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初心不改,砥砺前行</b></h1> <p> 2019年10月2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参加完市卫健委组织的第五批第一村医派驻启动会后,我正式的成为一名第一村医,派驻在太河镇小口头村,覆盖本齐村和东坡村。从那天起,我开始了我人生中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旅程。</p><p> 10月29日在镇卫生院刘院长和高院长的带领下,和派驻村覆盖村完成对接,我也正式开始了我的驻村生活。</p> <p> 入村后为了对村里情况进行摸底,通过同卫生院的公卫科联系以及村医了解,我拿到了派驻村与覆盖村的贫困户名单以及慢性病及特殊人群名单,才知道入村的任务很艰巨,派驻村小口头村是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多,有177户,300余人,慢性病人群139人,覆盖的本齐村贫困人口数仅次于小口头村,有190余人,走访任务重,而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顿时感到困难重重。</p> <p> 首先是交通不便,因为车技不熟,刚开始选择坐班车,但到了卫生院以后,如何下村成了问题,最近的小口头村有四公里的路程,走路要五十多分钟,无疑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为了节约点时间,于是我把家里的自行车带到了医院,骑车入村,节省了一半的时间,也能多一点为村民服务的时间。自行车伴随我走过了山区最冷的冬天。</p> <p> 刚入村开展工作也有困难,一开始没有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干,贫困人口多,村医没有时间带领下户,走访时吃过闭门羹,村里小路多,往往走完这户忘了那户,让我一开始一度很茫然和焦虑。</p><p> 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调整后,根据三个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每周安排两天在派驻村工作,两天在覆盖村,一天协调。村医没办法入户,我就自己走访,走访一户贫困户再让他告知住在最近的贫困户,这样一户一户的来,慢慢的也就摸清了门路,对村里慢慢的熟悉起来。</p><p> 走访时只要说明来意,山里的村民还是很热情的,这也是前期工作不熟悉时村民给予我的动力,但也会碰上将我拒之门外的,记得去年第一次去李婶家的时候,老人家连门都没让进,而在我坚持多去几次以后,李婶现在俨然成了最熟悉的人,见了总要让我到家里坐会。时间一长,村民都知道了我,每天伴着“来了”,“又来了”进村,这里成了我的第二个家。</p> <p> 走访入户时根据第一村医的工作职责,向贫困户宣传“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扶贫政策,发放扶贫明白纸,通过和村民沟通了解情况,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查体,根据查体情况给予健康指导。在当天走访入户后,回到卫生室再和村医了解入户贫困户和慢性病人的情况。村医是最了解本村情况的人,因为有时自己入户时可能听不到“真话”,打个比方,前期入户的好几个高血压糖尿病的村民,查体血压很高,了解用药情况时经常听到是按时用药的,但从村医那了解到的确实相反的情况,针对这部分人群做了统计,后期会重点回访。经过前期不停的入户,终于在前两个月完成了三个村三百余户的贫困户走访以及部分慢性病人群的走访。通过走访整理重点人群,并利用年前的一个月完成全部慢性病人群的走访以及重点人群的回访工作。</p> <p> 在前三个月驻村走访入户的同时,根据工作职责的要求,协助卫生室完成基本公共卫生的工作,完成2019年第四季度慢性病的回访,完善村民的个人健康档案及就诊信息登记。并积极参与了区里以及卫生院组织的各项宣传活动,健康讲座,大集义诊与宣传扶贫政策及查体工作。</p> <p>协助卫生室完成基本公卫的工作,对村民健康档案进行完善与维护,前期完成五百余份档案升级,促进基本公卫与基本医疗的融合</p> <p>同镇卫生院同事大集宣传各项主题活动及义诊</p> <p>利用大集在卫生院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健康知识及慢性病预防,并参与卫生院组织的乡医考核</p> <p>11月份参与“e健康中国行”为前香峪村贫困户查体,两天时间完成200余人的贫困人口查体,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p> <p>协助镇卫生院为淄河辖区内幼儿园孩子进行查体</p> <p>参加市卫健委与区卫健局组织的各项义诊活动,包括龙泉大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义诊活动,“迎新春,走基层,健康扶贫送温暖”义诊活动以及“冬日暖阳,健康服务在行动”义诊活动等。</p> <p> 考虑到年前大集人群集中,方便宣传,同辖区的第一村医战友们组成淄河三人行,年前大集集中做扶贫政策宣传以及慢性病的预防宣传,前期大集宣传十余次,发放宣传材料及扶贫明白纸数百份。