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首例鞘内吗啡泵植入术成功完成

<h3>  2020年05月15日,我院疼痛科成功独立完成了首例鞘内吗啡泵植入术。<br>  患者,何某,62岁,于今年5月12日由琼海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转入我科疼痛科,临床诊断:膀胱癌术后,伴全身多处转移,VAS疼痛评分9分。近期 腰臀、双下肢出现剧烈疼痛,彻夜难眠,每天需持续、大量强效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缓释片1200mg/日)口服镇痛,仍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对这一癌痛病例,我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制定了为患者实施鞘内吗啡泵植入术的治疗方案。在完善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症后,于5月15日在C臂引导下成功实施了鞘内吗啡泵植入术。手术过程顺利。</h3> <h3>手术过程<br><br>1.定位、穿刺<br>2.植入导管<br>3.将配好的药物注入吗啡泵<br>4.植入皮下隧道<br>5.固定给药装置<br>6.将吗啡泵和给药装置连接<br>7.调整给药参数</h3> <h3>定位,穿刺</h3> <h3>植入皮下隧道</h3> <h3>将吗啡泵与给药装置连接</h3> <h3>疼痛科王云川主任医师与同事在为该病人做手术过程中忙碌的身影。<br></h3> <h3>  术后开启了吗啡泵,通过疼痛评估和调整吗啡泵药物剂量,并逐渐停用了其他镇痛方式,使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成功将VAS疼痛评分由9分降到了2分,大大减轻了癌症病人的痛苦。病人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治疗,“多少个夜不能眠,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何大叔开心的说。</h3> <h3>一.什么是鞘内吗啡泵植入术?<br>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是将吗啡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传递,提高强镇痛药的全身性镇痛疗效,从而使每日所需的鞘内阿片类药物降低至之前口服所需剂量的大约1/300,大大减少了机体每日所需镇痛药物用量,并能大幅度降低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 应。</h3> <h3>二.哪些癌痛病人适合做鞘内吗啡泵植入术?<br>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主要用于难治性顽固性癌痛的治疗,对各种晚期癌痛都能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尤其是因疾病原因难以口服,或者口服剂量过大且效果较欠的晚期癌痛病人。</h3> <h3>三.鞘内吗啡泵植入术有哪些优点?<br>  1.高效镇痛:鞘内吗啡泵每天用药量仅相当于口服量的1/300,且镇痛效果显著提升。<br>2.轻微副反应:因用药量明显减少,使得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明显减轻。<br>3.降低整体医疗费用:与需求量较大的口服、静脉、肌注相比,鞘内给药量大大减少,可使患者整体用药成本降低。<br>4.使用方便:患者日常活动基本无影响,只需根据药物使用量计算每隔1-2月到医院更换外置吗啡泵盒即可。</h3> <h3>  癌痛是癌症病人晚期较为常见的一个症状,约 75-95%的晚期癌症病人与疼痛相伴,其中 1/3为重度疼痛。晚期癌痛指数爆表、让人痛不欲生,是最痛苦的一个过程,许多癌症患者熬过了手术、放疗、化疗,却熬不过癌痛,出现了许多患者自杀和求死亡、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角。相当多的患者不是直接死于癌症,而是死于严重疼痛。鞘内吗啡泵植入术的顺利开展,是琼海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取得的又一项成果,也是难治性癌痛病人的最好的选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