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碧玉”是软玉(和田玉)的一个品种,意即“绿玉”。碧玉的特色是玉质呈鲜绿-碧绿-暗绿色,玉石中常常含有黑点等特征(为磁铁矿、铬尖晶石等杂质)。碧玉以色青绿-鲜绿者为贵,有黑色杂质、色淡的次之,不过大片的绿色与黑色星点的搭配,也形成一种自然的美。 碧玉也是一种透闪石玉,是由超基性岩浆岩蚀变后形成的软玉。世界范围内的软玉除新疆出产外,其它如俄罗斯、北美洲、大洋州等地都有出产,颜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绿色。新疆天山出产的碧玉又称玛纳斯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稍差。碧玉含透闪石90%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和黑色斑点,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碧玉颜色浓重,色相庄严,适合雕刻大件山水摆件或厚重古朴的器皿,故宫的玉石收藏中有不少优秀的碧玉精品。</p><p>世界范围内和田玉的产地有很多,当然出产碧玉的地区也就会有很多,最常见的三类是青海碧玉、俄罗斯碧玉、新疆碧玉,这三类以为内产地的不同,导致他们品质也都大不相同。</p> <p>和田碧玉是属于一种上好的玉料,在价格上当然会比其他地区的碧玉要高些,几十万几百万的碧玉都有,甚至还有更高的价格,那些用和田碧玉雕琢的工艺品完美的将和田碧玉的优势都表现出来,优良的质地,均匀的材质,半透明材料的朦胧感,纯正的色彩,还有温润的光泽等都是它的有点,其他地区的碧玉所不能达到的。</p> <p>玛纳斯碧玉矿自1973年建矿以来,据《中国和田玉》记载,该矿年产量最低为1吨,最高为35吨,其中以1973~1978年产量较大,年平均开采量约15吨,1979年最低为1吨,1981~1988年基本稳定为年产5吨左右。</p><p>玛纳斯碧玉产出既有籽料,也有山料,也包括部分山流水。玛纳斯碧玉多为青绿、暗绿、墨绿色、绿黑色,产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产于酸性侵入岩体的接触带,较纯净细腻,另一种产于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杂质多,常含有黑色矿物包体,碧玉即使接近黑色,其薄片在强光下仍然是深绿色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品质还是略差一些。</p> <p>俄罗斯碧玉的杂质就是比较多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的,材质的质量较差,有很多的黑点,颜色也是那种浅绿色的,在质地上来说还算温润,不过是不适合把玩的,它不会像和田碧玉那样会随着把玩时间越长,玉石的质地会更加的好,俄料碧玉把玩后确实相反的,反而会变得更加的干涩,可作为工艺品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材,价格也便宜。</p> <p>青海碧玉中的籽料品质还是很好的,杂质很少,也很干净,颜色以青色为主导色,在青色之上还会有点偏灰暗色,显得十分的显目,若是与和田碧玉相比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可作为单个的个体来说,还是有不错的收藏价值的,值得去收藏,是比较平民化的一款玉石。</p> <p>加拿大碧玉产地主要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以北的高山上,硬度约为摩氏6.5度,是软玉的一种,不但是加拿大的国宝,在清朝时更是慈禧太后的最爱。与新疆玛纳斯玉相比,具有产量大、质地更均一、块度大、颜色鲜艳等特点。</p><p>北极玉是加拿大碧玉中的顶级品,是出产在北极圈内的一种碧玉,是碧玉中质地最好的。北极玉质地细腻,光洁润泽,碧绿滴翠,是碧玉中的奇葩,为历来王公贵族及文人雅士的最爱。在极寒的北极圈内,经数千万年漫长岁月的沉积和负荷,并吸天地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而形成的北极玉极为珍贵。在加拿大出产的碧玉中,只有不到1%为北极玉。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加拿大碧玉的绝大多数都到不了北极玉的级别。在从1978年起的这30年里,因人为的炒作等原因,和田白玉的价格一路飙升,价格升值将近1000倍。与和田白玉相比,碧玉、尤其是北极玉的价值目前被显著低估。如同一只被低估的绩优蓝筹股一样,北极玉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但其品质而言。同档比较还是比俄碧要差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杂质略多。加拿大碧玉产地主要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以北的高山上,硬度约为摩氏6.5度,是软玉的一种,不但是加拿大的 ...</p><p><br></p> <p>产于新西兰南岛西部库马拉(kumara)附近河谷的软玉,呈砾卵状。色调经常为绿、深绿、暗绿和黑色,有的具美丽的菠菜绿色(比祖母绿颜色深,有灰色调),透明度一般也很好。美国国立博物馆有一块新西兰玉的砾石,重达7000磅,具有美丽的绿色。新西兰碧玉的特点是黑点少,但产量一般。新西兰碧玉主要被当地加工者制作成为各类首饰。</p><p>再做个补充~~~一直偶闻其名不见其物的神物~北极玉~~~应该也属于是加拿大碧玉的一种吧...</p><p>北极玉是出产在北极圈内的一种碧玉,是碧玉中质地最好的一种。北极玉质地细腻温润,碧绿滴翠,是碧玉中的奇葩,历来为王公贵族及文人雅士所喜爱。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圈内,北极玉历经了千万年的沉积、结晶,并吸天地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终成为碧绿滴翠的美玉。在加拿大出产的碧玉中,只有不到1%为北极玉。而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加拿大碧玉,绝大多数并非北极玉的级别。北极玉虽出产于远离华夏大地的北极圈,但和中国却有颇深的渊源。早在1885年左右,一股淘金的中国移民和欧洲人一起来了加拿大菲沙河谷,开始了疯狂的淘金梦。然后,大部分的中国人淘金者虽付出惨痛的代价,却毫无建树,客死他乡。但几位幸运并且富有胆识的中国人淘金者在菲沙河床里发现了沿河流被水冲下来的玉石。当时的欧洲人并不知道玉石的价值,所以这几位有胆有识的中国人从那些当时拥有强大势力的欧洲人的眼皮底下将发现的玉石偷运到了中国。正是这些来自加拿大的玉石,有一部分流入紫禁城,成了慈禧太后的最爱。慈禧太后常带的手镯、玉佩等,多为北极玉所制。从1885年起至1949年,北极玉一直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中国。因为进入中国的量很少,所以非常珍贵。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玉雕北玉四怪之首的潘秉衡大师在创作绝世珍品《碧玉方垒》时就使用了加拿大产出的北极玉原料。据潘秉衡的后人回忆,该原料重200公斤,购买价格为现大洋6000块,通过公开拍卖购得,价格不菲。</p> <p>碧玉的特点和鉴定方法:和田碧玉比重为2.9至3.1,硬度为6至6.5,温润、细腻、光泽柔和,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先人给和田碧玉总结了“五德”,即五大特征:坚韧的质地、温润的光泽、绚丽的色泽、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民间鉴定和田碧玉的方法很简单但却十分有效。 一是钢刀划动法,把从外形上看颜色鲜亮、石质细润的玉件,用硬度为5.5至6的小钢刀划几下,毫无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碧玉; 二是划磨玻璃法。用玉件角楞划磨硬度为5至5.5的玻璃,其出现痕迹者可能是和田碧玉; 三是滴水观察法,由于和田碧玉密度高,将水滴上后,水滴边缘整齐而不扩散; 四是手摸法,将玉件拿在手中,摸一摸,搓一搓,有温润、油滑之感; 五是视察法,将玉朝后光明处,比如阳光或灯光处,凡颜色剔透、结构均匀者也可能是和田碧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