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搜索百度或优酷视频观看全部演出实况)</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和金香》歌颂了草原英雄和纯洁爱情,寄托了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部填补了蒙古族叙事体裁小提琴协奏曲空白的成果之作,也是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洋音乐结合,进行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成功探索。</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曲一丁 指挥韩云杰 小提琴丽达 配器王世超</span></p><p><br></p><p> 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和金香》歌颂了草原英雄和纯洁爱情,寄托了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部填补了蒙古族叙事体裁小提琴协奏曲空白的成果之作,也是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洋音乐结合,进行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成功探索。</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达那巴拉和金香的故事</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青年牧马人达那巴拉与美丽善良的金香姑娘相爱,他却被强行征入旗卫队必须服役三年,金香誓约等候他三年。三年后他多次告假均被统领拒绝不放他回乡。四年后,他毅然单枪匹马踏上归途。途中与金香在井台相遇,此时金香因传言说他牺牲了,已被父母逼迫嫁为人妻,二人喜逢悲别。他回乡后,打土匪保家园,深受牧民爱戴,神枪快马远近闻名。在参加一场婚礼上赛马时,遭土匪暗算身亡。传说金香棺前哭灵,感天动地,他神奇复活......</p><p> 达那巴拉英勇抗匪,保卫家乡的事迹和蹉跎爱情故事一直在草原上传颂。</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曲式结构</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呈示部</span></p><p> 1.马背爱情 深厚纯真</p><p> 2.篝火燃情 安代恋舞</p><p> 3.敖包相会 约定终身</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展开部</span></p><p> 4.强征充军 哥走边关</p><p> 5.分别四年 相思望月</p><p> 6.快马返乡 井旁奇遇</p><p> 7.赛场折英 遭匪暗算</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再现部</span></p><p> 8.英雄故事 草原传颂</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创作背景</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丁和王世超深入研究蒙古族乌力格尔传唱艺术,根据科尔沁优秀蒙古族民歌创作出的一部“草原梁祝”。据了解,曲作者一丁在6年前就写完了第一稿(小提琴独奏谱与乐队主旋谱),一直在修改过程中,先后请教了原包头民族歌舞剧院院长、老作曲家耿升老师,内蒙古艺术学院作曲专业权威崔逢春教授,解放军海军军乐团指挥、钢琴家韩云杰老师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老师和同学,通过吸纳了各方面意见,共8易其稿,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参与创作、修改的一部作品。直到2018年初,选定包头交响乐团驻团青年作曲、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世超,为该曲进行乐队配器。</p><p> 这部作品于2019年9月24日由包头交响乐团在包头大剧院首演,获得好评。</p><p> 采风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包头市政协,通辽市、科左后旗、阿古拉镇各级有关领导和通辽音乐学院领导及专家的重视和支持。也得到达那巴拉后人的积极配合。希望该部作品为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宣传科尔沁民歌优势,打造草原特色小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曲作者简介</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丁,本名朱剑林,曾用笔名一丁嘎布,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原包头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任包头市政协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包头市政府社科类成果评审复评专家组成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9年开始音乐创作,作品获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等。