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幼儿的科学,是生活中的科学,他们不会关注远离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而是关注此情此景,教育原本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要让幼儿感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身边处处是科学。</p><p>带着诸多问题与思考,如皋市第五共同体第二小组百名老师进相约云端、聚线科研,旨在促进幼儿科学区的互动、有效、延展。</p> <p><b style="font-size: 20px;">研学互动准备:</b></p> <p>老师们积极响应活动,纷纷进群参与。</p> <p>活动前,郝冬霞园长率先抛出话题,引领研学,请老师们围绕4个点精心准备。</p> <p>老师们带着灿烂的笑容,求学的态度准点签到。</p> <p>研学互动行进:</p> <p>问题一:</p><p>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如何让幼儿的一日生活成为科学游戏和探究学习的活动内容?</p> <p><b style="font-size: 20px;">小笔记:</b></p> <p>*结合本土资源,密切联系生活,利用好身边事物;</p><p>*利用丰富大自然,找兴趣,寻乐趣,预见突破点,“生活即教育”;</p><p>*发现生活小细节,会观察,勤观察,善于抓契机,体现“活教育”。</p> <p>问题二:充分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如何巧妙选材,创设贴近孩子生活的科学区?</p> <p><b style="font-size: 20px;">小笔记:</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源于生活,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扩大幼儿视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儿童为本,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鼓励操作尝试,鼓励变废为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创造适宜科探环境,提供活动与表现力的机会和条件。</span></p> <p>问题三:</p><p>基于孩子已有经验,如何提供合适、充足的材料,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p> <p>小笔记:</p> <p>*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择材料,考虑对该年龄段孩子的适宜程度,具有科学性;</p><p>*低结构,重一物多变,考虑材料的丰富性、教育性、层次性;</p><p>*安全警钟长鸣,考虑材料的安全性、游戏性;</p><p>有效融合区域活动、课程活动。</p> <p>问题四:</p><p>家园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如何有效利用家庭资源开展科学游戏活动?</p> <p><b style="font-size: 20px;">小笔记:</b></p><p>*转变家长观念,寻求家庭配合。根据年龄段特点,多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就在身边”“玩出来的科学”等理念;</p><p>*设立班级资源库,利用家长阅历、职业背景、家庭饲养种植、科技藏书等资源,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探究问题发现,探究材料收集中;</p><p>*亲子社会实践活动。</p><p><br></p> <p>活动在有经验、有阐述、有回应、有肯定的融洽氛围中落下帷幕。</p><p>云聚志慧,点亮科学。思想的交流,智慧碰撞,使得大家对怎样创设互动有效的科学区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认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