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为表达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激励教师时刻坚守爱岗敬业的初心和使命,根据宽城区关于开展“疫情期间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方案的要求,本着对全体教师进行抗疫期间严格遵守师德师风的正面宣传引领,学校以“我的战疫故事”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全体教师中征集疫情期间教师克服困难备课、上课、批改、帮助学困生的感人故事,以段域为单位推荐十四篇作品,经学校评审组选拔推荐高飞老师、庞红立老师和康雪老师的作品参加宽城区教育系统“我的教育故事”评选活动,所有作品在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小学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集中系列展示。<div> 今天进行系列展示之二。</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我的教育故事</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刘影</b></div></b></h1> 在微信群里总结了今天作业完成情况,提醒了晚上9点还没发作业的孩子,揉了揉发痒的眼睛,给手机充上电,开始发读书笔记意味着今天的工作快要结束了。不,还没结束,明天的晨读还要再提醒一下,老是有八九个孩子得反复催促才能进行晨诵。活动活动有点酸楚的右手,心中五味杂陈。<br> 应该是从2月初听到停课不停学的通知之后开始心里就从没轻松过,没有课本,没有参考书,仅仅靠着发的资源链接,开始备课,假期前我们备课组都分好了任务,我负责第一单元,当时没多想,一个假期呢,谁知道,忽然要交备课教案,课件,又一次要阐释时间紧任务重的意思。虽然有鼠标手的毛病,还是硬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备课。<br> 接下来备课组里几乎每天都开会,商议每天的教学安排,制定教学计划,细致到每一节的学习任务学习评价,作业布置,还记得好几次备课组晚上10点还在语音聊天,那不是家常聊天而是工作聊天,因为我们现在还有一个家庭主妇的身份,这个时间基本都会忙完家里的事。商议怎么开展网络授课更有效,合理分工进行网络上课;看学校各项通知要求,看到今日头条里各种对网课的议论,心里有点发怵,想想一群家长都会盯着怎么课,谁会很淡定呢……还好后来听到我们统一听名师课堂,松了一口气。<br> 提前看授课时间表,提醒孩子们按时听课,我也从不耽搁,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听课以后备课组里商议作业布置成了例行之事。没有课本的情况下布置作业也是得多商量的,我在百度文库定了会员,每天查找适合本班孩子的练习题,解决了很大问题,睁大眼睛看着电子备课资源,一点点批注,指导孩子们做好批注,拍照发送作业成了工作常态!给一张张作业图片批阅等级,指出错误的地方,我觉得并不比一本本看他们作业省时,刚开始给自己较劲,只批得眼睛不适才肯休息,后来想想革命尚未成功,得保存实力,于是就不累积到一起批改了。刚开始还觉得在线答疑挺新鲜,孩子们也挺感兴趣,后来发现什么新鲜劲都会过去的,每次就是提前通知也还是有的家长不能及时打卡学习,于是我每天结合作业情况该总结总结,该重点就重点讲,干脆利落,这何尝不好呢?做什么事看的是方法看的是效果才是真理。<br> 有过为不按时交作业的孩子生气;有过为有的孩子随随便便应付作业的态度懊恼;有过为那几个千呼万唤也不发作业的孩子失落。喜欢一早就看到群里发的晨诵的视频而欣喜的感觉;喜欢看到工整正确的作业;喜欢看到发通知群里争先恐后回答的那种欣慰;感动于看到家长“好的,我马上催他更正错误,老师辛苦了”的回复……自我调节自我安慰,没事的时候我就会现在阳台上或者坐在飘窗上看在路口的社区值班员,特殊时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会做的事,默默地想着,于是信心又重临我的心头,于是又精神百倍地反思今天的工作迎接新一天的工作!<br> 不管怎么,原来的不适应到现在的从从容容地听课,参与备课组里研讨,精心设计作业,细心批改作业,反馈作业情况,耐心进行在线答疑,形式多样的检查晨诵都成了每天必做的工作,停课不停教,在努力的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早点结束!<br>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战“疫”当前,我们与孩子共成长》</b></font></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梁秀波</b></div></b> 当前我们的祖国母亲正经历着一场特殊的磨难,一场与病毒进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只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定能共克时艰。为了全面应对疫情防控,我们积极响应教育局“听课不停学”的号召,认真安排部署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全体师生齐聚空中课堂,共同开启线上的教与学。面对新问题,新技术,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共度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这既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今天,我与大家交流分享的内容是《战“疫”当前,我们与孩子共成长》。<br> 在线教学和以往在学校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学习环境变了,学生的学习从学校回到家庭,面对的是电脑屏幕。二是组织方式变了,学生居家学习,老师看不到全部学生的面容,从表情上无法和学生实时互动,从语言上无法与学生及时沟通,从感情上无法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无法实现学校里的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与生成。三是教学关系变了。居家学习,事实上已离开了教师的直接管控,也没有了往常同学之间的互学赶帮的那种学习氛围。四是管理方式变了。居家学习,小学生的自控力不强,没有课堂上教师纪律的约束,的确容易分散精力,影响学习质量,这些变化对老师、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相当严峻的。<br> 同学们在家里学习的情况,我也是监督着,从打卡的情况,从他们的作业情况,上课的情况来看,我们班级的学生都是非常自觉的,都是认真的在家里听课,去把作业给做好了的,通过月考测试,我也是大致的清楚他们的学习情况是怎么样的,但是也是由于无法见面,所以有些情况也是需要家长们及时的来反馈,我也是知道大家都是比较的忙,虽然疫情没有结束,但是都是需要去工作,去为了家庭而奔波,我也是明白家长们对于孩子们学习情况的一个关心,平时的时候也是要多去沟通。<br>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一场抗疫的战斗将班主任从休假中惊醒,从此便没有了白天和黄昏。统计外出信息,了解健康状况,电话问,微信呼,问得急,等得焦。