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隔六年,又当了一次培训师。不由想起那年还是应届毕业生的我,正在和学弟学妹做顶岗实习经验分享。</p> <p> 那一次我提出来的主题是“我们应该给孩子怎么样的爱?”,从而引出博爱的理念。</p> <p> 这么多年,我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热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不带任何偏见,不带任何歧视,培优补中补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公平的待遇。我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家长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达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p> <p> 不经感叹,信念,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p> <p> 记得刚开始带班那年,第一次四年级学生的语文段考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可能是因为出题者的不严谨,也可能是因为改卷老师的主观偏见等所谓的原因,最终导致的结果都叫“考不好”,也叫“教不好”。</p> <p> 在应试教育行走的道路上,学生成绩的高低就无形中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挂钩了。无论你的公开课上得有多好,没有好的分数,一切都是浮云。</p> <p> 特别是对于新老师来说,这场考试就属于开门秀,直接让领导同事打上了教学能力的印象分。如果首战告捷,想必一切都会顺利好多。如果首战失败,无形中一定会拥有很多的压力。</p> <p> 课上,学生面对糟糕的成绩,掩面哭泣。课下,家长知道下降的成绩,哀声抱怨。殊不知,最苦的还是执教老师。明明自己的难过还需要别人的安慰,却必须强忍着坚强地处理一地鸡毛。</p> <p> 直到被教导那句安慰话语“不要因为学生一次半次的成绩,就否定自己,影响心情。”情绪才得以释放。</p> <p> 正是因为教导这般对待新老师的信念,才让我重拾信心,也拥有更加坚定的信念。以至于迅速从泥潭中走出来,反败为胜。从而在以后的各种风风雨雨中,从来都没有被打倒过。</p> <p> 信念不变,初心不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