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目录</p><p>101.手段与技巧——炼字</p><p>102.词汇积累——幽并</p><p>103.词汇积累——任侠</p><p>104.词汇积累——屏居</p><p>105.词汇积累——留别</p><p>106.词汇积累——饾饤</p><p>107.手段与技巧——造句(一)</p><p>108.手段与技巧——造句(二)</p><p>109.古诗词意象——燕子</p><p>110.古诗词意象——梦蝶</p><p>111.古诗词意象——双鲤</p><p>112.古诗词意象——莼羹鲈脍</p><p>113.典故——少昊</p><p>114.典故——登徒子</p><p>115.词汇积累——稻粱谋</p><p>116.词汇积累——容与</p><p>117.词汇积累——蹄轮</p><p>118.词汇积累——豫游</p><p>119.词汇积累——油云</p><p>120.手段与技巧——点眼</p><p>121.手段与技巧——做诗起笔法</p><p>122.手段与技巧——起笔突兀法</p><p>123.手段与技巧—— 承笔衔接法</p><p>124.古诗词意象——哀鸿</p><p>125.古诗词意象——青鸟(再解)</p><p>126.古诗词意象——沙鸥</p><p>127.古诗词意象——黄莺</p><p>128.典故——绛帐</p><p>129.典故——卑飞</p><p>130.词汇积累——埋轮</p><p>131.作诗三昧——温柔敦厚</p><p>132.作诗三昧——“偷”之三境</p><p>133.诗词人物——陈子昂</p><p>134.诗词人物——宋之问</p><p>135.诗词人物——沈佺期</p><p>136.词汇积累——蚕书</p><p>137.词汇积累——蚕丛</p><p>138.词汇积累——朱炎</p><p>139.词汇积累——枕带</p><p>140.词汇积累——雕胡</p><p>141.诗词人物——王勃</p><p>142.诗词人物——杨炯</p><p>144.诗词人物——骆宾王</p><p>145.手段与技巧——转笔呼应法</p><p>146.手段与技巧——合笔结束法</p><p>147.词汇积累——平昔、畴昔、伊昔</p><p>148.词汇积累——会当</p><p>149.词汇积累——海右</p><p>150.词汇积累——严云 夕阴</p><p>151.手段与技巧—— 因地记游法</p><p>152.手段与技巧——因时点景法</p><p>153.手段与技巧——因境抒情法</p><p>154.手段与技巧——通体写情法</p><p>155.功夫在诗外——参星与商星</p><p>156.功夫在诗外——七月流火</p><p>157.词汇积累——羽翰</p><p>158.词汇积累——差池 (chā chí)</p><p>159.词汇积累——层楹</p><p>160.词汇积累——万宇</p><p>161.诗词人物——王绩</p><p>162.诗词人物——李白</p><p>163.诗词人物——杜甫</p><p>164.手段与技巧——通体写景法</p><p>165.手段与技巧—— 分写情景法</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66.手段与技巧——合写情景法</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67.词汇积累——华辀(音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68.词汇积累——入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69.功夫在诗外——农历月份别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0.功夫在诗外——昆虫古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1.诗词人物——虞世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2.诗词人物——上官仪</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3.诗词人物——上官婉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4.手段与技巧——明咏物情法</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5.手段与技巧——暗咏物情法</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6.手段与技巧——抚今怀古法</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7.手段与技巧——写意托兴法</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78.词汇积累——丹梯</span></p><p>179.词汇积累——崚嶒</p><p>180.武功体</p><p>181.四灵体</p><p>182江湖诗派</p><p>183.长庆体</p><p>184.手段与技巧——颂中寓讽法</p><p>185.手段与技巧——褒中有刺法</p><p>186.手段与技巧——参间虚实法</p><p>187.手段与技巧——判别深浅法</p><p>188.词汇积累——云窦</p><p>189.词汇积累——南浦</p><p>190.词汇积累——北梁</p><p>191.词汇积累——葳蕤</p><p>192.诗词人物——李峤</p><p>193.诗词人物——苏味道</p><p>194.诗词人物——杜审言</p><p>195.诗词人物——崔融</p><p>196.手段与技巧——西昆添字法</p><p>197.逆挽诗</p><p>198.功夫在诗外——萝藦(音磨)</p><p>199.功夫在诗外——薇</p><p>200.功夫在诗外——彼岸花</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0.功夫在诗外——彼岸花</span></p><p>彼岸花一名曼珠沙华。曼珠沙华是梵语。有着种种神秘的传说:1.开在黄泉路上的指引之花。传说曼珠沙华是主动投入地狱的花,但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2.开在三途河旁的接引之花。传说中,“三途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因为花开在三途河彼岸,也被称为彼岸花。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3.开在忘川河彼岸的忘却之花。传说,忘川河是黄泉路经过的最后一条河,河上有座奈何桥,桥上有位端着孟婆汤的孟婆。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六道轮回。彼岸花花盛开时无叶,有叶时无花,花叶两不相见。曼珠沙华,彼岸花,其实就是红花石蒜,原产于中国和日本,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是优良的宿根草本花卉,园林中常用作背阴处绿化,可作花坛或花径材料,亦是美丽的切花。鳞茎有毒,入药有催吐、祛痰、消肿、止痛之效。</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9.功夫在诗外——薇</span></p><p>草名,又名“大巢菜” 。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史记·伯夷传》:采薇而食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8.功夫在诗外——萝藦(音磨)</span></p><p>古称芄兰,载于《诗经》中。折断茎叶后会流出白色的乳汁,碰到手上很难洗干净,所以又被称为奶浆藤。陶弘景曰:“萝藦,有名苦芄,叶厚大,作藤生,傅肿,东人呼为白环藤,生篱落间,摘之有白汁,一名雀瓢,人家多种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7.逆挽诗</span></p><p>逆挽诗,又叫逆转诗、抑扬诗、陡转诗、雅俗诗。创作年代有宋,明,清。可分为五小类:铺垫式、巧补式、波浪式、解疑式、扬抑式。逆挽诗的最大特点,是开头故意以极其普通的语句下笔,给人造成一种平淡无奇、甚至是大失所望的感觉,可到诗后,尤其是结尾,却以出人意料的飞来之笔和逆转成奇峰之势,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诗歌境界。</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6.手段与技巧——西昆添字法</span></p><p>西昆体诗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使用典故时,将典故添字敷衍成诗句的方法。用西昆添字法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将两个典故集中用于一句中,会显得晦涩;二是添的字不能成鸡肋,在七言句中形成五言勉支的情况。