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千古诗词,做书香少年(十三)——四年八班

💗

<p>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由诗圣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简介</b></p><p>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春望》《望岳》《兵车行》以及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p><p>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译文</b></p><p>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p><p><br></p><p>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p><p><br></p><p>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p><p><br></p><p>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创作背景</b></p><p>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包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到了四川。第二年,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p><p>  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p> 每日悦读 <p>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床盖了多年的棉被又硬又冷,孩子将被子蹬破,下雨屋漏,甚至床上都是湿的,雨下个不停,屋漏水不断,更让人痛心的是安史之乱,漂泊在外的杜甫忧心如焚,难以安眠,长夜漫漫,屋漏床湿,何时挨到天亮。这就是杜甫当年在茅屋中的生活状态,如此破败和凄惨!</p><p> 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杜甫还在忧国忧民,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呐喊。何时能有千万间高大宽敞的房屋,庇护天下广大的贫寒的芸芸众生,让他们不被风雨侵扰,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这是怎样高尚的情怀!</p> <p>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