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采風紀實

李青

<p>大涼山采風第一天</p><p>昨晚夜宿邛海印象,西昌的夜晚涼意爽爽,半夜還得蓋上棉被。早七時步行邛海盧山濕地公園。公園圍著邛海而設,遍佈蘆葦水葫蘆等水生植物,為過冬的候鳥打造出天然暖冬聖地。西昌市民很會生活,天不亮便早早步入其中,健身跑步遊玩不計期數。想到十年前西昌市為打造這片生態園,不知費了多少精力,多少經費,才將濕地內違建房捨一間間拆除搬遷,為西昌邛海盧山留下了一片寶貴的人文生態環境。</p><p>隨興走入中國西南最大的南紅瑪瑙市場,八時過市場內便熱鬧起來,擺攤賣成品半成品南紅石真的不少。我曾在16年在這裡購得一串南紅瑪瑙手鐲,對此有些了解。看過攤位上擺放的手鏈手鐲胸佩,肉眼觀察成色不足佔了多數,柿紅發暗,樱桃紅則不顯血絲,更難覓到天眼瑪瑙了。</p><p>回到客店與店主交流,得知近年西昌市政府收回礦山私有開採權,對南紅瑪瑙原材料嚴加管控,這才出現了現在看到的一幕。</p><p>轉過一十字路口,抬頭見早食店招牌,要來一海碗羊雜米粉/12,撒上香菜食鹽花椒面生辣椒,熱氣騰騰。</p><p>下午還有從德陽趕來的鄭靈艷教授匯集,這樣的隨興采風正是需要的生活節奏。</p> <p>大涼山采風第二天。</p><p>今天一大早起床,與昨晚到達的鄭靈艷教授一道,打的到西昌客運東站坐上去佈托的客運班車。</p><p>七時半客車穿越西昌市區,沿248國道直徑向西行駛,途中翻過螺髻山旋下進入佈拖垻子。三十年前這條路基本是碎石輔面,現在路面柏油化程度很高,與三十年相比變化很大。</p><p>快中午十二點客車才抵達佈拖縣城。佈拖城區街道縱橫,幾條主街人來車往,城中還有商業步行大街,這是沒有想到的。</p><p>短衣短褲,感到寒意陣陣,起雞皮疙瘩了,趕緊到街邊衣鋪買了身衝鋒衣穿上,感冒不得喲,疫情還得防護好。</p><p>聯繫上了先期到達的一拔扶貧攝影工作組張老師,由於時間不合適,只能先行在佈拖城區拍拍。信步走在佈拖街頭,趕集的百姓不少,三十年真正發生變化的,還是有不少的婦女和年輕人走上了勞動致富的路子。</p><p>索性就到附近的木爾鄉去看看吧。半路遇到有牧場放羊的阿媽吸引了我們目光,一大片估計有二三千頭。原來是佈拖縣在國家扶持下成立了細毛羊種羊繁殖基地,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找到了一條路子。</p><p>正在興致上,一輛白色起亞停在傍邊,一細麻臉女孩挖出頭問道:你們是哪個部門的,有工作介紹嗎?呵,鄉鎮政府查崗的來了。我們是來拍拍新農村形象的,隨便回答一聲。不行,沒有我們宣傳部門的介紹不能隨便拍照,你們回去吧。下逐客令了,見此情景不用多說,打道回府吧。</p><p>所幸沒有更多麻煩,在回來的路上,遇到好幾群趕集的老少鄉親,幾個老爹圍座在街沿邊叽叽咕咕閒談,這是好時機,先遞上香煙糖果拉拉近乎,再舉起相機一陣猛拍,少許彌補一下去木爾鄉路上留下的遺憾。</p> <p>大涼山采風第三天</p><p>早上九點,與扶貧攝影隊的老師匯集,乘坐兩輛越野車一路向西。佈拖縣下屬鄉鎮大都是鄉道,柏油路況還算行,對面有重車交錯就得相互讓讓。</p><p>今天采風的目的地在佈拖縣拖覺鎮烏依鄉,距離雲南巧家鎮金沙江一江之隔,川滇兩省百姓交往甚密。