曾出版文学作品集《美的变奏》,摄影作品集《美的视觉》,发布歌曲作品集《美的心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近年来创作的弦乐作品《热情的草原》《愉快旅行》《羊肚子手巾》《快乐时光》等在音乐会演出受到好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95年举办个人休闲“小提琴独奏音乐会”,2004年录制个人“小提琴独奏曲选”,2015年5月受邀在著名指挥韩云杰先生执棒的交响音乐会上担任《梁祝》独奏,2018年举办“一丁花甲之夜小提琴独奏音乐诗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世超,女,包头市民族歌舞剧院驻团作曲(包头市特招人才),2014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毕业,师从博士生导师董立强教授。包头音乐家协会会员。多次为音乐会、晚会、艺术节、重大节庆日创作、改编作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主要作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 管乐队作品《夜使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 古筝与管弦乐队《凉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3. 合唱与乐队《草原晨曲》《走进新时代》《我的祖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 管弦乐队作品《Always》《莫斯科郊外的晚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 歌剧《双翼神马》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指挥简介</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韩云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乐团指挥,钢琴演奏家。曾师承著名钢琴教育家莫嘉琅教授、法国巴黎音乐学院钢琴大师秦莹明教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杜兆植教授以及央音乐学院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徐新教授,学习钢琴表演、教学、作曲和交响乐队指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创作作品有:钢琴与乐队《大海》、交响合唱《远航》、《大海的早晨》等。其中钢琴与乐队《大海》在北京音乐厅2006北京国际音乐节定为开场首演曲目并获得成功,并于当年录音收录至首张海军军乐团《大海雄风》CD唱片之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7年与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先生携夏门爱乐乐团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大屠杀70年祭》演奏杜兆植先生作品钢琴协奏曲《大路歌》获极大成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3年携内蒙古交响乐团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年音乐会担任指挥,并作为包头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分别为包头市2009、2011、2012、2013、2015新年音乐会特邀指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自2013包头大剧院《草原蝴蝶飞》交响音乐会至今作为包头爱乐交响管乐团常任首席指挥亲自制定排演大量的中外作品,并带领乐团为响应国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号召每年定期为当地各大中专院校师生义务演出,由此获得社会广泛的赞誉以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其演奏及指挥风格被业内誉为细腻又富有激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演奏家简介</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丽达,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小提琴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乐团首席,清馨巴洛克乐团首席,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北京国际音乐节弦乐专家,是活跃在小提琴独奏、室内乐与交响乐演奏各个领域的全能演奏家。自幼随母习琴,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2001年以最高奖学金考入本科,2005年以全校最优异成绩保送研究生。2008年留校任教。先后师从于徐律教授、已故小提琴教育大师林耀基教授、杨戈芳教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为独奏家,不仅曾连续获得国内外小提琴比赛奖项,还曾得到耶胡迪•梅纽因、杜•梅等国际著名小提琴大师的亲授并获得极佳赞誉,被评论为“感人至深的演奏气质”;演出足迹遍及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国内数十城市各大音乐厅及日本、美国和欧洲主流音乐厅。作为室内乐音乐家,她屡次应邀于国内外各大音乐节,并于2014年加入创立中央音乐学院名家室内乐团,2016年加入北京艾格森特独奏家乐团,2016年加入航天国乐乐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她还活跃于巴洛克音乐领域。