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绝句的创作》

一品兰

<p>  在众多诗词体裁中,绝句是最短小的,也是最简单的,因其短小,格律简单,所以很好学,入门容易。许多人学了几天就认为很容易,我学会了,也写得出好诗来了。其实不然,要想写好绝句还真得花大力气深功夫才行。</p><p> 绝句的章法千变万化,但主旨是不可缺少的,起承转合也是不可缺少的。因其只有四句,故而这个过程只能由四句分别来完成,其结构就必须显得特别紧凑,而字数少,腾挪的空间小,常常使人或失之于油滑,或空洞无物,或陈词滥调,或肤浅而不深刻,或庸俗而没有内涵……凡此种种,往往都是绝句之弊,难以克服。这就要求我们思维更加缜密,手法特别老道,遣词造句尤其精炼,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p> <p>☆☆☆☆☆☆☆☆☆☆☆☆☆☆☆☆☆☆☆☆☆</p> <p>一、怎样写诗?</p><p>绝句只有四句,共20字或28字,不能像律诗那样,可以从多方面铺叙,但是它有简短、轻灵,较为易写的特点。作者灵感一来,可以挥笔成章,无须考虑严格的对仗。不过,要写好绝句,也必须抒发真情实感和掌握写作技巧。写绝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p><p>⒈要一件事一个物、一处景,从头说到底,说深说透,切忌面面俱到。因此,写事要小中见大,以少总多;写物要不即不离,托物言志;写景要典型形象,景中藏情。例如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十二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诗人在此20字中,极为浓缩、概括地勾勒出一个宫女悲惨的一生,来反映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里千千万万个宫女的不幸命运,启人深思。这样写法符合于“小中见大”的写法。又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第一句写近景,第二句写较远的景,第三句写更远的景,第四句写较近的景。一句一景,一景一画,都用来表现草堂的春色和诗人的陶然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p><p><br></p> <p>☆☆☆☆☆☆☆☆☆☆☆☆☆☆☆☆☆☆☆☆☆</p> <p>⒉在布局上,开头不仅要开门见山,而且要贴题切入;中间两句要承接自然,转得巧妙;结尾是全诗的精魂所在,可以决定全诗的优劣,所以应大力经营,或画龙点睛,或含蓄蕴藉,或用墨如泼,以使全诗生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诗前三句皆一般,惟末句出奇制胜,寓意深远,成了千古名句。</p><p> ⒊在语言上要下大工夫,认真推敲,使其简炼、形象、自然、贴切、流畅;使其有内涵,有动势,有韵味;使其以一当十而不晦涩,新颖洒脱而不俗浅。同时,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赋、比、兴三者恰当地配合运用,多种句式恰当地配合运用。具有时代精神的词语。用在当今的格律中,已是理所当然的了。</p> <p>☆☆☆☆☆☆☆☆☆☆☆☆☆☆☆☆☆☆☆☆☆</p> <p>二、怎样改诗?</p><p>古往今来,严肃的诗人写诗,大多经过精心思考,字斟句酌认真修改后,才定稿的。因为经过反复修改,才能使诗的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才能从众多的表现手法中,找到最合适的表现手法。古人所谓文字频改,功夫自出;所谓“诗不厌改”,是有道理的。</p><p>怎样才能改好诗呢?我认为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p><p>⒈应围绕诗题和中心思想改诗,删去离题较远,表现主题思想不够有力的词语,使诗中的一字一句都能为主题思想服务;使修改后的词语,他题挪用不得。</p><p>⒉不要过多地使用叙述句、特别是抽象的叙述句。在说明应交待的事项后,应多用形象化的语言、比兴手法。同时,要注意“推陈言之务去”。</p><p>⒊注意句式的选用,特别是律诗的颔联与颈联的句式,不要雷同。三句式、两句式、一句式、半句式、名词语句、错位句等句式的交错使用,有利于疏密相间,常奇互济,增加格律诗的美。</p><p>⒋诗句不合格律要求时,必须调平仄,方法有三:⑴换同义词或能代替的词,如中国、神州、华夏、禹甸、赤县,意思一样,但平仄不同,可根据情况选用。又如以东风、惠风表示春季;南风、薰风表示夏季;西风、金风表示秋季;北风、朔风表示冬季。也可根据情况选用。⑵用倒装句,如主移谓后:“沾衣欲湿杏花雨”;宾置谓前:“草色遥看近却无”。⑶可用拗救法。</p><p>⒌学习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把改好的诗自己吟几遍,看顺不顺口?听其音韵是否能和诗的感情配合起来。如感觉有不妥当的地方,就作进一步的修改。</p><p>⒍改好稿后,不妨放置几天,再拿出来看看,就会发现仍有不满意处,这时再改,还会提高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p> <p>☆☆☆☆☆☆☆☆☆☆☆☆☆☆☆☆☆☆☆☆☆</p> <p>  由于绝句创作时格律有所放宽,平仄可以1、3、5不论,2、4、6分明。