在金沙江大橋修建以前,兩岸百姓和物資牲畜全靠鋼繩溜索穿越金沙江抵達彼岸。常常有對山喊得應,見面要兩天。</p><p>越野車在大涼山腹地崇山峻嶺中穿行,鄉鄉通公路將一處處村落山寨串連在一起,彝族百姓在坡地上種上土豆甜菜玉米等農作物,在陽光映照下透射一片片閃亮的光芒。</p><p>中午時分我們一行到了烏依鄉小學和附近村寨,分頭進行採訪攝影。鄉村小學800學生已經全面復課,校園裡正在做課間操,彝家後代活潑可愛,小男孩更願意配合拍照。順著山路信步走進村寨,國家為百姓蓋上了一排排新房,通上了自來水,解決了用電,村裡的老人與小孩大都聚集在空垻草地閒聊玩耍。據下村幹部介紹,現在國家扶貧攻堅進入收關階段,任務很重,各自承擔的幫扶指標必需在年底驗收前完成。</p><p>一起來的扶貧攝影隊老師分別來自佈拖縣政府各機關單位,自身還擔負著扶貧任務,張老師介紹到他要承擔十戶困難戶,其中三戶孤單老人,要在今年內每戶達到脫貧指標。</p> <p>大涼山采風第四天</p><p>昨日上午在佈拖街頭閒逛,端坐步行街木條椅上守株待兔[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果真還收穫不少。</p><p>11點坐上去昭覺的班車。佈拖離昭覺僅50公里,中午時分抵達昭覺縣城。與三十年前相比,昭覺縣城中心變化挺大,當年的解放昭覺紀念碑依然屹立,街道寬闊,入住條件好點的恆泰大酒店。</p><p>晚六時,昭覺縣美協丁建華主席設宴為我和鄭教授接風,與在座的昭覺縣美術攝影朋友歡聚一堂。</p><p>昭覺縣位於大涼山腹地中央,與佈拖美姑兩地形成大涼山山脈基本構架,建國初期曾為涼山州州府,是四川彝區民族文化人文最集中的地域。不到昭覺,就等於沒到過大涼山。</p><p>國家扶貧計劃實施三年多,四川內地抽調大批幹部進駐大涼山,幫助大涼山打好扶貧攻堅這一仗。昨天中午去離縣城不遠的新城鎮彝民小區搬遷點采風,包括有從懸崖村上搬遷下來的87戶建檔貧困戶在內的數萬村民百姓,入住由國家免費提供的全設施生活聚居小區安家。與之配套的中小學幼兒園、醫院和購物中心也在抓緊建設。加油幹,拼命幹,一天都不躭誤,成了建設者們的口號。</p><p>德陽市司法系統的陳園,是認識的一位攝影愛好者,剛剛拿過“金鼎獎”金獎。他就是千百援助大涼山脫貧攻堅的踐行者之一,熱愛大涼山,關注大涼山成為他到大涼山工作的內在動力,現分享他的攝影作品,重新認識美麗動人的大涼山。</p> <p>大涼山采風第七天</p><p>離開昭覺,往美姑進發。剛坐上班車,接到陳園老師微信呼喚:下車吧,我有時間一起到美姑。大喜,旋即在客運站門口等候,不一會兒陳老師健壯的身軀出現在眼前。不用多說,跟著陳老師走就行了。</p><p>上了另一農村客運綠色中巴,在美姑大橋換上另一輛中巴,縣與縣之間是不能跨界的。行駛不遠,在一交叉路口,早已等候在那裡的阿牛獵豹越野繼續向采風點——九口鄉駛進。</p><p>我在采風初始,就在腦子裡勾划出夢中理想的大涼山形象,有熟知情況的陳園老師把關和阿牛兄弟的牽線搭橋,這個形象正在一步步靠近。</p><p>翻越了幾個山坡,進入眼簾的原始村落一一展現,這是大涼山保留為數不多的原生態村落了,又呈現出陳叢林筆下的阿咪子和牛的景象。</p><p>高興之餘,不禁發出一聲感慨:幸好有貴人相助,我的理想實現了。