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上海的黄浦江畔,从十六铺到南码头,短短六百多米的沿江段,终于修好了。将外滩和老南市的黄浦滨江连到了一起。</p><p>这次我就沿着新修好的这个叫南外滩的滨江道一路向北走。</p> <p>南外滩要经过的第一个遗留的旧建筑群叫老码头。</p><p>老码头的临江弄堂、老式石库门群落流传着上海滩大亨们的故事。当年的这些人闲坐屋顶的欧式露台,看黄浦江江水滔滔,楼下则是黄金荣、杜月笙的仓库。</p> <p>沿这条小道走进去。</p> <p>错落有致的清水砖红墙石库门就呈现在了眼前。</p> <p>这就是一个经典的石库门。设计者在这个修缮好楼前加了一片浅浅的水面,让这个石库门房子像是一个岛上的琼楼。</p> <p>那雕花的石库门的门框和水中的影子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对称。</p> <p>这是这幢石库门房子的背面。楼房遮挡的日光,有孩子们在这里做短暂的歇息。</p> <p>漂亮的青砖,镶着红砖的线条,配上拱形的石头门楣的雕花,一幅美丽的建筑图案。而远处的上海中心大厦,却像楼房上凸出的一个烟囱。新建筑在老建筑前面,就显得那样苍白。</p> <p>楼房周围有些创意的雕塑,这个石头的孩子也在绿草间,充满了遐想。</p> <p>走出老码头,回到滨江道。路边这些设计新颖的扬声器中,传出一声声老上海街头的叫卖声。</p> <p>继续往十六铺走,就见到了这个十六铺标志的雕塑。恕我直言,我们的雕塑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个雕塑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像印度教的林伽。要是让巴霍巴利王见到,会把它取下,去让黄浦江水来冲刷。</p> <p>继续沿江边往北,就见到了1907年建的外滩信号塔。该塔由当年由西班牙建筑设计师阿托奴博设计,存世的仅有两座,另一座在挪威。</p><p>这个信号塔,当面向过往的船只提供天气预报。</p> <p>而中山东路一侧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各式建筑典雅的古典设计,让人感觉感觉到身处异国他乡。这个是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一个个小塔尖好像在述说童话故事。</p> <p>这是著名的汇丰银行大楼,靠江边的广场上立一座铜牛雕像,它希望我们上海牛气冲天。</p> <p>汇丰银行大楼的大立柱,拱顶,完全是模仿了圣彼得大教堂。</p> <p>外汇交易中心,是原来的华俄道胜银行。拱形的窗户上沿雕着对称的小天使。</p> <p>继续往前,就是和平饭店。</p> <p>和平饭店的南楼是文字复兴风格的建筑,淡黄的上面和红砖镶嵌,恍惚间嫣然是佛罗伦萨的模样在南京路上出现了。</p> <p>往北走到北京东路,原美联社入驻,后又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办公楼,就这样出现在你面前。</p> <p>沿北京东路,往圆明园路方向走,就是外滩源古典建筑群。</p> <p>这个漂亮的建筑是安培洋行大楼。1907年建。英国古典主义风格。</p> <p>窗户的雕刻异常精致。</p> <p>这个半圆的凸出的窗户尤其优美。</p><p>历史上的安培洋行,有巴拿马公使馆、橡胶业同业公会等多家知名机构曾经入驻。</p> <p>安培洋行的旁边就是年青人的打卡热门地点,1904年建的圆明园公寓。整个建筑表现出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是上海最早的英式公寓。</p> <p>这个微型的罗马拱的进门是建筑的标志。</p> <p>红砖的立柱仿佛把你带到罗马,进门和旁边安培洋行侧面的半圆墙融为一体。</p> <p>这里看来可以拍摄罗马时代的历史剧了。</p> <p>继续往前,就是新天安教堂,这座19世纪英国侨民修建的教堂,曾经毁于火灾,而后在世博会期间,利用残存部分修建一新。