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八年前的某一天,晚餐后。</p><p>“爸爸,我们班要分文理科了,我读文科还是理科呀?”儿子说。</p><p>“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啰,那类课好一些又有兴趣就读什么科喔”,父亲说。</p><p>“文理科成绩都一样,兴趣么,比较喜欢数学和历史”,儿子说。</p><p>“哦,那么喜欢当大官学理科,喜欢当小官学文科”,父亲说。</p><p>“我才不要当官呢,大小官都不要当,读书为什么要当官呢?”,儿子说。</p><p>“读书不当官干什么呢,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读书做官论么,那你要干什么呢?”,父亲半开玩笑地说。</p><p>“我要做人才”,儿子说。</p><p>“哦,有岀息,人才么有二种,一种是应用型人才,一种是价值型人才”,父亲说。</p><p>“怎么说,什么叫应用型?什么叫价值型?”,儿子说。</p><p>“温家宝等就是应用型人才,钱学森等就是价值型人才”,父亲说。</p><p>“那我要做价值型人才”儿子说。</p><p>“价值型人才又有二种,一种要依靠国家或者集体的力量才能体现的人才,一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也可以体现的人才”,父亲说。</p><p>“比如说?”儿子说。</p><p>“钱学森等没有国家和集体的财物支持怎么去做二弹一勋等大工程啊,但律师、医生一个人一只桌子就可以为人类服务了”,父亲说。</p><p>“我要做医生”!儿子说。</p><p>“医生又有二种,中医和西医,中医缓一些,讲究和风细雨治疗,西医相对快一些”,父亲说。</p><p>“西医”,儿子说。</p><p>“西医也有二种,一种是我们体制内的,一种是正式西方的,但西方的我们不一定有机会学”,父亲说。</p><p>“爸爸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去报理科班了,谢谢老爸”,儿子说。</p><p> 那一次对话以后,儿子从此换了一个人似的,高考以后去了东北师大旅游管理专业读了一个半学期,加拿大留学去了,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博士读了一个半学期,又昆士兰大学读临床医学去了,如今在墨尔本做GP,每周还开设一~二天职业病专科门诊,澳洲皇家全科医学院成员。当年他在杭州城站和民工兄弟们一起排着队,坐着普快火车(二天时间才到东北长春)读书去的,大冬天的又在长春的马路边上和几个同学一起举着“家教”的牌子,课余还要给人做家教。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读书期间,都是住在地下室或者房子搁楼上,或者公寓的大厅。岀国留学十六年来,只回杭州了三次:离开加拿大,回杭州一次,昆士兰大学毕业,回杭州一次,(经过了五年边远地区工作经历)2019年初到墨尔本工作了,才第三次回杭州。由于十八年前的那一次对话,父母也被他改变了人生轨迹,2019年初怀着对家乡的依恋他们也来到了墨尔本正式做移民了,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家人十六年后又可以在一起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