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我的城市 (本篇内图片请勿转载)

陆建成

今天很高兴与各位老师在这里交流。首先要感谢郑庆祥老师和中艺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照片和观点。 一些年前,我也曾经热衷于天南海北的去拍照片,南到福建霞浦北到东北雪乡,西边的西藏、青海、甘肃等,拍了很多个G的照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当座下来回放照片时,就发现一个问题,似曾相识的多,还没别人拍的好。而认为不错的、印象深刻的照片还是那些人文纪实类的,尤其是自己身边的、熟悉的照片往往能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俗话说耐看。这些照片里有故事,也引起身边好友们的很多回应。 在一次听课中,李英杰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我觉的非常好:拍身边的,拍自己熟悉的。这句话影响着我后来的拍摄,慢慢转向了人文纪实摄影,拍什么呢?拍我生活工作的这座城市~北京。我认为一个人就那么多时间,与其花同样的时间精力,不如去拍些有故事的、有意义的照片会更好一些。 作为一个普通人,拍不了官方新闻,没机会去拍高大上的东西,我的镜头可以转向拍摄普通人的生活,拍摄身边发生的事情,这里面可拍的东西很多很多。因为我就是普通人,很多拍摄素材就在身边。 北京,城市文化底蕴厚重,城市发展快速,重大活动众多,有着取之不尽的题材。叫做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到。 这组照片名字暂时叫做《北京记忆》吧。这些照片里有的是在拍摄专题,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发了,仅发单张吧。照片是按年排列的,画面有些跳跃,城市、乡村、城乡结合部的都有,请大家谅解: 2008年摄于前门大街。老的前门大街在拆迁改造,正在建起新的前门大街。这老少三代因为家住在附近,特别关心新的前门大街会建成什么模样,经常过来看看。围栏挡不住。 2008年摄于西城区(原宣武区)大栅栏。奥运期间,政府组织很多志愿者,包括街道大爷大妈们,日夜值班,防患未然。这不,统一服装、红袖标,每天有些补助,在全市各个角落都有人值班。这也是中国特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许要给大爷大妈记一功。 2008年摄于首钢盘条车间。到2010年,首钢这一具有80多年辉煌历史的、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涉钢糸在北京全部停产搬迁。十多万首钢人背井离乡,迁往河北。 2009年摄于天安门城楼下。民工们连工作服都没换,带着一身的汗水和干活的工具来到了天安门金水桥边,感受一下在天安门城楼下的感觉。那时候还没有设安检,否则木锯凿子是绝对不让带进去的。 2010年摄于东城区某小学。当时某省发生了一件在小学门口砍杀学生的恶性事件。全国的小学校大门口都按排了警察和保安人员,护送学生上下学,保护学生们的安全。 2010年摄于北京朝阳区。冬天的大雪后,拥挤的公交车,上班族为各自的生活冒严寒出行。北京人生活一景。 2011年摄于西城区某胡同。北京人做饭取暖用的蜂窝煤都是靠人工搬进屋的。你去在煤厂交钱买煤,有工人给你送来,随着煤改电的推广,送煤工已很少见到。 2011年摄于北京东城区钟楼湾胡同。公用电话已经被迅速普及的手机替代。当年的计时电话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房屋上面的已有移动公司的广告,也许因为当初的手机价格也许太贵,打电话的姑娘还是在用座机。 2012年摄于朝阳区世贸天阶。这里正布置一个服装展,旁边写字楼做清洁的女工纷纷聚拢来发表议论,品味时尚。每人都有自己的欣赏角度。 2012年摄于北京朝阳区CBD建设工地。随着CBD的建设,这里的老工艺美术学院被拆掉了,将要建起一个50层高的新建筑。这是拆迁工地的守夜工人。 2012年摄于北京新中央电视台后的一片老旧房屋。这是原北京汽车制造厂的职工宿舍,住户都是老职工,住的工厂宿舍。这些宿舍年龄比老工人们的年龄少不了多少。等待搬迁快有8年了。 2012年摄于北京朝阳区东坝。这是一个换锅底、做烟囱的小店。特色是纯手工换锅底,旧锅漏了换个新锅底,能用好几年,价格很便宜。随着城市改造的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锅有点毛病有換个新的。 2012年9月摄于北京日本驻华使馆前。因日政府购买钓鱼岛事件,全国爆发反日游行。这是北京市民们的自发游行队伍行走在日本大使馆前。 