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呼唤我

闲人

<h1>  雨后的南山,显得格外地清爽,远远望去是那样地翠绿葱葱,整个山头均被绿树复盖着。就像一位画家,在一幅风景画的蓝天下涂上一片墨绿的色彩。</h1><h3><br></h3><h1> 我迎合着晨练的步伐,向南山走去。雨后的清晨,空气中还含着湿气。早晨,晨练的人们已经络绎不绝。人们被清晨湿润空气的滋润显的格外精神,迈着骄健的步伐向山上走去。</h1><h3></h3><h3><br></h3><h1> 我也一样,跟随着晨练人们向山上走去。脚步也随着年青人的节奏不由的加快。可没走上几步,就感到气喘虚虚,踏不上年青人的节奏,这时我放慢了脚步。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是八旬老翁,怎么能跟随青年人比翼双飞呢?这种消极意识刺激了我,我便使自己的脚步放慢。</h1><h3><br></h3><h1> 我独步继续向山上走去,尽管刚才在情绪上受了点小小的挫折,但并不影响我上山的兴致。我很会宽慰自己。“谁没有年青过!”“想当年”我年青时比你还“欢”呢!但是,话又说回来,老年人要切记,不能在年青人面前逞强好胜了,这会惹人烦。老年人只要活好当下,有一个自立的好身体,不给儿女添麻烦就不错了。</h1><h3></h3> <h1>  南边的小山叫黄山,两个山头之间有条小峡谷,山坡上座落着一个村庄,叫黄山庄。小峡谷的沟底,人们筑起一座大壩,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小水庫。这里有山有水,又离我们居住的小区不远,于是成了人们晨练的好地方。</h1><h3><br></h3><h1> 近来,晨练的人们忽然多了起来,可能是新冠疫情的缘故,呆在家里的人多了,因此,在晨练的队伍里增加不少青年人。人们在环山的路上,三五成群地竞走着。</h1><h3><br></h3><h1> 在山下的马路边,近来自然形成了一个农贸早市。天未亮,山里的果农、菜农,挑着担,推着小车,将山中生产的瓜果蔬菜运到这里,晨练的人们返回时经过这里,或多或少的买些新鲜瓜果蔬菜带回家。现在正是樱桃上市的时节,路边摆放着鲜艳夺目的各种樱桃和草莓,连我这个不善于讨价还价的老人,也会停下脚步买上一兜。</h1> <h1>  上山的路经过山农的修筑,好走得多了。原来弯弯曲曲的山路,经过修筑成了大缓坡。但是毕竟是山路,我走在上面仍然会累得气喘吁吁。耐不住会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这样的劳累是不能阻挡我登山的决心。我总是在想,人生不就是一次攀登吗?只要我有一口气,我一定要走在攀登的路上。</h1><h3><br></h3><h1> 到了山顶,我心胸忽然畅阔。山顶的空气畅亮多了,清晨空气被东日的升起,没有了那份湿气,却充满了植被的清香。我伸伸双臂,作了一个深呼吸,面对对面的群山高呼:“<b>我又来了!</b>”振臂高呼的那一刻,你绝对理解不了我当时的感触之情。</h1><h3><br></h3><h1> 站在山顶,向四处眺望,感到一切都那么渺小。虽然我没有杜甫登山后描述的“<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的感悟,但眼前的景色我真是尽收眼底。</h1><h3><br></h3><h1> 来到山顶,就像遇到了久别的朋友,他热情地向我拥抱。站在山顶,我似乎听到他对我的呼唤。</h1><h3><br></h3><h1> 我独自行走在山道上,四周空寂,无一人声。这样寂静的山谷,对生活在都市的你,是很难享受到的。这种寂静孤独使你会对人生重新禅悟,会重新洗刷你的心灵。</h1><h3><br></h3><h1> 我继续向山的深处走去,羊肠小道边的松柏更加茂密,我只能通过树叶的空隙才能仰望天空。天空中飘着的云絮,静泊在那里,就像一根云带子,缠在山腰上。树林里的鸟儿叫得很自在,绝不吵闹。它们各说各的话,并不争论什么。可能是天天见面,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心情,所以交往和谈吐都简单坦荡。