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为了检验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校全员防控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5月16日,何市镇中小开展了“复学防疫应急演练”活动。</p> 科学部署 明确职责 <p> 演练就是实战。为了确保此次演练达到实效,下午2点20,校领导召集全体教师举行疫情防控处置演练布置会,预设演练场景、明确人员分工、梳理演练流程,明确各环节各点位在发生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方法。演练之前我校特邀请何市镇卫生院陈院长给我们老师进行了防疫知识的培训。</p> <p> 针对学校防控工作,陈院长从开学前、开学后两个方向出发,明确了防控工作的具体工作和要求,突出了传染源隔离、传播途径切断和易感人群保护的重点,针对返校后老师、学生的防护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并针对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应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了答疑。此外,陈院长还对教职工进行了正确佩戴口罩、手部卫生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为防止校园疫情传播、进一步做好学生返校复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p> 实战演练 规范防控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模拟场景1:测量体温,有序入校</b></p> <p> 进校“学生”分成四个通道检测入校,入校前戴好口罩,按照执勤老师的指令,与前一名同学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有序地进入体温检测区域。</p> <p><b> 发现异常“学生”由值日教师将学生带到临时隔离室。进入临时隔离室后,再额温枪进行二次测温。卫生组老师观察学生症状,并询问该生的近期来往史。随后,卫生组老师立即通知家长来学校接学生就诊,同时向学校领导上报学生情况。学生离开后,学校后勤人员马上对临时隔离室进行消毒。</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课堂演练 应急处置</b></p> <p> 学生在进入教室前,老师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学生进入教室上课。</p> <p> 班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课上有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出现呕吐。任课教师立即给卫生组老师打电话带该生离开教室,卫生组老师为学生换上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将该学生沿专用通道带至健康观察室。并组织转移其他学生到备用教室,任课老师对呕吐物进行了清理,随即对呕吐区域进行消毒,呕吐物则倒入校园内的有害垃圾桶内。</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食堂用餐 稳定有序</b></p> <p> 学生分批次错峰就餐,进入食堂前间隔一米按照七步洗手法排队洗手。</p> <p> 就餐统一同向而坐,用餐期间不讲话,尽量用手势表达。</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4.错时放学,平安回家</b></p> <p> 学生们回家同样需要间隔一米距离,不在路上逗留,减少聚集。</p> 反思总结 有效防控 <p> 整个演练过程中,人员配合默契,演练结束后,方志刚校长对演练活动进行了梳理总结与问题反馈,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对演练过程中的细节给予补充指导,并对学生返校的预案提出更明确且严格的要求。</p> <p> 此次复学防疫应急演练,全面检验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应对疫情的实战操作能力,规范程序,切实提高全体教师防控能力。何市镇中小将继续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做到防疫有责、防疫担责、防疫尽责,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小、落到实处,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给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成长环境。</p> <p>编辑:何市镇中小政教处</p><p>审核:校长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