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梦中叫醒的时候,一天的生活开始了。对于孩子们来 说也是每天学习、生活的开端。《增广贤文》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是一天 的学习就在于早晨的用功晨读,只有这样才能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p><p>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美妙的乐曲《晨景》,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p> <p> 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 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晨景》就是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 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p><p> 《晨景》的音乐为田园风的快板,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的景象。原为诗剧第四 幕第五场的前奏曲。描绘了培尔·金特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 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p><p> 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格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小 提琴以波浪式音型使音乐的跳跃感增强,乐曲色彩明亮清新,感觉像金色晨光穿 过薄薄的云雾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又像它穿透林间,一缕一缕地洒向草地,高潮时 朝阳喷薄而出,静谧的森林渐渐苏醒,鸟鸣声、猎号声令人陶醉。这醉人的画面在 主题的重复中减弱消失,给人以梦境般的朦胧曼妙,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p><p> 乐曲由单一的主题开始发展,经过整个管弦乐队采用不同的演奏方式反复变 奏而成。</p><p><br></p> <p> 第一部分 </p><p> 在单簧管与双簧管的交织进行中,长笛奏出清爽悠扬的主题,紧接着单簧管 再一次奏出主题。随后乐曲以向上移调的方式再次重复主旋律,仍然由长笛、单 簧管主奏,主题旋律共重复了四次。</p><p> 随后乐曲发展为整个管乐队的演奏,气势磅礴,旋律进一步在主题旋律基础 上发展变化,力度由弱到强的变化运用,给人以太阳升起的温暖感受。</p><p> 第二部分 </p><p> 在一个短小的弦乐主奏的过渡乐段后,主旋律继续变化发展。管乐在中音区 的演奏能让人体会日出后的温暖,乐曲中颤音的运用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受,好 像是鸟儿在欢唱。</p><p> 第三部分 </p><p> 在一个以圆号为主奏乐器的长音后,主旋律最后一次以长笛清亮的声音响 起,这一部分采用了较多的长音,逐渐减弱的音量仿佛将这一美景渐渐隐入画境中。</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课后作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将图片上的题目抄写下来做完,并上传到家校本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