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那条老街

任炳华

<p class="ql-block">从小就在崞县城长大的我,我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这条老街上度过的,这条老街,它给我一生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几十年的变迁,在我儿时的记忆之中刻下了深深烙印。</p><p class="ql-block">听老人们讲:紧挨仓街村城北的范亭中学原是县衙门所在地。丁字型老街,街道两边是两条一尺多宽的排水沟,街两旁座落着大大小小的店铺和民宅,基本上都是满朝时期留下来的老式瓦房。真所畏历尽沧桑,破烂不堪。</p><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是旧县城通往周边各县的必经要道。所以就成了不大不小的交通中心,这条老街上,人们所需的各种传统手工作坊五花八门,十分活跃。每天城内总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范中门前通往小西门外营盘这条老街的洋灰马路为日军统占时所建。经过路人们多少年踩踏,旧日的铁脊车碾压,路面上布满了坑坑洼洼,深深的辙痕,崎岖不平,从建国多少年来,除了房子旧了,店面的招牌换了又换,其它没多大变化。只是盖了文圈舞台,修建了蛤蟆桥旁的综合门市,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范亭中学门前丁字街路东为县东街,经通往北门的丁字街路口,崞阳分院,城堭庙,天主教堂,文庙,直通东门。路西为县西街,经一路洞,弥陀寺,三清观通往西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亭中学是从战火中成立起来的一所学校。一九四六年三月晋绥分局决定,为赞扬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精神,以创办一所以续范亭名字命名的学校。创建于四六年四月,起初定名为"私立范亭中学",为躲避敌人的骚扰,袭击,学校在建校后的两年内辗转迁徒南社,盆水,崞阳,圪嵺,西营等五个地方。一九四八年崞县城解放后,范中迁入崞阳中学,校名遂改为"晋西北行署公立范亭中学”。发展为初中,高中,一九四九年又改名为“山西省立范亭中学。在五十年代,范中成为了山西省名校,一九五二年范中设(续范亭纪念堂)。纪念堂设在校门东,南面的那座迎街黄色小二楼上,二楼中央悬挂一九六二年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续范亭记念堂》横匾,一九八五年邓小平为(续范亭文集)封面题字;一九九六年江泽民为(续范亭纪念册)和(续范亭纪念堂)题字。</p> <p class="ql-block">在五十年代,范中所以能成为山西名校,是与将军的精神楷模密切相关的。续范亭生前的秘书,(温宗祺)是范中的首任校长。(邢志尚)是范中的第二任校长。(程友三)一九五二年五月接任范中第三任校长。(刘益诚)为第四任校长。(陈克勤)为第五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左一第一人是续范亭生前秘书温宗祺前辈,是范中第一任校长。后调天津师范学院任党委书记。给在津的范中学生,讲述续老生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南有康杰。北有范中。这两座以将军名命的学校,过去都是名震三晋大地的名校。五四年招收的范中高三班,全班五十四名学生中,最严峻的五七年高考形势,招生名额10万07录取。那年代,考场设在太原。高三班五十四名学生参考中。其中四十六人考上了大学。录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七。轰动了全省。范中精神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断输送着人才,愿范中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第四人是付挍长贾治高,第五人是校长程友三,第六人是即将离任的范中第二人校长邢志尚,二排左起第六人是教导主任谭景山。</p> <p class="ql-block">回想这些校长们,在那办学初期,条件简陋,他们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滿腔热情,亲自筹集教具,精心选调教员,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竭尽全力,不断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他们是名符其实的慈父般的校长,以校为家,视生为子,扑实无华,实事求是……。把一个慈父般的爱全部倾注在几百个孩子的身上,学校贯彻的是"为工农开门办学",的教学方针,把学校办成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校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他们关心教师,疼爱学生,为学校全面建设勤奋工作,呕心沥血,以身则作的模范行动,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塑造了一个个令人敬佩模范校長形象。</p> <p class="ql-block">这座中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学生来自山西各地,从而提升了崞县城的知名度,使得这个城镇更加有魅力。</p> <p>这是范中高三班五七年太原高考毕业照片。五十四人中,四十六人考上了大学。</p> <p>右第二排第二人是卫风云,原城关完小教师,</p> <p>范中四挍友,图左一张成善,国防科工委大校,左二贾高中,航空航天部高工,左三温瑞媛,北大教授,左四睢行严,北大教务长,</p> <p class="ql-block">我家兄妹五人除我一人念书不成器之外都毕业于范亭中学。我大哥任裕华是留校体育教员,一直从事体育工作。在校担任民兵营长。范中班级多,我小时侯经常到学校找大哥,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很熟悉。我记的当时体育教员,安天祥,本地安家庄村人。张丙乙,山西翼城县人。全校的体育课程都是由他们三个人担任。而且每天学生早操他们轮流带操,进行各项训练,每年两次校办运动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着优秀体育人才。他们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七一年山西省范亭中学改制后,县委为推动全县体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特抽调我大哥县体委主持工作。</p><p class="ql-block">我小时侯跟大哥从旧式校门(衙门洞)进去,在范中前操场看学生们玩单,双杠,骑鞍马,玩吊环,打蓝球。范中礼堂前是前操场,小时经常在礼堂看校办文艺节目。紧挨礼堂北侧建有一排西房,是学校的总务处,西房后紧靠围墙建有一排正房,是范中食堂,自然形成一个小院。师生们上灶吃饭都要经过小院。精打细算的后勤处长郭宏志,总务处赵华,为了利用校园学生们吃下的剩饭菜,把紧靠苏首街房后的那片空地圈了起来,从范中西围墙上开了门,里面建了水塔,盖了猪圈,喂猪改善学生伙食。</p><p class="ql-block">范中前操场中务处房前的北围墙处留有通往后操场的大门,后操场分上下操场,上操场建有蓝球场,下操场建有足球场,平时关闭,要是学校组织学生打蓝球,踢足球开运动会时才开后操场门。</p><p class="ql-block">每当范中前操场放电影时,周围的群众听说后都要进去观看,开演前观众在校园内乱跑乱叫,影响学生们正常学习。学校在后操场紧挨北城墙东北角上用推土机推开一个大口,紧贴北城墙外推出了一条通往北门前的小路,西南角开有一个有门框没安门的大门,门外直通苏首街大路。这样,观众们看电影时,就不让从校园出进了。学校把原来的北城墙后面用推土机推平后,种了菜园,来补贴校职员工及学生们的伙食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范中全能体育教师任裕华,荣获晋北地区全能体操冠军。调入县体委主持工作后,原平县获全国体育先进县。</p> <p class="ql-block">这是山西省知名书法家段体礼大师,早年在范亭中学任教时憎送与我大哥(任裕华)的一幅字贴,大哥挂与家中客亭,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大哥谈起时,总时念念难忘段老的这份情谊!</p> <p>段老先生,德高望重,桃李满天,</p> <p class="ql-block">段体礼先生一生从事美术和书法教育工作。五十年代在范亭中学担任美术教师,他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创作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作品中,把满腔的热情和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文化事业。他创造的好多国画,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的书纸报刊发行。他的书法气息大度,充满儒雅,精艺的书法受到了广大喜爱者的赞赏和敬仰,他是山西出了名的书画家。他敬业向上,为人师表,教学十分认真,平易近人,和谒可亲,正直善良,视生如子,为国家精心陪育出,傅琳,亢佐田,陈巨锁,原存根,張存堂,石中理,何如今等的书画优秀人才,他曾任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老年书画研究会员等职。他好学进取,乐于助人的品格永远值得人们敬佩!</p> <p class="ql-block">范亭中学斜对面粮管所仓库旁的大院里,住着一位个子不高瘦瘦的满头花白头发的孤寡小脚老人,她慈爱沧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条条皱纹,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她的两条罗圈腿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我每天城堭庙上下学,都从她家门前路过,听人们谈起,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亢佐田画师的母亲,亢佐田是我西街小学启蒙老师贺明月的老公。一级国画师亢佐田,自幼酷爱美术,是二大队人。就读于范亭中学,受段体礼老师的辛勤培育,高中毕业后,又考入山西艺术学院。七十年代,他创作的国画以人物为特点,《红太阳光辉暖万代》生动地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这幅画在当年创造了全球美术作品印刷过亿的神话,这幅画经常在小学课本封面上,年画,报到上见到。他的好多作品多次荣获大奖,并参加国内美展,为人们所瞩目,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和国内外友人收藏。他是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山西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中国画人物画学会会长。</p><p class="ql-block">亢佐田先生不但画画的好,而且还是个大孝子,他刚参加工作在大同,人在千里,时到把娘挂在心上,虽不能经常回家探望,亲自在家伺候,他托人卖米卖面,时刻关照着母亲的日常生活,每当回家探望母亲时,帮母亲清理房间卫生,帮娘揉脚,擦背,……。临走时,安顿老人的吃食穿戴,他母亲是个袭子,人们说话她什么也听不见,佐田用笔在纸上画出他妈穿的衣服,鞋帽艳色及样式让母亲选择,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着母亲的心,他的这些事在街坊邻居之间村里不断流传着,难得的一片孝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代代相传!</p> <p>国画大师亢佐田先生的《红太阳光辉暖万代》作品,</p> <p>前排右一,郭映奎,右二,黄传智,右三,任裕华,右四,贺德虎,</p><p>二排右一,安天祥,右二,赵铎,右三,安裕,右四,冯修城,右五,张耀勇,</p><p>后排右一,辛永田,右二,王增瑞,右三,李国正,右四,扬海田,</p> <p class="ql-block">范亭中学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人材济济,精英辈出,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从大学毕业,离开了大城市,不为名利服从组织分配,来到这里,这些顶尖老师有,物理丁新亮(河南夏县人),生物赖双芳(广东人),俄语黄启崇,会俄英两门外语(北京人),政治,杜仁,(河北人)。音乐王一民,王奇瑞,数学,冯德祥,李庭秀,杨海田(原平刘庄人),宿道欣(忻州人),……。五六十年代,当时教学条件非常艰朴,我记忆里教师们住的一排排老式平房,每人一间,土坑。学校为了找人方便,在每位教师住的门框上号有各班班主任的名字,学生们一看便知屋内是那位班主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每月二十八元的工资,还得上灶交伙食费。那个年代的老师们并不因为穷酸而没了自尊,也不因为"卑微"的职业而失去对事业的热爱。这些老师虽然性情各异,教学的办法也不尽相同,却内心都很诚恳,他们把自已所学到的知识一心一意地教给学生,他们教学耐心细致,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能辜负为师的名号。单纯的把自已的事情做好,学生们考上好的大学,便觉的心中安然。</p><p class="ql-block"><br></p> <p>冯子敬,原平市柳巷村人。范中化学老师,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士(闫占魁),将军(张工,弓计来,王宇),清华,北大教授(罗铸,睢行严,温瑞嫒)……冯老师仙逝后,左右题联由原平市医院赵潼生,专机高工李禄堂,天津大学教务主任张申官,天津内燃机厂高工刘全忠,敬挽。老师遗像下面花圈,自左向右,由五十年代辉煌时期的高一,高二,高三班,北京張斌文,张工,唯严行等学生敬挽</p> <p class="ql-block">那年代学校没有家属宿舍,范中带家属的教师只能在外租房居住,听母亲讲,在我家院子里就住过范中校医张荣(后沙城村人),物理老师高造国,(东北人),我家对门一间九平米小屋子里住着黄传智老师(定襄人)。范中图书室管理员门昭(西桥村人),也和我们住在一条巷子里,小时候经常和他儿子柱柱,四四玩扇元宝。从我家北巷口出去苏爬爬院子里住着校长刘益诚,(忻州人),部队转业干部,军人出身,走路步伐稳慎,为人不苟言笑,正直无私,我姐姐和他女儿刘玉萍关系甚好,小时跟姐姐去过他家几次,一家五口人挤在二间十八平米的屋子里,坑上铺着席子,屋内除了必须的生活用品外,只有一个小桌子。我小时经常从他家门前路过,和他家里人都很熟悉。他妻子没有工作,在家料理家务,他儿子永和,文和穿着也是带补丁的衣服。刘校长公私分明,从不会利用权力为家庭谋私利,不贪不占国家一分便宜,他是党培养的好干部。</p><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是校医任迎喜,个子小,生的又黑又小,好似武大郎,他住在下仓街刘官文家的院子里,街里人给他编着顺口溜,"远看任迎喜,近看孙悟空";我叫任迎喜,我在范中当校医;人家叫我去看病,我就给他二拉西"。</p><p class="ql-block">文革前,范中把旧校门拆除,从校园中心的南围墙上拆开一个口,垒了两个砖柱,双扇大门,其中右侧一扇开一小门,从校门出去,侧对面从上仓街村巷口处拐出,经小寺庙从中南门的顺墙胡同出去就是大街。校内砖铺马路直通北墙根。