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读了上一篇《请注意!学习好不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粉丝们大喊太不过瘾!于是,有了这一篇。</h5> <h5> “老铁们”问的最多的是:教育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多深奥的问题。低年级神兽开学之际,咱们就抓紧时间一起讨论一下。<br></h5><h5> 小娃们要开学,各种家长群一阵阵炸锅。家长们除了关心孩子们的健康问题,最担心的还是写作业、学习成绩。既然“学习好不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那什么是呢?拿我娃来举例,她基本不需要我费劲崔学习。但是最近有一次,她做作业很磨蹭。我问她原因,她直接抛给我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做此时不想做的事,你怎么想?”我吸口气感受了一下回答:“烦!”“就是咯!我跟你一样的感觉!”她皱着眉头,眼睛了好像有怒火。我觉得又可气又好笑。我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对她说:“先不写作业了,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她将信将疑地看着我,说:“真的可以吗?”我点点头。她像一只小燕子一样飞过来,说:“你是最懂我的妈妈!”然后亲了我一下跑了。我问她想做什么?她很神秘地告诉我:她在做一个实验,自己做起泡胶。她几乎翻看了所有做起泡胶的视频,专心致志地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心满意足地去完成作业了。我心想:也许在未来我们家会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女化学家。我的方法很简单吧!先了解孩子内心需求,再去满足需求,期间关照一下情绪。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需求长时间不被关注,心理学中叫做长时间没有被看见,很可能会损伤ta的人格。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情感关系。比如,一个孩子一直压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或者一直没有机会和途径释放,那么ta很可能会自我攻击。ta可能会抑郁,甚至有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出现。</h5> <h5> 如何能够培养出人格健康的孩子呢?<br> 对于我们成年人,有着心理创伤和问题,就其原因,找来找去,发现来自原生家庭,但如果你仔细去分析原生家庭给你带来伤痛的具体事件,你发现其实就是两个词"忽视”和“否定。家庭忽视你的需要,不在乎你的感受,家长对你批评和否定太多,从来没有得到过来自父亲或母亲的肯定。这些就是造成原生家庭问题的直接原因。</h5> <h5> 如果希望你的子女不要重蹈这样的覆辙,经历你曾经历的原生家庭问题,方案很简单,你只需要做到”满足“和”肯定“两点即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维持心理健康,形成正性核心信念,就需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儿童处于家庭权力系统的下位,他一点一滴的自尊几乎都是父母所赐,他的自我观是在父母“他人预言应验”的强大压力下,辛辛苦苦挣来的。儿童自我弱势之王国的建立,经常遭受父母或师长不经意的欺凌。小孩子自己知道这一切,所以他珍惜羽毛。他可以接受大人责备他、甚至处罚他,却无法接受大人直接蹂躏他的王国,否定他的自我。心理学认为孩子的需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的需要,就是对食物、温饱、健康、舒适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关系方面的需要,就是与人呆在一起,保持爱、支持、肯定等方面需要。</h5> <h5> 这是健康人格的基础。<br> 小孩子爱惜羽毛、自我珍惜的心思,远远超过大人所能想象。许多父母总是认为小孩子骂过就算,等下他就忘了!错了,小孩子不再向你提起,小孩子换个面具来与你相处。可是创伤已深藏内心之中,而在某个时点与事件的诠释过程中,转化为自我观的某一个部分。著名心理学家胡科特说过:你是什么样的父母,比用什么方法对待孩子更重要。<br><br></h5><h5> 漫漫人生路,人格健康才是核心竞争力。</h5><div><br></div><h5><br></h5><h5>文/悠香心理 刘草茵</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