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奉献大半生光阴,致力于敦煌保护的学者樊锦诗,到在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1名扑火勇士;从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保护了几代新中国儿童的科学家顾方舟,到慈善捐资300多万元回报社会的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从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创造世界大赛十冠王奇迹的中国女排……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中国。</p> <p>樊锦诗</p><p><br></p><p>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1963年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p><p>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p> <p>四川森林消防员</p><p><br></p><p>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2019年)红得分外惹眼。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p><p>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沟深林密、缺氧难行等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当天下午,明火已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三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p> <p>顾方舟</p><p><br></p><p>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p><p>顾方舟,中国著名病毒学专家,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2019年1月逝世。</p><p>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疫苗问世后他以身试药,甚至喂给了不到1岁的儿子……疫苗推广后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p> <p>朱丽华</p><p><br></p><p>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但你帮别人打开了窗。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但还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p><p>43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她后来自学成为当地唯一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到目前为止,朱丽华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累计达373万元。</p> <p>张富清</p><p><br></p><p>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p><p>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建国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p> <p>杜岚 尤端阳</p><p><br></p><p>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离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p><p>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87岁的杜岚放下拐杖亲手升起国旗。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p> <p>伍淑清</p><p><br></p><p>四十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当。爱青年,更爱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p><p>伍淑清,香港企业家。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她严辞阻止乱港分子发起的学生罢课,成为乱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放言要声讨、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团。2019年9月,伍淑清现身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p> <p>黄文秀</p><p><br></p><p>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p><p>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黄文秀驻村日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p> <p>潘维廉</p><p><br></p><p>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p><p>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是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他的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p> <p>中国女排</p><p><br></p><p>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五连冠,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三十多年来,女排魅力不衰,粉丝遍中华,纵跨几代人。</p><p>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赢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这也是中国女排第十次荣膺世界大赛冠军,女排姑娘的成就,显露出祖国至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英者风范,也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动见证。</p> <p>即使是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我们依然不缺少英雄。他们未必有撼天动地的本领,却有着异于常人的勇气。</p><p>侠之大者,为国为民。</p><p>于国,他们忠于祖国、鞠躬尽瘁,于民,他们见义勇为、不吝金钱。</p><p>让我们再次向他们致敬!谢谢你们,感动中国!</p> <p>十八年了,每年收看《感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在每一年伊始,接受一场精神的洗礼,来对过去的生活反省,对未来生活展望。初中高中时代看这个节目,多少还有些功利化,大概是因为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都是极好的作文素材,而那些颁奖词也足以被中学生当作佳句背诵。可如今,我已经摆脱了中学时代的写作模式,却依旧坚持去看这个节目,也许是因为一种“情结”。</p><p>在物质获得逐渐丰富而精神世界却匮乏的时代里,这些感动了中国的人物,多少都有些和世俗相悖。无论是海归的科学家,捐赠一生积蓄的平凡人,抑或是身居高位的官员,他们,都是时代的标杆,是时代的风向标,却也许经常不被人理解和支持。</p><p>我一生的信仰,便是祖国二字。我多么希望,当孩子们刚懂事的时候,听到自己的国家名叫“中国”时,会由内而外地产生一种自豪感,我希望我们每一个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可以怀着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意,最后把青春奉献给祖国。</p><p>有时候,我会感觉自己能对于国家做的贡献很少,写几篇文章,确实不足以对祖国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巨大的改变总会是从潜移默化开始,尤其是思想层面。我不是改变世界的人,我也不梦想改变世界,我只是希望,祖国,有我们的一份力量,会有更好的发展。也许这是每一个爱国者最真实的愿望。即使我们姿态卑微,但是我们会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