2012年摄于北京怀柔区河防口长城。这是两段明代古长城,有五百年以上,总长约8公里,修缮了三年多。期间,依然要靠马拉人扛,维修难度非常大。 2013年冬摄于北京丰台区蔬菜批发巿场。凌晨5点左右,露宿风餐的卖菜农民。他们大部分是㚈地来的,还有从湖南、海南来的,菜运到北京,什么时候卖完了才能回老家,一直在车上吃和睡。 2013年摄于北京朝阳区郊区。炎炎夏日,乘凉的人们,自发的卡拉OK,免费唱歌免费听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真有唱的好的。 2014年摄于天安门广场。一家三代,孙子是重中之重。为了给小孙子照好一张像,全家齐上阵。 2014年摄于北三环。为了省时间,搬家公司工人们的午餐就这样解决了。工人们的工作生活状况一角。 2014年摄于北京朝阳区。城市里早已见不到蝈蝈了,蝈蝈那欢快的叫声,受到城市孩子们的欢迎。 2015年摄于北京地铁。风尘仆仆工作了一天的民工座地铁回住地,恰逢一时髦女孩在座。这种相逢很有戏剧性,可以看到现场人微妙的内心活动。 2015年摄于北京朝阳区东坝。江湖游医、民间土方治病还是有市场的,竹筒拔罐,这只有在城乡结合部才能出现。 2015年摄于北京朝阳区东坝。爆米花,儿时的记忆又在重现。 2016年摄于北京昌平区某村。深山里的村民们自己唱演山梆子戏已有近百年了。他们平时都务农,闲时为乡亲们唱上一台戏。化上妆穿上戏服,唱的有板有眼,已坚持很多年了。问题是,年轻人跟接不上了,他们不好这口。 我认为,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本质是见证事实,唤起记忆。它可以是任何反映现实为主旨的照片。 纪实摄影有着自己独特的客观性,却也包含着主观性。所谓主观性,即是你对题材内容的选择。照相机是人来操作的,画面是人来选择的,你关注的就是照片的主观性。 看完上面的照片,我们把视角缩小,缩小到胡同。有位国际大师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从细微处着眼。大城市拍不好,就拍街道、去拍家庭、拍一个人,容易成功。这里我们把视对焦到胡同。这组照片的名字暂定《胡同时光》: 北京的街巷胡同很多。有着"大胡同三百六,小胡同如牛毛"之说。 胡同里干什么的都有,一切生活的问题在胡同里的小店铺都能解决,这些开小店铺人也住在胡同里,天然的相互有着亲近感。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间的邻里情里。 2008年摄于北京大栅栏大齐家胡同。当时的胡同基本是自然状态,斑驳的墙体、墙上的各种服务广告、老式电话机…现在己经没有了,被刷成了整齐划一的灰色。 2008年摄于大栅栏商业街,一家电器维修站在处理一批老式电视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视机有了更多的选择,超级大屏、高清、曲面灬 2008年摄于西城区大栅栏某胡同。股票,这个过去从未没听说过的东西,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每天市场的起伏都牵挂着股民的神经。胡同里餐馆的小老板抽空在关注股票,电话委托交易。 2009年摄于什刹海地区。这是什刹海的另一道风景。因为这里还有很多当地居民,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雪后初晴,采买回来,老街坊相遇,互相问候,聊聊菜品、菜价灬大批游客到达后,会是又一番景象。 2010年摄于西城区潘家胡同。北京的胡同已经拆了不少,胡同文化也随之而去了。这是在拆迁期间,当地居民的一种生活状态,无奈、等待、期待、吃饭喝酒下棋照旧。这两人中的一位已签了搬迁合同,两人棋盘博弈也没几回了。 2010年摄于东城区草厂头条。这是一张老北京人夏天的一种典型形象:叫北京膀爷,电动车、燃气罐、光膀子。近几年北京在进行大规模煤改电,煤气罐也渐渐淡出了。 2011年摄于西城区。这是夏日里北京人的生活一景:饭后乘凉。虽然屋里有了空调,街坊门依然愿意晚饭后到院门口座座,互相聊聊家常,孩子们欢快地跑着,这就是胡同文化的一部分。 2011年摄于西城区贾家胡同。这是60岁的邹先生老两口的家,12平方米,住了五十多年。儿女都在这出生,已长大成婚,在外居住。从这间小屋里能看出这个年代一个普通北京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状况,十几平米两代人,吃饭睡觉都在这里。北京普通人,早巳没有四合院了,都是大杂院。现在已被拆迁。 2012年摄于西城区,剃头师傅姓田,当年也是知青。这间店已开了40多年,接父亲的班。屋里的摆设、用品有着时代感。传统理发椅、老式电视机、搪瓷缸⋯由于人熟、价廉、技术好,广受街坊们的好评。现已拆迁。 2012年摄于西城区宫门口胡同。