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疫情结束,天气逐渐转热,学生即将开学,学生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将成为安全教育工作重点。我校将围绕“预防溺水 警钟长鸣”安全教育主题,对全校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旨在让每一位学生能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溺水等事故发生。请各位家长和学校一起共同做好学生防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 </p> <p>安全科时刻利用各种沟通方式立争确保提醒每一位家长、学生提高溺水安全意识,并进行回馈确认。</p> <p>让家长、学生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牢记以下防溺水“六不准”:</p><p>①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②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③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p><p>④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⑤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p><p>⑥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p><p>●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导致溺水。</p><p>● 即使是熟悉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p><p>●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p><p>●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p><p>●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p> <p>家长的监管和教育至关重要!</p><p>请谨记以下几点:</p><p>● 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p><p>离校后、双休日、节假日。</p><p>● 溺水发生的常见地点:</p><p>多发生在离村庄较近的</p><p>无人看管的池塘、</p><p>水库等野外水域。</p><p>●从年龄特征看:</p><p>多发在低年龄段,</p><p>以中小学生居多。</p><p>● 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p><p>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p><p>捡落入水中的物品;</p><p>孩子擅自下河玩水,</p><p>三五成群结伴游泳;</p><p>自行结伴游玩,</p><p>意外失足落入水。</p><p>● 对子女行踪做到“四知道”:</p><p>知去向;</p><p>知同伴;</p><p>知归时;</p><p>知内容。</p> <p> 亲爱的广大师生和家长家长朋友们,危险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当我们忽视它时,它离得很近;当我们重视它时,它离得很远。恳请您切实加强孩子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