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长 白 山 篇</font></b></p><p> <b>我从小学的课文里知道了在中国的东北有一座高山叫长白山,山顶上有一个火山爆发后生成的湖泊叫天池。<br> 大约上小学五、六年级时看了一本叫“林海雪原”的小说,于是在我的脑海里把东北的完达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混在了一起,把长白山想象成了山高林密、满山云雾缭绕、冬天白雪皑皑、夏天一片青翠,梅花鹿、獐子和狗熊们在林间出没,那是个盛产人参和种种药材的神秘地方。那里,“棒打獐子瓢舀鱼、胖胖的野鸡钻锅底。”那里,是一个我小时候心驰神往、极想去看看的地方。<br> 恍恍惚惚几十年人生过去了,一直没能如愿。<br> 今年的七月,我又动了一次外科手术,切除了左侧颌下的一颗肿瘤(天幸又是一颗良性肿瘤),手术后,我下决心要去了了这个心愿,真的怕以后没有机会了。<br> 出院不久,利用在家等待刀口拆线的时间做了充分的网上作业,刚刚拆了线十几天就出发了。<br> 人们常说“有机会就去”,还常常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一句“以后”或者“下次”之类的前缀。其实机会不是等来的,很多机会是争取或者创造的。我觉得,真的想做,你必定会自己创造机会。<br> 这次旅行曾动过自驾的念头,但是想想到底年龄大了,不说家里不放心,自己也有点缺乏自信,加上刚刚动了大手术,还是不做冒险的事情为好。<br> 我选择了从北京乘火车到延吉,再从延吉乘大巴到长白山的线路。</b></p></h1> <b>视频——长白山天池攀登场景</b> <h1><b>长白山天池实景(1)</b></h1> <h1><b>长白山天池实景(2)</b></h1> <b>登顶途中。</b> <b>天池畔(1)</b> <b>天池畔(2)</b> <b>长白山天池山景(1)</b> <b>长白山天池山景(2)</b> <b>闲坐长白山中2018.8.29</b> <h1><b> 长白山在朝鲜民族心中的地位:神山、圣山。<br> 朝鲜自不必言,朝鲜有一个公开、不可动摇的法则是最高领导人必须是纯正的 “白头山血统”。<br> 韩国人亦是如此,我在登长白山的路程中发现了很多韩国人,有的人年纪已经很大了,走路颤颤巍巍,还在别人的搀扶下坚持登顶去朝拜天池。听陪同我们登山的导游说有一位韩国老太太为了登上长白山朝拜天池,曾连来三次,因为山顶天气恶劣无法登顶,都没有能够如愿,最后朝着山顶匍匐在地,恭恭敬敬地叩头、大哭而归。<br> 要知道韩国人来一次长白山是非常不容易的,长白山西坡、北坡在中国,南坡在朝鲜,韩国人自然无法通过朝鲜从南坡登长白山,只能绕道中国。<br> 长白山上天池的气候变化无常,经常风力达八九级,时而狂风大作、倾盆大雨,时而风息雨停、阳光明媚。所以到了山下,不一定能登顶,凡是能顺利登顶的人,都可以称得上幸运。<br> 我清晨从延吉市内出发时小雨绵绵,到达山下时云开日出,登山时乌云密布、云海翻腾,在山顶观赏时天阴沉沉的,下山时走到山腰突遇大雨滂沱,一次性雨衣抵御不了大雨,只能躲在卖货的亭子里等雨停。<br> 不下雨时半山腰总是飘着淡淡的云,很有几分仙气,没有见到在林中穿梭奔跑的獐子、梅花鹿。只有圈养的几十只梅花鹿供人观赏。<br> 天池的水,湛蓝湛蓝的,平静得像镜子一样躺在山顶、面对苍穹。<br> 山体是火山爆发后的火成岩,站在天池边放眼望去,远近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头,没有密林,只有云雾缭绕。<br> 听当地人说现在野生的人参几乎已经绝迹了,市面上的人参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这一切与我幼时的想象有很大差距。<br> 长白山的西坡、北坡是对外开放的,供游人从这两处登顶,南坡在朝鲜境内。东边是哪里?不知道,还没有弄清楚。<br> 景区整理得很好,管理也很严格,外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景区,从景区大门到登顶的地方大约二十多公里,景区内摆渡遊客的大巴都是电动的。<br> 从延吉市内到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镇大约有200多公里,沿途有几处鲜族人居住的村庄,这些村庄现在大多数已经改造成了旅游景点供人参观,对外售票,我买票进去了一处想看看鲜族人是如何生活的,很失望,村庄已经像个展览馆了。