一次次给家长发信息、朋友圈,为了尽量让教学效果好些,我们采取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发通知、批作业、开直播,手机电脑同上线,我们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精心做好准备。语文学科在分享录播课的共享资源的同时,我们班利用QQ直播课堂给学生讲解练习题作为补充,做到学习新课和巩固两不误,也通过直播课的师生互动尽量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学习的氛围。<br> 而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我们也是会组织一次统一的小测试,也是看看学生们的一个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也是需要家长们来监督,来做好考试的监考工作。从而看到学生们学习的一个真实情况,也是有助于我们老师今后的一个教学开展,同时对于今后的学习,我们也是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一些相关的资料也是发给了家长们,也是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家校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方式尤为重要。家长和老师站在同一立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成长方向会更加明确。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需要家长和老师肩并肩!无论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有人说,家长和老师相遇,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样的。老师或许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家长之外最爱孩子的人。<br>疫情当前,有的孩子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针对这种情况我都是及时和家长沟通,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远程家访”。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窗外风起云涌,家是为你挡雨的港湾,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教育就发生在家里。告诉孩子,有些家庭不能团聚,有些家庭遭遇不幸,他们需要爱,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去温暖他们的心房。很多年后,当孩子们回想这一幕,在危机四伏的日子里,一家人抱团取暖,相互体贴,一起体会爱,为社会、为更多的人付出更多的爱,值得永远铭记!<br> “抗疫”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客服困难,从我们每一人做起,共渡难关,争取最后的胜利,争取孩子们早一天回归校园!<br><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我的教育故事</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曲静波</b></div></b></h1> 疫情期间,响应教育部门要求停课不停学,带领孩子开展在家网络教学。<br> 网络上教学,这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一切都要摸索着前进。首先考虑应用什么样的网络平台用什么样的形式开展教学。由于事先已经听说一些网上教学的事迹,有喜有忧,我再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台式电脑使用率不高,有些网络软件只怕无法应用),再又网寻了一些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教学,最后决定使用与我们现用教材北师版数学相配套的新世纪数学网站上的微课教学来进行我的日常网络教学。<br> 新世纪数学网站上的微课教学,与数学书上内容完全配套,讲解详细,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只要学生能认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应该在很好的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就是听学能力稍弱的孩子,也可以用反复观看微课的形式,以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应该能避免学生因网络听课因隔着屏幕无法集中精神造成的走神漏听,而老师又相对难以发现无法亲身辅导的问题。<br> 当然,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有不足,师生的直接互动难免就欠缺了,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也想了一些办法。<br> 首先,加强备课。<br> 没有因为有了现成的微课教学就只是把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就得了,而是在每一次布置学习任务之前都仔细认真的备好课:每一节学生要看的微课教学,我也一定要先看一遍,找到微课教学中的关键点,找到对于本班学生的学习来说需要补充的必要的知识交代,把要布置给孩子们完成的习题作业我也先做一遍。<br> 微课教学的学习是有关键点和窍门的,我把我事先感受到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发布当日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告知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课来学习。<br> 学生使用微课学习是第一次,有很多孩子应该既不擅长使用也不会正确使用,只是凭一时新鲜兴致使用,这对于学习是很不利的。因此,这时候我想到了如今能亲身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们,让家长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会使用微课来学习。使用微课的小窍门,随时暂停,反复播放,跟随微课中的同学一起计算一起画图,在听微课中的同学解答之前先暂停把自己的想法先表述出来,找到微课中的重点总结••••••在前几节微课学习中,请家长督促孩子们记得注意以上内容,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微课学习,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再适当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学习。<br> 虽然微课教学中的知识点交代得很明确详实,可深深了解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我还是会有一些担心,新知识用到的一些已经学到的知识点孩子们是不是有遗忘,一些解决新知识的小窍门也想要传达给他们呢,新知识的知识点再更简洁的给整理一下吧。