路西台阶上是一排排的教室,靠路西北台阶下的大锅炉房,锅炉工是城西村的马文玉,为了满足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们全天的热开水供用,工作在又热又累又脏的锅炉房里,每天黑烟滚滚二十四时不停地及时给锅炉加热补水,逢年过节也不休息,他的这种对工作一丝不苟,敬业向上的精神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人们的认可。从锅炉傍的大台阶上去就是学校的教室,操场。在台阶上教室傍的一根高杆上挂的铃,每天打铃的是一位个子不高,灰白的头发,瘦瘦的,看上去很和气。无论是谁,只要一提起他,总会竖起大拇指发出喷喷的赞叹声,"棒"!这人真行,他就是范中的门卫,张末登!每天总是拉着细细的绳子催人们起床,出操,上课,下课,吃饭,熄灯,他的铃声不紧不慢,节奏匀称,他的工作又是门卫,又承担着学校的打铃工作。那时侯,打铃表面上很轻松,实则不然,这时一件时时刻刻想着的事,每天从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要打二十大几次,到点就得拉铃绳,容不得半点马虎,他每天把自已工作的地点至到打铃地方需要走多少时间算的不差一分,而且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各种铃声都有各种不同的节奏,至从学校安装了电铃,就再也找不到那个年代的感觉啦,敲钟打铃那个年代已逐渐得离我们远去……。</p><p class="ql-block">一进校门路东一排正房是在校单身老师的宿舍,前面一间是传达室,学校门卫,人们称呼他老李,四十多岁。上中等身材,头戴一顶帽子,额头上有一道道皱纹,长着两只大大的眼睛,除了认真看门守夜,还见他打扫门里门外的院子。文革期间,学校考虑到到他工作繁忙,并抽调学生石富生协助他共同看门,他们坚守原则,认识我们几个小孩子,知道我们进校后不是乱跑,就是要传单,不让我们进校门,他们坐在门口的小屋里,每天无时不刻地注视着每一个出进校门的人员,生怕我们这几个小屁孩从他们眼皮底下进入校园。他们每天都是这样认真的严守着自已的岗位,他们面対各位出进校门的老师,笑嘻嘻的,甜甜地打招呼,每当看到我们出现在校门口时,他们走出校门,原本笑嘻嘻的,不料"脸色一沉",冷冰冰地说,让我们离开校门口,我们向他示好,也无计与事,我们没法,自知理亏,一下跑了。远远地看到他回屋后,我们又过去了,我们藏在门外认真的观察着,只好乘有些老师进去问话时,挡住他们的视线时,一不留神一个个从门西边溜进。</p><p class="ql-block">平房后的丁字路北是一排花栏墙,紧挨花栏墙一排窑洞房是各班老师们的办公室,办公室后有两排教室。原旧校门正面是校办领导机构场所及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班学生宿舍。校园内的道路两傍都栽有柏树。各个旧式小院内及教室前栽有楊槐,桃杏,丁香等树木,到了春季校园内紫色的白色的丁香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气味。</p> <p>范中前操场大礼堂门前,</p> <p>出席县学代会,党代会的范亭中学代表,</p> <p>六八年军宣队进驻范中时与教职员工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崞阳建校四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九八八年这所以将军命名的范亭中学迁移到原平后,范亭中学改为原平市第二中学。但在我心目中仍觉的范亭中学还在崞阳。</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崞阳城北范中路东的原平医院崞阳分院,原是一所大户人家的宅院,解放后属于政府所有,座北朝南的台阶大门顶上写的"救死抹伤"四个大字,是各科医务人员的圣神职责。在六七十年代,诸千红(抗美援朝转业地方的干部)院长以身作则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治病的精神,崞阳分院的声誉在原平这片土地上逐渐闻名。</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在城关完小上学,每天上下学都要从医院门前通过,对院内大多数的医生都很熟悉。三进院落,各科室设在四合头前院。门卫王付才,五十多岁。是城西四大队人。我每天上下学都见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急急忙忙地奔往在医院的路上,他负责医院晚上来急诊看病随时开关大门,收发报纸,打扫院内外的卫生职则。内科主任张泽民,他的科室挂满了绵旗和奖状,见附近的好多人都找他看病。他立足本职,情系患者,用热心,真心,诚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小患者们亲切的称他为张爷爷。经常见他背个药箱外出,他是医院的中层干部,多次被评为全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外科医生扬光钰,勒福恒,孙天来。他们热爱专业,用热情与城恳的态度,专业的医术,接待着每一位来看病的病人。我最佩服的是孙天来大夫,他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睛,白净净的脸上总是面带微笑,他是六十年代初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崞阳分院的专科大夫,我左耳下长的疙瘩就是他做的手术,那时侯我刚滿十三岁,我大哥带我去医院找他看病,他让我躺在手术床上,手术前他非常和蔼得安慰我,不要怕,打上麻药就不会疼,由于耳朵傍的血管神经太多,做起来非常费劲,要把外皮割开,一刀一刀的把里面的这块肉溜取出来,不能伤到一点血管,也不能伤了外皮,如刀下去划破血管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一丝不苟地为我做着,杨光钰大夫在傍配合,手术做到最后几分钟,因时间过长缝合到最后几针时麻醉己完,我咬紧牙关,满头大汗,孙大夫见此告我,手术马上就完,不敢乱动,手术从上午九点钟开始一直做到十一点半,两位医生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后,孙大夫夸奖我是个勇敢坚强的孩子。经过这次手术我和孙大夫结成了好朋友,(他和我说起,他的父亲就是每天在广播里和少儿报给儿童们讲故事的孙进修老爷爷。他是医科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贫困山区分到崞阳分院的,他爱人在北京工作,探亲时我在崞阳见过他爱人。七十年代后期他调到原平医院外科室,我什么时侯看病找他都不用挂号,很方便。八十年代后他调回北京,我很难忘记那段历史,也忘不了他对我的这份情谊。</p><p class="ql-block"><br></p> <p>妇产科的两位医生,我和贺付梅熟悉,她是崞阳东关人,她先生田毅生在范中当生物教员。那时她四十多岁,是妇产科主任。她从事妇科工作二十多年了,在妇科病诊断方面结累了丰富的经验。不知道她们一年要做多少接产,引产,流产和疑难病例手术,七十年代,医学落后,生孩子还不做剖腹产手术,如果遇到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的两种选一的情况,医生最大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也只能破掉零取,每当遭到这种情况或者得到家属责骂的时侯,她的心比任何人都要痛。她对待病人认真负责,高尚的医德得到了崞阳周围人们的认可,我的一位相好同学,谈恋爱期间与女友意外怀孕。那位女友还不到二十岁,当时那个社会,不但对家里人隐瞒,更不能让外人知道。遇到这种事的要是被村里人知道传出,那是伤风败俗之事,一靠子也抬不起头来,当时那个社会,人们到医院流产必须从大队开证明医院才可接受。除了医院再没有其它地方可做。为了不声张,这位同学找到我让帮忙。那是一九七六年,我已在原平皮革厂参加工作,</p><p>贺医生的儿子田建民在我们队插队,和我相处尚好,我在小队当队长时,他任付队长,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找到贺医生家向她说明情况后,贺医生抽中午无人的时侯给她做了流产手术。妇科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她能让千万个家人幸福。是最美好的事情。</p> <p>一排右一,范中任裕华,右二,崞阳分院内科,张泽民,右三公社,石绪礼,二排左二,新华书店,张金钱,四排右一崞阳分院中医科,张拴高,</p><p><br></p> <p class="ql-block">中医科老大夫王玉喜,程掌,年轻中医苏全州,他们在多年的行医中,不断探索,结累了治病与临床诊断经验,他们以中医为特色,凭多年来的心血和结累的经验,总结出有效药方,坐诊把脉,开方取药,用它治病,省钱省时,无毒无付作用,在医院十几平方的房间里,我经常见每天前来就珍者络绎不绝,他们对每个患者都是那么专心致志,不敢有一丝的疏忽大意,他们知道一个小错就能酿成大祸。在医疗设备缺少的六十年代,没有B超观测,很多老中医从把脉就能诊断出怀孕的孕妇。他们用自己的绝技医救了无数的身患绝症的病人。若不然好多患者也不会慕名而来。医生,这个光荣且有爱心的职业,为了方便几十里以外前来看病的患者,药房高永久,李巧枝经常中午加班迟回。财务科明计龙,待人诚恳,光明磊落,遵章守纪,兢兢业业,尽心尽则。得到院内院外人们的一致好评!</p> <p>范中楼前平定街这条老街往南的高台街门,六十年代是原平县卫生进修学校,为切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基层机构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枝术水平而建的,学校从各乡镇卫生人员积级报名参加培训,学校聘请各科知名医生授课,护理,医学,助产,药学等。这些学生带着他们学到的医学知识,毕业后分别分到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全县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积级推动作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村的石冬梅,东关村的郄金贵就是从卫校毕业后到基层工作的。原平卫校为卫生系统输送了专业人才,为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永远不会忘记他们!</p> <p>现在医院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CT,超声波,核磁共振等先进放射设备和化验达到明确诊断和铺助诊断而确定后才治疗。上了年记的人都知道,旧日六七十年代,医院设备简陋,崞阳分院化验室,只见桌子上放着一些玻璃瓶子和玻璃试管,一台显微镜,再不见到过其它设备,经常见贾克勤,秀依俩位化验员扒在显微镜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血型化验。</p><p>放射科就有一台X光透视机,可以做一些心肺异常,骨拆等检查,对于身体内的很多病变是无法查出来的,为此一些疑难杂症患者更无法确诊。姚顺是抗美援朝从部队医院转业太原的,六十年代初从太原儿童医院调回到崞阳分院放射科的专科医生。姚医生刚调回来时住在我家院里,相处多少年了和我家关系一直很好,非常亲热,他虽然是从事放射工作,但他生性热情诚恳,他对病人象亲人一样给予关照,热爱医学,爱帮助人对各种病都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儿童病疗效特别显著,</p><p>我家里人,大哥,二嫂们的孩子们生了病都离不了找他的麻烦,他对我家的照顾很是感激。尽管以后各奔东西,但想起这种感情念念不忘。</p><p>从正房财务科门前的隔角处小门进去的小院子,三间正房为伙房,为院内上灶职工和住院病人的食堂,三间西房是饭厅,正房台阶下有一眼水井。除吃水外,医院各处用水都从井里打水。</p><p>从前院正房中间的走廊进去是一个长型大院:院内一排正房,靠西是院长诸千红的办公室及宿舍,紧挨的是住院部,靠东有三间南房大厅,是停放病故后的太平房,靠南房东山墙留有一个小门,叫太平门,从小门出走是直通县东街的一条窄小胡同,只能通行小平车,平时小门紧闭,是专走故人的,每当我上学路过小巷口处,心里不免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p><p>这所我从小熟悉的医院,各个科室,每位医生的熟悉面孔,印象深刻,对这所医院的诸千红,孔耀先,邸x×,杨福根几位院长,这些医生们的亲切笑容和热情的态度己深深印在我心里。</p><p>如今,这所把爱洒向小城镇的医院,已从这条老街上离去,迁往城外一0八国道傍的原部队驻地。</p> <p>老街从北往南的马路东侧是崞阳农具厂,(后改为金属结构二厂)。七十年代的农具厂最为辉煌时期,厂里车,钳,铆,焊,木工,油漆工,电工等工种样样齐全。厂里技术力量雄厚,七级钳工大师王楞楞,厂里的大多数精密设备,产品都离不开他的设计。油漆师付王贵同,铁匠师付王东保,齐黑,机工师付刘全瑞,弧皮匠范劳劳,这些都是厂里技术骨干。这里大多数职工都来自城周围的各个村子,每天上下班,厂里年轻的后生们一个个身穿一身劳动布工作服,迈着轻松的步伐,意气风发,欢声笑语,行进在这条街的路上。真让人羡慕眼馋。</p><p>那时侯在农具厂当个工人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慨念,那牛的很,城镇户口,是国家的主人,吃的是国家供应粮,发的劳保,服装,鞋帽,手套,等福利待遇很高,吃药,看病国家全额报销。那时只要进了工厂就是天堂了,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找个老婆农村姑娘可任意挑选。</p><p>那个年代,老百姓的文艺生活十分枯燥。很少有家庭能买起电视机,一天劳累之后,晚上家家户户房前都安有一个有线广播匣子,有的买个半导体,按时能听听新闻,和几段京剧样板戏,县里放眏队和周围部队几个礼拜才放一次电影。由于隔的时间长,村里看电影,电视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令人向往的一种视觉享受。尤其是年轻人和孩子们根本解决不了看电影的馋,过不了看电影的瘾,无奈之下,当听到周围农具厂院内每天晚上放电视时,村上的男男女女,小孩们仨仨俩俩的,吃了晚饭来到这里,为了方便周围群众,到了播放时间,厂里排专人把电视机搬到院内放映,并摆放了一些椅子,每晚吃过晚饭,人们早早准时出现到这里,来的早的能坐个座位,来的晚了而没了位置,电视开始了,一阵工夫,院内的职工,左邻右舍也都搬着椅子围座在四周,没有櫈子的观众只好无奈的站到后面,电视机也只能收三四个台的节目,尽管这样虽然效果不佳,有时收不到信号,也需不停的去摆弄电视天线,位置,画面清晰了,人们高兴的叫起好来,由于四周观看的人太多,也不能大声说话,电视音质不好,声音也不能调的太大,声音大了杂音也会很大,影响观看效果,但也很热闹。历史早就翻过去的今天,现在电脑,手机微信随便选择,但永还难忘给我带来欢乐这个小院。</p><p><br></p> <p>过去那年代,由于当时电视产量少,全崞阳镇唯有综合公司,农具厂各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当晚饭后农具厂前院门右的电视机旁引来了各村众多的观众前来观看,</p> <p class="ql-block">七四年,那个突出政治的年代,一场学习小靳庄运动风糜全国,各行各业都不例外,到处成立了宣传队,我们村和农具厂两家宣传队合二为一,当时贺玉来任农具厂革委付主任,我任我们村革委付主任,通过張向军的沟通,经过我们之间相互了解,相处,很合得来。我们两队合作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互相交流,互补不足,共同排练。当时,我们村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过的张向军任总指导,负责宣传队的总体排练。王拉锁担任我们村宣传队的作曲编剧工作,铁木社王茂田为器乐演奏训练,舞蹈编排基本动作指导。我清楚地记的,当时铁木社提供的排练场地是木业社后门傍临街那间室内排练,(木业社的后门设在正街通往文庙的那条丁字巷内,对门是崞阳皮麻社,一九五五年全国公私合营办的厂子,专门加工,车马皮革用具,承览加工麻绳,弹花业务,巷内的文庙解放后一直被崞阳粮管所占用,设迎街粮油门市,专供应崞阳城区非农戸)。