夏日的傍晚,胡同里的小饭馆,典型的北京市井景象,这顿啤酒可能会喝到天黑,聊不完的话题。 2012年摄于西城区粉房琉璃街。这是当年这条胡同里居民们每天的生活状况。老房,理发、采买、娱乐,生机盎然。现在都已被推为平地,人也迁到城外去了。 2012年摄于西城区大吉片。谈好拆迁补偿,胡同里的居民开始陆续搬家,有的物件自己来搬,居民拥有自家小汽车己司空见惯了。 2013年摄于北京东城区鼓楼下。每天早上几个老哥都要来此,溜鸟也溜人。主要是为毎天见个面,聊聊天,这已成为胡同里的街坊们的一种习惯。随着拆迁,这些人也各奔东西了。 2014年摄于北京东城区草厂胡同。场地狭小,孩子们依然能以自己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快乐。 2015年摄于西城区某胡同。老人家生炉子,她说喜欢用炉子。过去北京胡同居民主要就是靠蜂窝煤炉做饭取暖。不知大家用过没有,有一套程序的,要不生不着。晚上要封炉,即不能灭火,也要防止中煤气(每年都有人中煤气而残或亡)。有技术含量的。 2015年摄于西城区。早晨,胡同里的居民出来买菜。居民不出胡同,就可方便地买到日常生活用品。 2016年摄于西城区大外廊营胡同。磨刀剪的师傅。这行当已经快绝迹了。他左手拿的名叫"惊闺",走街串巷磨刀剪时的响器,己有几百年历史了。惊闺的意思是招引女顾客出门购物的意思。 2016年东城区长巷头条。这些从小长大的老哥们,时不时就要聚会一下,院子里不行,胡同里也行。喝啤酒侃大山,其乐融融。马上要拆了,老哥们也各奔东西了 下面是一个小组照,四张照片跨越了五年。 摄于2010年一2014年,西城区粉房琉璃街胡同。李师傅夫妇都是69届的知青,上过山下过乡。回城后分配到理发店,后内退,在自家门口自谋职业。 由于价格低技术好,非常受老街坊们的欢迎。这几年理发的价格从3元涨到了5元1次,涨近70%。说实话也不算贵。 这组照片记录了一个理发摊理发价格的上涨,也能感受物价的变化。房屋的拆迁,胡同的消失,城市的变化,也可以看出老北京人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离开老的居住地迁到城外,几十年的发小、老街坊都搬到不同的地方,再见也不易了。相互的那段情义也被割断了。 2010年理发3元。 2011年理发4元。 2013年理发5元。 2014年拆迁了。 胡同的照片就这些了。 为什么要选择拍北京胡同,因为它有太深厚的底蕴。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血管脉搏,更是普通北京人的生活场所。它不仅是一条条进出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成片的胡同被拆,胡同也越来越少,而我们这些照片也许能成为了解胡同生活的碎片。 照片分享就这些了。拍的选的都不够好,欢迎老师、摄友们给予指正。 再多说几句。我的拍摄大多是身边的、熟悉的事件。在平时多注意留心各种信息,观各种社会现象,多思考,会发现很多的拍摄题材。尤其要关注那些即将消失的、无法重复的、有时代特征的、有故事的拍摄题材。 有了题材后就看你去不去拍,是否有时间去拍。因为我们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每个人手里都会有一大堆的事情缠身,只有挤时间。你挤时间拍了,内容就记录下来了,日积月累照片就会丰富起来。人文纪实摄影的拍摄需要毅力和耐心。不去拍,就什么都没有。 如果你能确定一个专题,切入进去,长期跟踪,那就更好了。专题会有高度和深度,具有典型的意义,具有标本和史料的意义。拍摄时间会长到几个月、至几年。 总结一下: 1、拍有特征、有故事的题材。 2、像机随身,勤于拍摄。 3、坚持拍摄。 有些题材当时会认为意义不大,满街都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变得有价值,会化蛹为蝶。比如这两张,王志平老师拍的一一一当年不满眼都吗?就是纪实摄影的魅力。 当然,其它的摄影类型也有着它本身的优点,如风光,静物、旅行照,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最重要是你的兴趣点,你的认知度。当你得觉被打动了,认为这就是自己想拍摄的,快乐也就在其中了。 在不断的拍摄中,不断地学习和调整自己,包括想法、技术、题材,逐渐会发现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东西,也许成为自己一生的坚持。 有位摄影前辈说过这样一段话:摄影这行当,拍的时间久了,技术就不重要了,再拍下去,艺术也不重要了,那么什么重要呢?影像从心! 今天的照片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王志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