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和他的学生们

逸芸(可可)

<p>我的老爸是赵雁来(1900-1991),他上个世纪20年代勤工俭学去法国,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后回国,在云南大学化学系任高教二级教授,他被称为老一辈化学家和教育家,虽去世已近30年,但他的名字常会被人提起,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篇云大档案馆写的介绍他的文章,引起认识他的朋友们纷纷回忆和赞誉,其中最经典的说他是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践行者,惹得我也突然冲动起来,写下此文。</p> <p>1937年8月理化系成立后的首次招生,招收正式生21人,并接受了8名因抗战而从北方及沿海各省转学而来的借读生,使得首届招生总数达29人,成为当年云大各院系中,招生人数第三多的系,这也是解放前,化学系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解放前,云大化学系总共招收的学生人数为110人,毕业105人,</p> <p>1941年理化系教师与首届学生毕业合影。其中前排为王儒友、夏恒蝶、助教李如琚、系主任赵雁来、副教授胡家谟、张孝友、杨沛霖、段端素,中排缪熙雍、赵建中、罗霞明、张华、袁孟仁、陈天锡、范淑谨、袁绩棠,后排李钟俊、周清幽、张泰阶、李殿元、陈光宗、王肇伦、高尚齐。(段端素供)</p> <p>老爸和他的第一届学生,1980年代。</p><p>老爸和他的第一届学生的关系特别好,他们的友谊延续了50多年。据这届学生袁孟仁的后人说,“你父亲不仅教书育人,还在昆明当时工业十分落后地方,办起了实业,我大舅舅(袁绩棠,37级理化学生)就与你父亲生产过肥皂,结束了昆明人用“洋碱“的历史。你父亲是一位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践行者。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和学习。”这样的师生学以致用,联合办厂,颇有一些传奇色彩。据说他们学生当时称父亲一曰:赵老师,二曰:赵老板。</p><p>当年,老爸从国外带回来一台德国造的127照相机,所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这届学生照片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老妈是这届学生之一,他们当时正搞师生恋。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过这一时期他们二人的合影,而只见过这些集体照。</p> <p>1954年以前,学生上化学及化学实验课的地点,主要是位于会泽院西侧的科学馆,现文津楼一带。该楼建于20年代末,占地32平方丈,为土木结构,楼高二层,上层为物理部,下层为化学部。每层楼的中间为教师预备室、仪器药品储藏室等。科学馆东为实验室,西为教室,教室座位呈半圆形阶梯式,每室约可容学生40人。1940年10月13日,日本侵略者飞机空袭昆明,云大校舍惨遭轰炸,科学馆被炸毁,几乎被夷为平地,幸仪器药品已事先疏散,损失尚轻。</p> <p>这一时期的理化系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学习,学业优秀,如1941年1月18日,理化系41届李钟俊等三名学生获上海银行社会事业补助委员会奖学金。在努力学习之余,他们还关心时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中的突出代表,就是1941级的龙文池烈士,他是中共地下党员,曾任中共云大党支部书记,他于1938年初,组织了有60余学生参加的“云大时事研究会”,每周在校内出一期壁报,刊出抗日时事、时事评论、学习心得和剪报、抗战地图、漫画,举办演讲会或座谈会,还利用星期天或纪念日到昆明郊区的马街子、团山、官渡、呈贡等地区,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暑假,组成“云大暑期农村服务团”去滇西、滇南进行抗日宣传演出。他毕业后曾留校工作,不幸于1946年2月被特务蓄意制造的车祸暗害。</p> <p>1939年暑假,组成“云大暑期农村服务团”去滇西、滇南进行抗日宣传演出。到达个旧。</p> <p>老妈说,这是他们当年最爱唱的歌:</p><p>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p><p>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p><p>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p><p>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p><p>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p><p>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p><p>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p><p>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p> <p>大理</p> <p>1938年,这届同学都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云大时事研究会”及其下属的抗战歌咏团,常利用星期天到昆明市郊区进行抗战宣传。当时的音乐指挥是教师顾建中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沛霖曾有《忆昔》一诗,回忆当时景况,其云:“忆昔呼救亡,高歌至公堂。顾老善指挥,群情倍激昂。”顾建中前排左1。</p> <p>很多年后,37级同学聚会,邀请了顾建中教授右3参加</p> <p>1940年10月28日 理学院与工学院一起疏散到会泽,一个月后又迁至嵩明县的马坊镇。他们将马坊的青龙寺庙宇改建成礼堂,该礼堂可容纳100余人,用来上课及开会;马坊的王家庙是一四合院,被用作理化系办公室及实验室,在马坊时的男女生宿舍都在青龙寺,吃饭是在露天放张桌子吃,早点多是点稀饭。上课及实验在王家庙,当时无电,用马灯、气灯,油灯照明自习,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进行教学。</p> <p>呈贡魁阁前的合影,1941</p> <p>2004,景物依旧,人员却已凋零,只剩了段端素、李钟俊和陈天锡3人,加上同级生物系的杨貌仙和低2级的徐绍林。</p> <p>1941年赵雁来(后左5)、胡家谟(后左4)、王树勋(1右6)等教师与理化系学生在马坊王家庙门前(该处为理化系办公室)合影。(段端素供)</p> <p>2004</p> <p>1941年毕业前夕,返回云大校园,合影留念</p> <p>这一时期云大培养的化学系学生,是云南省自己培养的最早的化学工作者,其中许多人成了云南省从事化学研究、教育和化学工业的科技骨干力量,对云南省的化学教学、科学研究及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理化系1941年首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就有云南一平浪盐矿、昆阳磷肥厂、省盐务管理局、昆明卷烟厂筹建处,开远糖厂、云南火柴通销处等。</p> <p>1980年代,37级同学再次在会泽院前合影,杨沛霖写过两阙小词。《忆同窗》云:“最堪忆,学府正同窗。四时切磋图报国,三迤奔走呼救亡。