使我又重新感受到当年围在一起热闹的气氛,那里也留下了俩支宣传队合作的时代印记,也承载着这代人的青春梦想!</p><p class="ql-block">我们合并后的第一场演出是在离崞阳十几里处的石寺村舞台上,我们刚进村就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刚把幕布吊好后,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搬着板凳,拿着马扎座在台下了。锣鼓一响,方邻左右村庄的人们也赶来了,台下满满地围了一大片。报幕员记不清是铁木社的那位了,开场是我们的大合唱,接下来是京剧独唱,当时铁木厂有个叫改翠的姑娘,她桑子特别清脆,她唱的是龙江颂里江水英那段,"担重人乘东风急回村上"……。台下引来了一阵阵掌声,王拉锁的身穿一件长袍,表演的〈西门豹巧计斗河神〉的单口快板,接下来是铁木厂的美女们穿着厂里统一配发的舞蹈服装,精彩整齐的动作,在茂田二胡的伴奏下一个象天仙下凡一样更使人心旷神怡,二人台王美青,王虎梅表演的〈大寨红花遍地开〉,张长江和罗青平的〈山也笑,水也笑,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航程〉的二重唱,王拉锁与刘秀兰的〈老两口同年五十八,越活越年轻〉等一个接一个的节目赢得了观众们的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演出结束后,受到了石寺村晚宴招待。俩家联合人强马壮,强大的一支伴奏队伍,乐队,服装导具,乐器,幕布,齐全,经常在文圈,大礼堂演出。并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常常怀念我们共同逝去的那青春时代!那美好的幸福岁月!</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印象最深的铁木社,原有的生产车间和老工业设备已渐行渐远,还有那些厂里当时的技术骨干们,当年的帅小伙们志新,喜拴,顺才,浩然,美文,都已成为老人。破败的厂房,那群人的历史痕迹,它们具有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尽管蒙尘于岁月,却不能被遗忘。</p> <p>靠街西的原平县崞阳兽医站,六七十年代,它承载着全县十几个公社的生畜防疫管理任务,骡马驴牛,这些昔日农村的重要生产动力,属于生产资料,当时规定属于公有资产,个人拥有是犯法的。</p><p>过去农村,每个生产队拉车,耕地,送粪等都离不开畜力,它们一直为庄稼人默默地奉献着。农业生产离不开它们的生产力的。兽医站的这些防疫员,在政府的管理下,为了确保生畜的健康生长,每年春季兽医站都要给这些牛马们灌药(动物防疫)。</p><p>小时侯出于好奇心,每年春季经常跟着大人们身后,到兽医站院内不止一次的见到,兽医李师付将马牵入四柱竖立的象双杠一样的一个专门架子里,用绳子帮好,使之不能挣脱,颈椎朝天仰起,铁嚼勒口,大张其嘴。兽医人便拿一个牛角状的东西,盛了黄糊糊的药汤,往畜的嘴里强灌。</p><p>到了八十年代,集体土地也下放到户,兽医站也遂渐地取消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代替了骡马牛驴等大牲口,旧日的兽医们变了人们饲养小狗小猫的动物医院了。</p><p>当年农村不可缺少的牛马生畜,已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只能成为人们的记忆,恐怕再过多少年只能在动物园才会见到它们。然而,做为人类,我们并没有忘记它们昨天的功劳。</p> <p>沿着兽医店往南是辛章村苏有生夫妻开的饼铺。据说这家做烧饼手艺是祖传的,自治泥巴土烧炉,古法炮制。烤出来的烧饼两面金黄酥脆,外酥里喧,甜香味美,咸香可口,味道独特。记忆里,小时侯见二哥从这家小铺子买过烧饼,送于朋友。如今电器化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土制炉已被淘汰,曾经街铺路边上随处可见的饼铺也成为历史。</p> <p>先把面饼放在炉子上的铁板上加热,待面饼定型再放到炉子里烤。</p> <p>这个店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个土制烤炉。现在都用电烤箱代替。</p> <p>小时候经常听仓街村人们说起位居饼铺隔壁的林鱼理发店。林鱼是崞阳镇南关村人。中等身村,她胖乎乎白净净的脸上,长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说话时面代微笑的她,有一股成年女子的魅力。五十年代,林鱼的丈夫在大同市酒厂工作,她随丈夫去了大同,并在二轻局上了班,单位为了提高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厂成立理发室。特召理发人员,在她的要求下,厂特推荐她到大同美发专业服务行业培训实学。(旧日美发行业在市场上认可度一直不高,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而女子理发在很多人眼中看来都是不正经,名声也不好听,也一直受大家的指责的。而且理发行业是一个很苦很累的行业)。正处于花季年铃的她,冲破旧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选择了很多人岐视的理发这个行业。经过几年服务行业的实学培训,她学成了出色的女理发师。</p><p>林鱼是个立业的女性。六二压响应国家号召从大同返乡后,一家四口人,面对当时那艰苦环境下,造就了她坚强,领事的秉性。坚强与承载的力量,使她对家庭产生了很强的责任感,和丈夫共同担负起养家糊口的担子。在老街饼铺隔壁租了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的门面铺子,开起了唯一一家的女子理发店。当时美发项目比较简单,大多数顾客的要求就是把头发剪短就行。房子里购制了一张老式能收能放的木制椅子,一面镜子,一只搪瓷脸盆,几把剪刀,木制梳子,一把手工推子,几条毛巾,刷子,围裙,一切安顿就绪后,理发店就开张了。刚开业,来理发的人寥寥无几。生性热情的她,当你一走进她的理发店,她对所有的顾客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贵贱,都是笑脸相迎笑声相送。</p><p>她理发时,先用剪刀把头发剪短,剪齐,剪出基本形状后,用手工推子进一步加工,直到发型完美,顾客满意为止。她手法利落娴熟,仔细认真,绝不马虎。洗头时,林鱼总把水兑得不凉不热,让水顺着指缝慢慢流下来,生怕烫着顾客,总是关切地问烫不烫。随后抹上肥皂粉,时而慢挠,搓洗,轻重志如,张驰有度,让人顿觉神清气爽。接着再给客人围好围布,左手按在头上,右手拿着剃刀,轻轻往下刮,只听“嗤"嗤嗤几下,边幅就修干净了。刮脸是林鱼拿手绝活,只见她先用热毛巾敷面,捂上一会儿,再用小刷子蘸上肥皂沫,细细地抹在胡须上,接着取出剃刀嗤嗤嗤地在鐾布上来回蹭上几下,再揭开冒着热气的毛巾,右手执刀,左手绷脸皮,铮亮的剃刀顺着胡子刮下去,再从顶额左右,经鬓角,颊腮,接着耳垂,眼皮,鼻梁,连耳内都会旋上一圈儿,刀法精细沉稳,绕来绕去,所到之处,干干净净,她手法轻盈,没有丝毫的痛感,刮过的脸皮十分细润光滑,舒服极了。那年代,沒有照明,有时侯到了晚上人多了,还得旁边一人用手端着煤油灯照着,所以,更没有电吹风,洗好头后只能靠用毛巾先擦一遍,再换一条毛巾将头擦干,那时理一次发,剪一次发,收费一角五分至一角。</p><p>林鱼不仅理发理得好,人也长的漂亮,不拘一格大说大笑的开朗性格,同时也离不开和顾客沟通,她把顾客当成自已的朋友,熟悉的顾客向她谈家里的琐事,她耐心倾听,合情调解。她精湛的技术,和睦的性格,天仙似的美貌,找她理发的人回头客越来越多,她灵活的思路,能根据顾客不同的年龄,发型和顾客沟通发表独特的见解,滿足顾客的要求,她的手艺得到了城镇周围人们的认可,一步步的成了崞阳城内知名的理发师。根据上级部门需求,崞阳镇成立国营理发馆,特召她到镇理发馆参加工作。从此,她由个体户转为了企业职工。我的记忆里,最初崞阳理发馆在西街紧靠食品公司西的临街门市,六十年代中期又挪到了蛤蟆桥旁的丁字街。</p><p><br></p> <p>童年的记忆里,林鱼理发店对面大街路东通往文庙街的丁字巷口处,有一座木式牌楼。这座牌楼建造时,是乎与文庙有某种联系?四根对称木柱稳座在底层柱石上,抬头仰望,门楼檩中四周造型生动的木雕图案,雄伟而壮观。这些旧日繁华的街,巷,牌楼,庙宇和老字号商铺,是古城之美象征,也是崞县古城极具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p><p>沿着巷口往里走,座北朝南的大门,这里原是民国时期创办的女子学校。五六年公私合营后,铁木社扩建与这个大院打通归木业社所有,改为厂区后门。对面的大门是崞阳皮麻社。据老人们讲,原来的画市底就设在这。再往下走,往北有个丁字巷口通往城堭庙。正东直通文庙。解放后,文庙一直被崞阳镇粮管所占用。</p><p>多少年来,这座牌楼遭遇战乱毁坏,经天阴下雨,风吹日晒,无人管理,烂落不修,又遭遇破旧立新的六十年代,被村里拆除,至此就消失了。</p> <p>紧挨农具厂临街大院住着阉割技师段笑峰,他的同伴段六全住在他家斜对面的临街大杂院里,他们是河北人。五十年代初,他二人打拼来到崞县城,楸准了这个短缺市场,并落户于仓街村。为防止在工作中产生矛盾,二人通过协商确定了各自的工作场地,河东几十个村庄和崞县城以北为段六全活动的地盘,城南至原平一代为段笑峰活动地盘。阉猪仔这门手艺当时在农村是非常吃香的,旧日农村每家每户一般都会在自已住的院子里养一两头猪,阉割猪仔是有时间姓的,猪娃长到四十多天是最好的阉割时期,经过阉割后的猪娃野姓也会消失,一心想着吃和睡,长的快,不发情,肉味鲜。不阉过的猪,长大后会分泌一种非常难闻的膻味,这种气味会很难通过烹饪去除掉。</p><p>这种活虽然脏累,可收入高,每年到了阉割猪娃时期,他们挨村串户基本不停歇,每个村乡亲们的猪也要预定的,阉猪按顺序排列,处理完一家就要去另一家。一个手艺人从早到晚要忙很长时间,一天下来能挣几十块钱。</p><p>小时候见段六全到我家阉猪娃,只见他跳进猪圈,一下就把猪娃抓住提起,他用一把带钓长条小刀,从猪的小肚下进去一拉,只听猪娃一阵叫声,几秒钟时间就阉割好了,我记的那时阉割猪娃,公猪三毛,母猪五毛,阉割后,都是本村人,人家也不收钱。见母亲等到了腊月后,去了人家家里,用绳量了人家的水缸尺寸后,串上几个水缸上盖的啪啪送给人家,以表感谢!他们是当时农村乡亲们非常尊敬的人。</p> <p>从中南门旁边顺城墙西小胡同进去是仓街村。胡同巷口处的临街门面房,公私合营前是姚四与河北皮商赵高山共同经营的车马用具皮革门市。五五年全县私营实行全行业合营后,成立了崞阳皮麻社,这些技术人员,包括传麻绳,弹棉花。归手管局管理。这条街上的个体铺面除張罗,钉秤,镶牙,修表,钉掌等生活中离不开的特殊工种枝术外,其它基本上全部关停了。</p><p>从小巷口往里走三四十米处是登中南门的砖砌大坡。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十五期间,经常从这爬起城墙,上城墙的坡很徒立,那时候不怕土,我们几个小伙伴气喘吁吁的往上爬但很开心。上去后在上面跑来跑去,放眼望去,崞阳城内沸腾了,从范中至中南门,从中南门至蛤蟆桥以南沿街房檐两边挂满了各式各种的灯笼,节日的气氛,喜气洋洋,来往的人群从中南门一直延伸到街的尽头。</p><p>几十年过去了,家乡那正月十五闹红火的场面,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崞阳镇最盛大的喜庆节日。到处悬挂着大红灯笼,寓示着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象征着喜庆,祥和,太平。十四,十五,十六定期三天各种民俗的文艺庆祝活动,文圈,大礼堂由公社宣传队和各单位宣传队演出的文艺节目。全镇各单位和二十多个村子组织的近三十多支闹红火队伍。聚集到指定的位置报导,各村的表演队开始上街了,听到街上各处传来的锣鼓声,看到了从四面八方涌向街中心的人群,心中会莫名地兴奋,步伐不由的加快,我们也跟着人群跑起来,欢叫着,锣鼓声,鞭炮声,嘈杂的人声越来越近了,所有的表演队都得从街道上经过,九点开始,到公社旁边文化馆后面的大广场报导。报导登记后的队伍很有秩序地在规定的看台前表演后,在公社的指挥下,各村的高跷,旱船,车车,秧歌等轮流进入大街,开始绕街表演。</p><p>天气依然寒冷,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可人们在美好的期盼中纷纷涌向街头,从南到北,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喜气洋洋,热闹非凡,我们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镇中心的蛤蟆桥是个丁字大街,所有表演的队伍都会集中到这里来大显身手,这里人声鼎沸,人如潮涌,拥挤的人群早早围成了结实的一圈,表演场地在后来者的不断冲击下越缩越小。这时候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脱下衣服不停的抽打,那里拥挤就抽打那里,随着嘚儿椤噔,哩嘚椤噔的笛子声,高跷开始入场了,在场地内一边扭一边踩圈,看红火的观众最怕跷子打在脚上,使劲往后退,在工作人员和高跷采圈的配合下,场子踩大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最深受人们喜爱的各村高跷,它预意着人们在新开始的一年里高瞻远瞩,步步高升之意,为唤起观众们的兴趣,扮演的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戏曲中的各种角色,或男扮女装,身着彩服,每班都有自已的绝活。崞阳最出名的是下合河高跷,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多次参演得过奖的史还伟老艺人。资历老,地位高的他当时已时七十多岁的人了。在两行队形中分别排头的是铁姑娘战斗队长,水川,两人领头,右手拿扇子,身穿彩服,人跷一体,大气的动作整齐化一,象进入一种境界,活灵活现,挥动着手中彩绸,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边走边扭变成蒜辨子队形,八字形。武跷丑角老顺宝在场中跑来跑去,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给人们表演顺口溜快板,引来场外围观者一阵阵笑声掌声。上王村的表演者三礼礼,当头扎一个朝天甜绑鬏,眼上画两个黑圈,嘴边涂个大红圈,肩膀上挎着一圈小铃铛,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叮铃,叮铃声,手持两根锤巧道具上下拍打着,跳着。大乐沟表演者付顺顺,为了显示技巧,在场子中间放条桌櫈,过仙桥,跳高桌,放大叉,高超技艺,引人注目,动人心魄,卜家沟,城西村,北街村,西街村,南关村等高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东关村的龙灯,又称耍龙,传说龙能风调雨顺。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吉祥,所以用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各地民族的一种习俗。那二条巨龙有几十米长,舞者一个个年轻后生们闹着龙灯,舞头,摆尾,,倒海翻江,声势浩大,展现了活龙活现的生命之火。</p><p>跑旱船是忻州地区较为普遍的大众民间文艺形式。每年元宵节,崞阳分院,东关一大队,综合公司,郑家营村的船灯表演,表演时通常由若干只船组织成一支队伍。前面有一个老翁头戴无顶草帽,帽沿前面卷起用细绳本紧,银色的长胡须飘在胸前,穿一件长袍上衣,下穿绿彩裤,手拿船桨,桨上扎一根红色彩绸。划行领航,为了更能吸引众观,乘船者多是挑选各地方漂亮的姑娘,媳妇。也有男扮女装的,船顶用黄的彩绸布裏好,船板用土黄布绷面,船帮周围用绿色彩绸围起,船舱内用红色布条栓在舱两边,表演者将红布条十字架在肩上,撑起旱船,两手握住船舱两边摆动前进。前行后退地走花步表演各种队形,十分吸引观众,他在左行,右行和转弯时还要做些亮相动作。船队的表演全靠他指挥行进,划船的以跑场子,摆画面,模仿船水中行驶起锚,开船,拨水,波浪行,下船等动作,每只船由坐船姑娘和划船老者密切配合,以小台步来回踱步,老汉手持船桨划船,走十字行碎步,“绕八字"。“跑圆场",船行时遇到一阵风浪,一阵船开始被浪颠簸,在旋涡中旋转,一下举头,一下趐尾,惊险动作不断,只见划船者放下划桨。跳跃向前,两手向前用手扶住船头用力拉救助。这时锣,鼓,钹。