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巴洛克音乐大师班和历届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2011年起与沈凡秀、俞佳建立巴洛克三重奏,在国家大剧院等全国各大音乐厅广泛演出数十场,出版《德里格12首奏鸣曲》,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的历史见证。2013年-2018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琴弦上的巴洛克”系列讲座音乐会,反响强烈。2014年参与创立清馨巴洛克乐团并任首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丽达作为交响乐演奏家,自2007年起担任首席,至今已演出上百场音乐会,2009年进入“YouTube Symphony”并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音乐会;2010年夏受邀于日本京都交响乐团为特别音乐家。2017年加入全球华人乐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丽达还致力于对中国当代作曲家新作品的推出,2017年6月出版唱片《美丽的草原》,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集成之作。丽达还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普及,担任多个音乐夏令营的弦乐艺术指导和特聘专家,是中国古典音乐教育的新生力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音乐评论</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浅析内蒙古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梁祝”《达那巴拉和金香》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文/ 岚 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和金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不仅在包头,而且在内蒙古自治区乐坛上,应该有一席之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部作品通过小提琴独奏与管弦乐队的协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科尔沁草原流传已久的感人肺腑的凄美爱情故事。因为故事以悲剧结束,决定了作品的总体风格是伤感的,委婉的,跌宕起伏的,甚至是撕心裂肺的。尽管有的段落凸显了优美抒情的韵味,有的段落表现了欢快甚至激越的情绪,但仍旧改变不了它的总体基调和色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曲作者以奏鸣曲来结构这部大型协奏曲,应该是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奏鸣曲式是一种适合于表现戏剧性内容和交响性构思的结构。在奏鸣曲式中,形象的对比往往富于戏剧性情节,并常用交响的手段揭示其中的联系和矛盾。然而,《达曲》(简略,下同)虽然选择了“奏鸣曲式”来结构这个作品,却突破了奏鸣曲式格局的束缚,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流传于 科尔沁草原的《达那巴拉》,是一首主音为徵的五声调式蒙古族民歌,全曲只有四个乐句。其最早的首段唱词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高高的梧桐树风吹雨淋烂倒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可爱的莺歌丽鸟到哪里去歌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心爱的达那巴拉哥哥就要参军去远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啊哈嗬咿,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留下金香一个人,我可怎么度时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曲作者以此为素材,用小提琴协奏曲的形式,采用交响音乐的创作手法,重新构思创作了这部大型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和金香》。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9年 9月24日下午,包头大剧院里座无虚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随着指挥家韩云杰手势一挥,在马头琴和弦乐组的衬托下,小提琴自由舒展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在简洁的“引子”之后,独奏小提琴演奏者丽达在D大调中音区把《达那巴拉》民歌旋律歌唱般地和盘托出,优美明亮而抒情,这是呈示部第一主题(也称主部主题)的首次亮相。接着,在木管和长笛的复调陪衬下,小提琴用低八度奏出与这一旋律形成对答的主题变奏,这是蒙古族乌力格尔用四胡伴奏说书时采用的曲调,使主题在两段旋律的对比中得到强调。接下来,乐曲又回到民歌旋律,弦乐组承担主旋律演奏,与独奏的复调相得益彰地交织在一起,再次奏响第一主题。连续三次不同手段的处理,强化了这一民歌主题在听众心中的主导地位。