但有些时候遵循了这些规律,还是会出现比如:三平尾、三仄尾、孤平,这是绝句的禁忌,我们应当正确补救,尽量避免……</p><p> 我们下面讲讲什么是三平尾,三仄尾,孤平,以及自救措施。</p> <p>☆☆☆☆☆☆☆☆☆☆☆☆☆☆☆☆☆☆☆☆☆</p> <p>  格律诗中,一个句子的句尾,出现三个平声字,就叫做三平尾,是不允许的,我们要尽量避免。</p><p>三平尾自救(此种自救不被明清理论界认可但唐人多用):</p><p><br></p><p> 只有“仄仄仄平平”诗句才有出现“三平尾”的可能。该句式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将第三个字用平代仄,否则就构成“三平尾”的拗句。三平尾自救方法是:在第三个字确实非用平声字不可的时候,可将第四个字以仄代平。自救后的句式变成了</p><p><br></p><p>[仄]仄平仄平</p><p><br></p><p>这种“三平尾”自救方式,在唐代诗人中亦有运用,但后人未定成规。如梦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其出句便是</p><p><br></p><p>八月湖水平</p><p>仄仄平仄平</p><p><br></p><p>如储光义《又洛阳道》诗句:“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其中的对句格式便是,</p><p><br></p><p>春日佳气多</p><p>平仄平仄平</p><p> 通常,这种“三平尾”自救句式不被提倡,所以,尽量避免不用。</p><p> </p><p> 同样的,在五言前面加上平平,就成了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若换成平声字,就成了:(平平)仄仄平平平,那么句尾就犯三平尾了,应当尽量避免。</p><p><br></p><p><br></p><p> </p> <p>☆☆☆☆☆☆☆☆☆☆☆☆☆☆☆☆☆☆☆☆☆</p> <p>  格律诗中,一个句子的句尾,出现三个仄声字,就叫做三仄尾,是不允许的,我们要尽量避免。</p><p> 三仄尾自救:只有“平平平仄仄”诗句才有出现“三仄尾”的可能。该句式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将第三个字用仄代平,否则就构成三连仄的拗句。三仄尾自救方法是:在第三个字确实非用仄声字不可的时候,可将第四个字以平代仄。自救后的句式变成了</p><p>[平]平仄平仄</p><p>但是,这样,就与“仄仄仄平平”失对了,但这种失对却是允许的。</p><p>例如孟浩然的《访袁拾遗不遇》中的第一联:</p><p>洛阳访才子,</p><p>江岭作流人。</p><p>本是:</p><p>平平平仄仄</p><p>仄仄仄平平</p><p>却成了:</p><p>仄平仄平仄</p><p>平仄仄平平</p><p>这是因为,首句的首字和第三个字均以仄代平而犯“三仄尾”且犯“孤平”,故而将第四个字以平代仄以自救。</p><p>相应地,七言诗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三仄尾的拗救句式就变成了</p><p>[仄]仄[平]平仄平仄</p><p>这样的格式。</p> <p>☆☆☆☆☆☆☆☆☆☆☆☆☆☆☆☆☆☆☆☆☆</p> <p>孤平与自救:</p><p> 格律诗中,若不是特定的格律格式,一个句子里,除句首和句尾外,句中只出现一个平声字,就叫做犯孤平,这是格律诗中不允许的。</p><p>以下三中基本句式都容易出现“孤平”。</p><p>1、仄仄平平仄</p><p>只要第三个字以仄代平,就犯“孤平” ,例:</p><p>雁字蜀山渺</p><p>仄仄仄平仄</p><p>“山”字就犯了孤平,这时,我们可以把“蜀”字改为“云”字来自救:</p><p>雁字云山渺</p><p>仄仄平平仄</p><p><br></p><p>2、平平仄仄平</p><p>只要首字以仄代平,就犯“孤平” ,例:</p><p>月寒玉阁深</p><p>仄平仄仄平</p><p>“寒”字在此句就犯孤平了,</p><p>我们可以修改“月”字为“春”字来自救,如:</p><p>春寒玉阁深</p><p>平平仄仄平</p><p>也可以修改“玉”字为“云”字来自救,如:</p><p>月寒云阁深</p><p>仄平平仄平</p><p> 同样的, 在五言前面加上仄仄,就成了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若成做仄声字,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那么第四字也就犯孤平了。</p><p><br></p><p>平平平仄仄(3)</p><p>当首字和第三个字都以仄代平,就犯“孤平” 。例:</p><p>近来黍梦浅</p><p>仄平仄仄仄</p><p>大家看看这句不仅犯孤平了,还犯三仄尾了,我们不仅要救孤平,还要救三仄尾。可以把“黍”字改在“云”字自救。</p><p>近来云梦浅</p><p>仄平平仄仄</p><p> 同样的,在五言前面加上仄仄,就成了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若第三字和第五字换成仄声字,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仄,那么第四字也就犯孤平了,而且还犯了三仄尾。