</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5.诗词人物——崔融</span></p><p>崔融(653~706),字安成,齐州全节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初唐“文章四友”之一。</p><p>文华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交付完成。作品《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功力。诗作举例:</p><p>从军行</p><p>穹庐杂种乱金方,武将神兵下玉堂。</p><p>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p><p>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p><p>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p><p>依稀蜀杖迷新竹,仿佛胡床识故桑。</p><p>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p><p>坐看战壁为平土,近待军营作破羌。</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诗词人物——杜审言</span></p><p>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p><p>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诗词人物——苏味道</span></p><p>苏味道(648—705),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代政治家、诗人,汉朝并州刺史苏章后代,宋朝文学家苏轼先祖。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身相位。武后强权当政时,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时有“苏模棱”之称。</p><p>神龙政变(705)时,阿附张易之,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于今栾城县苏邱村。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全唐诗》录其诗十六首。</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2.诗词人物——李峤</span></p><p>李峤(645~714),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p><p>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1.词汇积累——葳蕤</span></p><p>1.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2.羽毛饰物貌。宋 沈遘 《赠李审言》诗:“使节葳蕤出汉宫,我方受瑞守江东。”3.华美貌;艳丽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4.柔弱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葳蕤自守,幸白璧之无瑕;缧絏苦争,喜锦衾之可覆。” 5.萎顿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6.借指锁。唐韩翃《江南曲》:“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7.古代一种首饰。唐鲍溶《李夫人歌》:“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珮身。” 8.草名。即萎蕤。 唐柳宗元 《袁家渴记》:“摇飏葳蕤,与时推移。”</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0.词汇积累——北梁</span></p><p>在北边的桥。古多指送别之地。 汉 王褒 《九怀·陶壅》:“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送远曲》:“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 唐 张九龄 《饯宋司马序》:“既而出宿南浦,及鸿雁以同归;追饯北梁,对邱山而不乐。”</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9.词汇积累——南浦</span></p><p>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2.词牌名。 唐 《教坊记》有《南浦子》曲, 宋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3.地名。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4.古水名。唐李白《江夏行》:“适来往南浦,欲问 西江船。”</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8.词汇积累——云窦</span></p><p>云气出没的山洞。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一:“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 唐 马戴 《山行偶作》诗:“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 前蜀 韦庄 《宿山家》诗:“山行侵夜到,云窦一星灯。” 元 周权 《接竹引泉》诗:“连筒入云窦,势接河汉遥。”</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7.手段与技巧——判别深浅法</span></p><p>作诗须有层次,而用于咏情之诗尤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方与格律相合。否则杂乱成章,徒见其枝枝节节也。唐诗中李颀送魏万之京一首,上下一气呵成,有悠然不尽之趣。</p><p>送魏万之京 李颀</p><p>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p><p>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p><p>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p><p>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p><p><br></p><p>上诗起句点明送别之意,第二句写秋景,第三句言路中所闻,第四句言路中所见。第五句言入关时所见,第六句言到京后所闻,是深一层。末两句点长安二句,点明之京。</p><p>而良友规鉴之意,妙在言外得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6.手段与技巧——参间虚实法</span></p><p>咏物之诗须要虚实相间,无虚笔,即无灵气;无实笔,即无真意。但虚则不可空泛,实又不可呆滞。例:</p><p>早雁 杜牧</p><p>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p><p>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p><p>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p><p>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p><p><br></p><p>上诗起二句但言雁来,第三句言影,第四句言声,是谓写实法。第五句借胡骑作陪,第六句以春风作衬,是谓虚写法。结句暗写雁去,而早字之意已见,真神来之笔也。</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5.手段与技巧——褒中有刺法</span></p><p>一诗之中,或褒或刺,岂非自相矛盾?不知所谓褒者,或褒其人之勋绩,或褒其人之际遇。所谓刺者,或刺朝廷之昏乱,或刺时事之难为。唐诗中李郢之上裴晋公一首,虽则寓刺于褒,实则褒自褒而刺自刺,不可不辨别也。</p><p>上裴晋公 李郢</p><p>四朝忧国鬓成丝,龙马精神海鹤姿。</p><p>天上玉书传诏夜,殿前金甲受降时。</p><p>曾经庾亮三更月,下尽羊昙一局棋。</p><p>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p><p><br></p><p>上诗首联直写晋公,第二联褒其功,第三联褒其度,末联刺朝廷不用老臣。