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座古民居,一段活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经风雨洗礼,俨然一位饱经沧桑岁月老人,是置纳主人历代子孙生衍繁息栖身居所。寂静纵现主人后人的人生历程。同时不凡建筑群又可彰显当初主人的家境殷实,凝聚建筑者高超精湛造诣。</p><p>古民居“他”屹立,庄重,仿佛娓娓道来,述说着见证的过往故事,让后人肃然起敬。</p> <p>三洲古民居,位于霞浦县下浒镇三洲村。</p> <p>沿村口小路走近古民居,河边几棵参天古榕树,年代久远,虬枝错综,绿荫蔽日遮天。</p> <p>一缕缕红综色榕须挂在树枝上,垂直延伸至水中,倒映着浑然一线。又有如疏密相间竖条纹屏风挡在河中。</p> <p>清澈见底河中黄色鲤鱼成群结队撒欢戏水,静中有动,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是古民居欢迎我们道来的第一道亮丽风景线。</p> <p>穿过这拱门就进入古民居了。原先族人据得天独厚地理位置,不加城墙,只在南面隘口砌一方形城冂作为防御看守之门。现今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方便小车出入,把原来狭小的城门改阔。</p> <p>三洲古民居,面向大海,依山而建,山顶怪石嶙峋,山峦起伏,山清水秀。眺望山下,翘角汉式瓦房井然而序,栉比鳞次。</p> <p>全村纯属王姓氏,据王氏家谱载,始祖于北宋元丰年从赤岸迁入(1078年)连绵至清末民国。</p> <p>王氏家族始从事经商,运输发家致富,在霞浦富甲一方。</p> <p>据统计三洲村占共的有宅院26座,清代古建筑从250平方米至490平方米不等,均坐北朝南,大部分宅院呈“方”字型主座前后天井,俗称前后为四廊交井,平面呈“目”型,它属王氏群体建筑群。</p> <p>总体为青砖黑瓦灰墙包栋,内为木结构。</p> <p>每座气势恢宏,结构严谨。目不暇接,目前许多房屋主人或外出工作或成市买房,多家房门紧闭。</p> <p>我来到王启检宅院(有人居住),这是三,四兄弟一字型建筑。并排三大屋,大门前长廓用长块石铺垫脚下。</p> <p>围廊也是用长块石,每隔二,三米连接一石柱,柱上方是打磨成棱角分明的石墩。</p> <p>现在我们首先到王启检宅院,宅院为白粉墙间带蓝色的楼门,门左右为翘檐照墙又称”虎头墙”墙上为云纹装饰门,出檐左右为悬柱雕刻,门楣中苍劲有力大字“缘桃深处”。</p> <p>大门左右两边石灰突出镶砌外四方花边,内雕刻鸟儿嬉戏花卉枝头栩栩如生。</p> <p>门柱两边各安置一对祭祀神灵,先祖插香炉,雕刻一篮四季水果。</p> <p>粉红色的门柱与门墙,包括长廓,围廊石块都是当初主人富有时用船从罗源用回建筑。可见当时经济雄厚。</p> <p>进入大门,内门楣雕刻蓝底彩色花卉。</p> <p>这是呈“目”型结构前后二厅。厅中每根柱子都挂有黑底金字的联板,联板大多是称颂太平盛世,忠孝贤明,耀祖扬宗词汇。</p> <p>尤其是中堂左右壁上联“开阅国鸿基德武功承累叶”,下联“萃川灵气山环水绕壮新居”,上匾额“鸿案延整”,下匾额“快雪遗风”,显现当年家族选其山明水秀地方作居所,同时又重视子孙教育,使他们成为文武双全。</p> <p>悬梁顶上装饰龙雕刻衔牌,以显示家族高贵,因此家业兴旺,合家幸福,益寿延年。</p> <p>再进后厅,赫然醒目地见到后墙石灰壁白墙泥塑四方形图案,整体看为龙凤相依,构成“福”字,框中几个破损大部分窟窿是在“文革”时期遭受破坏,令人惋惜</p> <p>穿过后厅小门,房屋外墙中上方用每两块瓦片拼在一起连接成镂空棱形四方的长方型小上墙,即为内厅采光又砌高防盗。</p> <p>我们又来到第二座房,主人公不在,房门虚锁,第一座房女主人为我们打开大门。</p> <p>大门两边方框内容遭受“文革”破坏严重。</p> <p>只是门柱两边香柱保留着,与第一座不同,方形雕刻蜂蝶,花卉。</p> <p>门口放着石磨,也是大门一样石质。</p> <p>随着第一座女主人来到后厅,后墙正中一目了然看到石灰砌的方框内用三合土夯成粉红圆形,同颜色的15只蝙蝠构成”禄”字,这个图案保存完整,未破坏。</p> <p>接着到第三座,这家破坏也严重,听第一家主人说,土改时他们只弟均评为地主,富农。</p> <p>粉红的六角框内也无内容,均在“文革”破坏。</p> <p>门柱上的香柱三家迥然不同,这家为方形花蓝。</p> <p>进入后厅正方后墙上石灰砌成六角花边框,内也是粉色三合土夯成寿字,.旁边四只蝙蝠,线条流畅,简洁明了。三兄弟家”福”、“禄”,”寿”聚全。意喻着主人主题思想。</p> <p>每家都有挖掘一口井。这三家当地人称为财主厝。其建筑构成对于现在有着研究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