高歌慨而慷。”《喜相逢》云:“风雨后,举杯话衷肠。皓首相聚情更切,华年虽逝梦犹香。晚节泛春光。”&nbsp;</p> <p>2005年的同学聚会,让人唏嘘</p> <p>袁绩棠(1918.11-1992.11),高工,云南省化工研究院化肥农药推广站原站长。省及全国人大代表。省化工学会理事,省环保学会理事。曾任云南省化エ总厂基建科、云南省工业斤计划处、云南省造纸规划处、云南省工业厅基建处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等职。在磷肥的推广应用上做出突出贡献,其“碳铵粒肥示范推广”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省化工厅授予他“为我省化学工业作出贡献的老专家”的称号。</p> <p>杨沛霖(1915-2003) ,祖籍云南华宁, 大学毕业后先到昆明烟厂做职员,后到昆华女中(昆明第一女子中学)任教。1956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 1953年,任昆女中的教导主任。1956年,为昆七中副校长(无正校长),1977年任昆七中校长。</p> <p>袁孟仁(1917-2013),袁嘉谷的孙女,曾在昆华女中教书及个日云锡公司化验宝工作。她与熊庆来长子熊秉信是夫妻。</p> <p>李钟俊写的求学经历</p> <p>2012年,95岁的陈天锡在祝母校90岁生日快乐。</p><p>陈天锡,(1920-2013),高级工程师,1939年4月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是云南大学首届党支部仅有的6名党员之一。4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理化系,先后在云南省纸烟厂、一平浪盐矿、云南省轻工研究所、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从事盐化工及磷化工等研究工作。主持的云南省科研项目《盐矿钻井水溶采矿》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全省各大盐矿推广应用。</p><p><br></p> <p>李殿元,(1915-2005),富民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理化系,先后在一平浪滇西企业局、云南省工业厅、云南省化工厅工作,曾任昆阳磷肥厂副厂长,1976年任云南省磷业公司总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人大代表、昆明市政协委员。</p><p>他与陈天锡为夫妻,他俩的恋爱史颇有些传奇,当年他们做抗日宣传,在街头演出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陈天锡演卖艺的小女孩,李殿元演卖她的恶霸 ,二人因此演出生情,开始恋爱,后结为夫妻,这是37级学生中唯一成功的一对同学恋。</p> <p>为国求贤</p> <p>1942级</p> <p>1947级同学演出白毛女</p> <p>1950级,解放后首批招收的大学生</p> <p>50年代初,化学系欢送部分同学参军去抗美援朝。</p> <p>新中国成立以后,云大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50年全省统考,化学系招生32名解放后的首批大学生,后因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多人转学等,毕业时只剩20人,并且提前一年,于1953年毕业,以适应国家工业建设急需。</p><p>1951年西南地区统考,化学系招收新生22人。</p><p>1952年全国统考,化学系招生48名。直到1958年,改为全省统考,化学系招生180人。1959年,恢复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化学系招生217名,招生人数达到最高峯。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直至1972年,取消“文革” 前招生的办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 的政策,化学系从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中招生45人。工农兵学员的招生直到1976年结束。</p> <p>新中国成立后26年间,化学系共培养了1593名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化学系的毕业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竞竞业业地工作,作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陈景等三名毕业生成为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理科毕业生中迄今为止仅有的三位院士。 </p> <p>1951级</p> <p>1952级</p> <p>1953级</p> <p>1954级</p> <p>1955级</p> <p>1956级</p> <p>1957级</p> <p>1958级</p> <p>1958级有机合成专业</p> <p>1959年8月21日应邀到云大任教的苏联专家川巴洛夫(1右3)临走时与化学系毕业生及校党委书记李书成(1右2)、校长李广田(1右4)、化学系主任王树勋(1右1)、教授赵雁来(1右5)、总支书记高振中(1左6)在化学馆门口合影(刘复初供)</p> <p>1960级女生</p> <p>1961级</p> <p>1962级,本级学生梁公卿:196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1992年任云南省昭通地委书记,1993年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1995年任云南省副省长,2003年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党组成员。</p> <p>1963级</p> <p>欢送苏联专家</p> <p>从云大化学系毕业的三个院士</p><p>(1)陈 景:195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现任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贵金属化学冶金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1977年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奖,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等省部级各种奖励10余项,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200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p><p>(2)胡永康:196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加氢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曾担任国家“六五”、“ 七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八五”、“ 九五” 指导多项国家和中石化总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p><p>(3)孙汉董: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药用和天然香料的植物资源、植物化学以及新药开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部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三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0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p> <p>从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间共招收本科生1998人。