这一点和贵州的那些供人游览的苗寨很相同,完全没有了原先的自然生态。<br> 现在的长白山已经是一个热门的旅游之地了,从长春到长白山的沿途各地包括吉林、敦化、安图、延吉每地都有旅行社招揽遊客往长白山一日游、两日游,国内各大城市有很多组团前往的,一年四季连冬天都有。我再一次体会到,不论多好的景区,一进行商业开发就大为减色,商业开发程度越深越没有意思。<br> 长白山很大很大,长白山的内容很丰富,从北坡登了一次天池,远远不足以说真正了解了长白山,但愿还有机会能到长白山的深处去。。</b><br></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长白山篇之延吉散记</font></b></div><b> 我此行选择了从延吉出发登长白山,故而在延吉逗留了几天,我是第一次到延吉,几天中有不少见闻,这里留下几笔。</b></h1> <h1><b><font color="#ed2308">※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由来。(民间版)</font></b><br></h1><h1><b>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城始建于清朝的康熙年间,是个历史不太长的城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间,有大批的朝鲜人为了逃避日本人的奴役,越过鸭绿江来到中国的东北,居住在安图、敦化、延吉、图们、珲春、汪清一带,日本人占领了中国东北以后对朝鲜实行移民计划,又驱赶大批的朝鲜人移民到东北,在延吉周边形成了一个鲜族人聚居的区域。到了二次大战结束、朝鲜立国后其中一批人要回到故土去,当时中国的领导人决定:愿走的人可以走,愿留的人可以留下来,这样留下来了差不多一百多万鲜族人,以这批人和他们居住的地方为依托,1952年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六十多年过去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还存在并且会继续存在下去。现在的自治州总人口有二百万多一点,其中鲜族人大约有七八十万,其他的居民基本上是汉族人,以东北各地的汉族人居多。<br></b><b> 现在有不少鲜族人离开了那里到外面去打工,鲜族人外出打工的的地方主要是去韩国、日本、俄罗斯(远东行政区),国内打工的主要是去东北各地,我在哈尔滨、佳木斯、虎林、长春这些地方就碰到过不少鲜族人,有开小饭馆的、有做小买卖的。<br></b><b>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是个美丽、安静、干净的小城,市内绿树成荫,市郊植被极好。延吉的母亲河布尔斯通河横穿市区,两岸散落着街道、商店、学校、机关、民居,公园。<br></b><b> 延吉所有的标牌包括路标、公交车站牌、商店的标牌都是两种文字,汉文和朝文,似乎时时在提醒你:这里是朝鲜族聚居的地方。</b></h1> 延吉市内布尔斯通河景色 延吉市内布尔斯通河景色 延吉街景 标牌都是两种文字 布尔斯通河畔 布尔斯通河畔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狗肉</font>:</b><br></p><p><b> 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听一个出生在鲜族人聚居村子里的同学说过,朝鲜人爱吃狗肉,每到家里有什么喜庆的事情时,总会杀一条狗,大家围着煮熟了的狗喝酒、唱歌跳舞。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鲜族人嗜好吃狗肉。七十年代初到北京的延吉餐厅去吃朝鲜冷面,发现那里每一碗冷面上面必定要配一块狗肉,辣椒凉拌狗肉更是那家餐厅的一道招牌菜,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狗肉在鲜族人饮食中的地位。<br></b><b> 八八年汉城奥运会期间,有报道说,一些欧美国家参加奥运会的人因为汉城大街上有不少狗肉馆,纷纷上街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吃狗肉是残忍的不道德行为,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参会人员更是强烈抗议吃狗肉,逼得韩国官方不得不临时关闭了所有的狗肉馆以息众怒。