语意仍含蓄不露,不愧诗中老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4.手段与技巧——颂中寓讽法</span></p><p>婉而多讽,诗人忠厚之道也。后世阿谀之风日甚,但知献媚避忌,而诗之品格亦每况愈下矣。唐诗中张谓之杜侍御送贡物戏赠一首,深情微旨,亦婉亦深,深得三百篇之遗意也。</p><p>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张谓</p><p>铜柱珠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p><p>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徒劳獬豸冠。</p><p>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p><p>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p><p><br></p><p>上诗起句言道路之远,第二句言产物之地。第三句折入贡字,第四句写一劳字,而讽意已寓乎其中。第五第六句正写路远送物之苦,结句不忍看三字,古人所谓婉而多讽,诵不忘规者,庶几近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3.长庆体</span></p><p>长庆体,唐 诗人 元稹、白居易 的诗体。元稹 与 白居易 友善,诗歌风格相近似,元 有《元氏长庆集》而 白 有《白氏长庆集》,皆成书于 唐 穆宗 长庆 年间,故称 元 白 诗体为“长庆体”。《通雅·释诂·缀集》:“元和体、长庆体则以年号名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2江湖诗派</span></p><p>江湖诗派是南宋时期的一个诗派。因书商陈起所刊《江湖集》等诗歌集而得名。江湖派诗人的生活年代不一,身分复杂,有布衣,也有官宦。但其中以那些因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的作品较有影响,如刘过、姜夔、敖陶孙、戴复古、刘克庄、赵汝迕(wǔ)等,都是代表人物。</p><p>江湖诗派诗人多以江湖相标榜,作品表现了他们不满朝政,不愿与之合作的态度以及厌恶仕途、企羡隐逸的情绪。部分作品对南宋社会有较为深刻的反映。主要成就表现在古体诗和七言绝句上。他们大都不满江西诗派在诗中堆砌典故、炫耀学问的倾向,力求平直、流畅。许多人和“永嘉四灵”一样,崇尚晚唐诗风,但又不像“永嘉四灵”那样专守律体,尽力锻造。一些江湖诗人喜欢仿古体乐府,或雄放劲切,或质实古朴;也有一些人专在绝句上下功夫,细致精巧,长于炼意。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就脍炙人口。</p><p>江湖诗派和“江西”“四灵”一样,未能摆脱模拟之风,境界不高,气度狭小是他们的通病。由于疏于锻造,他们的一些古诗往往率意而成,显得粗糙;绝句也多存在明畅有余而含蓄不足的缺陷。</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1.四灵体</span></p><p>南宋中期一个学习晚唐诗的诗歌流派及其作品的风格体制。当时永嘉(今浙江温州)诗人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互相唱和,因他们的字或号都带有“灵”字,故称永嘉四灵。他们鄙视欧阳修、梅尧臣以来包括江西派在内的诗,而偏袒林逋、潘阆、魏野等承袭晚唐风气的诗;口头上提倡唐诗,实则排斥杜甫,以贾岛、姚合为“二妙”,尊尚晚唐。经过叶适等人的揄扬,“四灵体”名噪一时。</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0.“武功体”</span></p><p>指晚唐诗人姚合的诗歌风格。姚合,曾授武功县主簿,世称姚武功。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为五律,刻意求工,其代表作是五言组诗《武功县中作三十首》。诗写山县荒凉,官况萧条,以及个人生活的困窘,抒写自己闲居遣怀、留连风物的独善情怀,且推敲字句,争奇斗巧,形成清切峻拔的诗风。其诗为南宋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所师法,称为“武功体”。</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9.词汇积累——崚嶒</span></p><p>1.高耸突兀。唐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雟州》诗:“勿以 王阳 叹, 邛道 畏崚嶒。”2.指高峻的山。 明 高启 《期张校理王著作徐记室游虎阜》诗:“最怜 虎阜 在平地,一邱势敌千崚嶒。”3.比喻特出不凡。 清 周亮工 《示裴生符剖》诗:“海内风流全黯澹, 汀 南词赋尔崚嶒。”4.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明 邬仁卿 《沁园春·招隐看梅》词:“铁骨崚嶒,冰姿修洁,可是神仙萼緑华。” 5.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宋 陆游 《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病起瘦可惊,崚嶒夜窗影。”</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8.词汇积累——丹梯</span></p><p>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躧(xǐ)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黄节 注:“丹梯,丹墀也。”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文选·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注:“丹梯,谓山也。” 3.指寻仙访道之路。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 金陵 有仙馆,即事寻丹梯。”</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7.手段与技巧——写意托兴法</span></p><p>写意托兴之诗用笔贵委曲而不率直,立意贵幽远而不浅近。明知所遇之景物与所蓄之意兴两不相关,而一经感触便当息息相通。例:</p><p>曲江对雨 杜甫</p><p>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p><p>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p><p>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p><p>何时昭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p><p>上诗前半首写江上雨景,后半首写南内凄凉。末句借佳人作结,令人无限低徊。</p><p><br></p><p>南内:唐朝初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居于太极宫,称为“西内”。唐高宗与武则天将政治中心移至大明宫,称为“东内”。公元714年,唐玄宗改旧宅造兴庆宫,称为“南内”。</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6.手段与技巧——抚今怀古法</span></p><p>过去为古,现在为今,既古既今,亦今亦古,此等诗须写得又缠绵又感慨,使人读之有俯仰古今之感、悠然神往之慨,方为上乘。例诗如下:</p><p>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 杜甫</p><p>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p><p>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p><p>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p><p>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p><p>上诗首联从去年说起,而着力全在一忆字。第二联追述去年朝仪之盛,第三联一句是虚写,一句是实写。末联方拍到今日,由今怀古,无限凄凉。</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5.手段与技巧——暗咏物情法</span></p><p>何谓暗咏?通体不点破题面而但浑写物情是也。然须有曲笔以达之,有深意而衬之。使人不见此题,一望而之便是此题方为合格。