</p> <p>目前,教堂已经没有人讲道和祈祷了。这个建筑只是外滩源原来风貌的恢复。</p> <p>教堂一侧,黄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塔进入画面,提醒着你两个时代,相隔百年,在这里回合。</p> <p>经过岁月的洗刷,圆明园路的建筑呈现的一幅欧陆风情的画面,在透过树叶洒向地面的斑驳光影中,显出异常的宁静。</p> <p>疫情期间,沿街的餐厅人迹罕至,像是乐章之间短暂的休止符。</p> <p>偶尔见到在拍摄婚纱的情侣。这个时节,恰好是那些现场的背景没有人流的干扰。</p> <p>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上海三次武装起义的纪念碑,镶嵌着东方明珠塔的剪影,展现着经过革命的风雨创立出的现在的城市。</p> <p>著名的外白渡桥,上海大厦还是百年前的模样。</p> <p>沿着外白渡桥继续往北。</p> <p>在桥上,可以见到远处四川路桥旁的上海邮政博物馆的大楼。</p> <p>过桥以后,这片地方是以前的三角地菜场,而现在,只留下少数几幢还未拆掉的就房子,留下一小片历史的痕迹。</p> <p>溧阳路桥上古典花纹的护栏,把八十年代的一些旧的高层装进了画框。</p> <p>桥的另一边,还遗留下来一些旧厂房,在提醒我们,上海以前是个大工业城市。曾经就热火朝天的机器轰鸣。</p> <p>这些老厂房和远处陆家嘴的标志性建筑重叠起来,在告诉人们这个城市,现在已经从工业城市转化成了一个服务性的城市。</p> <p>那些遗留的老厂房,逐渐变成了一个个艺术创作的空间。</p> <p>就比如这个河边的1913老洋行,加上崭新的玻璃结构,把新和旧巧妙地糅合到一体。</p> <p>老洋行还开出一个颇有艺术气质的咖啡店。</p> <p>在溧阳路老厂房的不远处,还有一处马路仍遗留着老上海的旧貌。画面正前方围墙里面的建筑,就是曾经是远东最大的监狱,提篮桥监狱。</p> <p>提篮桥监狱的正门在长阳路上,还是1903年初建时的样子,有那种牢不可破的城堡大门的感觉。</p><p>抗战胜利后,这里关押过数百名日本战犯,内有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大将、日本驻香港总督田中久一中将、南京大屠杀的主犯谷寿夫中将、日本驻台湾第10军区军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等。1946年初盟军美国军队曾于在狱内设立军事法庭,审判过47名日本战犯。系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p> <p>监狱的办公楼则是欧式建筑风格,目前仍然是那里留守的公安干警的宿舍楼。</p> <p>提篮桥监狱不远的霍山路上,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老房子保存完好,却在楼上搭建了一些违章建筑,像是古老建筑上贴上的膏药,来增添老建筑的伤口。</p> <p>这里曾经是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的居住地。当欧洲大陆在疯狂屠杀犹太人时,上海这座城市接纳了他们。现在,这里开辟出一个公园。</p> <p>这是公园的一个凉亭。</p> <p>园内保留着当年的犹太难民收容所,在楼房正面墙上有一块铭牌,以中英文上书:为感谢二战以前和二战期间上海人民对于犹太难民的收留。在虹口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色列政府和以色列企业特出资参与修缮此建筑以资纪念。</p> <p>霍山公园出来,从舟山路走回到长阳路,可以见到一个欧洲城堡式的咖啡馆,这就是著名的白马咖啡馆。</p> <p>咖啡馆的店名就雕刻在这扇窗户的上楣。</p> <p>走进咖啡馆,就如同进入了维也纳的一个咖啡馆。</p> <p>七十多年前有一对犹太夫妇从维也纳逃难到这里,他们曾经喜爱一部叫《白马旅店》的歌剧,有迷恋当年一座叫做白马旅店的城堡建筑,就在这里建造了这个白马咖啡馆。