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1日,抗击疫情,万事俱备的第五学校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初三学子返校复学。伴着清晨欢快的音乐, 沉寂多日的校园重新热闹起来,到处绽放着青春与活力,学生们在感恩、励志、惜时中开启崭新的校园学习模式。 <br> 第五学校坚决执行安全管理“无死角”、隐患排查“零盲区”,为了保障学生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确保复学安全平稳有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将所有领导干部和二线教师分组下派到每个班级,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入校晨检、三次测温、食堂就餐、午间休息、课间陪同如厕、洗手等班级管理、疫情防控工作。<br> 作为组长的我很幸运和二线董超、申英、解文燕三位老师分在一组,我们负责管理的是班风严谨、学风踏实的初三(六)班,班主任是精明能干、刚柔并济的刘亚萍老师。<br> 一、 倾心呵护,师爱无界<br> 董超老师,学校的一名电工,从来没参与过学生的管理工作。抗疫当前,被分到我们组参与六班的学生管理。每天早上,他都会比常人早到学校,主动进班开窗通风,为学生迎来清晨第一缕阳光。<br> “戴好口罩,快速站队,间隔一米,不要说话……”很远就能听到董超老师组织六班学生有序进行如厕、洗手时的洪亮声音。 看着他对学生如此娴熟的管理,精心的呵护,组内解老师和申老师都夸赞他:“别看董超是个电工,还真具有优秀班主任的潜质呢!”<br> 二、慧心管理,师爱无声<br> 申英老师,学校德育处教师,管理学生经验丰富,耐心细致。为了不耽误工作,刚接到初三学生抗疫期间的临时作息时间表,立刻根据学生活动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将手机设定多个闹铃,保证每个课间在六班教室门口准时等候。<div> 开学第一天我们组内研讨,考虑到班主任刘亚萍老师不但是班主任还是两个班的英语老师,如果班主任在其他班上课期间学生出现问题怎么办?申英老师立刻想到直接联系我们四个人,并主动将我们四人的联系电话整理打印,张贴到六班教室,真正做到了“让我无声守候你”。<br> <br></div> 三、 悉心陪伴,师爱无价<br> 解文燕老师,年龄稍长,小学部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老师。学生返校复课后的第二天,因为着急组织学生课间休息,下台阶时不小心把脚崴伤。我和申英、董超老师都极力劝她回去休息,而解老师却一直坚持到放学,把学生送出校门。晚上回家,我们几个人在微信群里询问解老师伤势,劝她好好养伤。可是,敬业的解老师第二天又早早的出现在我们眼前…… <div> 当我们再次让她休息时,她却说:“虽然脚还有点疼,不过没大事,我慢慢走,陪在学生后边……”听了这话,顿时理解——陪伴是最长情告白的真正含义!<br></div> 四、 齐心筑梦,师爱无边<br> 班主任刘亚萍老师,每天除了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与个别学生、家长反复联系沟通,还要给两个班的学生上课、打印试卷、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再加上教室的临时变动,不断地奔波在南楼教室和北楼办公室之间……<br> 我们五个人一起见面的时间很少,但每天晚上“疫情期间初三(6)班的微信群”和早上8:20门厅前的集会成为我们和刘老师沟通交流的最好平台。我们会在这时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探究改进措施,彼此鼓励,彼此支持,彼此温暖…….<div> 疫情期间,为给初三(六)班30个返校复课学生筑一道“安全防疫墙”,为他们的健康学习,逐梦起航,我们五个人走在了一起,无怨无悔!</div> <br> 有一种快乐叫同舟,有一种幸福叫默契。短短几天,很辛苦,也很疲惫。但我们已经在忙碌中找到一份快乐,形成一份默契……..5月13日,市教委已经正式公布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复课时间,或许那时学生不再需要我们四人的陪伴。但是,未来的日子里,这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紧密配合、同舟共济一定是停泊在我们每个人心湖中最美好的回忆! <br>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感谢有你,你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