唢呐等乐器快节凑伴奏,气氛很是紧张,一阵过去,船被解救,展现了精彩的瞬间,气氛又恢复喜庆。红火热闹,扣人心弦。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东关村贵礼,综合公司杨文高不愧为崞阳地区的好把式,熟练行走的碎步,在前进中后退的表演着各种优美动作,调拔动作的技巧,调理调头摆尾动作的连贯一气呵成。</p> <p>紧跟在船灯后面的是供销社和我们仓街村的车车,车车是一个长型架子,前面台面上摆放着粮油蔬菜棉花等农作物产品,瓜果桃梨等食品,预意着来年五谷丰登,后面是两根人推沿条,中间四根立柱上缠绕着彩色花绸,四角吊着象灯笼一样红色八宝旦,跟车顶棚上分别铺着黄,绿,红三种布料形成显得更加鲜艳亮丽,小车下面用布围着画着两个车轱辘。每辆车前有一个或两个拉车的,中间是坐车的,后面的一个是推车的。我们仓街村坐车的都是从村里经过挑选出的,第一辆坐车的是人见人爱,人称天女下凡的张风仙,第二辆车座的是北京知青,生的漂亮,撒娇,名噪一时的美女号称黑牡丹的张瑞芬,第三辆座车的是刚满十七岁,天姿艳丽,人称出水芙蓉的乔官凤。这些漂亮的姑娘,又经过化装打扮,一个个更显的花枝招展,引人注目。她们对观众满脸欢笑,优美的姿势,生动活泼,一进场就调节了观众们的活跃情绪。拉车的不管男女,用一根长彩绸一头拴在车车前头,一头系在演员腰上,边扭边唱,我们仓街村三辆车,最前面拉车的是王拉锁,亢肉,他俩装扮的是一对老夫妻,亢肉把自己装扮成媒婆模样,神情刁钻,把自已嘴角画了一颗黑痣,耳朵上挂个红辣椒,大褂斜襟外掖着手绢,扭动着大屁股,就走就说,就走就唱,二人根据周围人的心里状态,临场发挥,幽默,滑稽的表演手段,自编自导自唱的逗笑,热情洋溢的演出感染着现场的所有观众,第二辆拉车的是贺天寿,他扮演的是小学生,头扎告天游,昂首挺胸,腰扎彩绸,他踩着锣鼓声调,两手上下来回挥舞着手中的彩绸,兴高采烈的舞姿,使人产生有一种朝气向上的感觉。第三辆扮演老汉的是苏香金,他模似拉车费劲的样子,憨厚呆萌的姿势,惹的观众们开怀大笑,他们以不同的角色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p> <p>三位推车的年轻小伙分别是李银亮,王毛肉,杨福堂,他们头上扎一块白羊肚毛巾,朝前打结,腰里系一根彩绸,两手紧握沿条,随着锣鼓节凑声,来回晃动,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快忽慢,胳膊,屁股,腰,腿,是那么用劲,一炮扭下来,累的满身是汗,这样一阵工夫可把坐车的三位美人害苦了,这样大的颠簸,她们在肩膀上打十字挎着车车,两手一直提着两侧的边框,重量全压在她们身上,还很配合整个车队快慢节奏来回踱步的表演,累的气喘吁吁,脸上依然露出甜美的笑容。她们的笑,他们的美,她们的爱,她们的表演喜闻乐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泊子村的秧歌,苏路的戏,范家庄的烂铜气。锣鼓声声,锁呐响起来,泊子村的秧歌队伍开始进场了,领唱的叫兰拴才老者,只见他头戴一顶甩圈草帽,帽顶端缀有一个连有一圈弹簧的大红绒毛旦,穿一身长袍上衣,手持一杆大烟袋,在他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这雄浑的气势走两圈后,只见领头者步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大调,热闹小戏开始了,表演时两行自行围成圆圈,领头的老者站立圈中,大家就走就转圈整齐地甩着头上的红毛旦,圈中的老头就唱就把头顶端上的红毛旦甩向那一位,那一位就开始对唱,唱完一句,大家就围圈走就嗨嗨,嗨呀齐声跟着重复合唱后一句,有才的老汉现场就编就唱,看到什么,就能合辙押韵的唱将出来,俩人调侃笑骂,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粗旷豪放唱到精彩处,场面吸引的观众笑声不断,呼声叫好!这秧歌以不同队形的不断的变化,表演潇洒自如,唱腔独特,蕴藏了中华老文化的内涵,凝聚了普通老百姓的丰富感情。</p><p>如今这些老艺人(張富斗,兰拴才)等都相继去世,泊子村这种唱词秧歌已失传。丰洼村秧歌,三吉村秧歌,北贾"风"秧歌他们以不同形式的独特风格反映了崞县劳动人民对生活喜爱,长期创造的艺术财富。</p> <p>紧接着是北街村三四十人的大头人队伍,全是年轻后生们和小媳妇们,穿着红,黄,绿各种艳丽的表演服装,满面笑容惹人喜爱的大头娃娃,边走边扭,跟在队伍后的是猪八戒背媳妇,两手护着两腿,金莲小脚,俊俏的小媳妇(道具)手拿花手绢或扇子左右摆动,时而擦汗,时而扇扇子,并时而亲昵,不时地低头挑逗猪八戒(造型)。而猪八戒(道具)则摇头晃脑,憨厚喜笑,或大步前进,或小步扭捏。表演寻路,上山,下坡,观望等动作。猪八戒背媳妇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场面热闹,十分有趣。</p><p>紧接着表演的是二鬼摔跤,只听锣鼓一响,只见"两个小鬼"站立中场,双手彼此搭在肩上,伴着紧凑的鼓声突然发力,双方紧抱对方,好像是在衡量对方的力量,你楼我抱,你推我绊,互不相让,难解难分,不分胜负,一阵两鬼趴在地上,双脚微微动弹,随着乐器的节奏,二鬼身体突然扭动,侧身跃起,运用推,踢,抱,压动作抱着摔,犹如真人摔跤一样来回翻打,观众们看的眼花缭乱,呼声不断。节目结束时,表演者突然来个真人亮相,令人诧异后是:看着二鬼摔跤的原来是一人表演,观众这才猛然醒悟,。表演者虽然满头淌着汗水,他的表演得到了观众们的欣赏,心里充满了愉悦和满足。</p> <p>铁木社的红火来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铁木厂的"晃",远远就看见在半空中一根杆子上坐着一个身穿彩服的人,左右摇摆,上下晃动,街两边人挤人,人挨人,人山人海,好多人看的目蹬口呆,原来是铁木厂的晃车来了,车前面的人们只怕被车上的铁架和车轱辘碰着,身不由己退出一条路来,涌过来涌过去跟到车后面了,</p><p>铁木厂的工业是崞阳城的龙头老大,玩的是逼真的样子,他们用角铁做架子,把电杆用抱古紧紧地固定在铁架子上,架下面的中轴两边安二个车轱辘,架子随杆能上下摆动,杆子底部做一放置配重块的架子,利用取放配重来调节杆的升降。杆的顶部做一个确保表演者安全的固定座位,</p><p>只见车傍站一名总指挥,两旁推车的穿着劳动布服装,带劳动布帽子,他们按各负其责分工,在指挥员的指挥下一点一点往前挪动着车,忽前忽后,下面推车的来回摇摆的走,上面取放配重,还得有人压杆子,上面才能一起忽颤,一起晃动。大冬天,他们汗水从头流到脸上,整个杠扞上人的安全都离不开他们的操作,他们左瞧瞧,右瞧瞧,还得注意周围观众的安全,立于杆上的小伙子,在锣鼓的节奏下借杆的晃动凌空而起,衣着鲜艳随风飘动,跟着锣鼓做起各种动作,一晃一晃,涨房顶了,有人不知是表扬还是在骂,快上天了,脚朝地座在上面腿上绑的小铃铛,哗啦啦地响,一会上天,一会入地,逼真的效果引的看红火的人群叫声不断,</p> <p>图左一就是正月十五红火耍的晃,</p> <p>夜暮降临,到了晚上七点多钟,大街上各商铺门前挂着各式各样灯笼,五彩缤纷,耀人眼目,街道两旁各商店烟花炮竹似天灯一般腾空而起,正值数九寒天,各单位门前都发起了旺火,一阵刺骨寒风吹过,看红火的人们围着旺火取暖,从中南门至公社门口,从蛤蟆桥至大西街,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忽然传来一阵"咚咚"锣鼓声,抬头望去,只见两条彩龙从中南门处奔腾而来,周围潮水般的人群向"龙"涌来,出现在大街上的是东关村的龙灯,好大的两条龙,那硕大而威严龙头,龙须飘动,它张开大口,像要夺回前面的"龙珠"。看那眼神,目光炯炯,一副霸主的气势,随着铜锣声响起,只见舞龙的后生们一个个上身穿黄色对襟衣,下身穿灯笼裤,腰扎红绸带,肩挎铜串铃,高举舞龙杆,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声,熟悉地操纵着“龙"长长的身躯,两条巨龙上下翻腾,只见它缠绕住那美丽的龙珠,好像在悠闲地游戏……舞龙人随着锣鼓节凑在大街上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仰身,旋转,缠绕,时而“蜻蜓点水,时而双龙祝福"。将龙的各种动作做的挧挧如生,活龙活现,让人们不得不对这默契组合惊叹不已,沿街两旁围观的人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精彩的表演,也在为舞龙人那惟妙惟肖的动作感到敬佩,看到舞龙人一个个已是大汗淋漓。随着舞龙队伍渐渐地远去,我不禁为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p><p>紧接着锣鼓喧天,各村的踩高跷,跑旱船,花车,大头人,二鬼跌跤,等有趣的节目在公社集中后,轮流到各商店前面的旺火前表演,一年之余难得的一次欢乐与兴奋,每家旺火前都站一人手里拿一大舀勺,每当演完一炮后,观众们喝彩声起,要求再扭一炮时,旺火前人员往旺火上猛地倒一股废机油,一下患起数米高的火苗,照的四周一片亮光,霎时金光灿烂,把每个兴奋的脸上映的通红,呼声叫好!红火一直延续着……。</p><p>大礼堂舞台晚会与街头红火并进,革命现代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选段为当时宣传队的主要演出内容,现在还能回想起来许多唱段,还是耳熟能详,李玉和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李奶奶的闹工潮,你亲爹娘惨死在牢房,擦干了血痕掩埋了……。李铁梅的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词曲常在耳边回响。由四人表演的三句半,甲乙丙丁四个演员分别自带鼓,大锣,镲,小锣,开场敲打登崩登崩呛,登崩登崩呛……然后分别由甲乙丙丁三人各说一句话后,第四个丁“嘡嘡"敲二下小锣,说出第四句,只说二个字,最多三个字,叫三句半。最关键在于最后二个字必须押韵,简捷,合意,一经说出,并出乎意料,逗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才行。观众大笑,台上四人敲打乐器转场,转一圈或二圈之后,接下来再表演第二段。精彩的二人台大寨红花遍地开,独唱电影《青松林》插曲唱段,长鞭唉那个一甩唉唉啪啪地响哟……。藏族人民热爱毛主席舞蹈等节目。观众的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散了戏,街头红火也刚结束,预定十一点在中南门城墙上打礼炮也开始了,一阵工夫,只听到嘣的一声,天空中出现了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雅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映的天空中婀娜多姿,美不胜收,“轰"的一声空中一朵朵"蝴蝶兰",逼真极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而下。直落下来。一条白蛇直冲天空,顿时天空出现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白天,眼前的房屋都显而易见,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似放鞭炮,霎时,大地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群中不时地响起一阵阵欢笑和惊叹!夜色渐浓,喧哗的街道上渐渐地安静下来,只有那一盏盏彩灯在默默地诉说着美好的明天!</p> <p><br></p><p>农历六月十三是崞阳镇的传统庙会。离开家乡好多年了,不管岁月的时光如何飞速流转,曾经的那些记忆中的往事从来不曾忘记过,虽然那时年令小,因对什么都好奇的我,在大人们的议论中一知半解。每年庙会期间一切交流活动和文娱活动都由公社统一组织安排,大会期间提前贴出海报,通知会期时间,各文艺演出团名称与演出的场次,及摔跤等具体事宜。从六月十一开始起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这段时间,相对农闲,走亲访友的极佳时光,十里八村来赶会的人们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熙熙攘攘涌进城内,过会期间,学生们放假不用上学。正会三天,会场设在街道二傍,镇上规化地摊位置,交流会期间的货物数量,品种都比平常集市多出数倍,买者卖者还有闲逛者,来自四面八方,通过庙会办成商贸交流会,以“物资文化交流"形成的集会,各种小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就连你平时在大市场买不到的东西,这儿肯定能买到。上王村的草纸,上吉村的麻纸,风洼的干土,大平庄的瓦盆,及农副产品,正值六月,烈日炎炎,瓜果丰盛,这种时候正是那些卖吃的小摊贩们的黄金时间,有的商贩车上推的,手里拿着,嘴里不停的叫卖着,南阳村的紫皮大蒜,又甜又香的白彪大田瓜,曹家庄村的灯笼红香瓜,卖汽水,冰棍的,卖乔面碗托的,卖三尖,干罗的,麻花,麻叶的,临村上下的农民们都赶来把自己院内栽种的瓜果蔬菜运到集市上吆喝叫卖,小东门底下的胡芹,水萝卜,卖炒豆子,瓜子的,人们买不买东西都要逛逛街市,问问价钱,商贩们总是耐心地回答介绍,眼巴巴地看着人们翻腾半天扔下走了。更多的时侯人们都会或多或少买一些需要的。有来自外地的走江湖耍把戏买艺游商游医谋生的,每年的街头都能看到几个敲锣牵着猴子的外乡人,他们表演时摆开阵势,打开圈子,其中一个班头类的人物来场开场白,初来乍到,希望大伙有钱的出钱,无钱的给声吆喝,猴子在主人用鞭子的指挥下表演骑车,拉车,钻火圈等各式各样的表演动作,演到精彩处,这时圈内二人手端盘子转圈讨赏钱,围观群众和喜爱猴子儿童的家长讨岀一角,五分钢崩分别扔在盘子里,这些扁担挑戏箱带着猴子以四处卖艺养家湖口的艺人,如今以虐待动物被国家制止。</p><p>远远地看到围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奇的我挤里去一看,只见一个老艺人正在熟练地抓着一团面泥,经手工捏制成各种人物,动物,地上着一个小方凳,凳子上放着一个小木箱,箱子里放着五艳六色的面团,捏面人用手中的面团,先在一根木棍上做下轮框,在手中经揉,搓,捏,用刀刻,压,按,缠等多种手法,顷刻之间,捏出人的五官,头上披发,</p><p>衣服和四肢,挧挧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箱子上面用木棍插满了许许多多,猪八戒,孙悟空,关公,张飞,穆桂英,等出名人物。他娴熟的技艺,当场以各种着色面团捏成千姿百态的戏剧人物和飞禽走兽,赢得了四周观众的赏识,爱暮,人们争相购买。</p><p>记的每年的过会期间,街上引人注目的耍西洋景,他是上王人,我也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每年正月十五,和过会期间在街上耍西洋景,人们都管他叫咚咚铲,(写到这想起了有一年他在我们队赌博,被公社特排员马俊世抓住,误认为他是小东门的扬三,就打他耳光就骂他,杨三你还敢耍钱,着急之下,听到他说:我不是扬三,我是下王咚咚铲,事后我才知他就是咚咚铲),只见一个没有沿条平车形壮的长方型大箱子,两侧面留二个小窗口,用窗帘布遮盖,两边放两条长条板凳,好奇的孩子们都要争着看看,大人们坐在板凳上把孩子抱着从外面的小口子往里看,每场演出收费五分,内设机关,在外操控着,开场前的咚咚铲,咚咚铲,锣鼓声响起时,里面的布景上演出的是北京,上海等各地风景的幻影片,操作人就演就唱,到了上海了,到了北京了,每当鼓声停止,就是一场演出结束,引的周围看热闹的人排队等侯。人们最熟悉的是每年会期的江湖艺人李耀兵,他是画老虎卖画的,只见他手中拿着一支毛笔,感觉简单的几笔,就把老虎画出来了,非常逼真,一口普通话,就画就唱,“北京到上海,天津到大同,我的名叫李耀兵,呼呼哩呼,呼,李耀兵画老虎,大老虎背着小老虎,一张老虎二毛五,挂在家里邪气除,旧了还能逼老鼠,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卖老虎的又来了,呼呼哩呼,呼"。过了几年见到的李耀兵又卖起了用两张腊纸做的化学本,也是就卖就唱,"化学本挺简单,不用水笔和石板,一个说五分,两个说一毛,优待贫雇农,照顾小学生,谁买谁就掏票票,呼呼哩呼,呼。一套一套滑稽的顺口溜,吸引着无数的人们购买,他这样的销售方式既活跃了市场又得到了实惠。到了中午,集市进入了高潮,随着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卖声,蛤蟆桥繁华地段的行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街两旁操着外乡口音拔牙的,修脚的,取痣的,卖狗皮膏药,老鼠药的,小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人们谈话声编识成一首热闹非凡的乐曲。