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欢乐去踏青 翟林远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病毒像特大寒流横扫了武汉,侵袭了中国大地,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使刚刚过去的冬天雪上加霜。面对疫情中华儿女团结一致, 响应党号召,服从组织和社区安排,减少外出,不出门,外出务必戴上口罩,做到勤洗手,勤通风,绝不给祖国添麻烦,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斗志昂扬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抗击疫情取得巨大胜利, 让全国人民吃上了定心丸,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巨大效果,真正感受到中国的春天来了。恰恰是这疫情像严寒一样肆虐,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让从御寒后走出来的人们看到了祖国的春天来了,看到中国共产党经过70年的努力,缔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创造出来的巨大优越性,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她高效管理、经济强盛的魅力,还有今天的人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创造出的五千年文明之最。中国抗击疫情的强大基础,让世界人民享受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福祉,让全国人民无比自豪和骄傲,让我们感到了党的温暖,更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活更加安全、稳定,美好幸福的春天到来了!解封不久,伊犁河谷的春天也如期而至,巩留县城的冰雪已经消融,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把大地打扮的绿油油的,淡粉红的杏花绽放在枝头,桃树上粉红的花蕾已是含苞待放,抢先的强者展露了风采,苹果树也在跃跃欲试地催着花蕾蠕动,春意怏然的景象激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中老年交谊舞群友友们已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要去释放这种对祖国强烈热爱的心情,去感受春天的温暖,春游踏青的计划随着兄弟姐妹们的呼声应运而生。3月26日,马学文群主迫不及待的响应群友们的愿望,与王宝全商议筹划、组织安排了进山感受春暖花开的春游踏青活动,想通过活动增进兄弟姐妹们交流交往,达到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目的。</h3> <h3>谁人不识春?待到山花烂漫时!</h3> <h3><br>虽然,现在的春天总是比几十年前早早到了,有些年份甚至早了近一个月,可莫合山区库尔德宁镇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要比县城晚来十几天,到了恰西、库尔德宁景区又要晚半个月。来到库尔德宁镇发现刚刚消融的冰雪下小草的嫩芽儿才窜出泥土,先知的柳树才爆出柳絮,报春花还没有完全开放,阴暗的角落里仍然残留着积雪,这是巩留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决定了春暖花开的时间是梯次形绽放的。每年报春花从县城西部的河谷低位开始盛开,自西向东巩留县的九条河谷慢慢漂染入谷,漫山遍野都是粉彩花朵,顶冰花率先开放,随后野杏花、野酸梅花、野桃花、野苹果花等便纷至沓来,野杏花和野苹果花前后15天之差相继开放。这花落幕那花盛开,春风不断地像魔术师般揭开她们朦朦胧胧的层层面纱,美丽的笑脸渐渐鲜艳变的妖娆,从村子到谷口,逐渐再由谷口慢慢推进到深谷,把整个山谷变成花的海洋,山谷的上空都弥漫着花的清香,让人醉意朦胧地飘在其中不能自拔。山谷里一波一浪、层层叠叠,像巨大的波澜翻滚,飘过来的是那阵阵清香,让你置身在人间仙境般,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们的热情没有带来和煦的春风,也没有催促成明媚春光洒满大地,让春意怏然、鲜花朵朵。