例诗如下:</p><p>鹧鸪 郑谷</p><p>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p><p>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p><p>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p><p>相呼相唤湘江曲,苦竹丛生春日西。</p><p>上诗第一句写鹧鸪之形,第二句写鹧鸪之品。第三句言见其过,第四句言闻其啼。第五第六句从啼字生出游子佳人两意,感人极深。末两句为鹧鸪写照,却到底无鹧鸪题字,此境非常人能学到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4.手段与技巧——明咏物情法</span></p><p>何谓明咏?起句既点醒题面,以下句句明写是也。咏物之诗最忌浮泛或俚俗,须以切实幽雅为佳。看杜甫《黑鹰》:</p><p>黑鹰 杜甫</p><p>黑鹰不省人间有,渡海疑从北极来。</p><p>正翮抟风超紫塞,玄冬几夜宿阳台。</p><p>虞罗自觉虚施巧,春雁同归必见猜。</p><p>万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p><p>上诗起句就点出黑鹰,所谓明咏也。第二句北极是黑,第三句以紫字映黑字,第四句玄冬亦是黑。第五句虚写,第六句写实。末句以金玉二字再衬黑字,而黑鹰之体格跃然纸上矣。</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3.诗词人物——上官婉儿</span></p><p>上官婉儿(664—710.7.21),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聪慧善文得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作品举例:</p><p>彩书怨 </p><p>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p><p>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p><p>欲奏江南事,贪封蓟北书。 </p><p>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2.诗词人物——上官仪</span></p><p>上官仪(608-665),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后拜相。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作品举例:</p><p>入朝洛堤步月</p><p>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p><p>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1.诗词人物——虞世南</span></p><p>虞世南(558-638.7.11),字伯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作品举例:</p><p>蝉 </p><p>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p><p>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70.功夫在诗外——昆虫古称</span></p><p>蝉:螓(音秦)、蜩(音条)、螗(音唐)、蟪蛄(音会姑)……</p><p>蟋蟀:促织、蛩。</p><p>蝈蝈:螽斯。</p><p>萤火虫:丹鸟、丹良、即炤。</p><p>蝗虫:蛩。</p><p>螳螂:螳螂、斧螳、螳蜋(音郎)。</p><p>蟑螂:蜚蠊(音匪怜)。</p><p>屎壳郎:蜣螂、转丸、弄丸。</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9.功夫在诗外——农历月份别称</span></p><p>农历一至十二月别称:</p><p>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p><p>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p><p>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p><p>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p><p>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p><p>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p><p>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p><p>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p><p>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p><p>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p><p>十一月:冬月、建子、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p><p>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8.词汇积累——入破</span></p><p>唐宋大曲的专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归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唐白居易 《卧听法曲霓裳》诗:“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时。”</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7.词汇积累——华辀(音舟)</span></p><p>刻画华彩的车辕。常用作车之代称。《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张铣 注:“华辀,谓刻画车之辕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6.手段与技巧——合写情景法</span></p><p>景中有情或情中有景,不能分写只能合写者,虽则浑括一气,而仍须分析清楚。例:</p><p>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p><p>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尤是音书滞一乡。</p><p>上诗首句从登楼说起,第二句便含寄四州刺史意,第三句写水,第四句写陆,所谓景中有情也。第五句言陆路望四州不见,第六句言水路思四州无已,末两句揭清寄四州刺史本意,所谓情中有景也,写来也融洽亦分明,诚为情景兼到之作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5.手段与技巧—— 分写情景法</span></p><p>写情宜缠绵悱恻,写景宜蕴藉冲和,二者兼而有之,写来又须分明,方堪推为绝唱。唐诗三百首中合乎此等做法者当以杜甫登高一诗为最:</p><p>登高 杜甫</p><p>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p><p>上诗第一句写山中所闻,第二句写水上所见,第三句承第一句之风急,第四句承第二句之渚清,是写景也。第五第六句写登高感触之情,一句横说,一句竖说。第七句顶第五句之作,第八句顶第六句之多,是写情也,章法句法虽分而仍完密异常。</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4.手段与技巧——通体写景法</span></p><p>写景之诗贵有层次有结束,否则架床叠屋,徒见其铺排而索然无味。例诗:</p><p>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p><p>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p><p>上诗全在早朝二字写景。首联一句写出门,一句写到城,早朝之意已现。第二联一句写近殿未朝时,一句写到殿已朝时。第三联写早朝早退之景,层次何等井然。末联才拍到和诗本意,以此结束饶有趣味。</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3.诗词人物——杜甫</span></p><p>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2.诗词人物——李白</span></p><p>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1.