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大名媛

程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名媛 [míng yuàn]</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流社会的女性</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名媛是一个源自古代、在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个称谓,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现代名媛亦有时尚界及名人界之有名及社会有钱人士,包括归国富人或归国子女,或是凭自己努力所赚取的地位。中文的名流定义和英文Celebrities可能不完全为同一类意思,亦有花卉的意思。</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名流本来是指“名士”一类的人物,即“名士之流”,女性则称为名媛。</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中文名:名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称谓起源:古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流行时间:20世纪三十年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释义: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美女</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自古就有一句话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漂亮的女人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受人喜爱的。而民国时期百花齐放,各种文化交汇,也让女子终于有机会从人后走到人前,展露她们的美丽和才华。今天,便要写一写民国最漂亮的十个女子,她们或是作家,或是演员,或是科学家,或者音乐家,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生得极为漂亮,是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女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一名:林徽因。</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林徽因似乎一直都是人们话题的讨论中心,除了她出众的建筑才华,细腻的诗句以外,最重要的是她当年与民国三大才子之间的情感纠葛。</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林徽因的五官非常清秀,细长柔美的眉毛,小小的嘴唇,巴掌大的脸,身材也偏瘦小。可是她偏偏又不像外表看上去的那般柔弱。</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她一站在那里,就透着一股灵动的气质,从头到脚都有着远超男人的那种坚韧。既漂亮,又有才华,还非常有主见不会让男人操心,这样完美的女子又怎么不会吸引徐志摩,金岳霖和梁思成呢?</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原名林徽音,汉族,福建省闽侯县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林徽因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也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的才女。</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名:阮玲玉。</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阮玲玉可是至今都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女子。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影明星,她自然是有着无比出众的外貌的。与林徽因不同,阮玲玉真是那种你看一眼,便想要一直保护她,照顾她一辈子的女人。</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阮玲玉(1910.4.26—1935.3.8),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出生于上海。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著名影星之一,被誉为“中国的英格丽·褒曼”,民国时期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的阮玲玉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有《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等。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因不堪情夫虐待和舆论诽谤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但历经乱世战火,目前仅发现9部幸存。</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5岁离世,死后30万人为其送葬,还有7人当场随她而去</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上个世纪的上海滩,有无数影星大放异彩,令上海这片繁华之地更为星光璀璨。人们追随着荧幕中的俏丽身影,一旦有电影上映,便立马前往影院,更有狂热者,在艺人香消玉殒时,悲痛难忍,竟还要随之而去。</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跨越阶层的爱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做女人太苦。"——这是阮玲玉生前经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影坛上的星光璀璨,剩下的皆是灰暗,被男人、被社会舆论所迫害,最终在25岁的花样年华,香消玉殒,留下悲歌。</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阮玲玉出身于一个穷困家庭,父亲离世后,留下孤儿寡母,母女俩人生活更为艰难。为了谋求生计,母亲带着年幼的阮玲玉到张公馆做佣人。母女俩与张家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渐渐地,16岁的阮玲玉与张家四少张达民暗生情愫。</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过后张家人发现了这段恋情,俩人被棒打鸳鸯,不久后便搬出张家馆,开始同居生活。张达民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两人同居后,张达民依旧维持他铺张的作风,整日游手好闲,时常与那些舞女亲密来往。没过多久,张达民就将父亲留给他的遗产挥霍光了。</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生活日渐窘迫,阮玲玉决定进入影视公司,靠演戏挣钱。很快,阮玲玉在影坛上崭露头角,人们纷纷注意到这位面容姣好的女明星,公司甚至有意将她打造成另一个"蝴蝶",成为影坛上另一个电影皇后。</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事业一直向好发展,唯有张达民让阮玲玉感到头疼。自从阮玲玉进入影视公司后,张达民就一直依赖着阮玲玉,他嗜赌如命,几乎榨干了阮玲玉的钱包,时间越长,他的行为就愈发恶劣,让阮玲玉感到身心俱疲。</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张达民对于阮玲玉来说,就像是顽劣任性的孩子,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需要阮玲玉去支持与包容。