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复学“心”复位 学习不掉队——涵江区第二实验小学复学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

守望麦田

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莆田市各区县各级学校正在分批复学。开学意味着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每位同学在回到学校后,都会度过这样一段“开学心理适应期”。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是因为你还没有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因此,要及时做好复学的生、心理调适工作。<br>  <font color="#ed2308">开学啦,如何调整心态回归学习,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font><br> <font color="#167efb">一、居家抗“疫”期间,往往晚睡晚起,生活没规律,体育锻炼少,开学后怎么办?</font><br> 调整生物钟,改变生活习惯。告诉自己“假期”已经结束,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设定闹钟,每天按时早睡早起,按时就餐,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恢复到最佳的精神状态。 <font color="#167efb">二、线上学习期间,学习计划性差,学习氛围不浓,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开学后学习任务重、节奏快,不适应怎么办?</font><br> 1.接纳焦虑,相信自己<br> 你会焦虑的原因是因为你很重视复学这件事,你会发现当我能重视某件事情的时候,为了做好这件事我们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这件事情当中去,而当我们重视并付出行动去努力的时候,结果总是美好的。所以,接纳当前的焦虑,也接纳焦虑的你自己,在心里抱抱自己,然后继续努力学习。<br> 2.相信自己,积极乐观<br> 从“线上学习”转入到“课堂学习”大家都适应这个过程。一开始,学习压力可能会显著增加。但当我们坚定地相信自己在家上网课学习期间已经足够努力,也很好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在复学之后会努力学习,就一定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和收获我想要的学习成果。如果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或暂时性的落后也是常事,愿意勇敢面对,下定决心挑战,就是一种成长。困难过后,再回首,你收获的是一个内心更加强大、一往无前的自己!<br> 3.相信学校的科学安排和老师的积极指导<br> 课堂学习有老师的组织和集体互动,任务明确,环节紧凑,你自然而然会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br> 4.合理规划学习时间<br> 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做好当前能做的事。课外时间要学会划分事情轻重缓急,根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紧急而重要的事优先完成,紧急者次之,重要者再次之,不紧急不重要者最后。 <font color="#167efb">三、开学上课后,我们一边学习,一边还要做好疫情防控,比如进校测体温,课间不能像过去那样撒欢、聚集,同学之间要保持距离等等,有些不习惯、不适应怎么办?</font><br> 1.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养成了少出门、戴口罩的习惯。现在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习惯成自然,时间久了我们就习惯这种校园生活方式了。 <br> 2.距离产生美,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勤洗手、少集聚、不扎堆,不但有利于疫情防控,还可以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其他的传染病。 <p>  3.学会求助,科学舒压</p><p> 如果出现情绪低落,可以写写情绪日记,允许自己哭一哭,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每天发现三件好的事情,与信任的人聊天,或拨打心理热线寻求帮助等。</p><p> 四、开学后,我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一心想玩手机游戏;放学回家稍微玩一会儿,父母就不停唠叨,我实在受不了,还会跟他们吵架,怎么办?</p><p> 1.有意识地培养自控力</p><p> 上课时,你可以在桌子上贴一个纸条,当自己走神时,有意识地默读纸条上的句子来提醒自己,这里要注意“白熊效应”,尽量使用正向的句子暗示自己,例如,我能集中注意听课。</p><p> 2.与父母主动进行沟通</p><p> 父母一般都是希望通过唠叨或责骂让孩子放下手机,是因为怕手机影响学习。你可以试着按下面的方式做:</p><p> 首先要做的是和父母沟通,让他们听听你内心的声音。找一个 父母情绪比较好的时候,表达自己也想改变这个坏习惯的愿望,但一时没法彻底改变,希望父母理解,并帮助自己慢慢调整。</p><p> 其次是与父母一起制订手机使用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玩手机游戏时间。刚开始可以把目标制定得低一些,但必须严格执行。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可以邀请父母监督,逐步建立信心。</p><p> 最后,消除手机瘾,找到学习中的快乐,培养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在戒掉玩手机游戏的一段时间内,要注意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学校活动,用自己的新行为和新习惯来冲破玩手机游戏的旧习惯。</p><p> 最后介绍几个心理调节术:</p><p> 宣泄:有了不良的情绪要表达,不要压抑,长期的压抑会导致疾病。最简单的宣泄方法就是说出来。跟谁说呢?你信得过谁就跟谁说,你认为谁最安全就跟谁说。找人聊一聊,说一说,说出来心情就会好一些,舒服一些,这在心理学上叫倾诉。倾诉是最简单也是时效最快的一种宣泄方法。</p><p> 转移:转移就是让你内心走出来,把注意力指向别处,别老在一件事情上纠结,反复想来想去的,越想越憋屈,越想越觉得无路可走。钟思嘉教授曾说过:“当心中有消极负面的想法时,越想它,就犹如盐巴撒在伤口上会越痛;就犹如车轮陷在泥沼中,越加油就会越陷越深。”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看电视、电影、听音乐、读书、打球、跳舞、逛街、旅游、书法、绘画、下棋、打牌、养花等等,不但有助于修身养性,还可以忘却烦恼,有时候做到没心没肺,能吃能睡才会健康。只要找到自己喜欢有效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就好。</p><p> 放松:我们很多的不良情绪,比如愤怒、恐惧、焦虑等都是一种身体紧张的反应,那么,情绪不好时,怎样缓解紧张的情绪,放松自己的心态呢?</p><p> 第一种:调息法;简便易行,就是深呼吸、慢吐气;反复做。</p><p> 第二种:紧绷法;攥紧你的拳头,使劲攥,到不能用上力为止,然后放松,伸开手掌;反复做。</p><p> 第三种:冥想法;就是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想象出你喜欢的画面,比如你学习好,就想象你考了高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你喜欢旅游,就想象你躺在阳光沙滩上晒着暖暖的太阳等等都可以。(最好配合轻松舒缓的音乐进行)</p><p> 第四种:呐喊法:喊出来,让你更放松。抬头挺胸,双臂上举也可以双手叉腰,喊四下“哈!哈!哈!哈!或者”啊!啊!啊!啊!都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声音喊出来就好!</p><p> 当紧张、焦虑等情绪难以承受并感到痛苦时,自己又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可以找班主任、心理老师或者打心理热线电话,获取专业的援助。</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请记住: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危机,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也不必一个人承受全部。相信任何时候,家人、朋友、老师都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度过危机。最终,我们将收获一个更从容、更自在的自己。疫情终将过去,生活明朗,未来可期。</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供稿 姚铜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涵江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公益热线:</span></p>

学习

自己

复学

开学

心理

父母

焦虑

疫情

手机游戏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