诗词人物——王绩</span></p><p>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县人,隋朝教育家王通(号文中子)之弟,初唐诗人。不乐在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山(今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亦可能是安徽宿州东皋山),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酒谱》 ,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60.词汇积累——万宇</span></p><p>1.极言屋宇之多。宇,屋檐。 晋 陆机 《七徵》:“万宇云覆,千楹林错。”2.天下。 南朝 齐 谢朓 《元会曲》:“天仪穆藻殿,万宇寿皇基。”</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9.词汇积累——层楹</span></p><p>指高楼大厦。 南朝 宋 鲍照 《咏双燕》:“意欲巢君幕,层楹不可窥。”</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8.词汇积累——差池 (chā chí)</span></p><p>1.差错。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每旬遗书我,竟岁无差池。”2.意外。唐 李端 《古别离》诗之一:“与君 桂阳 别,令君 岳阳 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3.犹差劲,不行。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六章:“ 韩培生 笑说:‘老年人就是差池喀, 生宝 他爹也扯腿。’”4.犹参差。不齐貌。《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马瑞辰 通释:“差池,义与参差同,皆不齐貌。”唐 杜甫 《白沙渡》诗:“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7.词汇积累——羽翰</span></p><p>1.翅膀。唐 孟郊 《出门行》之二:“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2.飞翔;飞升。 唐 李绅 《华顶》诗:“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3.指书信或文章。 清 姚鼐 《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诗:“忆昔趋阶序,初欣见羽翰。”</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6.功夫在诗外——七月流火</span></p><p>七月流火,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也说大火星即心宿二,每年农历五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5.功夫在诗外——参星与商星</span></p><p>参与商是中国古代的星宿名,商星——心宿二,又名大火,属于天蝎座;参星——参宿,属于猎户座。商星和参星的位置分别位于地球两侧,所以,不能同时出现。</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4.手段与技巧——通体写情法</span></p><p>写情之诗宜曲折宜圆到,不可徒饰外观而真意未达出,盖写情难于写景。非善于言情者必不足以达之。</p><p>客至 杜甫</p><p>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p><p>上诗第一联以鸥来引客,而第二联一句纵一句擒,是正为客至也。第三联写款客之情,第四联想到邻翁作陪。情外有情,的是写情圣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3.手段与技巧——因境抒情法</span></p><p>诗情皆由境而生,诗境即诗情也。作此等诗不可太拘,太拘则滞;不可太浑,太浑则虚。须要来龙去脉一气相生,方足以见诗情之真切。</p><p>过故人庄 孟浩然</p><p>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p><p>上诗田家二字,为通体之眼,所谓诗境也。第二联是写庄外之境,第三联是写庄中之境,至于合、斜、面、话等字,皆诗情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2.手段与技巧——因时点景法</span></p><p>四时之景不同,故诗家点景之法亦不同。但以冬夏二时之景与春秋二时之景相较,则冬夏自然较少。而以夏令之景与冬令之景相较,则犹以夏令为少。唐诗三百首中,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一诗,写得极幽雅,极淡远,可为夏日点景诗之杰构:</p><p>夏日过郑七山斋 杜审言</p><p>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p><p>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p><p>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p><p>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p><p>上诗第三句写薜萝,第四句写荷芰,都是点缀夏景。第五句写日写雨,第六句写云写雷,而夏日晚景如在画图中矣。</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1.手段与技巧—— 因地记游法</span></p><p>记游之诗,或述山川,或述风土,宜翔实而不浮泛,宜洒脱而不粘附,方为上乘。如:</p><p>李白 送友人入蜀 </p><p>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p><p>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p><p>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p><p>升沉应以定,不必访君平。</p><p>上诗颔联,一句写对面,一句写旁边,颈联一句写陆,一句写水,句句是记地,却句句是记游,洵为诗之入乎化境者。</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50.词汇积累——严云 夕阴</span></p><p>严云:浓云。南朝 宋 鲍照 《冬日》诗:“严云乱山起,白日欲还次。”</p><p>夕阴:傍晚阴晦的气象。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9.词汇积累——海右</span></p><p>指黄河、东海以西地区。方位以西为右,故称。 唐杜甫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海右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 仇兆鳌注引赵汸(fāng pāng)曰:“海在东,州在西,故云海右。”</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8.词汇积累——会当</span></p><p>该当;当须。含有将然的语气。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 杨万里 《古路》诗:“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鲵。”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倘复纷纭,会当牺牲老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7.词汇积累——平昔、畴昔、伊昔</span></p><p>平昔:往昔,往常。清 吴伟业 《东莱行》诗:“司空平昔耽佳句,千首诗成罢官去。”</p><p>畴昔:1.往日,从前。唐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之一:“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 2.指往事或以往的情怀。唐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且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p><p>伊昔:从前。《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伊昔有皇,肇济黎蒸。” 李善 注:“《尔雅》曰:‘伊,惟也。’ 郭璞 曰:‘发语辞也。’”