于是,在发布学习任务的同时,我也把这些内容交代给当日学习新知的孩子们,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br> 给孩子们发布当日作业答案不是目的,而更多的是在答案中让孩子们看到习题的讲解。每一次给孩子们做答案,我都设身处地的想孩子们在做这些题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标记下来,在旁边加以解析,或画图分析,或文字说明,画上重点标记引起孩子们的注意。<br> 为了解决有的孩子可能会偷懒直接照抄的问题,我有时会故意写错一两道题的答案,然后直接告诫孩子:答案中可能会有错误哦,直接照抄的孩子会被发现的。同时提醒孩子:注意观看答案中被标记的地方,重点理解,还有不懂可以问老师。<br>有了以上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接下来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就会比较容易了。<br> 其次,在作业检查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加强学习效果。<br>学生完成作业即拍照上传。而我做到,每一份上传来的作业都要亲自检查,亲自批改。学生的学习难免有疏漏,或知识点的掌握混乱,或计算不够准确,或不注重细节丢三落四••••••而我在批改中把这些问题一一发现,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改正。有些个别学生需要更详细的讲解,我也会针对这个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与详细解答。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也会在班级学习群里及时发布,提醒学生注意。<br> 偶尔会出现的抄袭答案现象,也会用“你和答案错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话来指出,而同学之间互相“借鉴”的现象也在作业批改中发现,及时指出及时制止。<br> 最后,请家长协助帮助学生修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br> 有的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懈怠现象,或许因为有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就没有仔细认真看微课直接开始做作业,而这样做的问题也马上就能被发现,这个时候,是需要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出现了。一些必要的亲身叮咛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br> 有的学生,也被发现了有不提交作业的情况,一次两次是有特殊情况可以理解,可多次甚至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各自的学习。与家长适时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现阶段的学习状态,也是十分必要的。<br> 有极个别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的,往往在他们的检查作业时会发现很明显的知识掌握不足,有的是因为以前知识点的遗忘造成,有的是因为新知识的理解不足造成,给这样的孩子的辅导最好是一对一极有针对性的辅导才最好。如果是正常校园学习生活,我尽可以在课余时间一对一指正辅导帮助孩子理解,可如今鞭长莫及的无力感就显露出来,只好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帮助帮忙。把孩子欠缺的知识点告诉给家长,请家长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br>好在,因为这样的沟通,家长们即及时掌握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也避免了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更多的问题。<br> 总之,正在进行的网络教学我尽心尽力,同时,也把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再次整理了一遍,有些知识难点关键点,是需要在课堂上在学生们注意力能更好的集中的情况下再次强调和强化学习的,而我,期待疫情好转,期待与学生们再次相见于课堂。<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我的教育故事</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肖洋</b></div></h1> 2020年的新春,本该跟往常一样是一个美丽温暖的春天。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但是我们没有人会惧怕它,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母亲的庇护!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也会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br> 本该热闹的校园悄然寂静,看不到操场上飘扬的国旗,感受不到老师们讲课的慷慨激昂,听不到孩子们在走廊上富有生气的喧哗。恍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要延期开学,同时教育部传来消息——停课不停学,我们可以网络空间“开学”了。<br> 就算没有只身校园,我们的教育工作仍然有序进行。<br> 面对着“停课不停学”,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接到学校网上授课的通知,年组老师马上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流程,研究监管学生学习的好办法,总结知识点,出习题……<br> 从上网课第一天直到今天共十一周,我们每天坚持网上讲解,语音连线,判作业,改习题,作文辅导,口语练习.....手机 电脑 IPAID,防蓝光眼镜 眼药水齐上阵。<br> 新冠病毒来势凶猛,面对着强大的对手,我们还肩负着全力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各级各类疫情排查工作。对学生防疫信息进行排查、梳理、统计、上报。<br> 起初,家长们不太适应,经常忘记了在群里接龙上报,于是,我们拿着花名册一个一个地寻找漏报的家长,视频电话电话一一询问。<br> 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在全班40多人的基数之上便成了难题:有时候家长电话静音,有时候群里接龙漏项,有时候爷爷奶奶不会操作手机……不过没关系,老师们把这些难题在疫情防控面前一一搞定。<br>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阳光下的你我。<br><br><br> 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个平凡的教师,简单重复的生活,老师们用真心真爱,谱写出了一曲曲爱的赞歌。饱含深情的话语中表达了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孩子、对事业那份浓浓的、无私执着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