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之寻

学山

<p>周六,自己的时间,干些许自己喜欢的事,近半年来主要是走走瑞安的各文物点。幸亏少年朋友老包与我有同样的兴趣,让我在寻的路上不那么孤独,我们每每相约周末去一两个文物点。今天还没事先做好科目,临时约下午去寻找蔡敬则墓和宋恕墓,皆瑞安文保单位,一在周岙,一在牛伏岭,很近的两各点。</p><p>周岙于我的印象就是周松北路的那颗大榕树那里,我们估计在那里的山麓,可以找到先贤蔡敬则的墓,既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有牌子或有标志的。下午3点,太阳有点大,但兴趣使然,同行三人却乐此不疲,新认识的医生朋友可能也是对地方的文史有很大的热情,从地上捡起一条木棍,在前面开路,可能在他的想象中,前路或会有荆棘或虫蛇吧,这么想却能前面开路,我些许钦佩。</p> <p>周岙的山脚都是一些小作坊,整体环境脏、乱、差,与“绿水青山”论相去甚远。受毫无规划的作坊的阻挡,我们走了好几条小路都无法通向山脚。无奈,只得打电话给H先生,记得他去过,并疾呼要加强对该墓的修缮和对周边环境的治理。电话接通,平时说一点即通的人,居然花了好几分钟,我才明白了大概位置,末了,H先生说:你先找吧,我也过去。我们继续寻找,一边嘀咕着,一个文保单位咋这么难找呢。约10多分钟,H先生骑着电瓶车就过来了,他是文雅的人,认真的人,也是资深的干部了,待人接物,敬字当先,不论高低,真诚无欺,不吭不鄙,跟着他能学到很多东西。见他真的骑着小毛驴就过来了,我急趋几步,侯他锁好车。我们站的地方刚好是他电话里说的通往先贤蔡敬则墓的墓道口了,但是他不说,你就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墓道口隐在周松北路少艺校与卫校间的几家店面间。墓道两边是彩钢搭建的棚屋,说是墓道,其实已成了两边棚屋里新瑞安人的院子,晒着衣服,堆着杂物,一条狗汪汪叫着。医生朋友走在前面,挥了挥棍子,挡道的狗才一边去了,但墓道的另一端铁将军把门,还是进不去,只得作罢,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这里可是瑞安建城始祖蔡敬则的墓道啊……</p> <p>蔡敬则(约151~约221),字文庄。少时以气节自负,弱冠通经术。东汉光和(178~184)间,举孝廉,授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县令;黄巾起义后,弃官归里。建安(196~220)中,曾率领庄园武装援助东平(今福建建瓯),因防御“山寇”有功,被任命为会稽郡东部都尉,镇守永宁,乃于邵公屿设立公署,号令明肃,境内安定。避乱外地的百姓纷纷回归,进爵安乡侯。三国初年,江东属吴,解甲归农。当时,邑有猛虎噬人为患,又率众除之。死后,邑人即在公署立祠祭祀,并在其墓(在周岙)边建搏虎祠。吴黄武间(222~229),赐谥忠义,不久加封他为辅正王。后人尊其祠为忠义庙,原瑞城北门外建有行祠,公认他为瑞安城的始开拓者。</p> <p>这两年瑞安一直在打造忠义街文化街区,缘起便在敬则公,既然公认他为瑞安最早的开拓者,忠义街的故事也绕不开他,而他的坟墓、墓道也该给与应有的尊重吧。如果说忠义街为我们挣来了面子,那么里子呢。就像美国一直在标榜着道德文章,而一场疫情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里子。外地来旅游的人们,会怎么看瑞安人呢,而我们又怎么看自己呢?</p> <p>带着灵魂深处的问号,我们四人启程去寻找宋恕之墓。&nbsp;宋恕(1862~1910),平阳人,字燕生,改名恕后,字平子,号六斋。八岁能诗文,瑞安孙锵鸣闻而异之,游南雁时访问其家,许以季女。宋恕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瑞安,故居在瑞安申明亭巷,也有人说在大沙堤,孙锵鸣故居旁。光绪十七年,在上海作《六斋卑议》,针砭清朝弊政,提出改革方案,十八年,到天津见李鸿章,呈《六斋卑议》并提出“三治一始”的主张,李鸿章单独接见,赞为“海内奇才”。