</p> <p>大涼山高山索瑪花開……大涼山采風第八天</p><p>美姑之行第二天,阿牛早早來到賓館,接我們到美姑縣古瓦鄉,獵豹越野沿著山路攀爬到海拔3200高度,美麗的美姑一收眼底。</p><p>高山索瑪花開了,這種在彝区怒放的杜鵑物種,盡展抗寒斗霜的英姿,只有在大涼山高海拔山地才能目睹。</p><p>天上白雲朵朵,起伏的田野裡乔麥甜菜玉米土豆開始播種,不同的地塊形狀就象天然的畫家一樣,色塊分割得十分合理,顏色搭配也十分得當,哎呀,是畫家還是農耕,鬼使神差的功力呀。</p><p>一片升騰的雲霧在眼前出現,我們在雲層上面駛過,透過雲霧隱隱約約看到山下的農居村落,星星點點如同珍珠般撒落在山澗草坡。</p><p>昨夜下過一場雨,泥路變得坑坑窪窪,獵豹開始跳起了踢踏舞,一路下山既興奮又勞累。走入古瓦村落,為數不多的村寨土墻上用紅色寫著 中,準備不久將全部拆掉,村民們將集中搬遷到新的定居點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大涼山最後的謝幕之演,也是嚮往新生活的開始。</p><p>大涼山采風很快就要結束,在此感謝西昌學院院長葉峰教授,西昌政協書畫院美術館館長家鴻兄弟,佈拖縣攝影家協會阿東主席,成都下派幹部小梅,昭覺縣美術家協會丁建華主席羅女士夫婦倆,德陽司法系統下派幹部攝影家陳園老師,美姑縣攝影家協會采風團隊嚮導阿牛兄弟,美姑縣美術家協會陳晉主席和柳老師,感謝這一路關心照顧的大涼山朋友兄弟姐妹,讓我們深入到許多從未公開的原始村落收集形象,用我的開玩笑的一句話:阿牛把大涼山的保留節目都給我們分享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創作出作品來呢。</p><p>數據:班車農村客運中巴加越野車,行程1500公里,步行步數平均每天16000x8天,拍攝素材4000餘幀。</p> <p>我的采風態度</p><p>這次深入到大涼山腹地采風,是我多年到藏地采風的延續。</p><p>采風對畫家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親臨其境中親身感受和收穫到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創作素材。由此,一切形式上的東西都是毫無幫助和徒勞的。</p><p>記得在二十年前,還沒有自己的愛車,完全靠搭當地的客運班車或牧民的拖拉機進入藏區腹地,有一次一人行走在甘南大草原,連續幾天沒有粘一粒米飯,全靠方便面和礦泉水充飢。但采風的艱辛絲毫沒有動搖我的采風信念,因為沒有經歷過別人未曾受過的苦,就不可能創作出超越別人的作品。</p><p>無論藏區還是彝區,當地百姓的心是善良的,畫家藝術家不是旁觀者,更不是高高在上的施善者,以心換心平等相待,才能獲得尊重和敬佩。01年我在甘南久治采風,與當地的藏族同胞交談,熱情的牧民不僅拿出剛剛做好的牛肉包款待,還用摩托把我送到二十公里外的求吉瑪鄉采風。</p><p>這次到佈拖采風,隨佈拖扶貧攻堅攝影隊到幾處深山彝寨,打通最後一道通往天塹的道路。其中有在佈拖實施國家扶貧計劃的成都天府新區的下派幹部小梅,有時間和機會了解第一手素材,是這次采風的首要任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