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哟乃》教学设计

快乐 么么哒

<p>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 王晶晶</p> <p><b>一、教学内容</b></p><p>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二课《幸福的歌》,演唱与表演歌曲《乃哟乃》。</p> <p><b>二、教材分析</b></p><p> 《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四二拍,全曲由5个小乐句组成,本首歌曲在旋律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只用了“1、3、5”三个音组成,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5、3、1"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二是节奏简单,只出现了四分与八分音符,旋律简单但不单调,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p> <p><b>三、学情分析</b></p><p>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表现力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课堂上喜欢活动、游戏、歌曲表演。形象思维十分活跃,在音准、节奏和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方面表现较好,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注重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音乐活动拓宽他们的音乐视角,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学习。</p> <p><b>四、设计理念</b></p><p> 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土家村寨,去了解土家文化,感受土家舞蹈和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设置情境,通过认识土家族三位小朋友,运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认识了1、3、5三个音,强化了学生的音准,为进一步学唱歌曲奠定基础。在教唱过程中 ,我层层深入,用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建立互动、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逐步引导。本节课在设计上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在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的过程中激发对土家族音乐的喜爱,培养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p> <p><b>五、教学目标</b></p><p><b>(一)情感态度价值观</b></p><p> 初步感受土家族的文化及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p><p><b>(二)过程与方法</b></p><p> 通过律动、聆听、模唱、体验、表演等方法来学习歌曲,亲身参与演唱、合作、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获得愉悦的感受。</p><p><b>(三)知识与技能</b></p><p>1.能用柯尔文手势准确唱出1 3 5三个音 。</p><p>2.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感受土家族歌曲欢快、跳跃的特点。</p><p>3.能够用手铃为歌曲伴奏。</p><p><b>六、重点难点 </b></p><p>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p><p>教学难点:唱准歌曲的第三、四、五乐句。</p><p><b>七、教法与学法</b></p><p>教法:听唱法、示范法、情境导入法</p><p>学法:聆听法、模唱法、自主探究法</p><p><b>八、教学准备</b></p><p>多媒体 、钢琴、手铃</p><p><b>九、教学过程</b></p><p><b>(一)组织教学</b></p><p>1.律动</p><p>2.问好歌(教师边弹奏边与学生进行对唱。)</p><p>3.发声练习:声音轻快有弹性地唱一唱(美丽的森林里来了一只小黄鹂)</p><p><u> 13</u> <u>5 3</u> | 1 - | </p><p>li</p><p>【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进行训练</p><p><b>(二)情景导入</b></p><p>1.师:欢迎大家来到王老师的音乐课堂,我们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土家族,开启我们的土家音乐之旅吧。(PPT图片)</p><p>2.介绍土家族</p><p>师:土家族是一个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木头做的吊脚楼是土家人的家,人们穿着漂亮的土家服饰,姑娘们心灵手巧,小伙子勤劳勇敢,土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就是社巴节,每逢社巴节,大家围成一个圈,伴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摆手舞,特别热闹!</p><p>【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教师做介绍,让学生了解土家族的风土人情,为下一步学习歌曲做铺垫。</p> <p>(三)认识1 3 5三个音</p><p>1.你看,来了三位土家族小朋友,他们正在迎接我们呢。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p><p>2.通过柯尔文手势,让学生认识1、3、5三个音。</p><p>3.按顺序唱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上山坡、下山坡,打乱顺序再唱一唱。</p><p>4.挑战游戏:</p><p>教师做柯尔文手势,请学生来唱。</p><p>请一位学生做柯尔文手势,大家一起来唱</p><p>【设计意图】把1、3、5三个音形象比作三个小朋友,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认识并唱准1、3、5三个音,设计挑战游戏,强化学生的音准。</p> <p>5.这三位小朋友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土家族儿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p><p>(四)聆听歌曲</p><p>1.初听歌曲,听后说说小朋友的心情。</p><p>2.再听歌曲,听后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内容?</p><p>3.“乃哟乃”意思是快快来,带着动作唱这一句。这首歌曲的意思是请大家一起快快来,和土家族的小朋友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呢。</p><p>4.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乃哟乃》。</p><p>【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层层深入,让学生了解歌曲、熟悉歌曲。</p> <p>(五)学习歌曲</p><p>乐谱学习</p><p>1.观察歌谱,说说歌曲的节拍,歌曲是2/4的,强弱规律是强弱,请你们用动作表示下,感受歌曲的速度。(中速稍慢)</p><p>2.师范唱歌曲,请学生听听哪一句是重复出现的?有什么特点?</p><p>3.是5、3、1三个音,下楼梯的感觉。</p><p>4.师生合作:师唱前半句,生唱后半句。</p><p>5.分析乐谱,了解土家民歌特点。</p><p>师:大家找找歌曲旋律是由哪些音组成的。</p><p>生:只有三个音1 3 5。</p><p>师:这就是土家族儿歌的特点,歌曲旋律通常用三个音组成。