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被这挤来挤去的人群,一个头上出的汗像水洗过一样。由于文革期间限制,大礼堂,文圈舞台,两个戏台从十二开始至十四唱戏,大礼堂白天由各单位的宣传队演出,晚上县电影队放电影。文圈舞台白夜场是由公社邀请县剧团演出的样板戏,戏曲爱好者的中老年人们,听说是县剧团的名角大碗儿们在文圈舞台演出,他(她)们早早带着自己的小板凳,马扎,椅子到戏场占座位了,有的来亲戚家的,都会从家带的食品,笑容满面的被亲戚拉着走进戏场,剧场里坐满了十里八乡等候演出的乡亲们,兴奋地议论着各个演员戏曲里的唱词,人来人往,没多久,戏场上人潮涌动,围的水泄不通,场子外几个卖小吃的小贩们嘴里不停的吆喝着,门扇大的五香瓜子,那年代,演的大多数是民众最熟悉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耳熟能详的选段,在一阵锣鼓声中大戏开演了,台上智斗中,红,黑,丑三位都是当时观众熟悉的县剧团三位名角,台下男女老少个个听的入神,有些观众还随声做和。选段中阿庆嫂(田素萍扮演者),借骂刁德一的那段唱腔,字字掷地有声,声声铿锵有力。晋剧中,黑脸胡传魁(王敏扮演者)表现出他江湖气,豪爽缺少心机的草包特点。刁德一(聂存贵扮演者)反映出他的机滑,长于算计,攻心计,阴险的特点。听众被他(她)们扮的人物,演唱角色唱腔,赞叹不已,赢得了观众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也有些青年男女站在剧场角落就嗑瓜子就俏俏密语。上午散场后,乱哄哄的人群在喧嚣中走向四面八方,远处的在街市上买点小吃,充充饥,等的下午继续再看,近处带着亲戚都回到了家。</p><p>中午时分,窗外下起了一阵小雨,依稀记得每年六月十三过会的时候,多多少少的也会下点点雨,也许是因为崞县城老百姓虔诚吧!感化了保佑一方的老天爷,在这炎热的季节里,恩施甘霖,滋养万物,一点特殊的优待吧!</p><p>摔跤是家乡的一大特色。平日里娃娃和青少年们,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头院落,人们在劳动间歇时利用劳动之余,还是晚饭后闲坐时,组织起人群的青年们摆开架势过过跤瘾,这是开心解乏的游戏。这种随之可见的习惯活动耳濡目染了身小年幼的乡童野娃,也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精神调节剂,六月十三是家乡的传统庙会。这段时间相对农闲,除唱戏外,有时也闹红火,常常是夜戏唱完后,要举行摔跤,“挠羊赛"。从十二至十四三天摔跤,庆贺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月十三传统结会,挠羊赛大多逢年过节时由乡镇主办,每年到了六月初十就在蛤蟆桥和各村的路口贴出了赛前海报,这是俗成的规矩,城内海报两侧各插一面纸制跤旗,跤旗上写着连胜三至六名的奖品和摔跤地点及日期,(听老人们讲过去插出的两面跤旗上写"英雄敌对,摔死无罪"。先拔旗者为挑战者,后拔旗者为应战者,组织者召集双方,把众多跤手分成实力基本均等的两队人马,由挑,应战的牵头选派自各的跤手出场,获胜者骑马戴花,失败者面蒙黑布遮羞),俗话说:唱戏不摔跤,瞧的人就少,唱戏又摔跤,十里八村也来瞧。跤场设在仓街村的场面上,大灯泡高挂场中,照的跤场如同白日,散戏后的人群一阵涌入了跤场,先由拔跤旗者和赛前德高望众担任裁判的挠羊汉老前辈跟据到场的各路好手硼跤,</p><p>往往以乡间自然标志为界,如京原路以东以西,以那个乡镇以南以北,分组对抗,赛时巨众千百。开赛从娃娃开始,然后由小到大,俗称“打茬",跤场上的规则是大人小孩一视同仁,逐步升级,连续摔倒三人者,照发奖品,打茬选手连续摔倒四人者,喝跤者和负方领队必须予以重视,这时青年跤手必须去破跤,以防娃娃挠羊,青年跤手连续摔三个对手后,从第四个开始,就必须摔的干净利落,否则,喝跤者有权判为和跤,双方重新交手。人人都知道,越往后摔越是强家行手,双方对阵都有足智多谋的有经验的军师策化。知已知彼,调兵遗将,根据对方存在的弱点破跤,特别是对方连胜五人者后,安排出类拔莘者破跤。场上便出视骚动,第六个破跤者必须有绝对把握才允许上场,破了以后则被称为保羊汉,要受到东道主的特别嘉奖。跤场上摔倒五人后被破者,屡见不鲜。一拨又一拨摔,这时最好看阶段,所以一场挠羊赛下来,常常从第一天晚上开始一直进行到第二天的中午,一直摔到四面八方出名压底的跤手出场,越有名望的跤手越是最后出场。摔其间,双方名手对阵,一斤对八两,旗逢对手,围观群众层层叠叠,场子挤得前仰后合,由于跤手出进,人们随着混了场子,场子越来越小,工作人员不得不重新打开场子,到黎明时分比赛进入第六个出战关键时候,这时双方跤王拼力厮杀,这是摔跤的最高峰时段,担此重任的保羊汉要机智勇敢。针对对方的招法出奇制胜,双方围观者呐喊声此起彼伏助阵。一直摔倒对方六人,裁判将胜者的单手举起,宣布挠羊汉的名字,让他挠场走一圈,发放奖品。宣布比赛结束。这时侯熬了一夜通宵的观众才慢慢散去。我青少年正赶文革时期,那时的奖品是一套四卷精装毛选,一身秋衣,一条香烟。以后随着生活的提高,如一只头扎彩绸的大羝羊。后又发展为一台电视机或一头牛,現在有的村庄是一辆小汽车。</p><p>六七十年代,活跃在崞阳跤场上的载判员有南街村申保,郑家营小铁匠,东关村二满喜。挠羊场上这些熟悉的裁判民间叫“喝跤的"。也是现场解说员,他那插科打诨的解说令人棒腹,什么楞头青碰上气门芯。有时说话虽出口不雅,却为观众在神经紧张中凭添了几分轻松和幽默,他对上场的大多数跤手都比较了解,过去这些民间选手动作单一,他向观众们把场上每位选手的绝招和绰号做一说明,四叉搂腰,驴夹板,鸡磨嘴,狼有姓姓,小铁匠的邸羊碰旦,郑家营二牛的美国大背,南街村小风的对面绞等滑稽招式,和出了名的外号,南阳店的浪游,白彪村的吃谷鸟,泊子村的生铁牛,三吉村三升半红菱面韩元等,崞阳乡亲们比较熟悉的民间跤手,有白彪润礼,天富,机耕队刘成才,贵武,郑家营小铁匠,泊子村,亢长发,贵田,曹家庄向武,井沟村兵兵,阳武村贺田田,大牛堡见魁等。</p><p>七十年代后期,六月十三崞阳的传统节日摔跤规模更是惊人,那跤手们都是全国,全省出名的省队专业队员,体校教练,如全国冠军三泉曹继元,后沙城梅喜槐,解村王进田,红池胡跃进,辛章村赵一旺,三吉村何金刚等。</p><p>摔跤在忻州,原平,定襄流传千年,是国家摔跤运动员培训的基地,已成为一种群众姓喜爱的体育运动活动,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输送了不少的优秀人才。</p><p>真是怀念以前的时光啊!家乡的庙会,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它带给我很多的快乐和回忆。</p><p><br></p> <p>崞县人流传的一句谚语,叫六月十三,道儿不干。</p><p>相传很早以前,炎热似火的六月天,正是庄稼用雨之时,连月不降一点雨水,天地向如蒸笼一股,连流动的空气也如阵阵热浪一样,整个崞县周围田里的庄稼在炎炎烈日下渐渐地枯萎了。人们着急的期昐着来一场淋漓尽致的雨,来灌溉一下田野中那奄奄一息的庄嫁,来滋润一下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心田。</p><p>面对久旱无雨的状况,看着成苗的庄稼在死亡线上挣扎,农民的心凉到心底了,这是他们活命的根子呀?这时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谁家对神不敬,得罪了龙王爷,上天来惩罚那些作恶之人了,让善良的百姓也跟着遭罪,还有的人说;龙王爷被玉皇大帝请到天庭吃请去了,把降雨的事忘了,人们只有瞪圆眼,看着天,等着雨,盼着雨,心里想着雨,夜里做梦也是雨,但天空仍旧晴空万里,没点降雨的迹象。靠天吃饭的年代,眼看就要粒立无收。他们在也坐不住了,个个浮燥不安,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农历六月十三被视为龙王的生日,因此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会在这一天为龙王举办庙会,于是大家到了这一天,求雨心切,家家户户到庙内烧香敬纸,摆供祭祀,庙前唱戏祈雨,他们求雨心切,一大早就跪在庙前,请上天甘霖,解救百姓灾难。说也真怪,也就是这天中午果真出现了朵朵云彩,乡亲们欢呼雀跃,接着下起了雨,这一场透雨缓解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人们以为这是龙王显灵,至此以后,每年到了这一天,乡亲们都到庙内烧香拜供,唱戏庆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庙会。以后的每年六月十三这一天一般都要滴几点小雨,不得不惊叹古人从大自然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p><p><br></p><p>小时据母亲回忆,六月十三是崞县古城庙会,一九四五年农历六月十二这天傍晚,我家院内突然来了一批日军,说要借宿一晚,人多不便进屋,就借住在院里就行。吓的全家人也不敢吭声,夜里听到有抢炮声也不敢起来探望,可到了第二天清晨起来一看,院子里早已没人,堆着一堆脱下的衣服,鞋帽,听到外面有响炮声,锣鼓喧天,出门一看,街上巷内插着红旗,贴满标语,人们敲锣打鼓一片欢呼声,这是在庆祝崞县城解放。(这才知道昨晚上院里借宿的是八路化装成日军进城的)。我那胆小怕事的父亲,看到这堆着一院的日军衣服,鞋,帽,不知怎样处理,藏也藏不了,扔也不敢扔,最后坐在我家地窖内一件一件烧毁。日本人打跑了,家乡解放了,开始减租减息,到了四六年十月,而闫锡山的晋绥军又来进犯崞县,又抢走了地盘。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我军二次收复崞县城,家乡第二次解放。正是因为六月十三这一天,又是传统庙会,又是解放纪念日,</p> <p>登中南门燎望勾起我对古会的一段回忆,如今古城墙都已拆除,那个登城的大坡也早已不存在了,它将永久留在我的记忆里。</p> <p>从中南门出去是繁华的商业大街。靠西城墙根的顺城墙胡同,直通西街村,为方便街上行人大小便,在靠城墙巷口处垒有一个男女露天厕所。巷口处的临街门面房是土产日杂门市,专卖农村生活用品用具,代收购废铜烂铁,柜台售货员高永全。我小时侯捡到废铜烂铁经常到他门市上卖,他用称称好后,价格脱口就出,算的快,分毫不差,人们形容他的脑子好,给他想了个外号,叫气死孔明。</p><p>日杂门市隔壁是崞阳镇公社医院,门诊设在临街大门进去两侧门面房,院内设内外科,妇产科,外科医师张背锅,内科医师赵英,是医院的出名大夫,是崞阳老百姓特别拥戴的好医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医院几乎没有任何医疗器材,他们全靠听诊器和凭多年的医术经验,能少花钱决不用患者多花钱,能看的病决不推托,他们既坐诊,又出诊,不论家庭条件贫富,随叫随到,从不拖拖拉拉,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康,不分昼夜,风雨无阻,经常见他们背个画着十字的医疗箱跑遍了崞阳周围的村子里。医治了很多病人。朴实良好的医疗作风在崞阳镇人们中口碑极佳,崞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p> <p>从中南门至掌箩钉秤门市前是一个大坡,紧挨公社医院隔壁的台阶下两间房内是黑白铁门市,掌箩,钉秤门市。弧皮匠拐俄俄,承赖着城镇周围村庄各家各户冬季生炉用的烟筒等业务。旧时,农村人家家户户推碾磨面,都离不开面箩。小时侯跟母亲在磨房里磨面,经常见母亲一遍又一遍地把粮食磨下来的碎末儿过箩。记的我家有三张箩,一张大点的细箩,一般用来加工高粱,小麦使用。一张二细箩用来箩玉米面,壹烂面。还有一張纱箩(也称粗箩),就是在夏季面瓮盖的不严里面生了虫子或因潮湿凝成的小疙瘩,用纱箩重新过一遍。面箩成了农村人磨面必不可缺的工具。掌箩也成了当时很吃香的行业。一张面箩,结构很简单,圆圆的箩圈是用柳木做成的,(我亲眼见过用柳木解薄板,我的朋友二搬头就是专解柳木的木匠)。见掌箩匠(巨官),在做活时,把加工好的薄板弯成一个圆圈,箩帮接口处扎七个小眼,用藤条穿织,外面两条里面一条,成麦穗花形。箩底部装上一层粗细不同的铜纱,铁纱,从底里圈用一细条木将底纱紧紧绷平。掌箩技术性强活,非过人技术很难将底绷紧绷平。掌箩匠不单是掌箩,其实还从事簸箕,簸箩,笼屉等生产生活用具的维修与翻新。在过去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总是用坏了修一修再用,从不舍得扔掉。有的通过反复维修,要用上几代人,所以巨官的生意非常好做。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器化的代替,现在人们都从超市买现成的面粉,这种掌箩手艺便很少见了。</p> <p>小时侯上街经过钉秤门市前总要站下来看看,二位钉秤老师付,只见来钉秤铺买秤的人们称呼为毛师付的,我的记忆里毛银生师付是二大队人。经常见他的门市外放口铁锅,后来才知道,(他的兄弟毛三是钉铁锅的。是为了给他兄弟做宣传,打招牌的。钉锅,补锅是个技巧很高的手艺,以前农村生活比较苦,家里的铁锅坏了都舍不得丢,经常听到走村串户的补锅匠喊着,钉锅,钉锅,那家需要修理时,见钉锅师付进去把锅扛出来,在街边钻眼,钉钯,修补好续继使用。虽然这活苦,脏,累,可是收入很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补锅匠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张师付,是五大队人。花白头发,大约五十多岁,高个子,长长的脸型,二只眼睛下掉着大大的眼袋,腰间围着布裙,经常见张师付低倒头,坐在桌子前马扎上,用刨刀将秤杆刨平,用磨刀石和砂布仔细打磨着红红的秤杆,打磨好后,将秤杆头尾两头分别用黄色铜皮包裹了。然后在首端十五公分处别钻两个孔,装上称钮。前一个秤钮连接秤钓(秤盘)。后一个秤钮拴一截麻绳扣,这样找出秤砣,再用麻绳拴好,穿在秤杆上,开始确定了“定盘星"的位置,钉秤匠仔细在秤杆上挪动秤砣,精准找出平衡点,用铅笔做好记号。然后使用精巧的木杆手钻,在木杆上钻出小孔,将细铜丝或细铝丝插入用刀子割断,再用手锤轻轻敲击固定。做好"定盘星"后,其余便按此重量在木杆的分距标记上一一刻下印记,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个星来表示。十两为一市斤。每一公斤处都用七个星来表示。耐心细致地下针钉秤花。钉秤是一门精细手艺,更是一门讲良心的劳动,从选材到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p><p>旧秤是一市斤为十六两,解放后为方便结账,改为一市斤为十两。秤星的颜色必须为白色和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心地要善良,不要昧着良心。随着社会的进步,木杆秤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永难忘它那辉煌的过去。现在这些手艺都失传了,张师付的儿子在乡镇上班,见到他经常说起他父亲钉秤的事。</p><p><br></p> <p>旧日人们常见的街头补锅匠。</p> <p>地处中南门城墙东侧的瓮圈。从我的记忆里,这里一直是很热闹的农村集贸市场,集市上卖东西的人来自农村各个村庄,他们都是每天为了占位置,很早就从家走上了,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用农村还实惠与农民,这里市场无论是夏日,还是严冬,不大宽的市场上,每天人声鼎沸,挨挨挤挤,吵吵攘攘,卖主与买主的讨价声还价声,集市上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卖小猪娃的,卖米面的,卖枣,卖水果的,卖耗子药的,卖盆瓦瓮的,条帚扫帚的,卖农用家具的,应有尽有,那时候人们太穷,有些东西明知道不好也得买,能省一分钱是一分,有时双方之间因价格差异互不相让争的面红而赤。我小时爱看热闹,那里有争吵就挤在那里,瓮圈西墙南开有一小口,和外面一小块空地相通,(空地坡下是莲花河),是生畜交易市场,农村牵大牲口的都集中在这块场地上,经常见少则几头,有时多达一二十头。记的六大队有个叫三小的红脸老汉,连鬓胡,是个光棍。他是个牲口伢。每天喝的醉凶凶的,他从事生畜交易,那时候骡马是农村的重要生产力,经常见来自十里八乡的骡,马,驴在主人的牵引下参与交易,在大牲畜交易过程中一般要经过牲畜伢才能成交。