<br></b><b> 这次到延吉,我很想探探狗肉的究竟。<br></b><b> 延吉市内有好几家狗肉馆,我到延吉的当天晚上就去了一家延吉市内很著名的狗肉馆。走到门口才发现狗肉馆的招牌改成了营养汤馆。<br></b><b> 进去后我向服务员要了菜单仔细看起来,当我掏出手机准备拍几张菜单的照片时站在一旁一直注视着我的服务员立即过来阻止了我,我解释无用、客客气气地请求无用,就是禁止。我无奈,只能服从。<br></b><b>我点了一碗“朝鲜冷面”、一盘“凉拌狗五样”、一碗“狗肉汤”。<br></b><b> 我以为狗肉汤被称为营养汤必定是好喝的,但是喝了两口感到淡而无味还有点腥,放弃了。<br></b><b> 所谓狗五样是指狗爪子、狗肝、狗肠子、狗肚子、还有小块的狗肋骨。把这五样煮熟了一起放在碗里。然后再给你一碟调料,里面有酱油、醋、辣椒油之类让你蘸着吃。不知为什么,看着碗里那块完整的狗爪子,我有点犯恶心,咬着牙尝了一口立即决定放弃。<br></b><b> 听人说延吉的农贸市场有专门卖狗肉的摊子,我离开延吉前一天抽了一上午走了三四公里路去逛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那里果然有卖狗肉的摊子,走近一看,只见大概十几二十只白白的被褪光了毛、开了膛的狗在案子上侧卧着蜷着腿一字排开,一只大约有二十斤的样子,我问老板多少钱一斤?老板回答“带骨头二十三元”,我拿出了相机想照几张照片,卖狗肉的立即态度很凶地制止了我,呵斥道:“不许拍照!”我只能讪讪地离开</b>了<b>卖狗肉的摊子。</b></p><b> 走到离开狗肉摊子十多米的地方又拿出了照相机,准备拉近了镜头偷拍几张,不想被卖肉的发现了,他大喝一声抄起一把剔肉刀,绕出狗肉案子直奔我而来,我立即落荒而逃。<br> 我真的没有想到在农贸市场里拍张照片的事情,居然要动刀子。<br> 一个四十多岁的鲜族汉子告诉我:现在这里已经不许大规模养狗了,市场上卖的狗都是内蒙一带草原上来的,有人在草原上大量养供食用的狗,狗吃的都是草,狗很瘦。等养大了运到附近来再养一段时间,养狗的给狗们喂专门的狗饲料,还搜集大量菜场的垃圾、饭馆的泔水喂狗,快速催肥后杀了到市场上卖,这一带有一些专门从事杀狗职业的人,就像汉族地区有以杀猪为职业的人一样。<br> 我听了后有点想笑:刘邦手下有个大将叫樊哙,杀狗出身,后来官至大将军,人称狗屠樊哙,没想到过了两千多年还有做这一行的。<br> 其实汉族人很早以前是吃狗肉的,那时狗肉和黄酒常常被用来奖赏有功之臣,到了现代,吃狗肉已经不那么盛行了。北京市政府前些年就曾发布过明令:北京地区所有的市场、餐饮场所禁止销售狗肉<br> 延吉那地方的人现在依然嗜好吃狗肉,但是好像不那么堂而皇之相反有点遮遮掩掩了,狗肉馆子改成了养生汤馆,菜谱不让拍照,市场上卖狗肉的摊子绝对不许你拍照。<br> 我感觉狗肉在延吉那地方是:许吃不许到处嚷嚷。<br> 狗肉作为被人喜爱的食品在人类社会还能延续多久?不知道,也不去揣测了。谁想吃谁去吃,反正我是永远不吃的。</b><br></h1> <b>狗肉馆里的菜品</b> <b>狗肉馆里的菜品</b> <b>凉拌狗五样</b> <h1><font color="#ed2308"><b>※※冷面:</b></font><br><b> 冷面在鲜族人饮食中的地位应该是相当于饺子在中国北方人饮食中的地位,如果说饺子代表了一种中国元素,那么冷面必定是代表了一种朝鲜元素。有报道说金正恩和文在寅在板门店会面,中午吃的就是金正恩从平壤带去的冷面,这一点足以证明了冷面在朝鲜族饮食中的地位。<br> 我是从七十年代初期在北京开始接触朝鲜冷面的,从一个在黑龙江牡丹江当过兵的同事那里知道了有这种面条,他带着我到北京一家叫延吉餐厅的鲜族饭店去吃冷面,开始我很不习惯,冰凉、很辣,很酸、又有点甜。<br> 吃了几次以后,有点习惯了,另外有一个原因,那时的延吉餐厅买冷面只收一半粮票</b><b style="color: inherit;">,好比说你交三两粮票,会给你六两面条,而且可以交粗粮票(北京的粮票分为面票、米票、粗粮票,粗粮票到粮站只能买棒子面,到食堂只能买窝窝头,那个年代粮票是一、、种很宝贵的证券。)这对于处于饥饿、缺少油水又很怕吃窝窝头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很大的优惠,很有吸引力的。