作为一个女人,偶尔也会想要被人照顾,享受被宠爱的感觉,而这些张达民都未曾给予过她。</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暂时的停泊</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张达民不停地向阮玲玉索要钱财,他的嗜血本性让阮玲玉忍无可忍,终于,阮玲玉提出要与他解除同居关系,代价是阮玲玉每个月都要向他支付一笔不小的"分手费"。</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当阮玲玉在感情世界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唐季珊适时地出现了。唐季珊是位身份显赫的茶叶大亨,与张达民不同,他成熟稳重,体贴可靠,让阮玲玉体会到了被疼惜的感觉,阮玲玉这艘不停漂泊的小船,在唐季珊这停靠了下来。</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随着两人感情的升温,阮玲玉搬进了唐季珊为她购置的一栋三层别墅里,并带着母亲、养女小玉一起,与唐季珊住在同一屋檐下,宛如一家人。但那也只是"宛如"罢了,唐季珊本身是有妻子的,起初阮玲玉不知道,只听说过他的一些风流韵事。</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后来才知道他有家室,可阮玲玉招架不住他的温柔攻势,还是义无反顾地与他在一起,认定他们是关系特殊的"真爱"。在阮玲玉之前,唐季珊与许多女明星都交好过,连大明星张织云也包括在内,唐季珊一直以来都是披着绅士的外衣,行浪荡之实,谁能保证阮玲玉不是下一个被抛弃的玩偶呢?</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唐季珊为了与阮玲玉在一起,转眼就抛弃了张织云,过后张织云书信阮玲玉,信中写道,"你看到我本人,你就能够看到你的明天!"一语成谶,后来唐季珊果然背叛了阮玲玉,与另一名女明星纠缠在一起。</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可谓人言可畏</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阮玲玉渐渐看清唐季珊的甜言蜜语中,究竟有几分虚实,心灰意冷的她开始将视线的重点转移到事业上。</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当时蔡楚生导演正处在好友艾霞离世的悲痛中,欲以她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电影《新女性》,并找来阮玲玉参演。艾霞既会演戏,写作也出色,是个不折不扣的新女性,但是媒体小报总是将重点放在她的私生活上,甚至恶意造谣中伤她,称其是不正经的女人,即使到死媒体也没有放过她。</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1935年,《新女性》一经上映,便遭到了记者协会的围攻。记者们在影院里看完成片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质疑声。"拍什么,难道是我们记者把她害死的?""太过分了,这分明是羞辱我们。""太不像话,什么玩意"……</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或许是出于报复,当时的记者开始集中报道阮玲玉的私生活,如同报道当年的艾霞一般。此时张达民再次向阮玲玉索要钱财,未果,他便以偷窃、与唐季珊通奸等的污名将阮玲玉告上法庭,再经由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阮玲玉成为了人们眼中不知检点的女人,甚至连她的母亲也不放过,说她母亲是靠卖淫为生的。</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阮玲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而此时唐季珊也不满因她被搞臭名声,不断地指责她,甚至动手打她。阮玲玉作为演员,本身就很敏感,身边人的不谅解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不堪重负。</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一片骂名中,阮玲玉觉得委屈甚至自我怀疑,难道我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她在酒醉后半梦半醒地问朋友,"你觉得我是个好人吗?"在她出庭审判的前一天,正巧是三八妇女节,阮玲玉服下安眠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25岁。</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阮玲玉自杀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上海乃至全国都为之震惊,送行那天前来悼念的人数不胜数,大约有30万人之多,人们皆咨嗟叹惜,相率赴吊,甚至有7位影迷因悲痛过度,当场随她而去。</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在遗书中,阮玲玉留下四个大字——人言可畏。鲁迅先生得知此事后,写下《论"人言可畏"》一文,笔墨间满是悲愤,抨击当时的无良记者,呼吁记者以良心写作,新闻报道"它还能为恶,自然也还能为善。"</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那么多年来,公众人物,特别是女性公众人物,最容易被人冠以污名。她们活在聚光灯下,私生活被人们讨论是常有的事,可为了那点可笑的谈资,连恶意造谣中伤也是可以被准许的吗?</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人们常说戏子无情,试问,在这一条条鲜活生命背后,透露出的究竟是戏子无情,还是看官无情?</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并列的还有周璇</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周璇1920年8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电影演员、歌唱家。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团,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关注。1932年发行首张唱片《特别快车》 。1934年凭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 ;同年她在上海《大晚报》举办的“广播歌星竞选”中名列第二 。1935年进入电影圈,同年出演电影《风云儿女》。1937年主演的电影《马路天使》成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华人地区流行;她运用传统的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借助于话筒,开创出一种独特的演唱风格 。1938年签约上海国华影业公司。1941年《上海日报》举办“电影皇后”评选,周璇在当选后婉拒了“电影皇后”的荣誉。1946年赴香港发展。1947年主演电影《长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海》成为华语歌坛的代表作品之一 。1948年主演古装电影《清宫秘史》。1950年从香港返回上海。1951年主演电影《和平鸽》,拍摄期间因突发精神病被送入医院治疗。1957年9月22日,周璇在上海病逝。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周璇的养母是叶凤珠。周璇在成名后,仍长期与养母生活在一起。1949年中国解放后,周璇仍然和养母一起居住在华山路上的枕流公寓里。1952年,在周璇受到唐棣欺诈的时候,她的养母叶凤珠向静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了唐棣的不法行为。</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周璇的生父苏调夫毕业于金陵大学,先后做过牧师和教师。生母亲顾美珍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是一位护士,新中国解放前参加过革命,解放后在国务院卫生处担任护士长。由于周璇幼年时就与生父、生母失散,生母顾美珍为了寻找周璇,多次赴上海认亲。