牲口贩子经验丰富,使其对牲口的许多情况有着精深的了解,加之交易定价的特定暗语,一般人不好了解,这一切使牲口贩子成为了集市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特色的价格交易暗语和手势,多数人很难知晓。只见他走到驴身边,用手一模就知道驴的好懒,扒开驴嘴一看牙就知道几岁,别人牵的驴,他一看就知道能不能买,买下能赚多少线,他看后,只见双方谈价线时不说话,而是把手藏在衣襟或衣袖子里,用摸手指头的手势讨价还价,再用同样的方样和买主搞价,成交后他挣中间价。多数人很难知晓。到后来根据国家政策,自由市场基本取消。大牲畜自主权归生产队所有,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推广,现在农村很少使用毛驴了,再也看不到这种交易方式了。</p><p>这个市场的人大多数来自附近的各个村庄,旧日交通不便,乡下的人都是靠二条腿走来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到了三点多渐渐地都要归去,一天一会就要结束了。</p><p><br></p><p>瓮圈院内靠城墙东北台阶上座东迎西的院门右侧挂着崞阳工商行政商会的牌子。踏上台阶进去是一长条型小院,小院内靠城墙建有一排正房,屋内住着市场管理人员。砖砌花栏南墙,院墙外花栏墙下的护城水壕,旧日种过莲花,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莲花河。夏季人们在这洗衣服,耍水,钓鱼。这里的水由于死水不流,水色深褐色,还有一般臭味。到了冬天,池里结了冰,经常见成年人穿上溜冰鞋在上面滑冰。也有好多打滑车的孩子们。</p><p><br></p> <p>从瓮圈返出来的丁字街,从巷口处的大坡下去就是小东门,紧挨瓮圈坡北边的两间临街破房是河东黄大肉,云二肉的鼓房。每当村里人们办丧事时都要提前来这订鼓。</p> <p>我的记忆里,大慨是在六五年,瓮圈拆除了广场南侧的旧式戏台和靠城墙北的小院。盖了座南迎北的舞台,东西两侧垒了院墙,迎正街西墙南北两边开两扇双开大门,瓮圈改为人民舞台,自由集贸市场就纳到大西街新华书店的斜对面了。每当星期天蛤蟆桥的南拐角街边就成了鸽子交易市场了。六五年后期,这些市场逐步取消。</p><p>人民舞台,它给我们老一代的崞阳人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它那旧的容颜在也难己寻觅,但仍留在我的记忆里。</p><p>紧挨人民舞台南的东巷口处是通往小东门的大坡。舞台墙外靠城墙的大坡下是莲花河。从大坡下往东不远就是小东门了。从小东门往东一百五十米处就是千佛寺了。座北朝南的庙门建在大约一米五高的高台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千佛寺的庙会,也是小东门的菠菜会。</p><p>小东门地形底,下湿地多,特产胡芹,远近闻名。村南种植胡芹这块地有一口水井特别特殊,是苦水,由于水源有限,从井里抽出来的水只能浇方圆二十几亩菜地,此莱吃起来甜香味美,清脆可口,一刀切下去自成花形状,水大无茎。</p> <p>从小东门巷口返出是崞阳综合商场棉布门市部,那是一个商品匮乏的年代,物资凭票证供应,门市划分三个组,布匹组,鞋帽组,针织组,布匹组是整个门市最重要的一个组。那时色调单一,人们穿戴的衣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黑,灰,兰,军绿,白为主。货架上放着一匹匹主要棉布,有斜纹布,士布,条纹布,哗哒尼,毛笔几,等。柜台上一匹一匹叠放着,</p><p>那年代,棉布是群众生活必须品,没有卖成衣的,想做什么衣服都是扯下布自已做,每年按每人按戸口本供用布票,每年发放量不等,按市场货物多少发放,我记的最多时每人每年发一丈二尺布票;六两棉花票。没有布票光有钱是买不到的。</p><p>过去柜台售货员销售商品方式,一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除公用因报销开发票外,其他顾客购买商品,只在柜台交钱取货,不开发票。</p><p>那时售货员是很吃香的,民间有句谚语讲;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我二嫂就在这个门市的布匹组当售货员,六九年的夏季,进了一批黑条绒,是当时最时髦的服装,能买上也是当时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所以那批布卖得别提多火爆了,三天前公司在门市前贴出了广告,到了销售那天,八点开门,人们早上五点多就在商场门前排起了长队……。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当年这些只卖布料门市都已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各种是成衣名牌商店,品牌产品。改革开放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款式新颖服饰应有尽有。这些旧的东西都已变成了记忆里的故事。</p> <p>综合门市对面是崞阳缝纫社,它是上世记六七十年代中南门坡下最热闹的地方,每当人们从它的房前经过时,从明亮的玻璃外看到爬在纫缝机前的师傅们忙碌的工作场面,屋内人头攒动地下站满了量衣,接衣,凭票取衣的人,</p><p>这里原来是集体所有制的缝纫社,成立于五十年代,社长武继文是全镇出名的好栽缝,他(她)们热情的服务,精细的做工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一个数万人的大镇,只有十几台机的缝纫社,生意火爆,逢年过节要提前二个月预定,工人们每天加班忙到夜里十一二点,尽管如此,还是忙不过来,许多轮不到的人们只好找村里的裁缝做。我们班王贵生,边福拴的母亲就在缝纫社上班,有时见她们上街办点事,也忙的顾不上解围着的围裙。岁月的巨变,那个穿衣靠手工裁缝的落后年代已成为过去。</p> <p>从缝纫社左侧门进去院里住的吹鼓艺人王玉中,我的童年是在农村长大的,每逢到村里有办丧事时,经常跑到人家门前看鼓,过去家里发生丧事,第一件事是写鼓定日子,过去没有交通工具,六十年代的这些鼓手们去那家都是靠步行的,要是碰上几十里远的村子,从早晨就得动身,到晚上才能到达,崞阳的风俗习惯一般是送行前天晚上和发引时,请吹鼓手吹打吹打,过去办丧事是不响炮的,那时的丧葬仪式环节中,每当安鼓前,掌号是每班鼓队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鼓队都有一名担任此项任务的长号手,把一杆两米多长的大号,向天吹响,三声长号响后,代表着丧葬仪式己经开始,每当人们听到号响后都从各个地方赶来聚集,来掉念逝者,吹鼓与旧时丧俗有密切关系,村里各个家庭办白事时都离不开吹鼓手,但是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在旧社会地位极底,称为受人岐视的下九流职业,他们吹在人前,吃在人后,而且工资也不高,(六十年代后期,受文革破四旧的影响,国家是禁止吹鼓的,七九年我父亲去世后,正好刚赶上国家解除禁令,请的挨贵鼓队八人,工资是二十元),除炒灵外是不能够进入院内的。</p><p>当时崞阳城内周围的鼓房有好几支鼓队,王玉中,王贵中,黄大肉,云二肉,等,当时名气最大的就是挨贵的鼓队了,那年代,没有扩音器,全凭过硬的真工夫。他的大管,唢呐换气应用自如,用管子,唢呐交替使用吹的《哭灵》《哭灵堂》能把在葬礼上看热闹的人都听哭了。用管子,唢呐摸仿人说话非常逼真,听老人们讲,在五十年代,山西组建的抗美援朝出国慰问团出国,其中就选中了他,后因出发时他身体有病,没有去成,他与东茄庄大名鼎鼎的吹奏家冯贵大师齐名。他凭精彩的技艺服务与城镇周围几十里以外的各个村庄,如今唢呐这种老传统艺术从民间走向了舞台,形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被人们看不起叫做下九流的吹鼓手,经过新世代的发展,成为了优秀的艺术家。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p> <p>六七十年代饭店卖饭木签,</p> <p>综合门市旁边的人民饭店,它属于国营企业,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五六十年代,那时候,肉类,粮,油,鸡旦,面等都靠供应,当时的国营饭店饭莱不贵。但人们的收入水平都普遍很低,很少有人能够去饭店吃饭。那时候去饭馆叫"下馆子",是很有面子的事。</p><p>那时的人民饭店客少人稀,门庭冷落,小时侯,奶奶带我看戏,七十多岁的人了,又是小脚,中午时分,为赶下场,怕走回去误事,带我进了饭店,一进门,只见门右侧放着一支桌子,桌子旁的凳子上着前台服务员,那么大个饭店稀稀拉拉坐着十几个吃饭的人。那时侯,下饭店除了花钱,没有粮票是寸步难行,每碗汤面,二两粮票七分钱,奶奶买了二碗汤面,卖木签的服务员是我们仓街村的王全红,只见他和奶奶热情的打招呼后,奶奶买了二碗汤面的木板签子,(过去吃饭交钱买签,用木板做好的签子上写着,过油肉,炒杂拌,大杂烩,清汤面,等),买好后,印象最深的是,饭店跑堂服务员已到跟前,看了奶奶手里的签子,只见跑堂的李金堂肩上搭块白毛巾,手端着用木质做的长条盘子,嗓音洪亮的吆喝道;来了一老一小两位客人,上座,就喊就过去擦了擦板凳,让我们座好后,又随口喝道.两个汤面,上。旧日服务员叫跑堂,跑堂的与厨房配合密切,只要进来客人,喊一嗓子厨师都能听的清楚,富于应变,不但腿勤,口齿利落,刚才那一喊,他是向内厨师付提醒,来了两个什么人,旧日饭店跑堂的和内厨是相互勾通的,都有暗号,熟言,如果是熟人,他会吆喝,炒面,三碗的二碗,意思是三碗并成二碗。滿到些,又得要顾客听的顺耳,又还不能听出猫泥来,还感愉快。遇到一些不经常下馆子的,不知道该要什么饭的,又根据你的口味给你介绍,提拱信息,一阵磋商之后,恰到好处的莱单拟好了,你用什么,只要开口,他向内喝一声,就端来了。人多时等菜不来,顾客问,为什么老不来,跑堂会说,火侯不到,端上来不好吃,您稍等就来。热情主动迎送宾客,餐厅客满时向客人礼貌地解释并建议客人等候。</p><p>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私营饭店的兴起,再也见不到这种服务方式了。想比现在的生活条件,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水平真的是太差了,那个时候崞阳这么大个镇只有二家国营饭店,这个饭店里面的孟向斗师付有很好的手艺。即便是几分钱一碗的面条,做的也非常美味,回味无穷。</p> <p>从北到南的这条平定老街不知始建于多少年,这里曾有着辉煌的过去,但现在显的衰老多了。这条老街,这些一律陈旧的老式门面,旧日蔬莱门市,到了冬天整个货架上空挡挡的,没有什么新鲜蔬菜,老百姓的看家莱,就是些价格便宜的每斤一二分钱大白莱,红,白罗卜和土豆,葱,等。消闲的药材门市,很少见有人进店卖药,忙碌的修自行车门市,起初的老师付于发印,后改为张三修车铺,从早到晚每天接待着来往不断的人们。小百货,二队磨房,房管所,一家挨一家的辅面。写到这儿,又回想到几十年前那个熟悉的糖酒副食门市,柜台上小润才,高礼,李秀白三位服务员热情的接持着,每天购买副食品的人们。那时的酱,酱油,酒也都是散装的,我们手拿上空瓶子,凭票打酱,酱油,酒,售货员分别用一两,二两,半斤的提子(直径,深浅不同的铁皮做成的带把提子),一口口缸里舀出来,再灌到瓶子里。那时侯都是每样打上毛数八分钱的,白糖,大料,花淑,都是凭票供应,每家凭户口本都发各种票证。买什么都得用票。柜台上放着黑麻纸,半空中吊有纸盒,盒子里照例放一盘纸绳子,拽下来捆扎顾客买好的商品货物。现在超市,各种购物袋子到处都是,各种品牌的酱油,醋琳琅满目,那种需顾客自带瓶子”打酱油"的年代永远消失了。</p> <p>位于丁字街北靠西一条小巷子进去是照相馆。长型的小院子里一排正房,一间大型东房,进去正屋第一个房间被隔开留有一窗口为开票,交款,取相处。屋内窗口处的墙上贴着每寸照片的收取,放大,加洗费用价格表,对面墙上挂有一面镜子。是专为顾客拍照前化装时提供的。隔间屋内窗口下放有一張桌子,是领取相片的主柜台,洗好的相片分别插放在桌子上的匣子里。顾客按照相条上的日期到时领取相片,紧挨取相屋间里屋是冲洗相片的暗室,整个室外窗户被窗布遮的严严实实。</p><p><br></p><p>院子里那间宽大的东屋为摄影室,顶棚是玻璃屋顶,用柔光白布遮阳,根据光线变化的需要,进行推拉调节,屋内后墙上挂着画有各种样式的风景油画布景,旁边有一些木制的方柱形,半圆形台座等道具摆设,拍照时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调换,不需要时拉住屏风的帘子。镜头两旁摆放着拍照时用的闪光灯。</p><p>那时侯,人们的娱乐活动单一,能到照相馆拍个全家福就是一件挺高兴的事,过生日的小朋友成群结队,照结婚照的,周末结伴的同学,各个学校照毕业留念的,照相馆一年到头前来排队等待的络绎不绝。要是碰上过年,从早忙到晚,中午也顾不上停歇一下。一台高大的老式三脚架照相机,拍照用得是必不可少的三件套,相机,三角架和暗袋。每拍完一张都得当场换底片,由于过去使用黑白胶片,见到光就容易感光报废,黑色的遮光布垂挂在机身上,露出黑洞洞的镜头。照相师付要钻进帘子里摄影,"再加上还要对焦距,如果有一些光漏进来,根本也看不清没法对焦"。把手伸进暗袋里摸索着更换,这些技术活都得熟能生巧。顾客们端坐好后,在摄影师的指导下,随着气囊快门一捏,发出咔嚓一声,这个神奇的机器将微笑瞬间被定格在底片上。崞阳照相馆仅此一家,馆里摄影师(千瑞)的好手艺在崞阳一带名气很大。有年轻人,老人,孩子,他们来照相,经精心打扮,七十年代初,我们初中毕业时就在这里留下最美好的瞬间记忆!</p><p>那时没有彩色照片,拍摄的都是黑白照片,若客人需要彩色,则用手工将照相用的水彩颜料,用毛笔渲染到照片上。</p><p>前铺后院,小院的前院临街门面铺是理发馆,理发馆开有前后二门。前门迎街,后门与小院相通。</p><p>从正房前至东房的通道进去是后院。后院住着一户人家,户主的儿子石建业是我低一届的西街小学同学。</p><p>如今生活条件的富裕,每个人随着手机,相机的普及,走到那拍到那也成了人们的习惯。这个老照相馆给当年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记忆是无可取代的。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又将我带回了过去的岁月。</p> <p>旧式照相机,</p> <p>照相馆位于蛤蟆桥丁字街口的国营理发店,迎街明亮的玻璃大窗,从靠街的前门进去,门右侧窗台下摆放着一排木式长椅,供顾客们理发时等待坐用。南北两面墙壁上挂着超大长型镜子,店内有六张老式理发椅,由于使用年代长,铸铁理发椅的漆皮已脱落不少。看起来虽然笨重,但是,刮脸时可以放平,调节,非常舒适,实用。店内二男一女三位理发师,最老的简润润大约五十多岁的年令,二娃和林鱼都已四十多岁。他(她)们手艺娴熟,从洗头,剪发到理发乃至男士刮脸都由"理发师付"一条龙"服务。理发用品是传统的手工推子,剃头时一条系与理发椅上的牛皮带磨刀霍霍,解放前靠绝活手艺剃头的简师付一直保留着旧的风格,每当他剃完头时,老顾客提出头部按摩,只见他双手用力在头部推拉,然后朝头顶向下啪啪啪,拍三下,只听到顾客应声,舒服死了,他(她)们热爱这门手艺,师付们热情的服务,精湛的技艺给崞阳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p>回想起来那时侯,理一次发收费一角五分,每位师付把他们收来的钱自觉放到店内的小木盒内。仿佛又回到了上世记七十年代,理发馆最忙的时候是年底,由于生意好,店里的顾客经常需要排队等待,客人们争先后而吵嘴的事时有发生。他们还得耐心的解释,劝说,如今这些老师付都早已退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这种老式理发都已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見的设备先进新型发型的理发店所,体现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p> <p>紧邻丁字街大照壁的迎街街门,门顶全木结构,房顶猫头滴水上长有杂草青苔,两扇坚固厚重的榆木大门,和我小学同学張补良家就居住在这所小院子里。紧挨街门的二间迎街门面房,是崞阳皮麻社专卖马车皮件和钉鞋铺子。在那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马车是生产队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拉田,送粪,耕地,养种都离不开骡马。