有彝、傣、拉祜、佤等少数民族和汉族。距临沧城15--11.5公里间,海拨介于1800--198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4℃--15℃,年降雨量分别为1250毫米、1200亳米,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森林植被多以榛子树(当地叫珠咧)、栎木、云南松、水冬瓜树及其他杂木树等为主,林下生长有仙茅、双参、鸡根、马蹄香、重楼、娘母良、金蝉花等多种野生知名中草药材,方园内无任何工业污染、空气质量优良。</p><p class="ql-block"> 南本南信种植的主要茶种有:本地大叶种、邦东黑大叶茶种、勐库大叶种等。</p><p class="ql-block"> 单株古茶树树龄最大的,据2019年5月,我们实地考察推算,最大的一株树龄约在800年以上,多以400-500年的居多,现代茶园树龄多以50-100年的居多。</p><p class="ql-block"> 旧时的“南本南信茶”加工制作,多以手工制晒青茶为主,现代制作加工除保留部份传统手工制晒青茶外,有机制的晒青、红茶等茶类。</p><p class="ql-block"> “南本南信茶”的品质特征:以晒青茶为代表,干茶外形条索肥壮,紧实匀整,墨绿润泽多毫,显蜜香。内质香气花蜜香高长持久,汤色绿黄透亮,滋味浓醇甜爽,回甘生津快而持久,喉韵悠长。叶底黄绿匀亮,肥厚柔软。</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南本晒青茶”在临翔区2008年原生态晒青毛茶公开赛中荣获“优质奖”。</p><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南本晒青茶”在临翔区2020年职业技能大赛暨手工制晒青茶评比(斗茶)活动中分别荣获“铂金奖”和“优质奖”。</p><p class="ql-block">  2020年,在手工制晒青茶评比(斗茶)活动中,全体专家评委对最高奖“铂金奖”的总体评价是:鲜叶原料质量高,加工工艺精湛,品质优异独特,是普洱茶原料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p> <p>  南本南信寻好茶(2019年5月)</p> <p>  “和尚寺”下面的古茶树</p> <p> 南本古茶树</p> <p> 茶样代表</p> <p> 茶汤代表</p> <p> 获“铂金奖”的证书</p> <p> 获“优质奖”的证书</p> <p> 获奖新闻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