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王侍中》:“伊昔值世乱,秣马辞帝京。” 唐刘希夷《相和歌辞·白头吟》:“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6.手段与技巧——合笔结束法</span></p><p>合者,结束全诗,使有下落也。或开一步,或放一句,总以言有尽而意无穷者为佳构。例:</p><p>蜀先主庙 刘禹锡</p><p>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p><p>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p><p>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p><p>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p><p>此诗结句言蜀妓凄凉不言蜀灭,而蜀灭之意自在其中,以此结束全题,便觉余韵悠然。</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5.手段与技巧——转笔呼应法</span></p><p>转者,即就承笔之意,加以转折。例:</p><p>春望 杜甫</p><p>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p><p>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p>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p>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p><p>此诗注重转笔而上下一气,第五句言兵祸之久,第六句言乡信之重,是全诗最着力处,而与首句写乱后景象、末句自伤衰老通体均相应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4.诗词人物——骆宾王</span></p><p>骆宾王(约619—约687),字观光,中国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光宅元年(684),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世。清陈熙晋辑有《骆临海集笺注》。</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2.诗词人物——杨炯</span></p><p>杨炯(650-693?),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歌。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1.诗词人物——王勃</span></p><p>王勃(约650~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反对绮靡文风,提倡表现浓郁的情感与壮大的气势。文以《滕王阁序》最著名。</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40.词汇积累——雕胡</span></p><p>1.茭白子实,即菰米。煮熟为雕胡饭。 宋 陆游 《村饮示邻曲》诗:“雕胡幸可炊,亦有社酒浑。” 2.指茭白。 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诗:“怪来昨日休持钵,一尺雕胡似掌齐。”</p><p>资料:菰米和茭白的关系:菰米是一种谷物,长得又细又黑又长,一般很少有人会将它和水生植物茭白联系在一起,但它两确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菰一般生长在水深1米到1.5米左右的水边,常见伴生有水葱、香蒲等。野生菰脱壳后的颖果,即为菰米。菰虽然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因为它的存活率极低,后来茎被菰黑粉菌侵入,根茎部变成了茭白,茭白就因此成为了人们喜爱吃的一种食物。</p> <p>140.词汇积累——雕胡</p><p>1.茭白子实,即菰米。煮熟为雕胡饭。 宋 陆游 《村饮示邻曲》诗:“雕胡幸可炊,亦有社酒浑。” 2.指茭白。 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诗:“怪来昨日休持钵,一尺雕胡似掌齐。”</p><p>资料:菰米和茭白的关系:菰米是一种谷物,长得又细又黑又长,一般很少有人会将它和水生植物茭白联系在一起,但它两确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菰一般生长在水深1米到1.5米左右的水边,常见伴生有水葱、香蒲等。野生菰脱壳后的颖果,即为菰米。菰虽然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因为它的存活率极低,后来茎被菰黑粉菌侵入,根茎部变成了茭白,茭白就因此成为了人们喜爱吃的一种食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9.词汇积累——枕带</span></p><p>依傍,近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阳县 枕带双流,据 江 洛 会也。”《北史·韦夐传》:“所居之宅,枕带林泉。” 唐 杜甫 《南池》诗:“呀然 阆城 南,枕带 巴江 腹。”</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8.词汇积累——朱炎</span></p><p>太阳,烈日。《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开 建阳 则朱炎艳,启 金光 则清风臻。” 刘良 注:“朱炎,日也。” 唐 杜甫 《雨》诗:“白谷变气候,朱炎安在哉。”</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7.词汇积累——蚕丛</span></p><p>1.相传为 蜀 王的先祖,教人蚕桑。《艺文类聚》卷六引 汉 扬雄 《蜀本纪》:“ 蜀 始王曰 蚕丛 ,次曰 伯雍 ,次曰 鱼凫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凫 ,开国何茫然。”2.借指 蜀 地。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龟印解,鹑野隼旟(sǔn yú)新。”3.蚕丛路 ,指蜀道。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6.词汇积累——蚕书</span></p><p>1.蚕状的字迹。 唐 韦续 《墨薮》:“ 鲁 秋胡 妻涴蚕作蚕书。” 清 陈钟英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诗:“多情最是 秦淮海 ,零落蚕书不忍看。”2.指女子的书简。 唐 乔知之 《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寞无雁使。”</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5.诗词人物——沈佺期</span></p><p>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初唐诗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神龙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们的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史论以为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4.诗词人物——宋之问</span></p><p>宋之问(约656—约712),唐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又名少连,字延清。上元进士。趋附张易之兄弟,坐贬泷州参军。中宗时,逃归洛阳,以告密有功,擢鸿胪主簿,迁考功员外郎。后事太平公主,复附安乐公主,为太平公主告发,贬汴州长史,改越州长史。后被赐死。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自然流畅,对律诗定型颇有影响。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3.诗词人物——陈子昂</span></p><p>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2.作诗三昧——“偷”之三境</span></p><p>化句偷境,千古诗家不二法门。但须谙“偷”之三境:偷势为上,偷意次之,偷语为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1.