然后,独奏小提琴用散板自由地挥洒之后,大乐队以收束性的补充终止式,为呈示部画上了句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打击乐的快节奏和铜管乐雄壮骨干音的出现,表明《达曲》进入了庞大的“展开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乐曲是在“篝火燃情”段热闹的氛围中转入下属调(g),快速推出展开部的第一主题,与呈示部主部主题在调性,节奏,速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联想到,在那达慕的夜晚,欢庆丰收的人们围着篝火跳舞的欢腾景象。独奏小提琴指尖的快速跑动,乐队的分层次跟进,加上打击乐的配合,营造了火热的场面和热烈的气氛,表现了一对恋人内心的喜悦和欢欣。这一段是独奏与协奏配合得最好的,很能调动人们继续欣赏的欲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接下来,展衍后的主部主题以优美的慢板在G大调上演绎,把人们带进了“敖包相会”的境界。先是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四个悠扬舒展的乐句,表露着金香这个纯情少女对爱情的热望和追求,然后大提琴浑厚音色的加入,是达那巴拉的爱情表白。二人如紫燕呢喃,柔情细语,在敖包月夜约定了“终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强征充军”的段落,曲作者采用a小调用以展开部第二主题的表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先是大乐队营造了不安的紧张气氛,官府来牧区“抓丁”了。独奏小提琴有两个乐句的模进,表现了无奈被逼充军。一串用撞弓演奏双音乐句之后,小提琴用四个撕心裂肺般的乐句,表现了金香的焦急和达那巴拉的愤慨。此时出现的圆号与小提琴的重奏,是达那巴拉告诉金香,不要难过,三年后我回来与你成亲。之后独奏小提琴在高音区的如泣如诉,表达着金香含泪送别心上人的依依不舍。大乐队的出现,力度增强,节奏加快,改为进行曲速度推进,表明官府马队扬长而去。伴着独奏小提琴极速的三连音、五连音、八连音、九连音,送给听众的感受是金香眼巴巴地看着队伍远去,心中的烦乱与悲痛无以言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分别四年,望月相思”的乐段里,乐曲回到D大调。弦乐的碎弓和竖琴的刮奏描摹出草原月夜的宁静氛围,独奏小提琴以中慢板再现了约缩后的主部主题,舒展婉约的旋律表达着金香思念心上人的離愁别绪。四个乐句之后,大提琴独奏重复着同一旋律,而小提琴以卡农复调给予回应,意在渲染二人心心相印,异地相思的情境。三年了,有情人终不得见,悲凉而凄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突然 ,打击乐敲出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表明达那巴拉骑着快马返回家乡,铜管乐两个主调乐句拉开了“井旁相遇”的一幕。这是a小调上的“展开部”第三主题。双簧管附点节奏音型的出现,似乎是达那巴拉在问:“难道是你吗,金香?”,之后小提琴也重复了类似的节奏音型,是金香的反问:“是你吗达那巴拉?你不是牺牲了吗?”一大段小提琴独奏与大乐队的对答,把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二人悲痛欲绝。接着,小提琴放缓速度凄婉的一段独奏,给人感觉是金香向心上人的倾诉:离别四年的苦熬,你征战牺牲的传闻和被逼嫁人的无奈,这一切的一切,你知道吗?....。事已至此,性格刚烈的达那巴拉只能痛苦地接受金香另嫁他人的现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接下来,是“展示部”的第四主题,仍在a小调进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赛场折英”段落的出现,把这个悲剧色彩的故事又引申了一步,推向让人难以接受的境地。 一开始,打击乐和乐队营造了比赛场的紧张气氛,一连串不协和下行半音旋律,更使人感到一种诡异的氛围。小提琴的快速撞弓演奏和向上模进,是达那巴拉在赛场策马飞奔身影,把赛场的情节推向激烈的高潮。突然不协和的下行半音旋律又出现了,预示着不祥之兆已经逼近,告诉听众果真要出事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乐队骤停,独奏小提琴在急速双音之后展现了不很长的华彩乐段。丽达的炫技不是纯技巧的张扬和炫耀,而是对此刻紧张场面的渲染,令人惊悸,叫人揪心。接着,大乐队跟进,小提琴几声尖利刺耳的双下滑音,模拟受惊赛马的连声嘶鸣,达那巴拉摔下马来。大乐队的重新加入,定格了英雄不幸殉难的结局。展开部到此结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英雄故事,草原传颂”段进到了《达曲》的“再现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先是竖琴的刮奏和单簧管的慢板,描绘了草原的辽阔和壮美,接着由乐队和木管引出小提琴回归D大调的主部主题。紧接着小提琴与乐队借助复调音乐有分有合地展示,意在表现达那巴拉热爱家乡,保卫家乡的英雄事迹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草原上传播得很广,很远,很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尾声很短,简洁明了,只有独奏小提琴的两个乐句,是主部主题音乐的变奏,像是讲述者的一声无奈而留恋的叹息。其尾部最后一个高音区的泛音,是全曲主音渐行渐远渐弱的拖长音,以此结束了全曲,大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别小看这两个乐句的尾声处理,它既是匠心独运的神来之笔,也是打破常规束缚的大胆尝试。因为传统的协奏曲,大都以铿锵有力的乐句作为全曲的终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经典的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通常由对比呼应的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式。