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光如穿梭,转眼又一年。</p><p> 2019年5月11日,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张圣麒老师,率弟子、学生在济南召开“太极拳与健康”硏讨会。</p><p> 我有幸被推上讲台,宣讲了《杨氏太极拳伴我修身养性》的体会。当时的心情,满满的兴奋与激动,而文章的内涵只充斥着自己的感性认知。</p> <p> 一年后再提笔,似乎觉得想说的东西多点了。特别是去年10月,随张老师去永年广府寻根,参观了传统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故居。</p> <p> 在武氏太极拳武禹襄故居的大院中,两边石壁分别雕刻着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顧,盼,定”及图解。</p> <p> 这些图解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难以忘怀。</p><p> 因为这十三势涵盖了太极拳所有的动作。因此,也有人称十三势既是太极拳。</p> <p> 对这些图解,我悟不了,但对于(捋)中讲的:“顺来劲,不丢顶,自然空,侧后攻”。(不丢顶)这三个字,印象很深。</p><p> 因为在许多太极平台的文章中,都见过(不丢顶)这三个字。</p><p> 我查阅了百度,寻找解释:(引起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在推手实战中,“不顶”是人进我退,人刚我柔的动作,但它不是置己于被动地位任人摆布,而是主动地去适应对方的动作,顺被伸而屈,弧形走化,使对方前进而落空。</p><p> “不丢”是人去我随的动作,在粘住对方,随彼屈而伸的同时,还要微微送劲,逼使对方陷于不利或不稳的形势。</p><p> 我没学“推手”,但明了“不丢,不顶”大有益处。</p><p> 91式中“捋”出现多次,“抱虎归山”后的捋,右手搭在对方上臂,自己的左手背贴在对方腕部,粘沾形成不丢。</p> <p> 许多“化”的动作也是在说明“不顶”,人进我退,人刚我柔,如“倒撵猴”。</p> <p> 我修习太极拳虽不是为打,但明了动作的技击含意,眼前无人似有人。意念到了,动作位置对了,劲道也就出来了。“不丢,不顶”是一股粘连劲,它贯穿91式太极拳的自始至终。</p><p> 行拳中,我还体会到“野马分鬃”左右手的按掌,实质是“採”,抓住对方的左右手,而用自己的左右臂,分别挥手击打对方的腋下。而“斜飞式”同样是採住对方,用右手击打了对方的耳根处。</p> 击打力量来自腰胯、腹部。行拳在松沉下来,腹股沟内收后给的力量,而不单单是挥臂的力量。 虽没弄清全套拳的技击含意,但感知越来越多。棚,捋,挤,按,整套拳下来没让对手离开自己。 当然,用意不用力,松柔的练拳,行拳中会出现许多非常好的感觉。如“合十字手”前,两臂关节打开,会出现大圆球般膨胀的气感,放松,对拉,都会有此感觉。<br> 好感觉不能求,求必滞!每次练拳清零,只要记住要领,松沉一步到位的练拳,好的感觉都会在不经意中渐渐溶入自己的拳中。<br> 1996年改学传统杨氏太极拳,张老师提示我们“大道至简”的练拳。 当时并不理解。通过理论学习,明白”大道至简”在于其始,是一切所有的开端。我从国标改学传统杨氏太极拳,就是从零点开始。大道的简在于其真。91式太极拳自先辈杨露禅开始,此拳可追根溯源。它蕴含不可思议的伟力,造化一切万物众生。在我认真学拳,经历酷暑严寒的习拳,它能吸引我,将修练此拳变成我生活中的大事,既使不练拳,每天也要观看有益的拳论文章,在脑中行拳,因为我已把它看成我强身健体,延续生命的动力之源! 大道之简还在于其纯,我们的杨氏太极拳源远流传至今,容不得搀杂其它。因而才有“死练拳,练死拳”之说。一招一式不得隨意改变,更不容私自发挥。 大道至简告诉我们不要浮华,反璞归真才是应有的素养。练拳修身,不能這山看着那山高。改拳后,我心里特别专一了,而且感觉要悟的东西越来越多。对大道的理解我认识浅薄。但将自身小宇宙置于天地大宇宙中,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时为静心而修习自己的心性,我感受到了现在与过去为人处亊的不同。常言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自然合法动念,不离乎道。我现在七十有六了,正是在大道中修行!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它告诉我复杂的事情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长期坚持自然成功!这几句话如醍醐灌顶。91式看似复杂,但踏踏实实一招一式地学,不急不躁,循序渐进,招熟后由复杂变简单。就这样将简单的式子重复习练,一年四季天天练,去理解行拳的内涵。 <p> 张老师的弟子,孟文老师说我的拳中有东西了,我真的很高兴。</p><p> 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随着行拳领悟的加深,境界不一样了。每天的晨练内容相同,但用心与否效果绝对不同。</p><p> 松柔,凝神,延绵不断,行拳似行云流水……铸就了杨氏太极拳的灵魂。</p><p> 因为喜爱太极拳,因而有关太极拳的拳论,好的武侠小说和电影,都吸引我。电影“一代宗师”宫二对叶问说:习武之人有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三见让我深思,也为自己习拳、为人、行事,做了定义!</p><p> 见自己:自悟,自信,自省,自强不息。</p><p> 不看轻自己,不妄自非薄这样为余生定义。</p><p> 见天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在修习太极拳的天地中很渺小。</p><p> 在参加青岛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杨氏太极拳邀请赛时,虽得了一金一银两块奖牌,但在此冰山一角,我就看清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自己所在的位置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在最高处楼梯上)</p><p><br></p><p> 见众生:明白前两见了,就应知道如何见众生了,心胸要开阔,要学会包容,厚德载物。练拳如做人,心静行拳,要看心修的洁净程度,拳如行云流水,人必有水的德行,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练拳也是不与人争。心开了才能容下难容之事,心干净了行拳才能更好的入静。因此,我最喜欢雪中练拳。</p> <p> 大地一片洁白,寂静中一人、一拳、一世界。</p><p> 人练拳健身,一招一式步步到位。</p><p> 拳练人养性,心静体松渐入佳境……。</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许瑗</h1><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5月</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