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隽友瞻睹记

TD

高斋隽友瞻睹记 <p>  五月江南,万木竞秀,繁花锦簇。上海博物馆外的延中绿地,经二十余年建树,呈森林般的景观。</p> <p>  佳日艳阳,天幕瓦蓝清亮。移步上博廊外,佳境渐入。</p> <p>  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巨幅广告高悬馆門两侧。这是上博疫情后第一次特展。避开五一长假,五月十二日经过网约及重重把门的安检手续,我们仨,意趣盎然上楼观展。</p> <p>  四楼展示台前,摆放胡可敏的大作。为弘扬赏石文化,她在美国付梓五本宏著。书旁备有消毒干洗液,以后回看这张照片会记起眼下这段特殊时期。</p> <p>玄关处,一幅占满整墙的投影,幻成一间古意书房。八角门外,神似网师园的飞檐粉墙,花木扶疏,曲水盈盈。远景里的太湖石,与近景里的书斋供石,相映成趣。古人说“石令人隽”。这就是高斋隽友的精妙含义。</p> <p>胡可敏和他的父亲肖像巨型合照附有博物馆馆长前言,陈列于展厅最显明的位置。家学渊源,胡可敏传承父业,扬声海外。</p> <p>  每位成功者都值得称羡,何况同学。</p> <p>  展览最具看点,当属这件“昆明石”了。据传是汉代之物,宋代以降该石均有名人题咏,足见其真实有据。胡可敏自2007年获藏,珍若拱璧。此次她将“昆明石”连同78件收藏品慷然捐赠上博。</p> <p>  灵璧石“别有洞天”,令我联想张家界的天门山。</p> <p>形神兼备的“祥云石”。</p> <p>气象万千的“五老奇峰”。</p> <p>造化钟灵秀。这款叫“千年灵芝”。</p> <p>黄腊石,取名“石贡”,直白得可爱。</p> <p>菊花石“一花独放”,看来特别神奇。</p> <p>喜欢名叫“一览众山小”的这款,造型灵动。但对题名我就缺乏想象力了。博山石,产自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p> <p>“疏风漏月”。苏州园林里太湖石景的袖珍版。</p> <p>未看实物我还真以为是珊瑚,走前一看,是木雕彩漆的书房供品。这部分展品是各类仿石。这一件,个人觉得比较接地气。纯粹天然供石,当更具仙气。</p> <p>铜渣山子,清代仿石。</p> <p>配合这次赏石展,上博将馆藏珍品清高凤翰铭“小方壶”及吴湖帆配画也一并展出。昆明石入藏上博,小方壶不再一枝独秀。</p> <p> 目前国内收藏文房供石的博物馆,上博是唯一一家。正是这件小方壶,促成胡可敏捐赠决心。</p> <p>红丝石“赤峰映池红”,清简趣致。</p> <p>供石展引起观众兴趣自不待言。若非特殊时期,人流定能爆棚。</p> <p>上博关于胡可敏捐赠善举的褒奖文字,随处可见。</p> <p>每件都是艺术珍品。</p> <p>灵璧石,一件在家,足可蓬荜生辉。</p> <p>林林总总展品,目不暇接。看过展览,对石艺全无概念的我,自觉稍稍开了点窍。大自然的奇石到了文人之家,题刻配座,日日摩挲把玩,赋予灵性,自能温润人心。隽友是也!</p> <p>学给排水专业的胡可敏,移民美国近40载,华丽转身,蜕为赏石权威,是她业精于勤的奋斗成果。但更使人感动的是,她将自己经营的精品,无偿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她的名字将镌刻在故乡上海的名册里。祝贺胡可敏,你的同学与有荣焉!</p>