然而,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和金香》却与此不同。全曲只有一个乐章,保留了奏鸣曲式的特征,但几个对比段落又似由协奏曲的套曲形式浓缩而成,主导动机贯穿、发展、变化,使音乐获得统一和戏剧性的发展。这可能是曲作者出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考虑,为了讲述故事表情达意的需要,才做了新的尝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奏鸣回旋曲式也包含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其典型的特点是:一,主部主题首先在呈示部呈现,奠定全曲的调性基础,而且在展开部至少有两次出现,与“插部”形成对比。二,中间的展开部是能够容纳多重内容的大乐段,可出现两个以上的独立主题,每个单独乐段的主题作为“插部”,不仅可在内部各个小乐段之间造成矛盾冲突,而且与主部主题形成鮮明的对比。三,各个“插部”在关系调上表现,主部主题多次运用变奏手法。四,乐曲内容在结构上的贯穿发展是对比主题回旋曲式的重要特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而聆听《达曲》全部,就符合这一曲式特征。其结构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等组成,共九个主要乐段。整体又呈现出回旋曲式结构特征:A+ B+A2+C+A3+D+A4+E +A。各个独立段落(称为“插部”)可以是一个个新的主题,将各自表现的内容逐一地或阐释,或描述,或对抗,或吟咏,与主部主题交替展示,并造成矛盾,形成对比,进而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地得以展开。综上所述,我认为《达曲》的曲式结构应该属于奏鸣回旋曲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正因为采用了这种曲式结构,才为《达曲》的调式展开,调性选择,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表现空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一,《达曲》的主部主题先后出现五次,犹如一条红线用大调式(主要是D大调)贯穿全曲始终,而各个“插部”均在属类小调上行走,两者既统一又分离,既和谐又对抗,但主基调的统治地位依然稳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二,展开部是戏剧性发展的中心,不断推出新的主题,并围绕故事情节伴随其发展。《达曲》里的几个“插部”,在结构功能上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一起为阐释的故事情节服务,同样都具备与主部主题强烈对比的特质。比如,呈示部主题是如歌的行板,意在突出民歌的抒情与华美,接下来是展开部的第一“插部”,要表现篝火燃情的火热场面,因而新的主题在调性,节奏,速度,和声,力度上,都与前一主题造成对抗是必然的结果。又如,在展开部“强征充军”a小调的第二主题之后,《达曲》进入“望月相思”的插部。遵循回旋曲“主题回归”的原则,乐曲回到D大调。曲调材料是原民歌,但旋律有了紧缩,速度以抒情的柔板演绎,较完美地衬托出两个有情人异地相思的缠绵与愁绪。试想,如果原封不动地奏出那爽朗明亮的第一主题,不单是显得重复,平淡无奇,也肯定与这一段的剧情格格不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三,“插部”里每个新主题内部,也因各自陈述的故事内容不同,使外延更宽泛,使内核得到应有的强调。就以刻画主人公金香的人物形象和内心活动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一,二,三,四个....“插部”作平台,用不同旋律线条和配器手法反复描摹,绝不会有如此鲜活,生动,感人的效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四,“插部”不同主题的相继展示,不仅让故事情景跌宕起伏,而且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我认为,《达曲》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篝火燃情”段(包括“敖包相会”),它描述了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甜蜜,给人以光明向上的力量。第二次高潮在“强行充军”段,这是故事悲剧的开始。旋律的走向,和声的进行,节奏的变化,都有很好的设计。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金香产生的复杂心理变化,独奏小提琴都做了细致而激情的描绘,大为添彩,感人至深。在“井旁奇遇”段出现了第三次高潮。约好三年后回家娶亲,当达那巴拉第四年回来时心上人已经结婚了。从相见到疑惑,从金香的哭诉到达那巴拉的无奈,乐曲做了层层铺垫。特别是金香的那一大段坦诚真切地表述,感动了达那巴拉,也感动了观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达曲》的最高潮出现在“赛场折英”段。善良,憨厚,勤劳,健壮的达那巴拉,原本有一个甜蜜的爱情,理应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多舛的命运偏偏在捉弄他:强征入伍虽不情愿,他从了;远方思念虽然苦熬,他忍了;心上人嫁他人虽难接受,他认了。这次,命运之神却又把他逼到了绝境。《达曲》在a小调上,利用多种配器,变换各样节奏,调动管乐,弦乐,打击乐的配合,让旋律得以充分展示。有次序分层次地营造了赛场激烈,群马争雄,一马当先,马失前蹄,英雄殉难的故事发展过程。