</p><p>6.师生一起用柯尔文手势尝试完整唱谱,多鼓励学生。</p><p>【设计意图】教师范唱,带着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了解土家族儿歌的特点,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带着柯尔文手势唱歌谱,强化学生音准,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p> 歌词学习<br>1.结合图谱轻声慢速唱歌词。<br>2.指导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br>3.歌曲情绪指导。<br>4.师生合作<br>5.分组合作<br>6.评价<br>7.全体一起演唱歌曲。<br>【设计意图】由浅入深,从歌曲情绪入手,准确把握歌曲内涵,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达到完整、准确演唱的学习目标。 <p>(六)拓展延伸,学习土家族舞蹈</p><p>1.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仅有动听的歌声还有欢快的舞蹈,在热闹的社巴节,人们就会跳起摆手舞,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下摆手舞。</p><p>2.摆手舞起源于土家族的生产劳动中,你们想不想来感受摆手舞的欢快和热烈?</p><p>3.请学生跟老师一起来学跳摆手舞。</p><p>【设计意图】摆手舞是土家族舞蹈,让学生学跳摆手舞,增加对土家族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兴趣。</p> <p>(七)为歌曲加入手铃伴奏</p><p>1.跟音乐,在强拍上加入手铃。</p><p>2.没有拿到手铃的学生用拍手代替。</p><p>【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强化节奏练习。</p><p>(八)教学成果展示:</p><p>一组齐唱、一组舞蹈、一组手铃伴奏,完整地表演歌曲。</p><p>【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让学生唱起来,动起来,跳起来,并在主动参与中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培养合作意识。</p> <p>(九)小结</p><p>1.请学生说说本课的收获</p><p>2.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祖国山河别样的美丽,用心去感受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把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唱起动听的《乃哟乃》,跳起欢快的摆手舞,跟土家小朋友说再见吧!</p> 十、教学反思<br>  本节课在设计上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在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的过程中激发对土家族音乐的喜爱,培养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总之,这节课,我充分遵循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育他们要热爱民族音乐,变枯燥的唱和记为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的音乐活动,邀请学生参加,常常能唤起孩子们内心的那份激情,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让老师教得轻松愉快,也让学生学得快乐有效。<div>  本节课不管是土家族民俗风情的介绍,还是歌曲学唱前的柯尔文手势认识并唱准1、3、以及歌曲学唱后的学跳摆手舞和打击乐器演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这首歌曲虽然是由简单的三个音组成,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唱准。首先,从学习Do、Mi、SOL入手,根据整首旋律的音符节奏特点,让学生熟悉这三个音,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音高、掌握了节奏。然后又用“师生接龙”游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会歌曲,这个过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这节课将相关文化渗透到教学中,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本课中土家族风土人情的介绍,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来了解,加深了对土家族的印象。总之,从音乐本身的需求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地进行了相关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br>  本课我的课堂设计还不够新颖,有很多音乐活动设计的不够巧妙。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层层深入,有些环节没有继续深挖下去,有些环节略显繁冗,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时间太少,对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让我感觉最不好的地方是最后打击乐器的演奏环节,整个过程课堂比较乱。今后我将继续深挖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备课,备课的时候多备学生,争取每堂音乐课都会让学生喜欢。</div> 评课人:郭玮 <p>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音乐教研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p> <p><br></p><p>  听了王晶晶老师的这堂音乐课《乃哟乃》,我认为她是一个音乐素养良好、综合能力很强的音乐教师。本节课王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整堂课给学生营造了愉快的音乐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p><p>优点:</p><p>1. 课堂驾驭能力强,组织学生有序,能够时刻关注学生。</p><p>2. 课堂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p><p>3. 能够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p><p>4. 认识1、3、5三个音设计巧妙,运用动画人物,形象生动。</p><p>改进意见:</p><p>建议一:要重视音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p><p>建议二:衬词可用师生接龙、生生接龙、男女接龙多种方式。</p><p>建议三:音不准一定要及时纠正,要让学生把歌曲唱准唱会,</p><p>建议四:明确学习歌词的步骤:分析歌词朗读歌词——理解歌词——记忆歌词。</p><p>建议五:做智慧型,与学生一起享受音乐之美的音乐人! </p> <p>  王晶晶,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音乐教师,大队辅导员,陕西省中小学音教专委会理事,中共党员,音乐学本科专业,一级教师,市教学新秀,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个人综合奖、舞蹈器乐类一等奖,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工会先进个人”等称号,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多次参与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p>

学生

歌曲

音乐

土家族

设计

柯尔文

教学

小朋友

聆听

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