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者:万丽萍</h3><h3> 跟着支部书记陈绍云在文昌街道老场社区的街头巷尾走一走,就见识了什么叫“人缘好”,见到他的人都会热情跟他打招呼。同路的社区干部说:“陈书记在我们老场社区老百姓中威信高,‘刷脸卡’就能办得通事”。</h3> <h3>民生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h3><h3>作为支部书记,陈绍云的目标是把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提升老百姓的文明层次。</h3><h3>老场社区主干道上,县气象局围墙外由于没有排污设施,造成污水横流,路过的群众与学校师生怨声载道,社区支部书记陈绍云千方百计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协调,解决资金1.5万元,硬化了80米人行道,安装了120米的排污设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路上行人和学校师生的怨言了。</h3><h3>老场社区地处纳雍县城边上,是城郊结合部,没有路灯,晚上黑灯瞎火的,老百姓晚上出门不方便,辖区内纳雍第三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也经常在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被抢劫。</h3><h3>陈绍云当上支部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安装路灯,让方便老axq百姓,方便学校师生,更改善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可是当时社区办公经费很紧张,而安装路灯需要一大笔资金。但是,陈绍云没有被困难吓到,他主动与县市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协商,得到了该单位的鼎力相助,在辖区内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30盏电源路灯,社区各路段夜间亮起来了,大大方便了群众,学校师生放晚自习走在路上出也不再怕了。</h3><h3>陈绍云当社区支部书记前,纳雍第三中学周边治安很乱,师生经常在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被抢劫,学生也常常打群架,这是让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担忧的事。陈绍云当支部书记后,与司法部门联合,邀请司法人员送法进校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和教育;与公安派出所密切联系,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成立夜间巡逻队,每天晚上在纳雍第三中学周围蹲守和巡逻,打击和震慑抢劫罪犯分子,制止学生打群架行为,守护了纳雍第三中学师生的安全。经过群防群治,现在纳雍第三中学周边治安有了很大改观,抢劫的事不再发生了,治安稳定了,给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h3> <h3>把群众的琐事当大事办</h3><h3>民生问题是陈绍云考虑最多的事,因为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县城里的社区,脱贫攻坚战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民生问题虽然琐碎,但也是大事。</h3><h3> 从城乡结合部的老场社区到纳雍县城没有公交车,老百姓进县城除了部分有小车和摩托车的人家,大多数人都只能步行,陈绍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办法解决老百姓进县城不方便的问题。陈绍云找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县公交公司进行协调,2019年4月,公交车从县政府广场到石板河社区的公交车线路,途径老场社区,方便了社区老百姓的出行。</h3><h3> 老场社区地理位置特殊,在城镇建设中,全社区被征收了400多亩土地,只剩下113亩少量零星的土地,而全社区有劳动力2100多人。陈绍云组织有土地的人家种植梨和桃共50亩,零星的土地种植西红柿、茄子、小白菜等蔬菜,同时,引导土地少或没有了土地的村民和贫困户外出务工就业。</h3><h3> 老二组村民顾艳家,是精准扶贫的贫困户。陈绍云帮她联系到石板河幼儿园做饭,每天只工作几个小时,每月工资1500元,加上低保金,增加了她家收入,改善了生活。马路组贫困户李从群的儿子张力读书毕业后打为到工作在家待业,陈绍云帮助他联系到天都公司上班,当上了微机操作员,每月工资2800元,为家里增加了经济收入,解决了他家生活困难的问题。</h3><h3> 陈绍云解决的类似的群众琐事不胜枚举,每一件事,在他看来都是群众的大事,他都耐心地认真地想办法帮助解决,让老百姓安心放心和无忧地在老场社区生活。</h3> <h3>办事从来不行私情</h3><h3>陈绍云的亲戚罗标全家,小女儿患精神病,因给小女儿治病导致家庭贫困,已经符合精准扶贫精神病救治的条件,为了避嫌,陈绍云没有将其亲戚纳入精准扶贫对象,而是自己掏钱并帮亲戚送病人到医院治疗。</h3><h3> 而对别的困难群众,却细致照顾。老一组的李雪,母亲是残疾人,2013年,她母亲去世了,2017年父亲又因生病去世,就剩下她孤苦伶丁的一个人。陈绍云知道后,带着她到文昌街道民政部门,争取到了3000元补助款,组织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她捐了3000多元款,与殡仪馆联系帮她免除了父亲火化的全部费用,还解决无偿墓地安葬了她父亲。处理完她父亲的后事后,陈绍云引导她外出就业,去重庆学习美发。</h3> <h3>他有一颗为民服务之心</h3><h3>陈绍云生长在纳雍县文昌街道老场社区马路村民组,从小就受到当大队长的父亲影响,尊老爱幼,热心为他人服务。</h3><h3>2011年,雍熙镇安装排污管道经过沙锅寨马路组时遭遇村民堵工,当时的村干部没有与群众协调好。经商路过的陈绍云看到马路组的群众堵工,就主动劝说村民:“”安装排污设施是为了大家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对人对己都有利的好事......”。经过他的劝说,村民们散开了,排污管道安装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当时在现场的老场社区领导觉得陈绍云有能力做群众工作,将他请进了社区工作。2012年春节过后,陈绍云就到老场社区工作了。</h3><h3>自从到社区工作后,陈绍云放弃了自己的生意,一心扑在为老百姓服务的工作上。2016年10月份,陈绍云当选为老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至今,照顾家庭的担子全落在支持他的贤惠妻子的肩上。他的大女儿认为父亲在社区工作工资低又很辛苦,让他不要再干了,他跟女儿讲道理,得到了女儿的理解支持。陈绍云说:“当上社区支部书记后,工作上确实非常辛苦,经济上也不像经商时那么富裕了,但是精神上很丰富,我很满足。”</h3> <h3>看着陈绍云朴实真诚的笑容,我们坚信,有了像他一样的许许多多实干肯干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基层干部,今年决胜脱贫攻坚战一定能打赢!</h3><h3><br></h3><h3>(作者系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乌当区融媒体中心记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