那时候,生产队的马车行驶在马路上,很多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赶大车的相当于现在开高级小车的司机。皮件铺子里的门所贵老师付,凭着这门娴熟的技术手艺,根据客户的要求,他做出的营生坚固耐用,美观大方,收费合理。因此生意特别红火,经常见狭窄的玻璃柜台外围滿了拿鞭子的车把式,有接鞭杆的,有买鞭稍的,有修搭腰的,有给自己爱马挑选着马头顶上红缨子的,</p><p>骡马拉车时脖子上戴的套缨,拴在车沿条上两头的搭腰,车辕马背上放的马鞍,扣在套缨前的夹板,兜住辕马屁股的坐鞧,垂于马肚子下的扣紧的弓肚,这些都是皮制品,都离不开皮匠的检修,稍有不慎,就会出事。</p><p>小时侯神秘的胶皮大马车,一匹高头大马驾着车辕,三头滚瓜溜壮的大骡子拉着长套,每匹骡马的头顶上戴着红艳艳的穗缨子,膀项上挂着黄灿灿的铜串铃,走起来叮铃,叮铃,车把式手握一杆精致傲气的三级长鞭子,统领骡马的“令旗"一甩,那气派……。社会在前进,科技在进步,旧日的大马车已被淘汰,人们再也听不到车馆们吆喝牲口的声音了,也听不到马车行走时的那铜铃声了。</p><p>同一门市的钉鞋匠拐三,五六年公私合营后一直为崞县皮麻社职工。他是残疾人,腿脚不方便,走起来一瘸一闪地,人们都不知道他叫啥名字,背地里称他拐三。他中等个子,脸很黑,络腮胡,胸前挂个劳动布围裙,来补鞋的大多数是平民老百姓,拐三是个“爱络套"的人,前来钉鞋的顾客就钉鞋就听他滔滔不绝地说起喜闻乐见的事来。过去的岁月里,人们穿的鞋也是补了又补,修了又修,崞阳镇就这一家钉鞋铺,他做活细,修出来的鞋坚固耐穿,顾客不忙时,能在柜台外等待修理。碰上顾客忙的时侯,会把修理的鞋放在那里,约定时间过来取走。窄壁的柜台外,前来取鞋补鞋的来往不断,经常见有的鞋破了,趴在柜台外一只脚将鞋脱了,赤脚在地上等的补鞋,过去的生活离不开这种手艺人,也不知他这么多年修补了多少双数不清的鞋。</p> <p>钉鞋门市对面丁字街西南角它是蛤蟆桥拐弯处,是崞阳徖合公司糖业烟酒副食品转角大商场。前来买副食品打酱油,买糖果,买盐,的人特别多,记的柜台售货员郑孝心,她原在县剧团当演员,(沙家浜沙奶奶扮演者),因文革期间剧团解散后调到综合商场的。在二十世记七十年代是镇街上人见人夸的出色美女,人长的飘亮,约一米七高的个子,梳两条大辫子,皮肤白晰,大眼睛,睫毛长,面带笑容,她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对待着每一位顾客,惹的买东西的人们都想用羡慕的目光多看她几眼。我记的,那年代商店的牌子上写着,百问不烦,百挑不厌。四个一样,生人熟人一样热情,大人孩子一样热情,男人女人一样热情,干部群众一样热情。难忘的七十年代,羡慕的售货员工作。</p> <p>从丁字街拐角往南走,迎街的一个小院子,走廊的门右侧挂着崞阳二旅店的牌子,这是崞阳街上唯一的一家国营旅社,我们小时候去大礼堂看电影从旅店门前路过,院里有个小锅炉,经常见提着暖水瓶前去打水的人。门顶上灯盘的电灯,常夜不熄,每当来镇上住宿的客人,都集中住在这所小院子里,我们路过时,从走廊门窗玻璃会看到大润仙(因个子大,人们都习惯叫她大润仙)坐在桌子旁的椅子上,她翘起二郎腿一只脚在不停地晃动。那年代住旅店要凭介绍信方可入住。她负责旅店前台住宿人员的房间管理登记工作。院子里南北对面的平房里是客房,房门的门连挂着印有红字“国营二旅店"的字样。显的“国营”二字当时那个时代的气派。旅店负责人二楞是个缺了一只手的残疾人,上级主管部门考虑到他身体上的缺限,为照顾他,安排他老婆协助他们共同工作。二楞性格直率,夫妻二人勤勤恳恳,那年代,屋里没有电视,没有厕所,没有上下水,只有一条的士坑,根据人数,提供被褥,只有一个脸盆,一个暖水瓶,供顾客洗脸,喝水使用。喝开水要提上暖瓶到院里茶炉上打水。到了冬天,生炉倒灰,半夜起来还得添火,侍人热情的他们,每天把屋里屋外收拾的干干净净,把小店经营的条条有序,时间长了,人们习惯把旅店称为二楞旅店。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国营"二字逐渐没有了号召力,崞阳老街上的门面商场大多数都集中到一零八国道两旁兴起的商业大街上。被好几家私人旅馆取代。二旅店就在也没人住了。</p> <p>从二旅店往南是亢贵才的镶牙馆。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节日期间,崞阳镇街上的各家商场门前都挂出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整条马路上人山人海,辛勤劳动了一年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节日的闲暇,男女老少个个喜笑言开。只见那亢贵才镶牙馆门前马路中间用铁丝悬挂在半空中各种各样的灯笼五光十色,大放光彩。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挂在中央用风扇带动齿轮传动做成的铁匠师徒在铁砧子上打铁的劳动场面。师付持小锤,点,徒弟论大锤敲打,师付点一下,停下来时,徒弟有节奏的用手臂举起锤子分两步敲下。上面风扇在风的带动下传动着,上面的风扇转的越快,下面师徒二人打铁的动作就快,上面风扇转的慢,下面的动作就则慢。在风扇下连接的师徒二人,在呼呼的风扇吹动下,他们仿佛在向路人们点头致意,这个欢快嬉闹的场面很快映入到各位观众的眼里,真是令人大饱眼福。一个个充满好奇心在议论着这精彩的表演。在它的吸引下久久不愿离去。</p> <p>历史悠久的这个崞县老字号亢贵才镶牙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由于群众的需求,技术的特殊,拔牙,补牙,镶牙在当地有良好的声誉。在当时那个年代,是街上为数不多的私人个体户。贵才,然然镶牙馆。服务态度好,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与好评,每天顾客不断,均需预约,贵才,然然牙科成为崞阳的标杆金字招牌,有口皆碑。</p> <p>崞阳镇的政府首脑机关都集中在南街这条街上,供电所所长邢补才,管控着崞阳镇周围各厂矿,村庄的所有动力用电及民用电,停顺电及抄表。派出所所长候福楼,维护着方邻左右好几个公社的治安,安全保卫工作。法庭庭长孟书文负责着民事纠风,民事诉讼,等调解事宜。电灌站站长王光泰管理着崞阳公社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包括南韩水库,中水库,南水库,北水库周围各个村的农田灌溉。</p> <p>崞阳公社,(旧称泰山庙),民国时期为泰山庙小学,我大哥二哥小学时就在这读的书。解放后一九五八年九月成立人民公社后,一直为公社所在地。我的记忆里,为方便群众办事,紧靠公社院内一排南房是公社行政办公社,当时石绪礼任办公室主任,在办公室西墙壁上挂着初入社时,有周恩来总理憎与崞阳红星人民公社的亲笔鼓励境框。(如果这张镜框还在的话,一定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的基层单位,它领导控制着全公社的三十三个村庄农民的衣食住行,国家每年都为每个公社下达生产任务指标,农民所有生产的粮食由国家计划及规定收购,农副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所畏“统购统销"制度。长达二十六年。八四年恢复为镇政府。自从镇政府迁往一零八国道傍的原部队营房后,国家文物局投资,庙内才逐步恢复,殿内重新修复,又塑起了佛像,每天都有观光朝拜者,又恢复了往日的传统庙会。</p> <p>旧日的水井,</p> <p>泰山庙对面是五0三部队家属院。我们小时侯经常到院内和蓝球比赛,晚上看露天电影,过去没有自来水,崞阳镇的水井都是苦水,盐圲特别大,都是苦味。只能洗刷,不能喝,五o三部队进驻崞阳后,建造了水塔,在临街盖了水房,为当地老百姓免费供水。时常会想起我小时侯经常来这排队担水时,水龙头前排放着各式各样的水桶,或跟大哥用水车从这拉水。这座水塔解决了当时全镇人民吃水难的问题。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崞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座谱写军民鱼水情的水塔。</p> <p>崞阳大礼堂是戏剧指定演出地点,文革时原平县剧团,忻州北路绑经常来这演出,〈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这些样板戏我最少看了也有十来场,当然都是翻墙进去的,大礼堂北小院厕所外墙是文化馆巷后的郑家巷。从郑家巷口后墙趴上去,沿过去是男女厕所接墙,接墙一人多高,又担心专管戏院里的长才发现,又看巡逻人员扬新才和小眼过来没有,观察到无其它动静,上厕所的人不管,站到上面扒着墙头,一出溜就下去了,出去时拍拍身上的土,免的让人怀疑是返墙进来的。我童年时许多快乐的时光在这度过,这里给我的心中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如今大礼堂风华已逝,更加便利的文化剧场代替了它的位置。</p> <p>位于大礼堂对面不远的邮电所,是崞阳镇标志性的建筑,印象中邮电所营业亭的窗戸很大,一律是绝绿的门窗,窗口安有明亮的玻璃。门外挂着绿色的投递箱,里面一排绿色柜台,大厅一分为二,里面用于工作,外面用于营业,人来人往,记的室内门右侧靠窗户有一间接打长途电话的玻璃小房间,经常见里面有打长途电话的顾客。那年代,人们生活极为简单,老百姓能够使用的通讯工具除电话以外,其他几乎为零,通信,邮寄包裏,拍电报都离不开邮电局。小时候经常在街里碰到骑着绿色自行车送信的邮递员同喜,见他车后驮着一些报纸,杂志和邮件,车梁的前袋里放着信件,戴着一顶绿色大盖帽。上身穿一件绿色上衣,一走到谁家门口也不下车,一条腿往地上一叉,从车梁上的邮袋里拿出信件,隔着门喊话,当接到收信人回音后,把信往门里一扔,就奔下一家了,很随意很潇洒。要是碰上送挂号和电报相对要麻烦一些,邮递员要喊出家里大人,核对身份后签字或盖章才能交与收件人。要是加急电报一般是随到随送,有时半夜三更能听到邮递员送电报的摩托车声音。小时候经常去那寄信,买邮票买信封,站到柜台外看他们收发邮件,汇钱取钱,盖邮戳,</p> <p>沿着大街一直往南走,经澡堂,基督教堂,</p><p>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街头巷口,田间地头经常议论着理发师王志高,在那个特殊社会的时期,除特殊原困外,不允许个体性质私人开理发店,崞阳街上除丁字街一家国营理发馆外,只有南关王志高和范中东拐角处的拐绪二家私人理发室,那时候人们生活艰朴,收入低,每干一天活下来只能挣工分几毛钱,王志高一晚上下来就能挣七,八元钱,那年代理发收费一角五分,可志高理发收二角,那时侯,生产队忙,一股人们白天没时间理发,到了晚上国营理发馆下班,志高师付理发技术也好,细致,留的发型好看,还快,理一颗头七,八分钟就好了,人们都集中到这个理发室了,每天晚上基本都要排队,那时候,受社会的影响,男女发型仍以简单朴素为主。男女不准留长发和怪发型,不准烫发,不染发,男的头发长了推推头,女的剪剪头发,(大多数女性在家里自己剪),理发室设施筒单,墙上挂面镜子,地下放个骑子,边上的盆架上放着洗脸盆,毛巾,理发用的工具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把手工推子,一把梯刀,一个毛刷,那时候理发,等理发人坐好后,第一步将人的衣领内翻,用布遮住,用木梳把头发栊起,对着脑袋仔仔细细剪修推后,最后洗头,洗完后,修剪一下,将领口外翻,用毛刷把掉到领口周围的头发刷出,从下午五点多到晚上十一点多,用手做着推子,一天下来体力消耗大,时间长了腿脚,手都麻了,</p><p>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追求的发型开始多样化。孩子们继承了他的职业,学到新潮的发型技艺,他们根据服务对像的头型,脸型,体型,发质,年龄,职业要求,为顾客们进行发型设计,"好看",“不好看",大慨是评价理发手艺的标准,他们为顾客理发赢得了好看的称呼,也赢来了市场,多年来,一直生意不错,遇到了逢年过节,生意更是忙碌,每年春节前夕,从天亮一直忙碌到凌晨一二点钟,现在收费高,赚的线也不少,听说他们把崞阳大礼堂买下后,重新拆除建成了较大的门面理发亭。镇上需要好的理发师,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乡村人的审美需求在不断提高,只有掌握审美规律,才能与时俱进。</p><p>公社机械厂,位于平定街旗杆巷口处的西南台阶上是烈士堂。屋内对面后墙的桌子上摆放着解放崞县城时阵亡的将士排位,为纪念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崞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烈士堂。牛寺阁出去是南关村,小关村出去就是普济桥了。</p> <p>沿着丁字街往西是走,是崞阳商贸,经济中山的一条西大街。每逢节假日,这条街更是热闹非凡,川流不息。朝右拐角是供销社最排场的综合长廊大商场,踏上台阶门坎上去,三个门,(东,中,西),东头第一个偏门进去,靠门右的拐弯处只留一个窗口,黯淡的光线,靠墙没设货架,拐角柜台内堆放着锄头,尖镐,铁锅,萝头,扫帚,铁锹,等土产杂货,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为一不二的农村生活购销主渠道,顾客们可以从通道掀起木盖板进柜台里去挑选贷物。柜台前一个戴眼镜很精干的瘦高个子老头,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服,常年上衣兜里管着一支纲笔,对着买好东西的顾客用算盘扒拉得劈啪劈啪直响,算出的价格分文不差,他就是负卖日杂的售货的付福昌。紧挨靠西的柜台后的货架上摆满了物品,塘瓷铝制品,百货文具,服装鞋帽,毛巾手帕,被面布匹,针线扭扣,供销社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p><p><br></p><p>从西门出去下台阶是一间打饼铺。绕过饼铺从台阶上去就是综合公司长廊大商场了,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是镇上唯一一家货物齐全的名牌商场,这里的物资全是由商业部统一供应,商业部是国营的。供销社是集体系统的。我小时经常从这个商场买东西,这个商店日用品,我记的买过信纸,信封和邮票,文具作业本,毛笔,方引,石板,石笔,擦脸油凡寺林。牙膏,牙刷,手电筒。蜡烛,灯管,电池,男孩子链子枪上用的皮筋,等等,至今我也能说出其中一些东西的品牌和价格来,比如常用牙膏是“中华牌",肥皂是"灯塔牌"和"固本牌",一条肥皂一毛四分钱,一般铅笔三分钱一支,红兰铅笔七分钱,写字本七分钱一本,护肤蛤蜊油一毛钱一盒,鞋带二分钱一付,一合火柴二分钱,一根气门芯二分钱,</p><p>从商场西门出来,从紧挨商场的大门进去往东是商场的后院,院内是商场职工的宿舍。靠西绕里去住着黄甫肉小和张月弹几户人家。</p> <p>商场对面是井黑浪,食品公司肉食门市部,猪肉分头等,二等。头等猪肉七毛八分钱一斤,二等猪肉六毛八分钱一斤,要肉号,还经常断货,而且农民手中逢年过节才发点肉票,但要买点能吃的猪油肥肉必须得找关系,那时候卖猪肉的是大爷。</p><p>紧挨肉店的是五金交电公司,在上世记七年代,那对于众多的崞阳老年人来说,店里买的东西,自行车,电视机,收音机,电灯泡,大多数都是市场上紧缺物资,用票证也很难买到,为了买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寻后门“,找票,但有了票没货,当人们听到那一天卖货的消息后,夜晚一二点起来就拿着票在店外排队等候。除了电视以外,另一个畅销品是自行车。也是凭票购买。但是与电视机不一样的是,每当商店到了一批自行车后,会把同样的数量的自行车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行业的主管部门,各部门再把票层层发到职工,然后,职工从单位拿到自行车票,才能到五金交电门市买车。那时侯,农民们买一辆自行车是很难的,写到这想起了这段难忘的事,五金交电柜台有二个售货员,(崔俊英,任风)。负责人崔俊英,是抗美援朝的转业军人,有一股说一不二的二杆子劲,我们大队的楊昌贵是全镇出了名的吝啬鬼,爱财如命,人们没见他买过一点东西,都知道他仔细的不舍得花一分线,崔俊英经常见他来到拒台上问这问那,可从来没见他买过东西,今天见他又来问自行车,没好气的朝笑他,你买了不用票就买给你,楊昌贵一听,说,说话算数,就这样在大众的面前的将军下,楊昌贵从家里取来钱,买走了自行车。</p><p>紧挨五金交电门市西的南大门进去大院子里是食品公司生猪收购站,公司负责人是罗成龙,食品公司收购站,是负责全公社的生猪收购工作。