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中的古村落-1:中村

上海老哥

<p>疫情刚刚过去,还没来得及体会春暖花开的春天,气温就嗖嗖的上串,一下子就带着我们进入了夏天。</p><p>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浙江境内的四明山中的古村落,中村是我们的第一站。</p> <p>我们这次是自驾出行,开车走过了号称华东最美的四明山盘上公路;在这盘山公路上开起来略有些惊险,海拔1000多米,连续的发夹弯,让人简直生起腾云驾雾的感受。</p> <p>沿途的车辆极少,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偶尔看到的村庄,周边显得十分祥和安宁,打开车窗,呼吸着山野间夹杂着大自然的气息,这可是纯氧啊,空气非常清新。</p> <p>这是我们路过的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小村,一座古桥横跨小溪;初看古桥,应该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年份了;古桥很美,很有历史感,但它跟周边新农村的建筑总感觉有点不太协调。</p> <p>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进入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中村。</p> <p>中村村(也有叫云村)位于余姚市鹿亭乡东南部,为宁波进入鹿亭乡的东大门,地处四明山山脉东麓,与鄞州区章水镇童皎村接壤,距余姚城区、宁波城区均约40公里,地势平坦。</p> <p>中村名字的由来,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该村距余姚、宁波、奉化三地距离均等,故曰中村;一说跟这里的两个大姓即龚和郑的平衡有关,据说龚姓居住在先,而郑姓人数居多,龚姓取名龚村而郑姓不愿意,于是两姓协商最终以中村命名,取中庸之意。</p> <p>走进中村,迎面是层层叠叠的苍翠青山,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村中穿过,有水有桥,有动有静,这个古朴的村落就有了感觉。</p> <p>中村廊桥,原名中村桥,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因人来车往、风雨侵蚀,原桥破损不堪;2014年宁波统战部、工商联、光彩事业促进会等部门捐资重建。</p> <p>重建后的廊桥宛若飞虹,横卧碧水、掩映青山,古韵盎然、风光旖旎,为乡村添彩胜景、利四邻乡民往来,泽被一方、福荫后世。</p> <p>白云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白云桥是座陡拱式单孔石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以后历有毁建,现存之桥重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p> <p>白云桥像一道飞跃的彩虹,古朴却不乏灵动,桥拱两端勒有楹联,桥西侧上联“地界鄞余二韭三菁歌利济”,下联“邨(村)连龚郑千秋万载庆安澜”;桥东侧也有一副桥联,“白水跨虹腰路通南北,云村留月影界画鄞余”,桥顶拱板外侧横镌“白云桥”三大字,右角镌有“光绪庚寅”四字。</p> <p>晓鹿溪中的井坑,初看还以为是自然形成的,实际是村民为修横跨小溪的路,在小溪二边挖井坑让溪水从路下渠道穿过,而不至于淹没道路,可见当地村民的智慧,他们采用了最经济的方式修路方便通行。如今这些井坑还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引来无数游客留影。</p> <p>中村的村落布似棋盘,五横九纵,石墙黛瓦,绵延千年,历史源远流长。</p> <p>仙圣庙,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八年(1699)重建。1987年被列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地处深山,当年这里应该也是村民的精神寄托。</p> <p>古戏台: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可见当年隐居于在这山坳坳里的村民,业余生活还是不忘唱戏娱乐。</p> <p>白云桥下的小河叫晓鹿溪,跟鹿亭乡的得名一样,晓鹿溪的命名跟南梁名士孔祐有渊源。</p> <p>在中村,晓鹿大溪穿村而过,古桥戏台遥相辉映,一幅浙东乡土古村落的风貌。</p> <p>这里能看到最美的小桥流水人家,远离繁华都市,除却急躁,是个一年四季来都能收获宁静的好地方。</p> <p>晓鹿溪边成群的古栲树,枝叶往溪上斜去,几近拱洞,春夏时节,在岸边行,绿意盎然,清凉无比。</p> <p>同样的小桥流水人家,同样的两岸绿树倒影,同样的古屋林立,同样的古桥和廊桥守护,可中村就是显得那样的特别,透着别样的小清新。</p> <p>中村最美的地方就是晓鹿溪的两岸了,从白云人家到廊桥再到白云桥,沿溪两岸有沿溪步道;溪水在白云人家、仙圣庙、白云桥哪里最浅,非常适合下水游玩;其他段可以划一划皮划艇,走一走,看看鱼,亲近一下水,中村的水真的很干净。</p> <p>小桥流水有人家,藏在深闺人不知,在中村,迎面是层层叠叠的苍翠青山,一条清澈见底的溪从村中穿过,晓鹿溪就是整个中村的精气神。</p> <p>中村,一个宁静的古村落,带着悠远的气息,在这个快速发展社会,与人一所宁静之处,沉淀心灵,享受生活。</p> <p>中村,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那山,那水,那桥,那树,那屋,那人,那曲歌,那首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