</p> <p>拗句和拗救</p><p> 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如果拗了,就要“救”。一般来说,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位置补偿一个平声。常见的有:</p><p>1、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p><p><br></p><p>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换成“平平仄平仄”。七言则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p><p>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p><p><br></p><p>[唐]王维《观猎》</p><p><br></p><p>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p><p>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p><p>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p><p>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p><p><br></p><p>[唐]杜甫《恨别》</p><p><br></p><p>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p><p>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p><p>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p><p>闻到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p><p><br></p><p>这两首的第七句就是这种格式。</p> <p>2、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偿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p><p><br></p><p>例如:[唐]李白《夜宿山寺》</p><p><br></p><p>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p><p>不敢高声语,恐(拗)惊天(救)上人。</p><p>3、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第三字改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p><p><br></p><p>例如:[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p><p><br></p><p>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p><p>野火烧不(拗)尽,春风吹(救)又生。</p><p><br></p><p>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p><p>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p> <p>4、第2、3种拗救情况可以联合使用。</p><p><br></p><p>5、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p><p><br></p><p>6、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平平仄仄仄”,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仄”,不要救,但是很少用。</p><p><br></p><p>例如:[唐]杜甫《八阵图》</p><p><br></p><p>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p><p>江流石(入声)不(入声)转,遣恨失吞吴。</p><p><br></p><p>第三句就是“平平仄仄仄”。</p> <p>☆☆☆☆☆☆☆☆☆☆☆☆☆☆☆☆☆☆☆☆☆</p> <p>  在律诗写作中,“拗句”,一般是作者在词穷的情况下,不想因律害意,方不得已而为之的。所以,我们最好是能不用还是不用或尽量少用。如确实找不到比之更好表意的词,非用不可的话,那一首诗中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以上运用,如多次运用了,就难称为是一首好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