尤其是独奏小提琴的华彩乐段,让人五味杂陈,揪心,愤懑,惋惜,同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然而,用音乐铺陈故事只是手段,升华到主题思想,引发人们的思考才是目的。诸如达那巴拉与金香这样的爱情悲剧,在旧社会的内蒙古不胜枚举。究其原因,《达曲》只想告诉人们,有社会的局限,如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通讯落后,造成金香听信谣传,忍痛改嫁他人。也有社会制度和官府压迫的原因,还有旧的陈腐观念和习惯势力,对人们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总而言之,我认为只有这种对比主题的奏鸣回旋曲式结构,才能把《达那巴拉和金香》的故事,讲述得如此透彻,曲折与生动。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为本土原创大型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和金香》,由包头市作曲家一丁和王世超作曲,请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丽达博士担任独奏,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乐团著名指挥家韩云杰执棒,由包头市交响乐团协奏。选择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在包头大剧院首演,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以为,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至少有三点:一是把流传已久的内蒙古科尔沁民歌《达那巴拉》,设置为该曲的主题音乐形象,贯穿乐曲始终,从而缩短了与听众的感情距离,提升了大家对作 品的认同感。二是采用交响乐的创作手段和奏鸣回旋曲式的表现手法,把迭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顺理成章地一一呈现给听众,既丰富了乐曲的多样性表达,又强化了主部主题的中心地位。应当肯定,这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是有益的,也是成功的。三是全曲突出了独奏小提琴的表演,在不同乐段根据内容精心设置了各种演奏技巧,让小提琴独奏演员有了充分展示和表现的空间。毫无疑问,丽达的精湛技艺和表演才能,为整个乐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对于这部作品的不足,我想有两点与作者商榷:第一,作为第一主人公达那巴拉的音乐形象不够鲜明,若选择单簧管或大提琴为代表乐器,并用典型性格的音乐形象在关键乐段出现可能会更好。同时,代表封建制度和黑恶势力的音乐形象,似应在“强征充军”,“赛场折英”乐段中再突出一些,会更能增强乐曲的对比效果。第二,在整个乐曲配器的织体上还略显单薄,不够丰满,特别是铜管乐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如果在“强征”“坠马”等环节,强化一些铜管乐的力度和音色表现,会使整个乐曲的立体感大大凸显,感染力能大为增强。然而,这正是乐曲布局和配器所缺失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但,瑕不掩瑜,有人将这部原创作品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比较,网上的热评就是明证。这是一部填补了蒙古族叙事体裁小提琴协奏曲空白的成果之作,也是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洋音乐结合,进行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成功探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祝贺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和金香》成功首演之际,我希望包头市交响乐团能把这部作品作为原创保留节目常演常新,也期待有更多的原创大型器乐作品,在内蒙古大地上相继萌生,开花结果!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作者简介</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岚峰(本名张振奎),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编辑(教授),原呼伦贝尔电视台业务台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理事,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过音乐教师,播音员,广播记者,文艺编辑,电视编导。出版五本书,两本画册,获奖作品颇丰,获国际金奖1个,国家级奖8个,自治区级奖52个,涵盖音乐,摄影,论文,电视记录片,艺术片等文化领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创作歌曲《鄂温克,明媚的春天》、《丝路再扬帆》、《沁园春.包头怀古》、《浪淘沙.黄河放歌》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创作电视音乐片《草原晨曦》、《森林音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音乐评论有:评歌曲创作的《乐坛新花色正鮮》,评总政歌剧团演出的《艺术精湛,情意绵长》,评声乐比赛的《行,卡拉OK》,评器乐作品创作演奏的《一束绚丽的民族器乐之花》,评电视音乐艺术片的《一串鹿铃一串歌》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