是当时最吃香的部门之一,凡是农民出售的生猪都要卖给他们。并且规定每头生猪出售标准为一百二十市斤以上,每头猪分特等,头等,二等定价。头等生猪收购价为五毛七分钱。并按每头猪的等级发放一定的布票,肉票。卖之前,还得把打过防疫针的条子带上,还得打听到什么时候能卖(一般对各个村庄都规定卖猪时间,分每星期的一,三,五或二,四,六),然后,卖猪的为增加体重多卖钱,把猪喂好,距离食品公司近的还好说,距离食品公司远的村庄,走到食品公司要半天的时间,猪受罪,人难受,尚在其次,收购员压等压价是老百姓抱怨的最多的话题(农民为多卖几个钱,往往在出售前多给猪吃点好的,为增加斤秤,但一路走下来,全被消化了,这种收购法对食品店最实惠)。</p><p>食品站有屠杀卖肉权,逢年过节,非农户人口可以凭票购买,因供量少,有的想多买点,买点好的,还得找内里人走后门,食品公司的领导最有权力是批肉,特别是数九寒天的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食品门市前的猪肉窗口经常见从家排到街上长长队伍。</p><p>过去农村大队都建有猪厂,每年过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可由生产队统一杀一二口猪,一般人家能分一斤,人口多的能分二斤来肉,记的小时侯经常到食品站院里根着母亲带着面盆排队卖猪羊下水,那时一付羊下水六毛八分钱。</p> <p>出了食品店往西走是供销社的废品收购站,座北朝南的大门,大门右侧临街的南房后墙摸着水泥的黑板墙上,写着收购各种废品的价格明细表。走进去四合头大院内,正房台阶下靠北的西房是收购员張富所和田文的办公室,小时候,经常和隔壁的好友樊月寿从垃圾堆里检点废铜,烂铁,牙膏皮,肉骨头,废麻绳,塑料鞋底等,经常到收购站卖钱,一来二去和收购站的二位收购员也熟悉了,我记的富所开票时,问月寿叫什么,他说叫寿寿,富所就开票就对月寿开玩笑地说,怎么给你起个寿寿名字,你要寿一辈子。见富所把秤好的铜,废麻绳,铝,鞋底都放到台阶上面的正房屋子里,台阶下的院里堆满了烂铁,</p><p>小时候,我喂的青紫蓝优种兔,放学后第一件事是挖兔草,那时候每斤兔子的收购价是伍角正,三斤以上就能出售,每只兔子最少能卖一元五角,还发三寸布票。东面的三间单房子是专门为收购兔子设置的,从门框上插着插板,每月每当逢五收兔子时,各村庄提着笼子蓝子卖兔子的人就排着长长的队一直排到大门口等着,收兔子时由于人多,见富所,田文,把门框子上面的几块木板取开,把收的兔子秤一个,抓起扔一个,都扔到里面去了。</p><p><br></p> <p>沿着再往前走综合公司,第二饭店,</p><p>自由贸易集贸市场对面有个高台阶博风街门,街门左侧临街门面的三间老式瓦房是新华书店。从中门进去,门字形状的三面玻璃柜台里摆放着一套又一套的连环画小人书和各种图书,柜台内三面货架上放着各种各类书刊,货架顶端墙上挂满了毛主席的各种画像和现代京剧人物的剧照画像,流露出那个年代浓浓的文化气息,售货员三十开外,大高个子,大眼睛,滿头黑发,他是本镇小东关人,叫张金钱。小时候,一有了几毛零钱,就跑到新华书店买自已喜欢的书,一套多本的喜欢也买不起,(比如三国演义一套五十四本),只能买一套几本的成套书,也是买一本是一本,慢慢成套(比如,杨家将一套五本,林海雪原一套六本),有时没钱了趴到拒台上看看封面,只能过过书引,那时的新华书店不像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得翻看挑选,而是书统一放在书架上柜台里,架子和柜之间有一条通道,这是店员用的,顾客想买书,只能站在柜台外,叫店员从架上和柜台里拿过来,不允许你随便翻看,更不允许阅读,想要就付钱,不想要还书。</p><p>到了腊月,新年书店进来各种好看的年画,每天一开门,十里八村的顾客们就拥进柜台,把柜台前就挤的水泄不通,挤在前面的顾客们伸着手叽叽喳喳要自已喜欢的年画,晚了,就卖完了,就有的人不耐烦,大喊大叫,经常发生争吵。</p><p>现在的新华书店,不再是以往那简单的书架,柜台了。换了新的环境,增加了新的服务,不是一个卖书店,而是一个图书馆,阅览室,是以一条阅读为中心的文化室,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去阅读挑选自已喜欢的书,售书员只守在门口,留意读者付未付钱即可。</p> <p>新华书店旁的丁字街冯家巷子里,住着中医大夫李亨。李亨在公社医院上班。他深知,作为一名医生,要能够真正为百姓解除病痛。没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不行。他不断的学习探讨,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忻州卫校。他在多年所学的基础上,以顽强的意志,不断学习,进取,系统学习了本科专业教材,并积级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一九八三年又考入了山西省职工医学院,取得了医学本科文凭。并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修一年。数年的潜心学习,他勤奋钻研博览古今外中医书箱,他多年来一心一意为病人看病,不断的探讨,也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学无止境的精神。热诚为患者服务,真诚为患者着想,当医生就是为治好病,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这是李亨的座右铭。行医以来,他一直以此激励自已,鞭策自已。多年来,他致力于中西药药诊疗相结合研究,在反复多次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而且比纯西药治疗花钱少,副作用小。根据病情避免让病人做多余的检查。不让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钱,经常见李亨得把脉问诊,对病人检查着病人病历。细心的询问着病情。耐心指导顾用药,面对内外科,妇,儿科,他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病例,人表百态,绷紧的神经在倾听和解读着每位病人。根据每位病人病情,一味一味中药的摸索,一点一点剂量的变化,一遍又一遍的观察,他认真的听着病人吃药后的效果。在医院十几平方的房间里,无论患者家境贫富,地位高低,凡来者一视同仁,待患者如亲朋。他德艺并重,善待病人,他的这种做法,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被他治疗好的病人越来越多,他在群众中的口碑越来越好,带来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有时也会碰到有些病人吃药后的反应,不明真相的病人家属找来气势汹讻的不明斥责,骂医生空有医术,李亨怕影响病人心情而加重病情,宁愿自已背负骂名,所以满是耐心解释,道歉之言。过一段时间病好后,病人及家属登门拜访。自此,医生声名更盛。</p><p><br></p><p>由于医院规定的上下班时间,分上下午,午休时间太长,好多几十里以外村子里来看病的患者由于路程问题,都看不上病,尤其是那些拖家带口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那年代,交通不便,最好的交通工具是骑个自行车带着,遇上冬天天五点多就天黑了,面对这种无助的情况,李亨考虑到患者找他看病难的难处,为了方便群众,提出了在他家开门诊的想法,得到了政策的允许。他为病人所想,为了方便几十里以外远道而来的病人,他们看完还得回家,为了他们都能看上病,李亨规定了连班上的特殊方案,他把中午吃饭时推到什么时候看完最后一个病人什么时候吃饭。面对这种交通不便的原因,牺性了一个人的中午的休息时间,给千万人患者开了方便之门。</p><p>李亨光明磊落,待人诚恳,遵章守纪,兢兢业业,尽心尽力。高尚的医德医风是患者的雨露春风,经过几年锻炼后,他成了周边有一定影响和威望的名医,竟成了全县中医科知名的中医。他热爱专业,凭借他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的病人,不知挽救了多少病号生命。每天前来诊断看病的从早到晚来了一拨又一拨,川流不息,从院内到巷口挤的水泄不通。南关村李玉柱的父亲得了喉癌,到大原肿瘤医院治疗,由于他父亲年令大,医院拒绝做手术,在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儿女们不忍心这样看着父亲早早离去。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李亨看,没想到吃了几付中药后,有所见效,就这样连续坚持吃了一段时间,竟神奇地好了。大医院救治不了的病人吃上他开的中药好了,至此一直末犯。由于李亨医术上的成就,赢得了乡亲们的赞扬和相关部门的认可。李亨调轩岗镇中医院任院长职务,他事业心强,走到那干到那,由于成绩显著。后县委特调他担任为原平县中医院院长职务。</p><p>李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刻不忘治病救人是自已的天职,中医院设在原马公路的北面,(原址原平卫挍),我找他看过病,见他的诊室被前来就诊者围的水泄不通,到了中午时分,李亨看到病人开始躁动不安时,他一遍又一遍得安抚病人,忙的桌子上倒下的水也顾不得喝一口水,他特意安排厨房把他们科室与药房的吃饭时间定为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就是他吃饭的时间。他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病的心。一个个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在他精心的医治下恢复了健康,重新上走了新的岗位,我朋友王换文经常谈起李亨,佩服的五服投地,神山村三大队的贾奋飞,是他外甥,由于常年吃辛辣食品,十三四岁时就得了一种病,皮肤发痒起红点点,经诊断是紫癜,去了好几家医院都说很难治愈。经李亨中西药配治结合治疗一年后,病己全愈三四年后。他不听医生嘱咐,自己觉的没事,又开始吃起了老干辣,结果病又犯了,又找李亨治愈后,十几年过去了一直再未犯,现在唐山美术学院上学,一切很好!</p><p>李亨现在已退休,但他退休不退岗,心系患者。为了方便崞阳镇周围村庄来看病的人们,把诊所挪到一O八国道东面临街的门面房里。专程安排着每个礼拜抽两天时间跑崞阳为乡亲们治病。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经验越来越多,记的有一次我回崞阳,在公交车上碰上原在皮革厂上班时的一个朋友,说起来她是专程从无锡赶回找李亨看病的,她跟随儿媳在无锡生活,她得了心虚遗梦睡不着觉,跑了好多知名大医院也看不好,特意从无锡赶回找李亨看病,她不住地夸奖李亨,原来是她儿子得了重度下肢腿疼的毛病,在好多大医院四处求医都未能治愈,她女儿在下王做媳妇,听说李亨对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疗效,也是抱着得病乱求医的心理,从无锡开车回来找李亨看病,却没想到内服了李亨开的几付中药后,腿痛病还治好了。李亨好学上进,在古传密方基础上反复实践,大胆创新,知识面拓宽,医术更精,加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能熟练地掌握老年病,内科,儿科,妇科等临床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及一些疑难杂症的诊疗。他的工作看似平凡却非常伟大!</p><p>李亨习惯于默默勤劳奉献,却不善于包装自已,宣传去追求所谓的名利,他看到我写他的事,提出来让我删除。我告他,我写的崞阳老街上这些事,都是我真实的回忆!</p><p>李亨!业务水平逐步走向高峰,使之成为一名工作作风严谨,医疗枝术过硬的老中医。深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以高超的医术治疗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品德温暖着患者的心,在平凡中敢于奉献,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崇高的丰碑!</p> <p>小时侯最爱看的连环画小人书,看起来废寝忘食,</p> <p>沿着书店往前是银行,庞子明修表铺。五大队车马大店,崞阳镇是座落通往山区和平原交界的三叉路口,因西山,轩岗,长梁沟,红池,高豹弯一代盛产煤炭,是当时周边忻州,代县,河东一代进入西山拉炭的必经之路。所以,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交通中心。进店门两旁搭一排简易住房,一字型的南窗北墙大通坑,这个街面上不起眼的车马大店,但每天歇店歇脚的,打点住店的。车水马龙,来往不断,每天店内靠南的简易马棚早已打满住满人和牲口,院内场地也被马车挤放的严严实实,此时的院内人欢马叫,畜车混杂,忙乱了一天的车馆们安顿好自已的住宿,取出自带的窝头泡到开水里止饿充饥。店门关也不关,草料不够还得买草料,半夜起来还得补草加料,记的小时候这店内收青草,我背上青草来这卖过,每斤一分半钱,还得要好草,(水拜和尖草),所以对这有点印象。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些车马大店一个个的在发展中被消失,被新的行业代替。从车马大店在往西走,靠北丁字巷口是通往城西村的巷口处。再往前走靠南是通往西街村的丁字街,</p><p>过了丁字街,在西门旁的临街铁匠铺前,是钉掌铺。过去马是人们出门行路,交通运输最重要工具之一,马行路都离不开钉掌,就象人走路穿鞋一样,会这种手艺的人很少,因此,每天前来排队钉掌的车马串流不息,小时侯,出于好奇心,经常站在人群旁看钉马掌,铁匠铺门前有个象双杠一样的木架子,钉掌时用粗绳子把马绑在架子上,见两位钉掌师付任贵宝,卵成,分别提个小蓝子,拿个小凳子,旁边还有个帮忙的,把马蹄放在凳子上,用专用钳子把旧马掌取掉后,从蓝子里取出长铲刀来,锋利的刃铲掉马蹄上长出来的指甲和旧掌,铲平后放上新马掌,然后用锤子把铁钉倾斜钉到马蹄的角质层上,再用錾子把露在外面的钉子头打个结,最后用锉刀锉掉毛刺,就行了。钉马掌是脏,累,并且有危险的活,有时不注意被马踢着会受伤。可是这种手艺在当时是最挣钱的,一天下来别的普通受苦人半年也挣不下的工钱。人们都知道卵成钉马掌手艺好,骑自行车也是高手,经常在人们喝彩中给表演,他能把车立出来骑,又能抓住前把不住地转圈,人们都好奇地想骑他的车,他就笑就说:卵成的车,大姑娘的脚,只需你看,不需你摸。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人类的交通工具,威风凛凛的马车也渐行渐远。只能成为人们的回忆,但它承载的却是了那个年代沉重的民生民计。如今科技的发展,小轿车,汽车,农用车,纷纷走进了平民百姓家。代替了旧日的车马,那蹄印岁月已经结束。现在这门钉掌的手艺人们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小西门出去扒起西门大坡就是一零八国道了。</p> <p>人们为了保护马蹄磨损,在上面钉了一层铁马掌。</p> <p>事隔多年,故乡旧日的街道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现在大街小巷都已重新修建了新的水泥路面。但这条老街将永远不会淡出我的记忆,因为它承载着儿时所有快乐的回忆。年复一年,年轻人一代一代走出去,离别了老街,离别了故乡,去寻找新的生活。</p><p>老街啊!你这苍老的身躯。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你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诚实,如何生活,如何奋发,你无私般的给予我外婆般的嘱咐和叮咛,震撼着我的心。唤醒了游子对你的向往与怀念!我轻轻地说一声,你没被遗忘。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故乡!</p> <p>家乡那童年的往事永远也写不完,倒不尽……。</p><p>不妥之处,给予批评指导。</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明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0二0年八月八日,晚十点。</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