结交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容闳、郑观应、谭嗣同、夏曾佑、华蘅芳、孙宝琦、孙宝瑄等名流,与章太炎交甚笃,时称“浙东两奇才”。与陈虬、陈黻宸同鼓吹维新变法,世称温州三杰。在学术上认为宋、元程朱学派之“阳儒阴法”为神州衰弱根源,主张恢复孔孟真面目,40岁任杭州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汉文总教习,思想趋向民主。宣统元年(1909),从事文字改革试验,创《宋平子新学》。又撰《国粹论》提出“国粹之界说,以有益于其社会者为断”,反之即是“国糠”,首次提出批判接受中国文化遗产的主张。宣统二年(1910)病逝于瑞安。梁启超赞曰:“东瓯布衣识绝伦,犁洲以后一天民”,蔡元培评价:“与康、谭同时有平阳宋恕,钱塘夏曾佑两人,都有哲学家的资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恕卷》归入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p> <p>瑞安文物列表只是记载宋恕墓在瑞安牛伏岭,但牛伏岭连着瑞安老城与瑞祥新区,山上很多坟墓,没有确定地点还真是难找。某君说就在万松山隧道背上,于是我们开始在背上找,走了一圈,锻炼的目的是达到了,宋恕墓还是云深不知处。幸亏H先生同行,他的认真劲上来了,连着打了好几个电话追问了几位“老先生”,总算弄明白了大概,原来在瑞祥新区那一侧的“牛背”上,于是绕道“牛伏岭”的东北边。我提醒H先生,小心坡路。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他是常年锻炼的人,民间的说法就是“人瘦骨硬”,只是岁月不饶人,见他些许鬓白,太阳下领着我们满山地寻,真有点过意不去。</p> <p>总算在东北坡高隆处,找到了,文保部门还是做了工作的,宋恕墓已被修葺一新,墓前两块碑文,一为“文保单位”,二为“宋恕生平”。站在墓前俯瞰,瑞祥新区仅收眼底,院士路就在墓下方,这或许也是冥冥中一种引领吧。瑞安以一县之地走出了伍献文、伍荣生、戴金星、孙义燧、方国洪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及钟顺时(美国工程院士)、项黼宸(台湾)及去年刚当选的王朝阳(美国发明科学院)、林景瑜(美国发明科学院)等院士,所以瑞安人有底气在瑞祥新区把一条路命名为“院士路”。院士路的北边就是“玉海首府”,小区的水池原来叫“牛角潭”,“牛伏岭”、“牛角潭”或能串联出一个美丽神话故事……</p> <p>突然,墓旁不远处,一人在骂骂咧咧的,说的是宋恕先生墓是他出力修缮的,指桑骂槐地指责某有关单位,说好的钱,少给了2000块。我们接话,表达如果真是说好的钱是该给的意思。见他还在喋喋不休,我说:你也先不要生气,气坏了身体不划算的,你给宋先生修墓,也是好事一件。看他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应该明白我话里的意思的。哪知是佞人一个,说:现在好人都死的早,坏人倒活得好好的。可能医生朋友听不下去了,接话说:积德会荫子孙的,都会有应的。闻此话,那佞人不再作声了,这是灵魂的对话吗?</p> <p>我们在山上分手,医生朋友沿着古道去往瑞祥。H先生说要去另一地方,我目送他远去的背影,似乎越来越高大,些许感概!无声的语言里,读出了他对弘扬瑞安人文的执着和对乡贤的敬仰!</p><p>我和老包也启程回家,一下午没怎么说话的老包,开始了他的唠叨,宋恕墓这么难找,能有几个人会登临此处?能起到推广人文,彰显教化之作用吗?也是发自灵魂的良心之问!他说瑞安的文保单位,都应该上导航地图。我说随着集云山公园建设力度的加大,或将来这里也会是公园的一部分,那时来的人会多起来的。心里期待着那因造瑞枫公路被打断的“牛颈”部,真的如H先生所憧憬的,飞架高桥重相联。</p><p>其实第一山、牛伏岭、桃枝山原来都与集云山一体的,而集云山是瑞安古城有人活动的起源地,如何对待我们的缘起,对待历代护佑我们的乡贤及牺牲的先烈,其实在拷问着一个城市的灵魂。敬字当头诚为径,或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和谐、美丽的,且将该篇名为“魂之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