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末夏初的八仙,白云悠游在蔚蓝的天际,明媚靓丽。雨水洗过的群山绿意盎然,在一片浓郁的翠色中,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携一众名师的到来,为八仙小学平添了缕缕浅夏的芬芳。</p> <p> 5月14日—15日,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的领导带领我县骨干教师团队来到八仙镇中心小学,开展平利县“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定点帮扶活动。</p> <p> 本次活动安排周密得当,分同课异构、集体备课、评课议课、青蓝工程结对帮扶签字仪式、微讲座五个阶段具体实施。县师训中心王义平主任做了指导讲话,希望参与学习的教师珍惜和名师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主动请教,认真领会,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p> <p> 第一天上午,首先进行的是同课异构,八仙小学年轻教师常小琴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文言文《自相矛盾》。</p> <p> 常老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依据年段目标确立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过渡语自然生成,评价语及时准确富有激励性,整堂课完整紧凑。</p> <p> 省级教学能手城关三小黄晓玲老师执教的《自相矛盾》,教学环节设计十分巧妙,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p> <p> 知错就改,同样精彩,孩子,你真棒!</p> <p> 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沉稳从容的教学仪态,生动准确的教学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精致缜密的教学板书,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浸润着浓浓的古文韵味,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p> <p> 八仙小学年轻教师董冰执教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师关注学生的学情和发展,紧紧抓住游记课文的主线,教学思路清晰明了。</p> <p> 董老师先让学生了解游览线路,理出文章线索,再让学生细细朗读、品味文本,使教者的教路和作者的思路有效融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p> <p> 时间给我经验,学习给我力量。</p> <p> 省级教学能手城关二小周益琴老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准确地把握住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从课前交流到学习文中表达方式再到拓展练习和延伸部分,教学设计巧妙别致,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叙述的能力。</p> <p> 教研师训中心领导、教研员和名师团队全神贯注地参与听课。</p> <p>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从周老师这堂课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语言运用目标的有效达成,高效地实现了当堂实践一课一得、以篇达类的目标,真可谓言、意、法兼得也。</p> <p> 教而不研则浅,第一天下午评课议课活动由八仙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赵伟主持开展。在评课议课环节,依据文体和单元特点,确定了两个研讨主题: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p><p><br></p> <p> 首先由授课老师进行说课。</p> <p> 然后由主评教师评课。</p> <p> 其他老师补充发言,现场互动,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碰撞思想,去粗取精,争取让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得到发扬,摒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p> <p> 接下来,由黄晓玲和周益琴两位名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p> <p> 最后由县教研师训中心教研员、省级学科带头人吕国文老师进行总结指导。以《自相矛盾》为例,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推测等方法读懂文言文,读出节奏、韵味,借助成语故事体会文章的道理;要紧扣课后习题展开教学,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要借助人物的思维,理解文章内容;要突显文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策略,推测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策略,质疑是学习文言文目标的达成策略;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p><p> </p> <p> 针对习作单元的教学,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单元为例,吕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一、看两头,定目标。首先看单元导读中的习作要素,然后看习作的要求,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二、抓中间,寻方法。抓住单元中间的栏目“交流平台”寻找方法。三、找联系,一课一得。寻到了方法,把每一个方法与前面的课文联系,一课落实一个方法。四、多实践,发挥不同板块的功能。习作单元要把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同前面的课文进行资源整合,进行读写结合。</p> <p> 集体备课环节,两位授课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p> <p> 县教研师训中心办公室王明平主任认真研读教师的教学设计,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做了明确要求,希望人人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凝聚集体智慧,开展扎实的课堂教学。</p> <p> 老师们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学习,集思广益。</p> <p> 在集体备课环节,针对四年级下册《白鹅》《母鸡》两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识,提出了调整的建议:一、字词教学突出重点,能为后面的教学服务。二、灵活处理教学环节。三、加强朗读的指导和体验。</p> <p>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p> <p> 第二天上午,汇报展示环节首先由八仙小学蔡兰芳老师带来四年级下册的《白鹅》,这堂课教学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去读,点评指导恰当及时。</p> <p> 蔡老师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的肢体语言创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让所有的听课者都得到了莫大的享受。</p> <p> 接下来由八仙小学梁晓红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的《母鸡》,整堂课思路清晰,结构层次鲜明。教师以温婉的教态和甜美的声音赢得了学生的喜爱。</p> <p> 点评交流环节</p><p> 两位老师的说课完成后,其他老师们积极响应,参与讨论。</p> <p> 专家团队们对蔡老师和梁老师的汇报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p> <p> 第二天下午,青蓝工程签字仪式正式开始了!</p> <p> 此次结对帮扶计划为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为农村地区教师传送教育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也让青年教师在结对帮扶过程中珍惜时机,主动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个人素养。</p> <p>师父,您好,以后请多多指教!</p> <p> 接下来,县教研师训中心教研员、省级学科带头人吕国文老师在微讲座《统编教材古诗文教学建议》中,依据统编教材编排的意图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名师的角度和经验,阐述了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各年段教学目标,落实学科素养需要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提升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来进行。吕老师还通过教学案例和亲身示范,让教师明白吟诵古诗文时要做到:感情真挚、吐字清晰、节奏分明、行腔自然。</p> <p> 这次讲座让在座教师受益良多,今后的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苦练内功、锤炼规范,在学习中沉淀,在研究中提升,在竞争中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谱写新的篇章。</p> <p> 通过此次高效紧凑的教研活动,教师们都从不同程度上学到了很多,收获满满。准备同课异构的董老师说:“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让我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在选择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时,我怀着学习的心态,和同年级的老师商量,要报一个不容易把握的内容,因此选择了平时老师们都比较头疼的习作单元。当得知和我上同课异构的老师是周益琴老师时,我真是几分欢喜几分担忧。欢喜的是,周老师每次来八仙送教都让新任老师惊喜连连,总能学到新知识,尤其是她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对生字'肃'的讲解,让那时刚上班的我对中高年级生字词的讲解,有了具体的认识;担忧的是,怕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太大,'抛砖引玉'变成'抛石引玉'。听课后,名师让人耳目一新,落实单元目标的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让学生学有所得的教学策略,无不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上班三年的我来说'教海无涯',今后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努力!”</p> <p> 教研活动结束后,常老师感触颇深。她说:“作为上岗后第一次如此正式的公开课,它伴随着局促不安开始,以满满收获结尾。从备课中探索教学方法;从前辈的评课议课中汲取精华;从与专家对比中发现不足,获取良方。期间有惊喜也有遗憾,我想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创造全新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与良师看齐上下求索。”</p> <p> 相信每位教师在学习的沉淀中,定能开放出灿烂的花朵。教书,我们不忘初心,只为梦想的实现;育人,我们砥砺前行,只为春天的绽放。</p> <p> 让我们一起踏上幸福的教育之路,幸福养育,从现在开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