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千年古镇 棠阴,是个神奇古镇。2017年国家文物局对棠阴古镇锅底山夏商遗址考古,证实在4800年至6000年前,棠阴古镇就有大规模古人在此居住,并建有城池和城墙。现有镇志记载,在唐宋年间,棠阴建有书院,也是赣文化发源地之一。棠阴因水质独特而盛产夏布,明代至民国初期,五百年夏布的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棠阴经济、文化、戏剧、建筑的繁荣。“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九岭十三巷”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古镇一大批富商巨儒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广筑楼台,兴建豪宅。据镇书记载,明清时期建有二百多个祠堂,上百个书院,上百个寺庙,几十个牌坊,十多个戏台。给后人留下极其珍贵的古建筑群,有专家赞其四大独特之处:因地就势,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绝无雷同;宁静典雅,古朴清幽;三雕精湛,图案精美。</p> <p>棠阴古建筑是属赣派建筑艺术,是赣文化的一个缩影,棠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赣派建筑简洁大方,风格朴实典雅,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为主的建筑。棠阴古建筑传承赣派建筑风格,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厚重结实,青砖灰瓦、宏伟马头墙,棠阴古建筑还吸取中外、徽派、京派、浙派的建筑艺术精华,高大门楼、华丽三雕,精美砖檐装饰特征。从棠阴古建筑中可以看到江西老表朴实无华、厚重凝练,气质优雅,勇于开拓的大江西风范。</p> <p>棠阴古镇古建筑的门楼、马头墙、砖檐、古巷、天井、月牙粱、斗粱、七分墙、石柱、吻兽等都很有特色,跟外地的赣派建筑对比,更有气势、优美、精致、内涵,文化底蕴更深厚。</p> <p>门楼</p><p>门楼是传统古建筑之一,作为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即为此意。门楼是一家一户的总甬道,又是主人的“门面”,棠阴古门楼造型丰富,除一字门外,还大量使用八字门、牌坊式门和贴壁垂柱门,大门石材除红石外还普遍使用豆绿石,门墙上门罩多是石雕,雕刻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多以鱼化龙图样为多。棠阴古大门高大宽广,普遍有4米高、2米宽,比外地要高1米宽半米。棠阴门楼大部分“五滴水”造型,形似山形,意有靠山,五滴水是聚财,也是阴阳结合。并配有4块精美的砖雕副檐,图案寓意深远,这是棠阴古建筑门楼独有风格。棠阴门楼高大宏伟,结构严谨,比例和谐,简洁典雅,图案优美。</p> <p>马头墙</p><p>棠阴马头墙,高大,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有韵律美和动态美感。依势而建,弯弯曲曲优美的马头墙面,具有极高艺术美感,工艺精湛。青砖厚宽,纹理细腻。马头墙的叠数多为三至五叠,五叠为多,五叠俗称“五岳朝天”。马头墙的“马头”,有“金印式”或“朝笏式”,也显示棠阴古人对“读书出仕"的理想追求。</p> <p>棠阴古镇的月牙梁,豪华精美、雕刻工艺精湛,文化寓意深远。古镇的月牙梁,展现了棠阴古镇明清时期的盛世繁华,建筑艺术之极高审美观,也反映了古镇文化底蕴之深厚。豪华渡金的古镇月牙梁,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少有的,而且大部分月牙梁上刻有成语,上百成语竟然无一条重复,成语寓意深远,文化底蕴深厚。棠阴的月牙梁在全国风格独有,现古镇还保留有上百根月牙梁,是中国古建筑魁宝。</p> <p>棠阴古镇柱子粗直,柱础大部分用石础,式样丰富,石雕工艺精湛,图案多样。八府君祠的柱子和柱础是中国古建筑最大的柱子和柱础。八府君祠有三十多根大柱,柱子弯曲,很尊重自然原始,还有二十多根极大横梁,在中国建筑史上少有,气势宏伟,制作工艺极高,五百年前不知先人是如何把大柱立起,无数艺术家和古建筑专家都被棠阴古镇的工匠折服。</p> <p>棠阴古镇的《拐弯抹角》也俗称七分墙,古意是礼让三分,圆圆满满,很有人性化,是古镇先人讲究孝德礼仪,心胸宽阔,知书达理,文化教育的重视。现棠阴古镇保留的几十处《拐弯抹角》,在中国古村落是最多的。</p> <p>棠阴古镇的砖檐,雕刻精美,屋次丰富,图案繁多,寓意深远。在中国明清古建筑很有代表性。</p> <p>棠阴古镇的古建筑墙绘纹样,精美细致,图案丰富,就像打印机的精准,实令今艺术家敬佩。墙绘很难,不能出一点差错,因无法修改。古镇的画匠,绘画、设计水平极高,棠阴古镇的绘画具有宋朝的风格,在中国古建筑老宅是极品。</p> <p>吻兽</p><p>屋顶的吻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棠阴吻兽有"避火"之意。棠阴古建筑大部分都建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普遍是砖雕,图案精美,雕工精细。</p> <p>棠阴古镇的古建筑高大宏伟,结构层次分明,精巧细腻,而且粗犷奔放;即有杏花春雨江南之秉性,又有铁马秋风塞北之特色,从居从商从阔都具我独尊之霸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