作诗三昧——温柔敦厚</span></p><p>作诗宜遵循温柔敦厚之旨,避叫嚣(用词过重)。</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30.词汇积累——埋轮</span></p><p>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 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埋轮拗鏃 周 千亩,蔓草枯杨 汉 二京。”</p><p>2.典故:东汉 顺帝 时,大将军 梁冀 专权,朝政腐败。 汉安 元年(公元142年)选派 张纲 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 纲 独埋其车轮于 洛阳 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 梁冀 ,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后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p><p>3.比喻月落。轮,喻月。 唐 唐彦谦 《七夕》诗:“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轮。”</p><p>4.比喻停留。 明 高启 《〈独庵集〉序》:“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9.典故——卑飞</span></p><p>释义:低飞。</p><p>来源:《孙子·兵势篇》。“鸷[zhì]鸟之疾,至於毁折者,节也。” 唐 李靖 注:“鸷鸟如击,卑飞敛翼,皆言待之而后发也。”后用以比喻仕进不利,屈身微职。 例诗:杜甫 《赠郑十八贲》:“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8.典故——绛帐</span></p><p>释义:师门、讲席之敬称。</p><p>来源:《后汉书·马融传》:“ 融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p><p>例诗:唐 李商隐 《过故崔兖[yǎn]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诗:“绛帐恩如昨, 乌衣 事莫寻。”</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7.古诗词意象——黄莺</span></p><p>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p><p>“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描写春天的来到。</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6.古诗词意象——沙鸥</span></p><p>沙鸥,是诗人们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p><p>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陆游《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同样含有飘零之意。</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5.古诗词意象——青鸟(再解)</span></p><p>青鸟是传书的信使。</p><p>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4.古诗词意象——哀鸿</span></p><p>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qú,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3.手段与技巧—— 承笔衔接法</span></p><p>律诗以第二联为承笔,或写意,或写景,要与上联起笔衔接,不可松泛。起笔一联,仅浑括大概;点醒题意,全在此联,且需留有不尽之意,以开下文转笔一联。例:</p><p>军中闻笛 张巡</p><p>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p><p>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p><p>门闲边月近,战苦阵云深。</p><p>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p><p>上诗第三四句写军中情状,紧接上句看见虏骑之悲感,而全题之用意醒矣。</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2.手段与技巧——起笔突兀法</span></p><p>起笔尤以来势突兀为胜,若一涉平淡,便觉句法不挺。唐诗得力在起两句之例:</p><p>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p><p>杜审言</p><p>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p><p>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p><p>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p><p>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p><p>此诗首句拈出独有二字,次句便以惊字作衬,有登高一呼之概。</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1.手段与技巧——做诗起笔法</span></p><p>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反起者,不说题之正面而先从题之反面着笔。</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0.手段与技巧——点眼</span></p><p>作诗点眼,如画龙点睛。故学诗者不可不知点眼之法。五言诗点眼在第三字,七言诗点眼在第五字。举例如下:</p><p>五言用名词点眼</p><p>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p>五言用动词点眼</p><p>杨柳梳烟碧/荼靡架雪香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p><p>七言用名词点眼</p><p>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风传鼓角霜侵战/云卷笙歌月上楼 </p><p>七言用动词点眼</p><p>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9.词汇积累——油云</span></p><p>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后诗文中因以“油云”指浓云。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谷风拂脩薄,油云翳高岑。” 宋 陆游 《叶相最高亭》诗:“肤寸油云泽天下,大千沙界纳胸中。”</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8.词汇积累——豫游</span></p><p>犹游乐。 唐 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 松乔 之寿。” 宋 曾巩 《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九衢仙仗豫游归,宝烛星繁换夕晖。” </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7.词汇积累——蹄轮</span></p><p>借指车马。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宋 许庭 《临江仙·咏柳》词:“不见 灞陵 原上柳,往来过尽蹄轮。”</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6.词汇积累——容与</span></p><p>1徘徊犹豫,踌躇不前貌。宋 苏轼 《奉和凝祥池》:“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2从容闲舒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3随水波起伏动荡貌。《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4放纵,放任。