77级、78级、79级三届学生中,下乡知青比较多,这些学生历经“文革”的洗礼,饱受“上山下乡”的砥砺,深感上大学机会的可贵,所以学习刻苦、纪律严明、尊敬师长、作风踏实,受到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赞许。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多已成为各行业的中坚。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潜力,提高办学效益,从1983年起,云大开始招收委托培养的学生。化学系为中国石化总公司、云南省建材工业局等单位培养过委培生。这些学生完全按照招生标准录取,只是毕业后必须到委培单位工作。1983年化学系开始招收省外学生。涉及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新疆等省,比例约占学生总数的10%。实践证明,生源的扩展,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更广泛交流,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从1989年开始,学校对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即把按专业招生改为“按系招生,分流教学”。化学系从1991年开始实行按系招生制度,学生进校后,一、二年级共同学习公共课、基础课,三、四年级学生选择专业,进行分流教学。</p> <p>老爸从1966年开始,就再没给本科生上过课。1978年开始,老爸主要带研究生。</p><p>1972年后进云大的化学系本科生,就无缘听他讲课了。大赵讲课好就此成为一个传说。</p> <p>1978年,云大化学系开始招收研究生,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指定32名教师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化学系被指定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是:赵雁来、王树勋、赵树年、戴树珊、田宝籍。此后培养学科及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2003年,化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344人,其中老爸所属的有机化学招生最多,共招收了158人。</p> <p>文革后,老爸住持过化学系选拔青年教师出国的业务考试,陶元器胜出,到法国留学,拿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后回国。这是陶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时的照片。</p> <p>在老爸的研究生中,有一位值得一提,唐有根,(1962-)湖南涟源人,博士,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大化学系。现任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化学电源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电池材料与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功能材料》和《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p><p>承担2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解放军武器装备高新工程攻关项目和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企业重大招标与技术转让等项目。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12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获2018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和2014年鑫恒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p> <p>本文得到许多老爸学生及其后人的大力支持及提供资料,一并鸣谢。</p> <p>参考文献</p><p>1.云南大学志编审委员会,云南大学志. 总述,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p><p>2.云南大学志编审委员会,云南大学志. 第二卷, 大事记,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p><p>3.云南大学志编审委员会,云南大学志. 第二卷, 人物志(1),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p><p>4.云南大学志编审委员会,云南大学志. 第五卷, 科研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p><p>5.云南大学志编审委员会,云南大学志. 第九卷, 后勤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p><p>6.校友信息中心、校友会,云南大学校友录(1923-1993)</p><p>7.刘兴育,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194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p><p>8.刘兴育,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学卷(1922年-194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p><p>9.刘兴育,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职员卷(1922年-194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p><p>10.&nbsp;&nbsp;&nbsp; 刘兴育,李作新,赵逸云,东陆回眸,云南大学老照片丛书,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p><p>11 云南大学化学学科发展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