</h1><h3><br></h3><h1> 当我行走感到寂寞时,我会打开带在身边的“随身听”。让悦耳的歌声或戏曲声冲去我行走中的孤独。这时"随身听"里正在播放着豫剧《朝阳沟》中银环唱的一段“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银环对山区的留恋正唱出我登山的心情。“强回头再看看”,“山水依旧气爽风柔”,“走一步退两步不如不走”,“看一眼我也看不够”。这不就是我对原生态的眷恋和向往吗?音乐声排除了我爬山的寂寞,我在音乐声的伴随下孤独地攀登。</h1> <h1>  我顺着山顶的缓坡向西走去,山顶的树林没有像沿途路两侧的树木那样高大,顶坡长滿了杂草。我看见前面一位老者,赶着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我不由自主的凑近前去,放羊的老者看见我,也不由自主笑咪咪地和我打个招呼。</h1><h3></h3><h3><br></h3><h1> 我看着他,大约六十多岁,面相忠厚略带忧郁。笑的时候,脸上漾出质朴的幽默。他头带一顶草帽,手握着旱烟锅,衣服样式陈旧,但还算干净。身上散发着清爽的气息,也夹杂着一点旱烟叶的气味。</h1><h3><br></h3><h1> 老头可能长期呆在山上,同样感到寂寞。看得出我是一位善良的老者,便主动地与我搭讪。我们便坐在山顶的石头上畅谈起来。他说,他叫黄大喜,就是黄山庄的。他说,现在年青人都进城打工了,有的还在城里安了家。他和老伴在家种三亩地,还放着这一群羊。日子过的不错,就是寂寞些。他说,在老辈儿人里,他怕是这里最后一个放羊人了。</h1><h3><br></h3><h1> 最近,村里安排他老俩口护林,他便在山顶搭了一个窝棚。并用手指指☞山头东边的一所房子,那就是他老俩口的家。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的确有一处简易的房子。</h1><h3><br></h3><h1> 我问他,我刚才在上山的路上听到的吆喝声,是不是你喊的?他说:“是我喊的。”整天除了羊和我说话,再沒几个人和我说话,所以我会忍不住地喊几声。这样,让山记起我,山中自然会产生回声来应答我。你想啊,漫山遍野的沟沟峁峁、枝枝叶叶、花花草草、虫虫鸟鸟,听到我的喊叫,这不是很好玩吗?我老汉也就不感到孤独了。家中老伴听到我的喊声,也不用耽心我,知道我在哪里。</h1><h3><br></h3><h1> 我听到老汉的这番话,感到人老了,都有一份孤独的心情。放羊老汉排除孤独的方法是多么浪漫,多么有诗意啊!他用喊山的方式排除了寂寞和孤独,是多么有智慧和有趣啊!<b>“看来高人,出在民间。”</b>只要具有一颗乐天的心,人就能活出別样的精彩!</h1> <h1>  因为我还需要赶路,我与放羊老汉聊了一会儿,我便告辞下山了。</h1><h3><br></h3><h1> 当我走了不远,就听见浑厚、略带沙哑的声音追了过来,“老哥,走好一一”。</h1><h3><br></h3><h1> 紧接着浑厚,悠长的回声一一“老哥一一,走好一一”。</h1><h3><br></h3><h1> 行走在返回的山坡路上,放羊老汉的回声温暖着我,我激动得泪滿眼眶。我听得出,这个美好的声音,是发自一个宽厚的,像大地一样温柔的胸膛。即使在孤寂的时候,仍能向周围的事物发出如此亲切的问候,声音的后边跳动着一颗多么健康的灵魂啊!</h1><h3><br></h3><h1> 我被身后传来的声音感动。群山都欢呼起来,我含着眼泪,向着山谷,向着群山,向着远处的放羊老汉,大声喊出:“黄大喜,你好,保重一一。”</h1><h3><br></h3><h1> 接着,群山应和,回声响起:“黄大喜一一你好一一保重一一”,“你好一一保重一一”,“保一一重一一”。</h1><h3><br></h3><h1> 远远地,我看见,回声里的一切。白云,羊群,青草,山色,放羊老汉的身影,是那么令人留恋,似乎漫山望野都在呼唤我……</h1><h3><br></h3><h3> 闲人 写于2020.5.20.下山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