预期的效果没有达到,只是在踏青路上,感受到热情的春风习习、温暖如春。为了弥补内心的遗憾,友友们约定了第二次踏青活动。因此,期待已久的春游“梦想”终于在5月8日再次得以实现。<br></h3> <h3><br>25位群友如愿以偿地来到库尔德宁镇莫合社区小学路口,从这里下到大吉尔格郎河谷,沿着河谷穿行在茂密林带里。这是近两年县人民政府为打造库尔德宁景区,计划实行无污染、全封闭吃住在莫合社区(山果加工厂),观光在景区,投资2千多万元兴建了崭新木栈道。兄弟姐妹们漫步在河床木栈道上,时不时就停下来拍照,尽情地摆放着自认为还很优美的身姿,互换着鲜艳的衣裙,争抢着镜头,展示着青春的魅力。有些姐妹也顺便採摘几把野芹菜、荠荠菜、蒲公英、荨麻草等,准备拿回家尝尝鲜。一路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呼啦啦地一会这里,一会那里,那种曲径通幽的宁静被我们这群与春天争宠的中老年兄弟姐妹们打破,变得喧嚣热闹!索源而上,河谷里茂密的原始森林奇形怪状地深扎在砂石河床里,依稀能够感觉到它们在洪水冲击后,从断枝残源中再次顽强存活,长大,成林,仿佛它才是强者。忽然感悟上苍创造自然界生命的构想是如此美妙神奇,赋予每一粒生命顽强的生命力。沿着电站方向漫步、拍照两个多小时,从电站与曲鲁克村位置的木栈道岔路口拐弯处出来,一路踏青倾听了河谷涛声和原始森林的鸟语花香,感悟春天对万物都赋予了活力和朝气,慢坡绿草惜助春天的液润从大地穿出,竞相争抢拥挤的地表室间,充分展示自己的风姿,似乎每个新的生命颤动,都在向你诉说,我才是强者。看着她们对生命渴望与憧憬,似乎感受到青春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好像是自己的春天萌芽,悄悄诞生,走进了我们的心里,使我们个个都变得青春焕发,朝气蓬勃,不减当年。 <br></h3> <h3>漫步在林间木栈道。</h3> <h3>兄弟姐妹们集中点名,听宝全讲从前的故事。</h3> <h3>路边的野芹菜带回去尝尝鲜。</h3> <h3>疯狂一把,让自己彻底放松。</h3> <h3>独领风骚,风景这边独好!</h3> <h3>凤凰展翅,完美表达,誓欲冲天。</h3> <h3>完美的意境,欲神欲仙。</h3> <h3>留住青春,比俏当年。</h3> <h3>与春比美,与少女比俏。</h3> <h3>回眸一笑景色添香。</h3> <h3>寻找童趣的快乐。</h3> <h3><br>从曲鲁克村沿大路走到莫合社区(山果加工厂)停车场,兄弟姐妹们在这里休息片刻,王宝全抓紧时机介绍这里的历史:这里是曾经的山果加工厂,前年县上决定把它降格成为社区,交给库尔德宁镇管理。这是自治区第二商业厅1957年初开始投资兴建的以加工莫合山沟,乃至周围的新源县山沟里的几万亩野果的专业加工厂。他们从全国各地吸收大批技术人才和专业干部队伍,仅下派部队干部就达二百多人,不算家属子女,干部职工就有八百多人,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国有企业,县处级干部都有十几人,直接归自治区第二商业厅(后来的供销社)领导。他们在这里种植果树新品种,嫁接改造野果林,加工苹果酒、苹果醋、苹果罐头、果丹皮等产品,也算是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破四旧”,以及交通等因素影响,这里的产品归类为不属于满足人民基本生活产品之内,当时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叫奢侈品之列,就造成投资停止,人心涣散、疏于管理,处级干部实行三年轮换制不停的交流,有些领导再也派不下来,在这里的领导任期满了自动走人。主持工作的领导坚持着没办法离开,科级干部就没有那么好运,只能自己想办法调到外地,或者县城,其它县市,有些干脆调回老家,造成恶性循环,干部职工越来越少,人才全部流失,管理越来越差,自治区供销社也千方百计地摆脱管理、撇清关系,只有交给县上管理,从县级降为科级、股级、再到副科级、科级,现在彻底交给库尔德宁镇管理,成为他们的社区。王宝全还说:“我就是这里的见证人,1959年出生在这里,高中毕业回来,在这里当了七年的小学老师···这里建厂时,家家户户都住在陕北一样的窑洞里,由于带队的领导是陕北人,所以,建的房子也是窑洞。不相信,你们看看,现在还保留了好几间···”部分兄弟姐妹便去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遗存。