</p> <p>淄河三人行根据专业知识的不同,取长补短,大集宣传同时进行“健康扶贫,第一村医在行动”义诊,为村民查体,并给与健康指导</p> <p>大雪过后,道路湿滑,三人行踏雪前行,宣传扶贫政策,走访贫困户。</p> <h1><b>众志成城,抗击疫情</b></h1> 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这条健康扶贫路划上了逗号,战争的号角响起,我的阵地从村里转移到镇卫生院。根据卫生院的安排,负责预检分诊工作和电话随访。预检分诊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为了守护这方土地的平安,预检分诊就要严格把控,不能有一丝差错,也不能放过一丝可能。认真的给每个来诊的患者做好登记,测量体温,详细询问流行病史。经常有感冒的患者来诊取药,因为不是定点医疗机构,无法接诊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的病号,很多患者不理解,我们分诊的值班人员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和沟通,有时遇到脾气急一点的,还要耐心的安抚。一天的预检分诊在不停的重复中结束。因为防护物资紧缺,也为了避免反复穿脱,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都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一直坚持到下班,但每个人没有一句抱怨,疫情面前,我们义不容辞,也心甘情愿。 疫情期间,作为村里的健康守门员,做好疫情的宣教是我的责任。从结束休假,我开始每天一个个的打电话,叮嘱村民减少外出,出门做好防护,通过宣传相关知识,使大家重视的同时不恐慌,针对慢性病的老病员们更是一遍遍的叮嘱,“药一定要按时吃,别随便减量”,每次电话那头都答应的好好的,但我心里也明白,下村入户时耳提面命都要和我打游击,电话里叮嘱他们能做到吗?经过再三考虑,而疫情又有所控制的前提下,准备好物资走访重点人群。 给村医带去消毒用的物品 走访高血压患者翟大娘 走访糖尿病患者朱大娘家 走访冠心病放置心脏支架的董大爷 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开展讲座,同卫生院的同事一起举办一期线上讲座,让更多的村民了解疫情的防护知识。 <h1><b>共克时艰,继往开来</b></h1> <p>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接到3月23日继续入村工作的通知后,开始转战我的主战场,以扶贫为重点,着重走访贫困户,宣传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等扶贫政策。经过前期的入户工作了解到,很多村民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选择就医,或者只是到卫生室输液缓解症状,怕花费高不做检查,针对这部分人群会反复解读政策,打消他们的顾虑,及时就医。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次走访覆盖村的贫困户,阿姨是乳腺癌患者,一直在后悔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阿姨当时憔悴的脸至今还很清晰。所以无论是入户还是在路上,走到哪里,政策和健康知识就宣传到哪里,让每户贫困户人人知晓扶贫政策,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p> <p> 卫生院五月中旬前要完成全部贫困户的家庭医生签约,时间紧,任务重,协同卫生院的同事到我的派驻村和覆盖村进行贫困户查体,家庭医生签约,并宣传扶贫政策,并针对未在家贫困户进行电话随访,圆满完成了三个村三百多户贫困户的签约任务。</p> <p>协助卫生室进行贫困户健康档案的完善与医保两病的筛查表的统计二百八十余份。</p> <p> 为助力第一村医,我的派出单位淄川区妇计中心在了解到卫生室的具体需求后,为完善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同时能让乡亲们得到更大的实惠,医院为卫生室购置了一台数字心电图机,方便以后有心脏疾患的村民能得到及时的查体。这也让小口头村成了镇上第一家配备心电图机的村卫生室,为以后村民的查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可以通过卫生院与卫生室互联互通,线上会诊,让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得到诊断和治疗。</p> <p> 短短的七个月时间已近结束,从入村到现在,经历了秋冬春夏,从蓝马甲到绿棉袄,和村民从陌生到熟悉,我在我的第二个家虽曾有过茫然,困难和挫折,但经过这七个月,现如今心里充满着感激和不舍,在这个成长过,有过颇多收获的地方,我了解到这场仗也许有艰难,但更知道大家团结一致打赢这场仗的信心有多坚定,作为这场脱贫攻坚战里的一个小小的士兵,只有更加坚定信念,才能勇往直前,不负韶华,不负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