《庄子·人间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成玄英 疏:“容与,犹放纵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5.词汇积累——稻粱谋</span></p><p>本指禽鸟寻觅食物,多用以比喻人谋求衣食。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宋 王安石 《送惠思上人》诗:“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 清 龚自珍 《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4.典故——登徒子</span></p><p>登徒子,复姓登徒,见于战国时楚国宋玉所写的《登徒子好色赋》。后将登徒子作为好色者的代表。</p><p>传说登徒子其妻名苏家琼,人称“草苟儿”,相貌非常丑陋,且不守妇道,与马夫通奸。后人们对不守妇道的女性通称“草苟儿”,也作苏女。</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3.典故——少昊</span></p><p>少昊(shǎo hào),姬姓,名玄嚣,远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又称白帝,史称青阳氏,是黄帝长子,母亲为嫘(léi)祖。传说死后为西方之神。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羲和 鞭白日, 少昊 行清秋。” </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2.古诗词意象——莼羹鲈脍</span></p><p>指家乡风味。</p><p>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1.古诗词意象——双鲤</span></p><p>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wèi 赠与;送给)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0.古诗词意象——梦蝶</span></p><p> 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9.古诗词意象——燕子</span></p><p>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p><p>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p><p>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p><p>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唐代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冯延巳·《蝶恋花》:“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8.手段与技巧——造句(二)</span></p><p>欲学作诗,必先学造句。造句之法,不仅要属对工整炼字稳妥,全句轻灵流动绝不板滞方为佳。七言句法:</p><p>上一下六</p><p>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p><p>上二下五</p><p>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p><p>上三下四</p><p>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p><p>上四下三</p><p>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p><p>上五下二</p><p>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p><p>一句三顿折句(二二三)</p><p>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7.手段与技巧——造句(一)</span></p><p>欲学作诗,必先学造句。造句之法,不仅要属对工整炼字稳妥,全句轻灵流动绝不板滞方为佳。五言句法:</p><p>上一下四</p><p>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p><p>上二下三</p><p>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p><p>上三下二</p><p>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p><p>上四下一</p><p>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p><p>一句三顿折句(二一二)</p><p>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6.词汇积累——饾饤(dòu dìng) </span></p><p>1将食品堆迭在器皿中摆设出来。宋 郭应祥 《好事近·丁卯元夕》词:“客来草草办杯盘,饾饤杂蔬果。” 2将食品混杂。清 谢道承 《冬笋》诗:“品格远膏腴,烹饪戒饾饤。”3指多而杂的食品。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吾出 肃州 时,有送酒肴者,所余饾饤,今尚贮皮袋中。”4比喻杂乱;杂凑堆砌。 宋 王观 《庆清朝慢·踏青》词:“晴则箇,阴则箇,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5比喻文辞的罗列、堆砌。 明 胡应麟 《诗薮续编·国朝上》:“第诗文则饾饤多而镕炼乏,著述则剽袭胜而考究疏。” 6比喻因袭、杂凑文辞的人。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立门庭者必饾饤,非饾饤不可以立门庭。盖心灵人所自有,而不相贷,无从开方便法门,任陋人支借也。”</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5.词汇积累——留别</span></p><p>多指以诗文作纪念赠给分别的人。 唐 杜牧 《赠张祜》诗:“数篇留别我,羞杀 李将军 。”</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4.词汇积累——屏(bǐng)居</span></p><p>退隐;屏客独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谢病,屏居 蓝田 南山 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3.词汇积累——任(rèn)侠</span></p><p>1.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 者, 楚 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 楚 。”2.任侠之士。指能见义勇为的人。宋 王安石 《郭解》诗:“平日 五陵 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2.词汇积累——幽并</span></p><p>幽州和并州的并称,约当今河北、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地方。其俗尚气任侠,因借指豪侠之气。魏晋 曹植 《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1.手段与技巧——炼字</span></p><p>学习对偶,即为做诗之预备。然对偶虽工,苟不知炼字之法,则易犯涣散之病,全句精彩无由可见。不论五言七言,或一句中炼一字,或一句中炼二字,下笔之时须要加意推敲。试举例如下。</p><p>五言炼第二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五言炼第三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五言炼第五字:香雾云鬟湿/清晖玉臂寒。五言炼第二第五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炼第二字: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七言炼第五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七言炼第七字:三故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七言炼第二第五字: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