当年的犹太人常到这里聚会,举办婚礼。这里曾被称为小维也纳。现在,咖啡店的这面上上,重新绘上了白马旅店的原型。</p> <p>离开白马咖啡店,转道四川路,继续向北走。到了多伦路口,这座建筑吸引了我的视线。</p> <p>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进门的弧形墙面上有精美的浮雕。从进出的人看,现在有居民居住。而这个建筑却是抗战胜利后孔祥熙曾经住过的地方,叫做孔公馆。</p> <p>侧面的墙上也是伊斯兰风格半圆弧顶的窗户和勾画出异域风情的浮雕。</p> <p>疫情使得以往熙熙攘攘,人流不止的街道变得冷清。</p> <p>街道上西洋建筑随处可见。</p> <p>然而,有些精美的优秀建筑却没有用来做文化和历史的弘扬。这个漂亮的旧楼是个保姆介绍所。</p> <p>这个建于20年代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曾作为英国洋行的买办的居所,后来也是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民主人士王造时的旧居。</p> <p>婆娑的树荫间,门廊的立柱下,留下了那位民主人士,致信斯大林,为国家争取领土完整而冠上反苏人士而蒙冤入狱的痛苦经历。</p> <p>这个中西合璧的建筑是二十年代中华艺术大学的宿舍旧址。</p> <p>多伦路上还遗留下老式的石库门。</p> <p>我很奇怪,这个走进这所石库门房屋开着的商店的人怎么穿着监狱的囚服。也许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囚服也进入的时装的行列。</p> <p>旧书店的店主自己在看手机,同时等待着顾客。</p> <p>这些有年代的楼房的外墙上,装饰着一些版画,来帮助行人了解这条路的历史。</p> <p>这里有一个叫老电影的咖啡店,全部是以旧时代的老电影为主题的。</p> <p>门口就站立着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p> <p>这位笑对人生的喜剧演员看着异国的老马路,在思考他下一部电影的名称。</p> <p>即便是在市中心的多伦路上,也有一个都市里的村庄。</p> <p>门楣上写着“景云里”。</p> <p>这里完全是一个破旧村落的模样了。</p> <p>只有进出弄堂的两边旧楼,提醒你这里的城市的街道。</p> <p>这个爬满藤蔓的楼房,出售东南亚的商品。</p> <p>这里有一个钟楼,叫拾夕楼。</p> <p>多伦路是纪念英国传教士窦乐安而以他名字的发音而命名的一条路,这座被叫做拾夕楼的建筑里就陈列着窦乐安的座像和事迹介绍。</p> <p>据说,这座钟楼被命名为拾夕楼,是为了纪念鲁迅的文章“朝花夕拾”,而钟楼介绍的主题窦乐安事迹却和名字并不匹配。</p> <p>鲁迅曾常在多伦路逗留,在靠近宝山路的路口不远处可以找到鲁迅的雕像和鲁迅小道。</p> <p>多伦路一头是四川北路,另一头是宝山路,离开宝山路不远处,还见到这个建筑像一座中国式的宫殿。</p> <p>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教堂,叫“鸿德堂”。</p><p>鸿德堂始建于1925年,1928年10月落成,系长老会沪北堂的新堂,为纪念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取名“鸿德堂”。该堂为极少数采用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教堂。</p> <p>各式风格的建筑站立在两边的多伦路,多少年来,众多的文人在这里漫步,现在叫做文化一条街,试图传递老上海留下的文化符号,一个个年青人走来,又离去,带走了这里的故事。</p> <p>走出多伦路,宝山路已经离开上海的老北站不远了。路边还留下一小段旧时的铁轨,告诉人们,这里曾是老上海最繁忙的交通枢纽。而今,只有这一小段铁轨,将城市的记忆留了下来。</p><p>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