</h3> <h3>1958年建的窑洞办公室和集宿舍。</h3> <h3>感受一把民俗浪漫风情。</h3> <h3><br>人集中齐后,我们到莫合社区民俗风情园感受哈萨克风情,乡村、房舍、炊烟、田野、行人、牲畜笼罩在朦胧中,好一幅乡村情趣图,他们营造出的田园之乐,是那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像是美妙的画,春天的诗!每位姐妹都在这里拍照后,我们又到娇勒瑟平台木栈道看山区田园风光,一头扎入大自然的怀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沁入心脾,倾听着万物苏酲、小草抽芽的声音,贪婪地享受着舂的味道。全身轻松了许多,心情出奇般的愉悦。我爱春天那种荡漾在春风中的温馨;我爱春天里滨纷色彩冲击视野的感觉。与春相约,我们迎来的是朝气蓬勃,似乎春天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春风,吹散了心中的阴霾,姐妹们似乎换发了青春的心态,都变得年轻漂亮,兄弟们更是变得英俊潇洒。春天真好,它还原了清新、高远、多彩和自然,告诉我:在宇宙里,自然是博大的,生命是渺小的,在春天的怀抱中,喷薄而出的是巨大的生命力。正是这顽强的力量,才使得万物争奇斗艳。溶入其中,既便弱小,也会生机昂然。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春相约,与花相会,触摸春天。我们寻找春味,寻找开心,手机不停地拍照,不停地分享踏青的快乐! </h3> <h3>路边的芨芨菜增添小乐趣。</h3> <h3>他在丛中笑。</h3> <h3>莫合的春暖花开。</h3> <h3>库尔德宁风景区的野油菜花展示风采。</h3> <h3><br>高兴的忘记了时间,实在是饥饿敲响了警钟,大家才到八连路口的饭馆吃午饭。当时,拉条子进入口中的感觉是那么香,好像第一次吃这么香的拉条子一样。午饭后,我们往南面八连方向上山,沿着八连农耕地的盘山道,也叫牧民游牧的牧道前行一公里多,来到山沟里一块开阔地停下,先选择最佳位置欣赏野果林,拍照,然后起舞欢庆。若是20年前这个时间来这里,正好是野苹果花盛开的季节。随着地球温室气候的逐年攀升,让春天提早来了半个多月。时下,星星点点还能看到末尾绽放的几朵外,只能欣赏到野山楂、野沙棘、蒲公英、野油菜花和先期绽放的几朵罂粟花及许多不知名的小草花。草木绿油油的,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从绿色中穿出、开放,争奇斗艳地展示着自己,向阳光,向自然天空,向过往的行人述说自己的美丽。要说评比,在我眼里开得最艳的就是淡黄色的迎春花了。那花虽小,可是开得最艳,最闹。那一朵朵小花黄得十分耀眼,点缀在绿叶丛中,像满天的繁星。</h3> <h3>八连的瀑布奔流不息。</h3> <h3>八连对面的野果林显得异常宁静。</h3> <h3><br> 从地理上划分,八连这里恰好是农区与林区的分界线,以西的河谷丘陵层层台地是农作物区,以东部山区是库尔德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4A级景区,与恰西和塔里木景区并称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原始森林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首。她独有的风光花海如潮一般,一波一波绵延起伏。春季百花绽放,姹紫嫣红,雪峰与峡谷辉映,森林与草原镶嵌,蓝天、白云装点着雪岭冰峰,构成一幅幅无与伦比的艺术画卷!这里云杉类型齐全,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堪称是欧亚大陆腹地野生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林海下是郁郁葱葱,绵延的草原上是层层叠叠。顺着山势往下,路途逐渐平坦,海拔逐渐降低,层层叠叠的云杉,逐渐换成平坦无极的草原风光。夏秋季更是锦上添花,漫山遍野的鲜花依次更替至秋天被像珍珠和宝石一样的硕果取代,满山披上红叶和金灿灿的黄叶耀眼夺目,宛若仙境。</h3> <h3><br> 我每年都会来几次,陪客人采风,与朋友游玩,每来一次都会尽情享受弥漫着花的清香空气,沁人心扉、醉人心脑的意境慢慢沁入神经,感受醉意朦胧地飘荡在无限忘我的世界里,让人置身于仙境里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内心会涌出霍达的情怀,彻底放松自己,似乎灵魂深处得到洗涤一样,让人感慨万千。 