</b><b style="color: inherit;"> 有一段时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跑很多路去吃朝鲜冷面。</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改革开放以后允许个人开餐馆了,一时间北京的朝鲜冷面馆遍地开花、随处可见,但是口味各异、良莠不齐,很少有正宗的。在我的心目中,只有延吉餐厅的冷面是最正宗的,前年我偶尔有闲,又跑到延吉餐厅去吃朝鲜冷面,结果发现那里的朝鲜冷面已经完全不伦不类、无法吃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去过。</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五十年代北京的延吉餐厅完全是鲜族人在那里经营,还有专门招待朝鲜人的二楼雅间,听餐厅的老服务员说过朝鲜驻中国大使馆也时常在延吉餐厅举办一些招待会。</b></h1><h1><b> 到了七八十年代延吉餐厅的经营者逐渐换成了北京人,现在是在延吉餐厅从业的人哪儿的都有,就是没有鲜族人,似乎完全变了味是必然的。</b><br><b> 这次到延吉,我感到延吉的朝鲜冷面就是北京延吉餐厅的味道,朝鲜冷面还得由鲜族人来做,就像南京盐水鸭还得由南京人来做,北京烤鸭还得由北京人来做一样。不由得连着几天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去吃朝鲜冷面,可算是过足了一把冷面瘾。</b><br></h1> <h1><b>冷面,鲜族人的最爱</b>。</h1> <h1><b> 延吉是个令人留恋的地方。我留恋夕阳下的布尔斯通河,留恋满山的浓绿、留恋安静而且整洁的街道,公园里朝阳下轻轻舞动的人们脸上写满了幸福。<br></b><b> 再见了延吉,清晨淅淅沥沥的雨中,我乘动车离开了延吉,奔向鸭绿江边的丹东。<br></b><b> 延吉到丹东动车运行5个小时。</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鸭 绿 江 篇</font></b></h1><h1><b> 记得很小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教我们唱一首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时候我根本不懂鸭绿江是什么,在哪里?<br></b><b> 后来,我心里曾经产生过一个疑问:鸭绿江为什么不叫鸭绿(lv‵)江而称为鸭绿(lu√)江?<br></b><b> 这次出发前做图上作业,还专门查了查资料,查过资料后我才发现:这条江元朝时叫鸭淥江,后人将淥字写成了绿,绿字有两个发音一个是(lv‵),另一个是(lu√),后人把淥字写成绿,大概是因为淥字比较生僻吧,我瞎猜猜不去考证了。<br></b><b> 鸭绿江是中朝边境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全长800多公里流入黄海,最宽的地方大约有1000多米,最窄的地方当地人叫“三步跳”,大约只有两三米。<br></b><b> 要看鸭绿江,最好的地方是去丹东,那里的江面最开阔、两岸的风景最多。<br></b><br></h1> <h1><b>视频 鸭绿江江景</b></h1> <h1> <b>丹东这一片土地沿江沿海,是一片原始古陆,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农耕狩猎、砍柴捕渔。<br> 丹东这个城市是和七十年前的那场朝鲜战争紧密相关的,最显著的的就是鸭绿江上的两处断桥:一处在靠近火车站的市区,那是日本统治朝鲜时期日本人修的,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朝鲜战争时被美国飞机炸断,朝鲜停战后,在紧挨着断桥的地方由中国重新修建了一座新的鸭绿江大桥,就是现在使用的桥,是禁止行人通行的。<br> 原来被炸毁的桥没有修复,保留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供人参观,九年前我第一次到丹东时是随便参观的,游人可以直接上去,这次到了以后发现要买票才能上去。<br> 另一处断桥是离丹东市区大约五十公里处的河口,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大部队就是从那座桥上跨过鸭绿江的。