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倡三减,良好习惯促三健|北师大昌平附校学生营养日活动

周辉

<p>  自1990年起,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组织开展学生营养宣传活动。数年来,这项宣传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和许多营养学专家的积极参与、支持,经研究决定每年的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p> <p> <b style="color: rgb(1, 1, 1);">何为三减?</b></p><p> 减少盐、油、糖的摄入。</p><p>适量控制盐、油、糖,让慢病无缝可入。</p><p> <b style="color: rgb(1, 1, 1);">何为三健?</b></p><p> 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p><p> 口腔、体重、骨骼关乎一生的健康。</p> <p>  目前,我国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中小学学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同时,饮食习惯不良,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喜吃零食、不爱吃主食的习惯,导致学生中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学习、精神的压力很大,这就容易患上贫血等疾病。</p><p><br></p> <p>  另外,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学生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达15.3%。而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时炸弹”。</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三餐热能分配</b></p><p> 中小学生一上午要上4节课,脑细胞活动相当剧烈,早餐非常重要,质量数量都要有保证。早餐的热能摄入量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占35%—40%左右,晚餐占30%—35%,以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米、面、薯类、杂粮为主要原料。副食品一类鱼类100—150克,鸡蛋1—2个(鸭、鹅蛋也可),大豆及豆制品适量,新鲜蔬菜300—400克,水果150—250克,牛奶、豆奶、羊奶200毫升。动物肚脏、血可适量,每周吃2—3次。</p><p>&nbsp; &nbsp;</p><p><br></p> <p> <b>每餐均应荤素搭配&nbsp;</b></p><p> 多吃谷类,供给身体充足的能量。主副食品搭配适宜,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除此,米面混食、干烯搭配也很重要,不应在一餐中既吃稀饭又喝汤,或全吃干稠食品而无汤汁供给。例如稀饭加馒头,配鸡蛋或豆类及其制品,比较合理。</p> <p><b>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为原料</b></p><p> 如奶类、瘦肉、海产品、蔬菜(绿、黄、红色),以保证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给。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水果的摄进青春发育期对蛋白质需要的增加尤为突出,逐日达80~9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40%~50%;维生素A、D、C、B族及钙、磷、锌、铁等矿物质对青少年的体力及脑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钙的摄入,据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平均每人每天34l—374毫克,仅为供给量标准的38.9%~52.5%,所以膳食中不可缺少奶及奶类食品。</p> <p><b> 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b></p><p> 避免暴饮暴食、偏食挑食及盲目节食,对于女孩子来说,不要盲目减肥甚至节食,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摄食行为;少女能量供给的25%~30%应该来自于脂肪,其中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的比例为1:2最好;有益健康的零食有牛奶、酸奶等奶制品,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及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p> <p>  同学们,学习营养搭配,平衡膳食,应该和我们学习基础知识一样重要,让我们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远离小摊小贩,远离三无食品和垃圾食品,远离肥胖与慢性病,健康营养快乐生活每一天!</p> <p> 小学部校医室</p><p> 2020年5月19日</p>

学生

营养

饮食习惯

健康

膳食

蛋白质

供给

搭配

维生素

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