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以促学,学以助长——汉江小学语文组网研纪实

LHY

<p>  自开展“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活动以来,我们汉江小学语文教研组,一直遵循学期初制定的教研计划,间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根据市教科院小语室的安排,我们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如何编写导学案。</p><p>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始终在探讨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能只重视怎么“教”,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学”的效果。</p><p> “导学案”应运而生,它不同于以往的教案,它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每一堂课中,运用得当,将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p>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围绕“如何编写导学案”展开了比较系统、深入地探讨。</p> <p>  由于疫情尚未结束,本次的教研活动依然是线上交流,我们利用腾讯会议开展本次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是本校各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还有学校教科室主任王伟。整个活动秩序井然,讨论深入,达到了预期目标。</p> <p>  首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p><p> 1.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与教案有什么不同?</p><p> 2.导学案的编写有什么意义?</p><p> 3.导学案的编写原则是什么?</p><p> 4.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是什么?</p><p> 5.导学案的基本构成有哪些?</p><p> 6.导学案如何有效使用?</p> <p>  叶利文老师</p> <p>  导学案体现在“导”“学”“案”三个字上。 “导”就是指导、引导,导学案就像旅行用的路线图一样,学生从“入口”进入,循着“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同伴、老师的共同努力,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前的基本预习,以便带着成就、带着展示的欲望、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学”,首先明确老师是为谁设计导学案?不是为了老师讲的方便,而是为了学生学的方便。不为讲,只为学是根本的要求。“案”是一个方案,一种设计,而不仅仅是学习材料的堆积。</p><p>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习能力。</p><p> 导学案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教案是教师为教学编写的设计和设想。很显然,导学案更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p> <p>  曾芬老师</p> <p> 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是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p><p> 导学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六点作用:</p><p> 1.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5.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p><p> 一句话,导学案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提出了学习要求、划定了学习范围、指导了学习方法、启发了学生思考。</p> <p>  胡利琴老师</p> <p>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p><p>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p><p> 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因此,导学案要力求做到“问题探究化,导学简单化”,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p><p> 3.导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昧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p><p> 4.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p><p> 5.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p> <p> 蔡苗老师</p> <p>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p><p> 编写导学案,教师必须实现的一个转变,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导学案具有预设性和指导性的特点。编写导学案的基本要求有: </p><p> 1.教师在导学案编写前,一定做好准备工作,即“四知、三思、四设计”。“四知”即知课标要求、知考标要求、知教材内容、知学生实际;“三思”即思教什么——教学目标、思怎么教——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思怎么教好——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四设计”即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p><p> 2.导学案应注意“五统一”。 即学生的实际基础与发展性的统一,重点、难点的解决与整体内容把握的统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统一,适当密度与适当难度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上述五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要在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设计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p><p> 3.导学案除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构建外,一定要有预习内容。预习要根据年段课程标准、切合学习内容与要求,适量安排。预习一般是在课前完成,低年级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内完成。学案部分的问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完成,达标检测部分应题量适中,难度适宜,当堂训练,既面向全体,也关注差异。 </p><p> 4.课堂上要统筹、合理安排“学生自学、师生合作探究、达标检测、自纠”等各个具体教学环节的具体时间,其中师生合作探究应用时最多。 </p><p> 5.导学案应以课时为单位,一课时编写一个导学案。每课时都应理清该课时基础知识点,重点与难点,这样便于控制本课时内容的知识量,便于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的实现课时目标提高教学效率。</p> <p>  杨程老师</p> <p> 导学案的构成</p><p> “导学案”通常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导学、合作探究、课堂训练、当堂达标、课后反思几个环节构成。</p><p> 1.学习目标</p><p>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既要恰当,符合文本教学要求和课标要求及学生学习实际,也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课内容的练习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p><p> 2.重点难点</p><p> 要有本节课的重要的知识点和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使学生提前有个准备。</p><p> 3.预习导学</p><p> 在预习中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解决基本问题,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解决80%甚至更多的问题。在检查预习的环节:学生小组交流学案上的预习题目,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障碍及疑难之处教师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点拨。</p><p> 4.合作探究</p><p> 合作探究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合作探究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趣味性,挑战性。同时编写的学习内容应力求在30内分钟完成,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课堂上应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p><p> 5.当堂达标</p><p> (1)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2)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3)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4)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优生成长。</p><p> 6.课后反思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p><p> (1)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2)导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3)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学生学习参与的度;(4)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5)导学环节或导学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得当;( 6 )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是否到位,等等。</p> <p>  李红云老师</p> <p>  导学案编写好后,该如何有效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p><p> 1.课前发放,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的有关问题。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p><p>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 而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教师当好导演的角色。</p><p> 3.对导学案,老师要依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适当进行删减增补修订,不能照搬,无论是他编还是自编的导学案,用后都应及时进行反思,进行补充修订、完善并存档。</p><p> 4.使用导学案时,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对学生争议较大、比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辩论,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p><p> 5.导学案中训练、达标部分,要像考试那样在课内独立按时完成,不准学生讨论及抄袭,教师也不做指导,以此培养学生集中精神、快速、高效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时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学习的成效。</p><p> 6.老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好学习笔记,每学完一课后,要注意归类保存好导学案,以便今后复习。</p><p> 7.教材是根本,导学案只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而设置的方案,取代不了教材。教师在使用中要强调学生不能依赖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材,导学案的内容完成了,不等于就完成了学习任务。</p><p> 8.在导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作统一的要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所有的学习内容,要允许学困生有差别。</p><p><br></p> <p>  接下来,我们以《少年闰土》导学案为例,更直观地梳理了导学案的备课流程和模式。</p> <p>  通过交流、探讨,我们初步整理出了语文导学案的备课模式和编写模板。</p> <p>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课后反馈、整理成册”。</p><p> 1.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前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p><p> 2.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p><p> 3.提前发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补充完善。 </p><p> 4.课后反馈。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p><p> 5.整理成册。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p> <p>  活动最后,王伟主任强调了备导学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一课一案,导学案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2.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它以学生中心。3.不能以练习题定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p><p> 同时,她还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明确了下周就要以年级为单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备导学案,各年级教研组长要组织本年级语文老师事先进行相关理论、要求的学习。</p><p> </p> <p>  “停课不停学”,指导学生上好网课的同时,老师们的教研也从未止步,线上教研依然扎突、有效。本次教研活动,每一位老师的准备都非常充分,发言特别积极,问题探讨也十分深入,有效地促进了大家的专业成长。相信,我们汉小的语文教学水平也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p>

学案

学生

学习

编写

预习

教师

探究

教学

课堂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