形成这一特色是从大西洋输送来的湿润气流在伊犁河谷开口处漂流进入伊犁,被天山封堵形成回流锋面雨降落在天山北坡,使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谷一带具有大西洋暖流气候特征,使得这里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让喜暖的野果林就在库尔德宁一线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栖息地,能够顺利躲过寒冷冬季的摧残而存活下来,也让我们不出国就可欣赏到欧洲特色风光。2013年与那拉提景区、卡拉俊景区之间一线延伸到昭苏大草原,共同成功申遗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风光带。 把这一神秘之地的名气传播的更远。</h3> <h3>库尔德宁大吉尔格郎河秋景红似火。</h3> <h3><br>说起对这里的情感,也是有渊源的。父亲军人时曾经在这一带从事过“社教”运动,哥哥知青在这里接受过再教育,我在28年前在莫合农场任职过两年多时间,对这一带还算熟悉,有一定的感情。说起八连这个地方,许多人真不知道他的历史,这是解放军剿匪留下来的驻军: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与五军抽调的干部组成工作团进驻巩留。1951年,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一部驻巩留县城。1951年10月,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第一营400余人奉命由库车移驻巩留县,与先期到达的六军骑兵及五军一部组成剿匪指挥部,执行剿匪任务。1952年2月十三团团部及二营奉命移驻巩留、特克斯、昭苏。1952年3月7日,五军十五师成立,二军五师十三团编入五军十五师制。十五师师部、十三团团部、团直当时均驻巩留县城。十三团一营移驻肖尔布拉克,营部、八连及七连部分驻高尔基。驻军一面进行生产建设,一面担负维护地方社会治安及肃清残匪的任务。1953年,十五师奉命整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十三团整编为农业建设第十团,师部移驻伊宁。十月第十团一部分奉命继续留在高尔基,1960年成为高尔基农场,编为七十三团;第十团大部分移驻肖尔布拉克屯垦生产,后来编为七十二团、七十一团。而七十二团一部分仍驻守巩留县莫合,编为七十二五营。人们可以想象,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h3> <h3>恰西沟口江山如此多娇。</h3> <h3><br>这里的独特环境和气候还有哪肥沃的黑土地,也特别适合种植罂粟,五营受命在这里秘密种植罂粟,周围岗哨林立,严格管控,采收季节,七十二团大部分干部职工都会派来抢收,管控更加严格,每天两次收工都进行登记入库,荷枪实弹人员严格把关,杜绝一粒外流。产品也是由专门机构调配给指定大制药厂,一直到1983年实行市场经济调节开始才停止。五营因此建制也降格改为八连,人员大部分都回到七十二团,留守职工逐年减少,现在只有十几户职工驻守、耕种着这片土地。虽然曾经的辉煌不在,漫山遍野的罂粟花不见了,可田间地头,还有没有开垦的山坡仍然洒落着星星点点的几颗,年复一年的盛开、绽放,显摆着自己,与其它花草争抢着阳光、地盘。 </h3> <h3>星星点点散落在田间地头、漫坡草丛的罂粟花依然美丽。</h3> <h3><br> 在踏青欢乐中感悟春天,总会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又会使你产生由衷的遐想:结伴踏青,追逐自然与人生的美好风景。我们爬上山,高高的绿树、五彩的山花、青青的小草映入我们的眼帘。听着挺拔的绿树被山间春风吹拂作响,发出刷拉拉、刷拉拉的声音,似乎在向我们述说着春天带来的喜悦。看着斑斓的山花被明媚春光照耀绽开,涨红了柔嫩的笑脸,好像在向我们点头微笑,眉宇间传递着春天带来的美丽,适时地传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我们把这份心情带到夜晚的总结狂欢中,真正感受到了踏青带来的快乐! 2020年5月11日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