后来被美军飞机炸毁了,停战后没有修复,同样留作历史的见证供人参观,可以随便上去看不用买票。<br> 桥头有彭德怀将军和毛岸英以及志愿军空军飞行员无名烈士的塑像,还保留着一座碉堡,桥上则是插满了写着志愿军各参战部队番号的红旗。<br> 那里的鸭绿江江面很宽,大约有1000多米的样子</b><br></h1> <h1><b>战后建的鸭绿江大桥下2018.9</b></h1> <h3><b>2009.6第一次到丹东【</b>与上一张照片在同一地点,时隔九年。<b style="color: inherit;">】</b></h3> <b>丹东市区断桥桥头前国防部长迟浩田的题字</b> <b>目前使用的鸭绿江大桥</b> <b>河口断桥桥头</b> <b>河口断桥头彭德怀将军雕像</b> <b>河口断桥桥头毛岸英雕像</b> <b>河口断桥桥头志愿军无名烈士雕像</b> <b>丹东街头的志愿军飞行员雕像</b> <b>河口断桥上飘扬的志愿军参战部队旗帜</b> <b>河口断桥上飘扬的志愿军参战部队旗帜</b>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鸭绿江篇之丹东散记</font></b></div><b><h1><b><br></b></h1><font color="#ed2308">※※两岸繁华、冷落之间形成强烈对比</font><br> 丹东与朝鲜一江之隔,对面是朝鲜的新义州,鸭绿江上有不少游艇,游艇的主人和艇上的遊客都是中国人,没有一艘船是朝鲜人的,经营游艇的有国营,也有私营。<br> 乘游艇在鸭绿江上航行往两边看,两岸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一边是高楼大厦,人来车往,一片繁华的景象,没有岗楼、也没有铁丝网,只有一些监控设备对着江面,一边是冷冷清清,几乎看不见人也看不见车,远近的山坳里散落着一些房子,零散的像是民居,比较集中、整齐的平房绝对是军营。靠近了看,还有水泥筑成的岗楼,沿着江边密密麻麻地是铁丝网,边界线上的铁丝网使我想起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香港和深圳的交界处。看起来只有那边有人往这边跑,需要严加防范。<br> 我问游艇的老板:这边有人往那边跑吗?<br> 老板朝我翻了个白眼:跑过去干什么?嫌在中国吃得太饱,想过去饿死?<br> 没有战火的鸭绿江还是很美的,鸭绿江江水和长江、黄河的水比起来还是算干净的。</b><br></h1> <h1><b><font color="#ed2308">※※志愿军纪念馆:</font><br> 丹东是一个和七十年前的那场朝鲜战争有着密切关联的边境城市。现在除了保留了两处被美军炸毁的断桥以外,鸭绿江边随处可以看到志愿军的塑像。<br> 最能表现丹东和那场战争关联的首先是处于丹东市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很大,包括了几个小山头,山脚下、山坡上散落着志愿军参战部队的兵团级、军级、师级指挥所,这些都是当年使用过的实地。<br> 场地上摆了许多志愿军使用过的枪、炮、汽车、装甲车、坦克,飞机,以及缴获的美军各种武器装备。<br>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宏伟的大厦,里面陈列着丰富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和图片,大厅里矗立着以彭德怀将军为首的志愿军主要领导人的塑像。<br> 使我深深感动的是我看到一批一批由志愿军老战士组成的参观团来到纪念馆参观,这些当年满腔热血的年青人现在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们是那场战争的幸存者,是永远值得尊敬的人。</b><br></h1> <b>抗美援朝纪念馆主建筑入口处。</b> <b>志愿军老战士拜谒纪念馆</b> <b>纪念馆里的志愿军总部十三兵团遗址</b> <b>纪念馆里的陈列品</b> <h1><b><font color="#ed2308">※※与朝鲜人的一次交流</font></b>。<br> <b> 丹东市内有个朝鲜新义州驻丹东文化交流馆,我还真的跑去看了看。<br> 交流馆是个对外开放、买票就可以进去的地方。 馆舍不是很大,最核心的地方是三个大厅,分别陈列着介绍金一、金二和**祖孙三代如何领导朝鲜人民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的伟大功勋展览。