1957年夏天,当顾美珍从报刊上得知周璇患病住院,她就办了提前退休的手续,并来到上海认亲。上影厂为顾美珍和周璇安排了一场特殊的母女相会,由于担心大喜大悲会刺激患精神病的周璇,因此顾美珍没有对周璇说穿她的身世。</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1936年的秋天,周璇和作曲家严华正式订婚。1938年7月10日,周璇和严华在北平春园饭店举行了婚礼。周璇与严华的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因为绯闻双方都怀疑对方有了外遇,几番吵闹后周璇甚至离家出走。1941年,周璇与严华离婚。</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与严华离婚后,周璇再也没有结过婚。周璇第二段公开的恋情是与绸布商人朱怀德的同居。有一种说法是朱怀德以甜言蜜语欺骗了周璇,骗取了周璇的感情和部分财产。1950年,带着身孕的周璇回到上海后,便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和朱怀德脱离同居关系;年底,周璇的大儿子周民出生。</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周璇第三位公开的恋人是从事美工工作的唐棣。1952年5月,周璇准备与美术教师唐棣结婚,唐棣却被静安区人民法院以诈骗与诱奸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同年周璇的二儿子周伟出生。</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周璇是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在近20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拍摄了43部影片,演唱了200多首歌曲,成为演艺界的一颗耀眼之星。她在《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等电影中的表现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而她主演的《马路天使》、《忆江南》等电影更是享誉海内外(网易评)。</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周璇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主演的经典电影以及演唱的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已经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的纽带(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评)。在音乐上,周璇被称为中国流行歌曲的先驱者(《成都商报》评)。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听到她的歌声。周璇不仅在电影中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她在表演的同时也将美丽的歌喉发挥得淋漓尽致,《民族之光》、《四季歌》、《夜上海》等歌曲都凝结了周璇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强烈的爱国情操(搜狐网评)。</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周璇运用传统的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借助于话筒,创造出一种自然真切的演唱风格(搜狐网评)。她是现代利用话筒唱歌的鼻祖。她不仅开创了把嘴唇紧紧地靠近话筒的演唱方式,还把这种会话式的、自然发声的方法运用到了舞台上。以往歌手唱歌都是拉开嗓子大声唱,而周璇却巧妙地利用话筒轻轻地唱,她唱歌讲究字正腔圆、柔和缠绵和娓娓动听(舒适评)。</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周璇是国语流行曲史上的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她不仅音色细嫩、音质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播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难忘的印象(新浪网评)。</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周璇被一些专家评价为典型的感觉派演员,她不是靠表演功力以及角色深度取胜的,她主要是靠感觉和经验来演戏,她的表演都是自然流露,因此在她出演的电影里经常会有一些真挚动人的精彩片段出现(新浪网评)。</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在20世纪30年代,周璇的名字是电影界里的一张金字招牌。她最适宜扮演的角色是那种天真未泯的小姑娘。在《马路天使》中,她俏皮的笑容和受委屈发脾气时的伤心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古装片盛行的年代,她披上了古典的衣饰,更显露了她的东方美。她在电影里顽皮的表情、甜美的笑容,更是在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网易评)。</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周璇性情温和,性格内向,行动举止和待人接物都比较稳重。她很单纯,很天真,很朴素,是一个本分人。她做事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毫不做作。在1940年代,能做到她那样洁身自爱,出污泥而不染,是很不容易的。在学习上,周璇很有上进心;她对待艺术也很严肃(徐风、贺绿汀评)。</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周璇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情感与心灵的磨难。在银幕上她可以游刃有余地塑造角色,在舞台上她可以光芒四射地放歌,生活中的她,很容易轻信别人,此外她还具有天才艺人特有的敏感和多疑。当时代发生大变迁,当遭遇的人和事不如她想像得那么美好时,那些给过她无穷创造力的艺术气息就会伤害她,让她无法拥有宁静(人民网评)。</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三名:蒋英。</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有许多人并不太清楚这是何许人也。蒋英或许不够出名,但是她的家人却都是一个顶一个的厉害。丈夫钱学森,父亲蒋百里,表哥徐志摩,表弟金庸,这随便拉出来一个男人,都足够为她撑场子,何况还是足足四个。</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蒋英(1919.9.7~2012.02.05),浙江海宁人,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百里的三女儿,钱学森夫人。2012年2月5日上午11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四名:胡蝶</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胡蝶的美,是风情万种的美,作为“电影皇后”的她,真是风靡了一个时代,让无数男人魂牵梦绕。她有着两个深深的酒窝,略厚的嘴唇和高挺的鼻梁,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变化出一种女子的美。</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胡蝶(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华,祖籍广东鹤山,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女演员。</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25年,胡蝶参演个人首部电影《战功》从而开启电影生涯[2];同年,在剧情电影《秋扇怨》中首次担任女主角。