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乾元三年的春天,杜甫来到了成都,在亲友的资助下,诗人在成都近郊盖起了一座茅草屋,自此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然而一年八月,狂风不断,吹破了杜甫的茅草屋,大雨也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诗人由自身的遭遇联想到战乱带来的国破家亡,感慨万千。天津模范小学德育“每日悦读”活动第十四周要诵读的经典著作便是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p>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p>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p> 孩子们,作为新时代学子,愿你们也能拥有博大胸怀,心中有家人,心中有百姓,心中有国家。这是一种担当,更是一份责任。作为模范学子的你们,要从内心深处呐喊出——中华腾飞,我的责任!</p><p>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子们的学习成果吧!</p>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给我们展示的,是在风雨如晦的雨夜里,一代诗圣给我们擎起的道德的光辉,它不仅温暖着当世的人,也永久地温暖着千万年之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