大厅收拾得极其干净,由一脸严肃而又高度警惕的朝方人员管理,一走进去就让人感到有点肃穆,继而又感到有点压抑。<br> 另外有一个小剧场里面定时有一些朝鲜歌舞表演,还有几家小商店,卖些朝鲜特产,诸如朝鲜打糕、金刚山牌的纸烟、明太鱼干、雪糕冰棍之类,朝鲜风味的快餐盒饭10元钱一份,里面是些白米饭、泡菜加上一两块辣椒拌明太鱼。我买了一根冰棍坐在走廊上随意吮吸,冰棍不小而且不贵才两块钱一根,只是太低档了,像是白开水加上糖精冻成的,。<br> 馆内的工作人员清一色的朝鲜人,男性一看就是换了便衣的军人,女性则都是穿着民族服装的年青女孩。听门口管理停车场的中国人人说:这些女孩子都是朝鲜各级干部家的孩子,没有关系和背景的到不了这儿。<br> 在里面转了一圈后,我到小演出厅里看表演,表演的节目全部是朝鲜歌舞,每个节目一结束就会有中国观众上台去给演员献花。开始我也没有在意,以为这就是体现中朝友谊或者表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吧。<br> 正看着表演,忽然有一个朝鲜女孩子走到我的座位前恭敬地递给我一束花,让我上台给演员献花,我对这种事情从来也没有兴趣,接过花转手就递给了前排的一位中年女士,让她去献花,她很迟疑地接过花问我:他们不会要钱吧?<br> 我一愣,这倒是没想到的事,我回答她:你上去献花吧,有什么事情我负责。<br> 得到了我的承诺,她这才高高兴兴地上台去献了花。<br> 当她刚刚献完花回到座位上,给我花的朝鲜女孩就走过去,向她要二十元钱,献花的女士指指我,示意朝鲜女孩跟我要。朝鲜女孩立即转向了我,我心里突然一阵反感,摇头拒绝了。<br> 被我拒绝的女孩掉头就去找来一个朝鲜男士,男士很不客气地要我交给他二十元钱。<br> 我心里更加反感了,问他为什么?他用中国话回答:你献花了,我们规定上台献花是要交钱的。<br> 我回答他:我进来看演出是买了票的,你让我上台献花前没有告诉我要交钱,没有履行告知义务,这个钱我不能交,但是如果你生活困难,为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我可以赞助你200元,你看行不?<br> 朝鲜男子看看我,没有吭声,掉头走了。<br> 原来用于表达中朝友谊的献花活动变成了敛钱的好办法,我觉得这是在亵渎“鲜血凝成的友谊”,而且献花用的花束都是塑料花,每天在一次次反复使用。<br>我不知道这是中国人给出的主意,还是朝鲜人自己琢磨的招儿? <br> 这次算是交流了一把,好像有点意思,好像很没意思。</b><br></h1> 小旅店门口的广告 <h1><b><font color="#ed2308">※※冯小刚曾下榻</font>。<br> 靠近鸭绿江断桥的地方有一条小街,街上有不少饭店和小旅馆,那天我在小街上的一家小饭馆吃完晚饭,沿着街边溜达,一边走一边东张希望,一抬头看见一家小宾馆门口打着一条霓虹灯广告:冯小刚曾下榻。 </b></h1><h1><b> 冯小刚是谁?想必中国人多多少少有点耳闻,尤其前年明星们偷税漏税事件发酵时在网上与崔永元你来我往,曝光率那是很高的。<br> 不知冯小刚本人如果知道了鸭绿江边有一个小旅店拿他做广告招徕客人以后会有什么感想,我看了就是有点想笑:这TMD拉买卖的招儿都想绝了。</b></h1><h1><b> 继而想起在山西乔家大院里看到过一间房门上专门贴了一则介绍说巩俐在这间屋里住过几个晚上云云,屋里还保留着明星住的时候的摆设和用过的物件。<br> 看起来使这种招儿揽客的还真不是一处。</b><br></h1> <h1><b><font color="#ed2308">※※黄蚬子、焖子</font><br></b><b> 丹东有两种当地人很自豪的吃食:黄蚬子和焖子。<br></b><b> 黄蚬子是黄海边产的一种贝壳类海鲜,据说只有丹东附近的黄海里出,九年前我第一次到丹东时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饭馆第吃黄蚬子,满满的一盘凉拌黄蚬子肉只要五块钱,这次到丹东再次吃黄蚬子时发现饭馆里带外壳的黄蚬子(黄蚬子的外壳和文蛤差不多,很重)已经卖到四十五块钱一斤了,我也说不清涨了多少倍,只是觉得涨得忒猛了。<br></b><b> 焖子是用玉米面经过发酵后做成像河北人的饸饹面那样的形状,再用油盐调料炒制而成,挺好吃,要比北京人的炒窝头好吃得多,应该属于粗粮细做中的精品了。</b></h1> <b>丹东名吃:辣炒黄蚬子、焖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