1928年,她受邀加入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3月,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1932年,出演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缘》。</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1933年1月,胡蝶以21334的票数当选由上海《明星日报》评选的“电影皇后”;3月,她又主演了中国首部左翼电影《狂流》;同年,主演的电影《姊妹花》则成为她表演生涯的代表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胡蝶前往香港,先后拍摄了古装片《绝代佳人》以及爱情片《孔雀东南飞》等影片。1946年,胡蝶从上海迁居香港,在香港主演了电影《春之梦》等片后,决定告别影坛而专心辅佐丈夫潘有声从事经营。1960年,她则凭借主演的爱情片《后门》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66年,她拍完《塔里的女人》后结束了电影生涯。</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加拿大去世,享年81岁。</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五名:吴健雄。</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初一听这个名字,都以为这是一个男人的名字。可实际上,这可是一位有着男人名字,做着比男人还伟大的事情,却又柔美无比的女子。她的五官十分精致,虽为科学家,却时常穿着旗袍,另有一番迷人的滋味。</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吴健雄(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生于中国上海市闵行区。原籍是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华裔美国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被世界物理学界誉为“世界物理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曾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 “美国国家科学勋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吴健雄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六名:孟小冬。</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孟小冬除了人美,更美的是她的嗓子,一声“冬皇”冠绝天下,曾经与梅兰芳你一唱我一吟的配合,惊为天人。</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孟小冬(1907年12月9日-1977年5月27日),1907年生于上海,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孟小冬一生经历坎坷,于1977年卒,终于香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出版的《孟小冬》演绎了她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代表剧目有《捉放曹》、《搜孤救孤》、《洪羊洞》、《盗宗卷》、《击鼓骂曹》等。</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七名:张爱玲。</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张爱玲的一生是凄苦无比的,爱上一个渣男,便毁了自己一生。不是她不美,而恰恰是因为她太美丽,太有才华,太孤傲,所以才注定一生孤独。</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名张瑛,1920年(一说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原籍河北省丰润县欢喜庄乡大齐家坨村,张姓该村大户,张家至今人丁兴旺。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她家世显赫,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都是清末名臣。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八名:陆小曼。</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说起来,陆小曼是比林徽因还要漂亮几分的。可为什么她却被排在了第八名呢?一切都只因她分明有才有貌,却极为不珍惜自己的羽毛。既没仗着自己的漂亮去唱歌演戏当明星,也没用自己的才华去用心写作画画当文人,而是与徐志摩,与翁瑞午纠缠一生,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美貌与才华。</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陆小曼是真的漂亮呀,初入交际圈时,只要有她出现的场合,所有的女人都失了光彩,而所有男人们的眼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就连胡适都说过“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陆小曼(1903年-1965年),又叫陆眉,近代女画家,江苏武进人,为书香门第。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曾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等,在其中担任中外人员的口语翻译。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1922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且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3岁。</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九名:夏梦。</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夏梦的身上,除了美丽,更有几分男子的英气。她除了本身是一个演员之外,还兼任着监制,是一个骨子里就刻着胆气的姑娘。</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夏梦(1933年2月16日-2016年10月30日)原名杨濛,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及制片人。是50-6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香港公认西施演员,也是香港左翼电影的代表人物。是金庸先生的梦中情人,金庸曾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李翰祥也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代表作有姐妹曲》、《日出》、《眼儿媚》、《抢新郎》等。</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十名:杨绛。</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杨绛是新中国以来为数不多的女先生。她的一生表面看上去平平无常,仅钱钟书夫人这一个头衔响亮。但是其实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而且十分漂亮的女子。早在杨绛还是学生时,她的漂亮就吸引了无数男同学的目光,也成功吸引了当时的钱钟书。</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1935年与钱钟书先生结婚。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杨绛因病去世,享年105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